CN207797467U - 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7467U
CN207797467U CN201690000890.9U CN201690000890U CN207797467U CN 207797467 U CN207797467 U CN 207797467U CN 201690000890 U CN201690000890 U CN 201690000890U CN 207797467 U CN207797467 U CN 20779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haul
piping
collector
load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900008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村武志
长谷川裕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0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 F24D3/1058Feed-line arrangements, e.g. providing for heat-accumulator tanks, expansion tanks ; Hydraulic components of a central heating system disposition of pipes and pipe connections
    • F24D3/1066Distributors for heatin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该分配器具有:连接有多根去程配管的去程侧集管、和连接有多根回程配管的回程侧集管,所述多根去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去程配管、和连接于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去程配管,所述多根回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所述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回程配管、和连接于所述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回程配管,所述第二回程配管在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返回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连接于所述回程侧集管的长度方向上的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

Description

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流体向多个单元分配的分配器、以及具备该分配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提出有各种具备室外机等单元和室内机等单元的制冷循环装置。这样的制冷循环装置作为空调装置或热水器等来利用。在空调装置中存在具备分配器(集管)的空调装置,该分配器对一台室外机连接多台室内机,用于使流体从室外机侧向室内机侧分配并循环。作为这样的分配器,提出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热水制热用集管。
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水制热用集管具有:热水供给管集管,其连接向负载设备(室内机)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管(去程配管);以及热水返回集管,其连接使负载设备使用后的热水向热源机(储热水槽)返回的热水返回管(回程配管)。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16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的热水制热用集管成为如下的回路结构:将热水供给用集管与热水返回用集管设为双重管构造,在热水供给用集管形成旁通孔而使彼此旁通。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回路结构中,由于热水供给用集管与热水返回用集管成为双重管构造,因此特别是在处于从热源机侧的去程返回口离开的位置的负载设备侧的去程返回口中,存在流体产生短循环的可能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回路结构中,即使在处于从热源机侧的去程返回口离开的位置的负载设备侧的去程返回回路不使用时,也存在流体不慎向负载设备侧流入的可能性。
进而,在专利文献1中,在旁通孔的内径为去程口的直径的同等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在热源侧也存在流体产生短循环的可能性。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热水供给用集管与热水返回用集管成为双重管构造,因此在热水供给用集管流动的流体与在热水返回用集管流动的流体会进行热交换,也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上述那样的课题为背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产生流体的短循环的分配器、以及具备该分配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分配器具有:去程侧集管,其连接有多根去程配管;回程侧集管,其连接有多根回程配管;以及旁通管,其将所述去程侧集管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所述多根去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去程配管、和连接于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去程配管,所述多根回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所述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回程配管、和连接于所述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回程配管,在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去程配管的每一个或者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的每一个设置泵,所述第二回程配管在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返回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连接于所述回程侧集管的长度方向上的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所述去程侧集管和所述回程侧集管以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回程配管在比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去程侧集管的位置处连接,所述第二去程配管在所述去程侧集管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在所述第一去程配管的连接位置之间,所述旁通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去程配管、所述第二去程配管、所述第一回程配管以及所述第二回程配管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去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去程侧集管并联,并且连接于与所述第二去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去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并联,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热源机、多台负载侧设备、以及在所述热源机与所述多台负载侧设备之间连接的上述分配器。
优选地,与所述多台负载侧设备中被预先设定为使用频率高的负载侧设备连接的所述第一回程配管,在与其他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比离所述第二回程配管最远的位置处连接于所述回程侧集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配器,第二回程配管在从至少两根第一回程配管返回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连接于回程侧集管的长度方向上的与至少两根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因此在回程侧集管中不妨碍流体的流动,从而不在流体分配侧的回路内产生流体的短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装置由于使用上述分配器,因此不产生在流体分配侧的回路内的流体的短循环,从而不存在因流体的短循环而导致效率降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的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2是概略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存在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符号的部件是相同或与之相当的部件,这在说明书全文中是共通的。此外说明书全文所示的构成要素的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于上述记载。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e的构成例的立体图。根据图1对分配器e进行说明。
分配器e在构成空调装置等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至少一台室外机与多台室内机之间连接,并分别将流体向多台室内机分配。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作为热源机的室外机侧称为流体供给侧,将作为负载设备的室内机侧称为流体分配侧。
如图1所示,分配器e具有用于对流体进行分配的去程侧集管1、和用于使流体合流的回程侧集管2。去程侧集管1和回程侧集管2例如以使流体的流动方向、即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另外,去程侧集管 1和回程侧集管2利用旁通管3连接。
旁通管3将去程侧集管1的一方的端部侧与回程侧集管2的一方的端部侧连接。即,旁通管3将去程侧集管1与回程侧集管2在纸面右侧的端部侧的侧面连接。旁通管3直线地延伸,且将去程侧集管1以及回程侧集管2的相对面的位置连接。旁通管3构成为内径比与去程侧集管 1连接的去程配管以及与回程侧集管2连接的回程配管的内径都小。这样,能够使旁通管3中流体的流动比去程配管中流体的流动更难以流动。这样,能够减少在流体供给侧流体短循环、或在流体分配侧流体逆流的情况。
在去程侧集管1连接有多根去程配管。将多根去程配管中与流体分配侧连接的至少两根去程配管称为第一去程配管1a-1、第一去程配管 1a-2。将多根去程配管中与流体供给侧连接的至少一根去程配管称为第二去程配管1b。
第一去程配管1a-1与第一去程配管1a-2相对于去程侧集管1并联地配置。另一方面,第二去程配管1b在与第一去程配管1a-1以及第一去程配管1a-2对置的一侧,连接在第一去程配管1a-1的连接位置与第一去程配管1a-2的连接位置之间。
另外,第二去程配管1b与第一去程配管1a-1以及第一去程配管1a-2 对置的一侧是指:第二去程配管1b的连接位置位于与第一去程配管1a-1 以及第一去程配管1a-2的连接位置相反的一侧。
另外,在第一去程配管1a-1设置有使流体循环的泵5a。同样地,在第一去程配管1a-2设置有使流体循环的泵5b。
在回程侧集管2连接有多根回程配管。将多根回程配管中与流体分配侧连接的至少两根回程配管称为第一回程配管2a-1、第一回程配管 2a-2。将多根回程配管中与流体供给侧连接的至少一根回程配管称为第二回程配管2b。
第一回程配管2a-1与第一回程配管2a-2相对于回程侧集管2并联地配置。另一方面,第二回程配管2b在与第一回程配管2a-1以及第一回程配管2a-2对置的一侧,连接于离第一回程配管2a-2最远的位置。
另外,第二回程配管2b与第一回程配管2a-1以及第一回程配管2a-2 对置的一侧是指:第二回程配管2b的连接位置位于与第一回程配管2a-1 以及第一回程配管2a-2的连接位置相反的一侧。
另外,也可以不将泵5a设置于第一去程配管1a-1,而是设置于第一回程配管2a-1,也可以不将泵5b设置于第一去程配管1a-2,而是设置于第一回程配管2a-2。
在此,例示出分配器e将流体分流为两部分的情况,但对流体的分流数无特殊限定。即使在将流体分流为三部分以上的情况下,只要将第二回程配管2b连接于相比其他回程配管的连接位置而言最接近去程侧集管1的位置,即在从第一回程配管返回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连接在回程侧集管2的长度方向上与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回程侧集管2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即可。这样,不会妨碍回程侧集管2中流体的流动。
如以上那样,根据分配器e,由于与流体供给侧连接的回程配管(第二回程配管2b)的回程侧集管2处的连接位置比与流体分配侧连接的回程配管(第一回程配管2a-1、第一回程配管2a-2)的回程侧集管2 处的连接位置更靠近去程侧集管1,因此不妨碍回程侧集管2中流体的流动,不会在流体分配侧的回路内产生流体的短循环。
另外,通过将分配器e形成为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缩短去程侧集管1与回程侧集管2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分配器e的小型化。另外,通过将分配器e形成为以上那样结构e,从而无需设置止回阀等部件,能够实现简单的回路结构。因此根据分配器e,能够成为节省空间的设置。
实施方式2
图2是概略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回路结构图。基于图2对制冷循环装置100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一个例子以空调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2中,用箭头表示制冷剂或水等流体的流动。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热源机c向分配器e供给的制冷剂或水等流体统称为流体。
<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结构>
制冷循环装置100作为结构之一而具备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分配器 e。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具有一台热源机c、多台负载侧设备A(负载侧设备a和负载侧设备b)以及分配器e。在图2 中,例示出热源机c为一台的情况,但对热源机c的台数无特殊限定,也可以将多台热源机c相对于分配器e串联或者并联地设置。另外,在图2中,作为负载侧设备A,以连接有负载侧设备a以及负载侧设备b 的两台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但也可以将三台以上负载侧设备相对于分配器e并联地连接。
(热源机c)
热源机c根据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用途,例如作为室外机、室外单元来利用,并经由流体将热源向负载侧设备A供给。该热源机c是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流体供给侧。
虽未图示,但在热源机c收容有压缩机、节流装置、热源侧热交换器以及送风机等。
在上述要素与收容于负载侧设备A的负载侧热交换器被配管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要素和负载侧热交换器形成制冷剂回路。在该情况下,热源储存于作为流体的制冷剂,并从热源机c向负载侧设备A供给。
或者,除了热源侧热交换器之外,也可以在热源机c设置另外的热交换器,将热源间接地向负载侧设备A供给。在该情况下,热源存储于作为流体的水等并向负载侧设备A供给。即,也可以利用热源机c将存储于制冷剂的热源经由另外的热交换器向水等其他流体传递,并将该流体向负载侧设备A供给。
另外,根据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方式,不是送风机而是使水或防冻剂循环的泵作为热介质输送装置收容于热源机c。
(负载侧设备A)
负载侧设备A根据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用途,例如作为室内机、室内单元或供热水单元来利用,从而经由流体通过从热源机c供给的热源对负载侧对象即空气或者水等进行加热或者冷却。该负载侧设备A是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流体分配侧。
在负载侧设备A中收容有负载侧热交换器以及送风机等。
另外,根据负载侧热交换器的方式,不是送风机而是使水或防冻剂循环的泵作为热介质输送装置收容于负载侧设备A。
另外,将收容于负载侧设备a的负载侧热交换器称为负载侧热交换器a1,将收容于负载侧设备b的负载侧热交换器称为负载侧热交换器 b1。
此外,在无需对负载侧设备a与负载侧设备b进行区别的情况下,称为负载侧设备A进行说明。
(分配器e)
分配器e在热源机c与负载侧设备A之间连接,使从热源机c供给的流体向负载侧设备A的每一个分配循环。
分配器e的结构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
<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动作>
首先,对使用负载侧设备a以及负载侧设备b的双方时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从热源机c供给的流体通过第二去程配管1b而流入分配器e的去程侧集管1。流入到去程侧集管1的流体被分配为:在第一去程配管1a-1流动的流体、和在第一去程配管1a-2流动的流体。
在第一去程配管1a-1流动的流体向负载侧设备a的负载侧热交换器 a1流入,在负载侧热交换器a1中通过热交换对负载侧对象即空气或水等热介质进行加热或者冷却。
在第一去程配管1a-2流动的流体流入负载侧设备b的负载侧热交换器b1,并在负载侧热交换器b1中通过热交换对负载侧对象即空气或水等热介质进行加热或者冷却。
在负载侧热交换器a1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b1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的流体,从负载侧设备a以及负载侧设备b流出。
从负载侧设备a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一回程配管2a-1而流入分配器e 的回程侧集管2。
从负载侧设备b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一回程配管2a-2而流入分配器e 的回程侧集管2。
流入到回程侧集管2的流体被合流,并通过第二回程配管2b返回至热源机c。
在使用负载侧设备a时,从负载侧设备a返回的流体在第一回程配管2a-1流动并流入回程侧集管2。流入到回程侧集管2的流体被引导到位于第一回程配管2a-1的正后方、即位于第一回程配管2a-1的相反侧的第二回程配管2b。然后,向热源机c返回。即,根据分配器e,经由第一回程配管2a-1流入至回程侧集管2的流体,经由第二回程配管2b 返回至热源机c,因此流体在回程侧集管2中顺畅地流动,从而在负载侧设备a的回路中流体不产生短循环。
另外,在使用负载侧设备b时也同样,从负载侧设备b返回的流体在第一回程配管2a-2流动并流入回程侧集管2。流入到回程侧集管2的流体被引导至位于与第一回程配管2a-2的相反侧的第二回程配管2b。然后向热源机c返回。即,根据分配器e,经由第一回程配管2a-2流入到回程侧集管2的流体也经由第二回程配管2b返回至热源机c,因此流体在回程侧集管2中顺畅地流动,在负载侧设备a的回路中流体不产生短循环。
在使用负载侧设备a以及负载侧设备b的双方的情况下,从负载侧设备a以及负载侧设备b返回的流体分别在第一回程配管2a-1以及第一回程配管2a-2中流动,并流入回程侧集管2。流入到回程侧集管2的流体被合流并被引导至位于与第一回程配管2a-1以及第一回程配管 2a-2的相反侧的第二回程配管2b。然后向热源机c返回。因此根据分配器e,在回程侧集管2中合流的流体经由第二回程配管2b而顺畅地返回至热源机c,因此在回程侧集管2中不妨碍流体,从而在负载侧设备 a的回路中流体不产生短循环。
接下来,对仅使用负载侧设备a、负载侧设备b的任一方时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以使用负载侧设备a而不使用负载侧设备b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从热源机c供给的流体通过第二去程配管1b流入分配器e的去程侧集管1。流入到去程侧集管1的流体被引导至第一去程配管1a-1。即,在该情况下,仅驱动泵5a而停止泵5b。因此流入到去程侧集管1的流体仅被引导到第一去程配管1a-1。
在第一去程配管1a-1流动的流体流入负载侧设备a的负载侧热交换器a1,并在负载侧热交换器a1中通过热交换对负载侧对象即空气或水等热介质进行加热或者冷却。
在负载侧热交换器a1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后的流体,从负载侧设备a流出。
从负载侧设备a流出的流体经过第一回程配管2a-1而流入分配器e 的回程侧集管2。
流入到回程侧集管2的流体经过第二回程配管2b返回至热源机c。
在仅使用负载侧设备a、负载侧设备b的任一方时,在从热源机c 侧观察的情况下,第二回程配管2b的连接位置成为比第一回程配管2a-1 以及第一回程配管2a-2的连接位置更靠近去程侧集管1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流体向未使用的负载侧设备逆流。
在此,假定存在使用频率高且频繁地反复进行回路的开闭的负载侧设备的情况。在此,以负载侧设备b是使用频率高且频繁地反复进行回路的开闭的负载侧设备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负载侧设备A 的使用频率的多少,在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安装时进行设定。另外,使用频率高是指:根据所连接的负载侧设备各自的用途,预先假定使用频率变高。负载侧设备的用途包括居室的空调、仓库的空调、共享空间的空调、地板采暖、供热水等。
将负载侧设备b与回程侧集管2连接的第一回程配管2a-2,连接于回程侧集管2中离第二回程配管2b最远的位置。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便在负载侧设备b的使用频率高,且频繁地反复进行回路的开闭的情况下,在回程侧集管2中也不妨碍流体的流动,从而在负载侧设备b内流体不产生短循环,并且也不产生流体从热源机c侧的逆流。
如以上那样,根据制冷循环装置100,由于作为结构具备分配器e,因此能够利用不需要止回阀等部件的简单的配管结构,使得在负载侧设备侧的回路内不产生短循环。
另外,根据制冷循环装置100,构成为旁通管3的内径比去程侧集管1以及回程侧集管2的内径小,因此能够不在负载侧设备侧的回路产生流体的短循环。
此外,根据制冷循环装置100,由于将第二回程配管2b连接在离热源机c侧最近的位置,因此即便在未使用全部负载侧设备的运转时,也不产生流体向负载侧设备侧回路的逆流。
附图标记说明:1…去程侧集管;1a-1…第一去程配管;1a-2…第一去程配管;1b…第二去程配管;2…回程侧集管;2a-1…第一回程配管; 2a-2…第一回程配管;2b…第二回程配管;3…旁通管;5a…泵;5b…泵;100…制冷循环装置;A…负载侧设备;a…负载侧设备;a1…负载侧热交换器;b…负载侧设备;b1…负载侧热交换器;c…热源机;e…分配器。

Claims (5)

1.一种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去程侧集管,其连接有多根去程配管;
回程侧集管,其连接有多根回程配管;以及
旁通管,其将所述去程侧集管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
所述多根去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去程配管、和连接于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去程配管,
所述多根回程配管包括:连接于所述流体分配侧的至少两根第一回程配管、和连接于所述流体供给侧的一根第二回程配管,
在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去程配管的每一个或者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的每一个设置泵,
所述第二回程配管在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返回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连接于所述回程侧集管的长度方向上的与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
所述去程侧集管和所述回程侧集管以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回程配管在比至少两根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去程侧集管的位置处连接,
所述第二去程配管在所述去程侧集管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在所述第一去程配管的连接位置之间,
所述旁通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去程配管、所述第二去程配管、所述第一回程配管以及所述第二回程配管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去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去程侧集管并联,并且连接于与所述第二去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去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并联,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回程配管相对于所述回程侧集管连接的位置的相反侧。
4.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热源机、多台负载侧设备、以及在所述热源机与所述多台负载侧设备之间连接的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配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多台负载侧设备中被预先设定为使用频率高的负载侧设备连接的所述第一回程配管,在比其他所述第一回程配管离所述第二回程配管最远的位置处连接于所述回程侧集管。
CN201690000890.9U 2016-07-25 2016-07-25 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2077974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71766 WO2018020557A1 (ja) 2016-07-25 2016-07-25 分配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7467U true CN207797467U (zh) 2018-08-31

Family

ID=6101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90000890.9U Active CN207797467U (zh) 2016-07-25 2016-07-25 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309476B1 (zh)
JP (1) JP6599010B2 (zh)
CN (1) CN207797467U (zh)
WO (1) WO20180205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5948B1 (ko) * 2019-05-29 2020-12-03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양방향 열에너지 제어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11Y2 (ja) * 1978-07-06 1983-0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房または暖房用ヘツダ装置
JPS5716708U (zh) 1980-07-04 1982-01-28
JPH03274327A (ja) * 1990-03-22 1991-12-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温水暖房装置
DE69617966T2 (de) * 1995-08-29 2002-08-01 Monard Res & Dev Ltd Hydraulische weiche für zentralheizungsanlage
JP2002250526A (ja) * 2001-02-23 2002-09-06 Corona Corp 温水システムの圧力異常検知装置
JP2005069368A (ja) * 2003-08-25 2005-03-17 Rinnai Corp 温水配管構造
JP4249591B2 (ja) * 2003-10-23 2009-04-02 株式会社山武 1次ポンプ方式熱源変流量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1次ポンプ最低流量確保方法
NL1025535C2 (nl) * 2004-02-20 2004-12-28 J K Beheer B V Verdeler in een vloerverwarmingssysteem.
EP2014992A1 (de) * 2007-07-13 2009-01-14 Helmut Burtscher Temperieranlagenverteiler
EP3218652A1 (en) * 2014-11-12 2017-09-20 Rea, David Patrick A manifold, a buffer tank comprising the manifold,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t exchang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09476A1 (en) 2018-04-18
EP3309476B1 (en) 2019-08-28
EP3309476A4 (en) 2018-06-13
JP6599010B2 (ja) 2019-10-30
WO2018020557A1 (ja) 2018-02-01
JPWO2018020557A1 (ja)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5106B (zh) 用于机柜的冷却装置和机柜
JP5194122B2 (ja) 熱供給用熱交換装置
KR101168590B1 (ko) 지열 냉난방 장치
CN105960566A (zh) 供热水用热交换装置和具有其的供热水装置
CN103868265A (zh) 一种具有蓄冷/蓄热功能的温控装置
CN202033707U (zh) 一种集装箱式数据系统
JP2015078685A5 (zh)
CN207064188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US10287926B2 (en) Supercritical CO2 generation system applying recuperator per each heat source
CN207797467U (zh) 分配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KR100853282B1 (ko) 축열식 냉난방 장치
CN204962942U (zh) 二氧化碳热泵加热装置
TWI444579B (zh) 具熱回收功能之冷媒循環系統
CN103925695A (zh) 热泵热水器
CN103090486A (zh) 一种热平衡一体机
CN207299350U (zh) 基于数据中心余热的供能系统
JP2020063890A (ja) ソーラー発電給湯システム
CN103868128A (zh) 两路水同时供热的溴化锂吸收式换热系统
CN210868521U (zh) 用于区块链运算中心的集成式水冷换装置
CN104776641B (zh) 双管程干式蒸发器及制冷设备
US11925738B2 (en) Heater/cooler for an oxygenator
JP5982635B2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CN202660937U (zh) 散热器
JP6009797B2 (ja) 暖房システム
CN207165991U (zh) 一种用于全封闭组合电器导体内部发热冷却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