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1121U -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1121U
CN207791121U CN201721888070.0U CN201721888070U CN207791121U CN 207791121 U CN207791121 U CN 207791121U CN 201721888070 U CN201721888070 U CN 201721888070U CN 207791121 U CN207791121 U CN 207791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ricule
interconnecting piec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ce
support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80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ongg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18880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1121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3665 priority patent/WO201912798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1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1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64B1/58Arrangements or construction of gas-bags; Fil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连接结构用于挂载外部设备,连接结构包括:囊体连接部,囊体连接部为实心结构,囊体连接部的一端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囊体连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向远离囊体的方向延伸;承力部,与囊体连接部的表面连接,承力部用于挂载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囊体连接部上开设安装孔对材料的连续性破坏严重,囊体连接部的强度较弱的问题。

Description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空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背景技术
飞艇、气球等浮空器在任务期间必须携带一定的外部设备以完成特定的任务。因浮空器的囊体主要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囊体与外部设备之间采用连接结构连接。
现有技术中,连接结构包括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的囊体连接部,在囊体连接部上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上安装扣眼,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绳索穿过扣眼与囊体连接部连接。囊体连接部上开设安装孔对材料的连续性破坏严重,导致连接结构强度较弱,容易造成囊体连接部撕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囊体连接部上开设安装孔对材料的连续性破坏严重,囊体连接部的强度较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用于挂载外部设备,连接结构包括:囊体连接部,囊体连接部为实心结构,囊体连接部的一端与浮空器的囊体连接,囊体连接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向远离囊体的方向延伸;承力部,与囊体连接部的表面连接,承力部用于挂载外部设备。
进一步地,承力部包括:第一承力件,与囊体连接部的表面连接;第二承力件,与第一承力件连接并伸出囊体连接部的自由端外,第二承力件具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一承力件为第一承力带,第二承力件为第二承力带,第二承力带的两端连接以使第二承力带弯折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内部通孔形成安装孔。
进一步地,承力部包括两个第一承力带,第二承力带的两端与两个第一承力带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一承力带的另一端至少部分错开。
进一步地,第一承力带和第二承力带为一体结构,第二承力带的两端通过第一缝纫线连接。
进一步地,囊体连接部上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承力部,相邻两个承力部的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承力带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囊体连接部,各囊体连接部上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承力部,各囊体连接部上的承力部的第一承力带与相邻的囊体连接部上与该第一承力带最靠近的承力部的第一承力带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有承力部由一个带状结构弯折形成。
进一步地,囊体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折叠段,全部折叠段重叠设置,相邻两个折叠段的相对设置的表面相互连接;两个连接段,两个连接段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折叠段的朝向囊体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连接段与折叠段之间具有夹角,囊体连接部通过连接段与囊体连接,折叠段和连接段均与第一承力带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的相互靠近的两个连接段相互连接以使至少两个囊体连接部形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上的承力部位于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连接结构还包括外加强部,外加强部包括:两个第一加强段,两个第一加强段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加强段与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叠段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加强段,位于两个第一加强段之间且与两个第一加强段均连接,第二加强段与第一加强段之间具有夹角,第二加强段与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之间的连接段连接;第一承力带位于囊体连接部和外加强部之间。
进一步地,囊体连接部、承力部和外加强部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之间通过胶接或者热合方式连接,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缝纫线,第二缝纫线将囊体连接部的折叠段、第一承力带和第一加强段缝纫在一起,当第二缝纫线为多个时,多个第二缝纫线在囊体连接部的两端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底布,连接底布与连接段连接,连接底布位于连接段和囊体之间囊体连接部通过连接底布与囊体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还包括外加强部,外加强部与第一承力件和囊体连接部均连接,第一承力件位于外加强部和囊体连接部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承力带和第二承力带由纤维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浮空器,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为前述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连接至囊体的外壁上,浮空器还包括用于加强囊体与连接结构的连接处的强度的内加强部,内加强部与连接结构相对设置并与囊体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为前述的连接结构,内加强部与囊体的内壁通过胶接或者热合方式连接,浮空器还包括:第三缝纫线,第三缝纫线将连接结构的第一承力带、连接段、囊体的囊片和内加强部缝纫在一起;密封部,密封部的尺寸大于内加强部的尺寸,内加强部位于囊体和密封部之间,述密封部与囊体的内壁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连接结构包括囊体连接部,囊体连接部为实心结构,承力部与囊体连接部的表面连接,承力部用于挂载外部设备。这样,囊体连接部为实心结构,且承力部与囊体连接部的表面连接不会破坏囊体连接部的连续性,因此可以提高囊体连接部的强度,避免连接结构撕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空器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3的爆炸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连接结构;10、囊体连接部;11、折叠段;12、连接段;20、承力部;21、第一承力带;22、第二承力带;23、第一缝纫线;221、安装孔;30、外加强部;31、第一加强段;32、第二加强段;40、第二缝纫线;50、连接底布;200、囊体;300、内加强部;400、第三缝纫线;500、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空器为高空气球或者飞艇。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空器包括囊体200和与囊体200连接的连接结构100。
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用于挂载外部设备,即将外部设备与囊体200连接。
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囊体连接部上开设安装孔对材料的连续性破坏严重,囊体连接部的强度较弱的问题,对连接结构100进行了改进,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包括囊体连接部10和承力部20。囊体连接部10为实心结构。囊体连接部10的一端与浮空器的囊体200连接,囊体连接部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向远离囊体200的方向延伸。承力部20与囊体连接部10的表面连接,承力部20用于挂载外部设备。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囊体连接部10为实心结构,且承力部20与囊体连接部10的表面连接,不会破坏囊体连接部10的连续性,因此可以提高囊体连接部10的强度,避免囊体连接部10在外部附件的作用力下撕裂,提高连接结构100和浮空器的承载能力、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保障外部附件的安全和稳定。
进一步地,与现有技术中囊体连接部上开设安装孔时囊体连接部的受力方式为点受力,且各受力点之间不连续相比,承力部20与囊体连接部10的表面连接时,囊体连接部10的受力方式为囊体连接部10整体受力,可以避免囊体连接部10发生波浪式变形。
另外,囊体连接部10的一端与囊体200连接,自由端向远离囊体200的方向延伸,这样便于在囊体连接部10安装承力部2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连接部10和承力部20的连接方式为热合(包括热压焊接、高频焊接等方式)、胶接或者缝纫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承力部20包括第一承力件和第二承力件。第一承力件与囊体连接部10的表面连接。第二承力件与第一承力件连接并伸出囊体连接部10的自由端外,第二承力件具有安装孔221。
上述设置中,第二承力件伸出囊体连接部10的自由端外,且第二承力件具有安装孔221,这样与外部附件连接的绳索可以穿过安装孔221与第二承力件连接,挂载安装方便。第二承力件与第一承力件连接,第一承力件与囊体连接部10的表面连接,这样可以将外部附件的拉力传递到囊体连接部10上。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承力件为第一承力带21,第二承力件为第二承力带22。第二承力带22的两端连接以使第二承力带22弯折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内部通孔形成安装孔221。
上述设置中,第一承力件为第一承力带21,可以增大第一承力件与囊体连接部10的连接面积。第二承力件为第二承力带22,第二承力带22的两端连接以使第二承力带22弯折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内部通孔形成安装孔221,不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通过第二承力带22弯折成环形结构不会破坏材料自身的连续性,能够提高承力部20的承载能力,避免承力部20在外部附件的作用力下撕裂。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承力部20包括两个第一承力带21,第二承力带22的两端与两个第一承力带21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第一承力带21的另一端至少部分错开。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增大承力部20与囊体连接部10的连接面积,提高第二承力带22与与囊体连接部10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承力部20的承载能力。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两个第一承力带21与第二承力带22连接的一端重叠,另一端部分错开。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承力带21也可以重叠设置并相互连接。
优选地,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为一体结构。第二承力带22的两端通过第一缝纫线23连接。
其中,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为一体结构是指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是由一个带状结构制成。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为一体结构,不但能提高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的连接强度,而且加工方便,能够提高加工效率。与现有技术中扣眼与囊体连接部之间结合力较弱,受理不均匀时容易出现扣眼拉脱相比,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为一体结构,可以避免第二承力带22与第一承力带21分离,提高承力部20的可靠性。
具体地,将一个带状结构弯折,并在距离弯折处预定距离的位置将弯折后的带状结构的两个弯折段缝纫在一起形成第一缝纫线23。这样,第一缝纫线23将带状结构分隔为三部分,第一缝纫线23到弯折处之间形成第二承力带22,两个弯折段上位于第一缝纫线23的远离弯折处的部分形成两个第一承力带21。通过第一缝纫线23缝纫后,使得第二承力带22(即带状结构的折叠处)呈环形,起到使第二承力带22形成环形结构的作用。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承力件也可以是承力布或者承力绳,第二承力件也可以是刚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或者捆绑绳等。
可选地,囊体连接部10上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承力部20,相邻两个承力部20的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承力带21相互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减小每个承力部20受到的作用力,使外部附件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地作用在整个囊体连接部10上。相邻两个承力部20的相互靠近的两个第一承力带21相互连接,这样可以将多个承力部20连接成一体,各承力部20上承受的作用力均可以传递到其他承力部20上,进而分散到囊体连接部10的不同部位,提高连接结构100的负载能力。
如图3所示,连接结构100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囊体连接部10。各囊体连接部10上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承力部20。如图4所示,各囊体连接部10上的承力部20的第一承力带21与相邻的囊体连接部10上与该第一承力带21最靠近的承力部20的第一承力带21对应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连接结构100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囊体连接部10可以减小每个囊体连接部10受到的作用力,使外部附件的作用力较为均匀地作用在至少两个囊体连接部10上。各囊体连接部10上的承力部20的第一承力带21与相邻的囊体连接部10上与该第一承力带21最靠近的承力部20的第一承力带21对应连接,这样也可以将多个承力部20连接成一体,各承力部20上承受的作用力均可以传递到其他承力部20上,进而分散到囊体连接部10的不同部位,提高连接结构100的负载能力。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囊体连接部10。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囊体连接部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
优选地,所有承力部20由一个带状结构弯折形成。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承力部20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加工方便,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具体地,将一个带状结构呈“Z”字形连续折叠以形成多个承力部20。
如图2所示,囊体连接部10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折叠段11,全部折叠段11重叠设置,相邻两个折叠段11的相对设置的表面相互连接。囊体连接部10还包括两个连接段12,两个连接段12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折叠段11的朝向囊体200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连接段12与折叠段11之间具有夹角,囊体连接部10通过连接段12与囊体200连接,折叠段11和连接段12均与第一承力带21连接。
上述设置中,囊体连接部10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折叠段11,全部折叠段11重叠设置,相邻两个折叠段11的相对设置的表面相互连接,这样可以增大囊体连接部10的厚度,提高囊体连接部10的强度和承载能力。通过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折叠段11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连接段12,便于将囊体连接部10与囊体200连接。
优选地,至少两个折叠段11和两个连接段12为一体结构,囊体连接部10由一个与囊体200的材料相同的片状结构折叠形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10的相互靠近的两个连接段12相互连接以使至少两个囊体连接部10形成一体结构。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囊体连接部10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加工方便,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还包括外加强部30,外加强部30与第一承力件和囊体连接部10均连接。第一承力件位于外加强部30和囊体连接部10之间。
设置与第一承力件和囊体连接部10均连接的外加强部30,可以增大连接区域的厚度,进而提高第一承力件和囊体连接部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10上的承力部20位于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10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第一承力带21的一部分与折叠段11的表面连接,第二承力带的另一部分与连接段12的表面连接。外加强部30包括两个第一加强段31和第二加强段32。两个第一加强段31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加强段31与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10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叠段11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加强段32位于两个第一加强段31之间且与两个第一加强段31均连接,第二加强段32与第一加强段31之间具有夹角。第二加强段32与相邻两个囊体连接部10之间的连接段12连接。第一承力带21位于囊体连接部10和外加强部30之间。
通过上述设置,外加强部30与相邻的两个囊体连接部10以及设置在这两个囊体连接部10上的所有承力部20的第一承力带21均连接,可以提升连接结构100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囊体连接部10、承力部20和外加强部30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之间通过胶接或者热合方式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缝纫线40,第二缝纫线40将囊体连接部10的折叠段11、第一承力带21和第一加强段31缝纫在一起。当第二缝纫线40为多个时,多个第二缝纫线40在囊体连接部10的两端之间间隔设置。
囊体连接部10、承力部20和外加强部30先通过胶接或者热合的方式连接,再通过第二缝纫线40缝纫连接,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避免相互连接的表面之间出现分离。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还包括连接底布50,连接底布50与连接段12连接。连接底布50位于连接段12和囊体200之间,囊体连接部10通过连接底布50与囊体200连接。
连接底布50与连接段12连接,连接底布50位于连接段12和囊体200之间,囊体连接部10通过连接底布50与囊体200连接,这样可以增大连接结构100与囊体200的连接厚度,提高连接结构100与囊体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承力部20的强度,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由纤维材料制成。
具体地,第一承力带21和第二承力带22均为纤维编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0连接至囊体200的外壁上。如图1和图2所示,浮空器还包括用于加强囊体200与连接结构100的连接处的强度的内加强部300,内加强部300与连接结构100相对设置并与囊体200的内壁连接。
通过设置与连接结构100相对设置并与囊体200的内壁连接的内加强部300,可以增大连接区域的厚度,提高连接结构100与囊体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内加强部300与囊体200的内壁通过胶接或者热合方式连接。浮空器还包括第三缝纫线400和密封部500。第三缝纫线400将连接结构100的第一承力带21、连接段12、囊体200的囊片和内加强部300缝纫在一起。密封部500的尺寸大于内加强部300的尺寸,内加强部300位于囊体200和密封部500之间,密封部500与囊体200的内壁连接。
上述设置中,内加强部300与囊体200的内壁先通过胶接或者热合的方式连接,再通过第三缝纫线400将连接结构100的第一承力带21、连接段12、囊体200的囊片和内加强部300缝纫在一起,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避免相互连接的表面之间出现分离。密封部500覆盖在内加强部300上,密封部500的边缘与囊体200的内壁连接,这样可以使囊体200密封,避免从第三缝纫线400处漏气。
如图2所示,当连接结构100包括外加强部30和连接底布50时,第三缝纫线400将连接结构100的外加强部30、第一承力带21、连接段12、连接底布50、囊体200的囊片和内加强部300缝纫在一起。
可选地,内加强部300为加强布,密封部500为密封布,以使密封部500具有柔性,可以适应囊体200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100的加工过程如下:
使用与囊体200的囊片相同的材料折叠出折叠段11和连接段12后,将至少两个折叠段11胶接或热合制作成囊体连接部10;
使用高强度的纤维织带呈“Z”型连续折叠,折叠线两侧织带对齐后在距离折痕10-12mm的范围内使用高强度的耐候缝纫线缝纫四道第一缝纫线23,使得折叠处形成环状结构,缝纫线穿过两层织带,如此完成承力部20的制作;加工过程中,承力部20折叠成“Z”型后就通过第一缝纫线23缝纫,能够防止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承力部20散开,避免边加工边折叠,简化加工工艺;
使用胶水将囊体连接部10、外加强部30、承力部20胶接为一体;
在距离囊体连接部10的自由端距离为5-11mm处使用高强度的耐候缝纫线缝纫六道第二缝纫线40,第二缝纫线40穿过囊体连接部10、承力部20和外加强部30;
连接底布50通过热合或胶接与囊体连接部10的连接段12连接为一体;
内加强部300通过胶接或热合与囊体200的内壁连接,起到加强作用;
连接底布50通过胶接或热合与囊体200的外壁连接;
在两个囊体连接部10内侧,距离相对设置的两个折叠段11的每个折叠段11的距离为10-14mm处使用高强度的耐候缝纫线缝纫四道第三缝纫线400,两侧对称,第三缝纫线400穿过内加强部300、囊体200的囊片、连接底布50、囊体连接部10的连接段12、承力部20的第一承力带21和外加强部30;
在两个囊体连接部10外侧,与距离最远的两个折叠段11的每个折叠段相距10-14mm的范围内,使用高强度的耐候缝纫线缝纫四道第三缝纫线400,两侧对称,第三缝纫线400内加强部300、囊体200的囊片、连接底布50和囊体连接部10的连接段12;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100的理论承载能力达到5吨/米(t/m),较现有技术有所提高。
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根带状结构折叠成多个承力部20后与囊体连接部10连接,承力部20与囊体连接部10的连接处呈“V”形,两个囊体连接部10上的所有承力部20连接为一体,承力部20受到的作用力可以分散至整个连接结构100,可改善现有技术中多点受力导致的波浪式变形情况。同时,高强度的纤维织带的使用避免了囊体连接部10开孔加装扣眼所产生的连接薄弱环节,不会产生脱扣或者扣眼撕裂的情况,提高了连接结构100的可靠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由于囊体连接部为实心结构,且承力部与囊体连接部的表面连接,不会破坏囊体连接部的连续性,因此可以提高囊体连接部的强度,避免囊体连接部在外部附件的作用力下撕裂,提高连接结构和浮空器的承载能力、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保障外部附件的安全和稳定。进一步地,与现有技术中囊体连接部上开设安装孔时囊体连接部的受力方式为点受力,且各受力点之间不连续相比,承力部与囊体连接部的表面连接时,囊体连接部的受力方式为囊体连接部整体受力,可以避免囊体连接部发生波浪式变形。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连接结构,用于挂载外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0)包括:
囊体连接部(10),所述囊体连接部(10)为实心结构,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一端与浮空器的囊体(200)连接,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向远离所述囊体(200)的方向延伸;
承力部(20),与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表面连接,所述承力部(20)用于挂载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部(20)包括:
第一承力件,与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表面连接;
第二承力件,与所述第一承力件连接并伸出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所述自由端外,所述第二承力件具有安装孔(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力件为第一承力带(21),所述第二承力件为第二承力带(22),所述第二承力带(22)的两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承力带(22)弯折成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内部通孔形成所述安装孔(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部(2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承力带(21),所述第二承力带(22)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承力带(21)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承力带(21)的另一端至少部分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力带(21)和所述第二承力带(2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承力带(22)的两端通过第一缝纫线(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连接部(10)上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承力部(20),相邻两个所述承力部(20)的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第一承力带(21)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0)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囊体连接部(10),各所述囊体连接部(10)上连接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承力部(20),各所述囊体连接部(10)上的所述承力部(20)的所述第一承力带(21)与相邻的所述囊体连接部(10)上与该第一承力带(21)最靠近的所述承力部(20)的所述第一承力带(21)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承力部(20)由一个带状结构弯折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连接部(10)包括:
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折叠段(11),全部所述折叠段(11)重叠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折叠段(11)的相对设置的表面相互连接;
两个连接段(12),两个所述连接段(12)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折叠段(11)的朝向所述囊体(200)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连接段(12)与所述折叠段(11)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囊体连接部(10)通过所述连接段(12)与所述囊体(200)连接,所述折叠段(11)和所述连接段(12)均与所述第一承力带(2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连接段(12)相互连接以使至少两个所述囊体连接部(10)形成一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囊体连接部(10)上的所述承力部(2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上,所述连接结构(100)还包括外加强部(30),所述外加强部(30)包括:
两个第一加强段(31),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段(31)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段(31)与相邻两个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折叠段(11)一一对应连接;
第二加强段(3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段(31)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段(31)均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段(32)与所述第一加强段(31)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加强段(32)与相邻两个所述囊体连接部(10)之间的所述连接段(12)连接;
所述第一承力带(21)位于所述囊体连接部(10)和所述外加强部(3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连接部(10)、所述承力部(20)和所述外加强部(30)的相对设置的表面之间通过胶接或者热合方式连接,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缝纫线(40),所述第二缝纫线(40)将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所述折叠段(11)、所述第一承力带(21)和所述第一加强段(31)缝纫在一起,当所述第二缝纫线(40)为多个时,多个第二缝纫线(40)在所述囊体连接部(10)的两端之间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0)还包括连接底布(50),所述连接底布(50)与所述连接段(12)连接,所述连接底布(50)位于所述连接段(12)和所述囊体(200)之间所述囊体连接部(10)通过所述连接底布(50)与所述囊体(200)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0)还包括外加强部(30),所述外加强部(30)与所述第一承力件和所述囊体连接部(10)均连接,所述第一承力件位于所述外加强部(30)和所述囊体连接部(10)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力带(21)和所述第二承力带(22)由纤维材料制成。
16.一种浮空器,包括囊体(200)和与所述囊体(200)连接的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0)为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0)连接至所述囊体(200)的外壁上,所述浮空器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囊体(200)与所述连接结构(100)的连接处的强度的内加强部(300),所述内加强部(300)与所述连接结构(100)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囊体(200)的内壁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浮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0)为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内加强部(300)与所述囊体(200)的内壁通过胶接或者热合方式连接,所述浮空器还包括:
第三缝纫线(400),所述第三缝纫线(400)将所述连接结构(100)的第一承力带(21)、连接段(12)、所述囊体(200)的囊片和所述内加强部(300)缝纫在一起;
密封部(500),所述密封部(500)的尺寸大于所述内加强部(300)的尺寸,所述内加强部(300)位于所述囊体(200)和所述密封部(500)之间,所述密封部(500)与所述囊体(200)的内壁连接。
CN201721888070.0U 2017-12-27 2017-12-27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Active CN207791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8070.0U CN207791121U (zh) 2017-12-27 2017-12-27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PCT/CN2018/083665 WO2019127985A1 (zh) 2017-12-27 2018-04-19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8070.0U CN207791121U (zh) 2017-12-27 2017-12-27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1121U true CN207791121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9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8070.0U Active CN207791121U (zh) 2017-12-27 2017-12-27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1121U (zh)
WO (1) WO20191279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979A (zh) * 2018-12-28 2019-04-05 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浮空器的吊挂单元、吊挂装置、吊挂方法及浮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09509A2 (en) * 1999-07-29 2001-02-08 Nagarjuna Rao K Anti gravity system
KR100442887B1 (ko) * 2001-09-17 2004-08-09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부양기구와 차륜의 복합 이동장치와 그 장치가 구비된원격안내용 로봇 및 제어방법
EP2156940A1 (en) * 2008-08-18 2010-02-24 Fedan NB N.V. Method for forming a sealed joined of an article for containing pressurized fluids
CN203601555U (zh) * 2013-12-09 2014-05-21 北方信息控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面热合飞艇囊体
CN206068122U (zh) * 2016-08-31 2017-04-05 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浮空器主囊体的网状吊装设备
CN206623981U (zh) * 2016-12-27 2017-11-10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用于浮空器的连接结构及浮空器
CN206476089U (zh) * 2017-01-10 2017-09-08 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浮空器囊体的密封法兰连接结构
CN206476085U (zh) * 2017-02-14 2017-09-08 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空器囊体承力拉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979A (zh) * 2018-12-28 2019-04-05 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浮空器的吊挂单元、吊挂装置、吊挂方法及浮空器
CN109572979B (zh) * 2018-12-28 2024-01-30 湖南航天远望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浮空器的吊挂单元、吊挂装置、吊挂方法及浮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7985A1 (zh)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3085B (zh) 自动扶梯的环形扶手和自动扶梯
CN207791121U (zh) 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浮空器
WO2018205910A1 (zh) 熔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充气产品及其制作方法及快速生产且具同步与充气体定位之套装的充气产品
EP0154943B1 (en) Flexible container for transporting and storing bulk goods
CN109794960A (zh) 一种几何尺寸可变和容积恒定的可膨胀管,机械臂和机器人
CN100430301C (zh) 多层压力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05051A (zh) 装配式梁柱连接装置及装配式建筑框架
CN103434634B (zh) 一种高空飞艇通用的高强纤维增强薄膜密封对接结构
US4637330A (en) Reinforced seam construction
TWM528758U (zh) 防墜落緩衝裝置
US20220298692A1 (en) Method of reinforcing a seam and a product with a reinforced sea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thod
US20110097015A1 (en) Plastic film bag to increase load bearing capacity
CN104912052B (zh) 土工管袋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63209B (zh) 一种可折叠展开的充气索膜结构
CN206984293U (zh) 拉袢及具有其的浮空器
US3651609A (en) Air inflated structure
CN107606393B (zh) 一种用于管道的隔热支护装置
CN109250060A (zh) 拉袢及具有其的浮空器
CN207274953U (zh) 浮空器
CN205952279U (zh) 柔性材料的连接结构及浮空器
CN205189124U (zh) 超大跨度气膜建筑拉索装置
CN211833011U (zh) 防跑绒抗撕裂羽绒服面料
CN206885321U (zh) 囊片连接结构、囊体和浮空器
CN207109547U (zh) 桁架单元及桁架单元组件
CN207499156U (zh) 气膜连接结构及气膜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Address after: Room 501, Building D2, Songshan Lak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munity,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Dongg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502, 5th floor, building 1,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ark,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FRONTIER TECHNOLOGY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