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5375U -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5375U
CN207795375U CN201820063463.6U CN201820063463U CN207795375U CN 207795375 U CN207795375 U CN 207795375U CN 201820063463 U CN201820063463 U CN 201820063463U CN 207795375 U CN207795375 U CN 207795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pump
fan
water tank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634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久政
赵军科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uto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uto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uto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an Auto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00634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5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5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53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水泵固定架、水箱和冷却管,所述水泵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左侧设置有水泵接口,所述水泵接口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下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内侧安装有冷却液,且水箱位于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软管,所述水箱的左侧设置有发动机支撑座,且发动机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层,所述冷却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扇,且冷却管位于发动机支撑座的左侧,所述第一风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风扇,且第二风扇的左侧设置有通风板。该发动机散热装置具有散热比较彻底,能将热量有效地排出,并且结构紧密不会发出异响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发动机散热器,发动机散热器,又叫发动机水箱,是水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强制水循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是保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连续工作的换热装置,现在市面上的发动机散热装置排除热量的时候不能够有效地将热量排出,导致发动机运行的时候热量过高,缩短了发动机使用寿命,并且热量不能有效地排出汽车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冷散热,并且能够有效地排出在汽车外面的发动机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发动机散热装置散热不够完全,热量不能有效地排出汽车外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水泵固定架、水箱和冷却管,所述水泵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左侧设置有水泵接口,所述水泵接口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下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内侧安装有冷却液,且水箱位于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软管,所述水箱的左侧设置有发动机支撑座,且发动机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层,所述冷却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扇,且冷却管位于发动机支撑座的左侧,所述第一风扇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风扇,且第二风扇的左侧设置有通风板。
优选的,所述水泵固定架将水泵完全包围,且水泵的中心线与水泵接口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管与水箱相互平行,且第一软管的体积小于水箱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上部与水箱的下部贴合,且水箱通过出水口与第二软管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支撑座的上部与散热层下部贴合,且发动机支撑座的体积大于散热层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关于通风板的中心对称,且第一风扇的结构与第二风扇的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发动机散热装置具有散热比较彻底,能将热量有效地排出,并且结构紧密不会发出异响等特点,该装置设置有冷却管,能够有效的将发动机的热量转移到冷却液上,冷却液还可以防止寒冷季节停车时冻坏发动机气缸体,并且还设置有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能够将冷却液的热量通过流动的风排出汽车外,并且还设置有水箱与水泵,能够长期不间断的提供冷却液进入冷却管,使得发动机运行的时候能够不断地将热量转移排出,使得发动机温度不会过高,增加了发动机使用寿命,并且还设置有散热层,与发动机底部贴合,使得发动机底部热量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散发,全方位排出发动机热量,并且整个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密,使得散热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时不会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发出异响,保证了用户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固定架,2、水泵,3、水泵接口,4、进水口,5、第一软管,6、水箱,7、冷却液,8、出水口,9、第二软管,10、发动机支撑座,11、散热层,12、冷却管,13、第一风扇,14、第二风扇,15、通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水泵固定架1、水箱6和冷却管12,水泵固定架1的内侧设置有水泵2,且水泵2的左侧设置有水泵接口3,水泵固定架1将水泵2完全包围,且水泵2的中心线与水泵接口3的中心线重合,使得水泵2运行时能够节约电力,水泵接口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软管5,且第一软管5的下方设置有进水口4,水箱6的内侧安装有冷却液7,且水箱6位于进水口4的下方,第一软管5与水箱6相互平行,且第一软管5的体积小于水箱6的体积,使得冷却液7能够快速的进入水箱6,水箱6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8,且出水口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软管9,出水口8的上部与水箱6的下部贴合,且水箱6通过出水口8与第二软管9构成可拆卸结构,方便安装与拆卸,水箱6的左侧设置有发动机支撑座10,且发动机支撑座10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层11,发动机支撑座10的上部与散热层11下部贴合,且发动机支撑座10的体积大于散热层11的体积,能够很好地散发发动机底部热量,冷却管1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扇13,且冷却管12位于发动机支撑座10的左侧,第一风扇1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风扇14,且第二风扇14的左侧设置有通风板15,第一风扇13与第二风扇14关于通风板15的中心对称,且第一风扇13的结构与第二风扇14的结构相同,能够很好地排出内部热量。
工作原理:将发动机安装在发动机支撑座10上,在发动机运行时打开水泵2,水箱6内部的冷却液7会通过出水口8与第二软管9进入冷却管12中,能够长期不间断的提供冷却液7进入冷却管12,从而转移发动机的热量,且第一风扇13与第二风扇14能够通风,流动的空气可以带走冷却液7上面的热量,能够将冷却液7的热量通过流动的风排出汽车外,再通过第一软管5进入水箱6内,构成循环散热结构,并且还设置有散热层11,与发动机底部贴合,使得发动机底部热量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散发,全方位排出发动机热量,整个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密,使得散热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时不会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发出异响,保证了用户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水泵固定架(1)、水箱(6)和冷却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固定架(1)的内侧设置有水泵(2),且水泵(2)的左侧设置有水泵接口(3),所述水泵接口(3)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软管(5),且第一软管(5)的下方设置有进水口(4),所述水箱(6)的内侧安装有冷却液(7),且水箱(6)位于进水口(4)的下方,所述水箱(6)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8),且出水口(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软管(9),所述水箱(6)的左侧设置有发动机支撑座(10),且发动机支撑座(10)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层(11),所述冷却管(1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风扇(13),且冷却管(12)位于发动机支撑座(10)的左侧,所述第一风扇(1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风扇(14),且第二风扇(14)的左侧设置有通风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固定架(1)将水泵(2)完全包围,且水泵(2)的中心线与水泵接口(3)的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5)与水箱(6)相互平行,且第一软管(5)的体积小于水箱(6)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8)的上部与水箱(6)的下部贴合,且水箱(6)通过出水口(8)与第二软管(9)构成可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撑座(10)的上部与散热层(11)下部贴合,且发动机支撑座(10)的体积大于散热层(11)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13)与第二风扇(14)关于通风板(15)的中心对称,且第一风扇(13)的结构与第二风扇(14)的结构相同。
CN201820063463.6U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5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3463.6U CN207795375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3463.6U CN207795375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5375U true CN207795375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634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5375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5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3913B (zh) 带液体冷却板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与加热装置
CN206193668U (zh) 一种cpu模块高效散热装置
CN207992931U (zh) 一种计算机高效散热装置
CN108425735A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06946407U (zh) 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装置
CN203826514U (zh) 带液体冷却板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与加热装置
CN208522016U (zh)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新能源电池模组
CN205490100U (zh) 一种变频器的水冷换热装置
CN207518047U (zh) 激光器冷却系统
CN201407147Y (zh) 一种真空泵的冷却装置
CN207790359U (zh) 一种水冷充电桩
CN209071570U (zh) 一种汽车服务用的电池散热装置
CN20779537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CN20932501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散热系统
CN208950693U (zh) 一种轻型航空发动机水冷散热装置
CN206181223U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散热装置
CN106647983A (zh) 冷却系统
CN108999692A (zh) 一种汽车水箱散热装置
CN209976625U (zh) 一种新型凸纹管汽车散热器
CN209553190U (zh) 一种轨道机车用散热装置
CN206513429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多面散热装置
CN110792506A (zh)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水冷空冷一体式冷却器
CN207766634U (zh) 一种微波等离子体激发装置
CN201876161U (zh) 一种带热交换管的水冷却装置
CN106894905A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