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4501U -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4501U
CN207784501U CN201721888450.4U CN201721888450U CN207784501U CN 207784501 U CN207784501 U CN 207784501U CN 201721888450 U CN201721888450 U CN 201721888450U CN 207784501 U CN207784501 U CN 207784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pivot
connected slot
pivot connected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84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善雍
松本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YONGCHUN JUTAI RAIN GEAR DAILY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YONGCHUN JUTAI RAIN GEAR DAILY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YONGCHUN JUTAI RAIN GEAR DAILY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YONGCHUN JUTAI RAIN GEAR DAILY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884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4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4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4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具有一伞巢本体,伞巢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供伞骨的一端枢接的枢接槽,每一枢接槽的相对侧面各设有一枢接凸起,各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之间具有一供伞骨穿过的缝隙,各伞骨与枢接槽枢接的一端具有一枢接孔。本实用新型伞巢在开模时无需形成环沟,装配伞骨时,也无需使用金属线,不仅可避免金属线给伞具及使用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在装配伞骨时,直接将伞骨具有枢接孔的一端插入枢接槽中,使枢接槽的两枢接凸起卡入枢接孔中,实现伞骨与枢接槽的可转动连接,伞骨的装配容易且效率大大提高,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且无需使用金属线的伞巢,其外观也更具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雨伞的伞巢结构。
背景技术
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之一,不仅能在下雨天时隔绝雨水,也能用于遮蔽阳光,一件伞具的操作性、安全性是否良好,将会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不容忽视。
现有的伞具均包括一根中棒(中棒可为单根直骨或者由多节伸缩杆套合组成),在中棒的顶端上固定有一上伞巢,中棒上滑套一下伞巢,下伞巢可实现沿中棒上下移动,各伞骨皆是通过伞巢(上伞巢及下伞巢)与中棒相连接,因此,一件伞具是否能动作流畅,将与伞巢结构有极大的关联。
请参阅图1 所示,是一种公知伞巢1’,该伞巢1’ 底部呈中空状,以能套合至一伞具的中棒上;该伞巢1’ 顶部侧缘凹设有一环沟11’,且其顶部自周缘沿径向凹设有多个定位槽12’,定位槽12 ’的构形分别与该伞具的多支伞骨10 ’相匹配,让使用者能利用一金属线13’,依序穿过伞骨10 ’的一端,使伞骨10 ’的一端能通过该金属线13’,嵌入至该等定位槽12’ 中,并活动地定位至该伞巢1’ 上。
虽然该伞巢1’ 被大量地使用在时下各种伞具上,然而,该伞巢1 在生产及使用上,却具有以下缺点:
(1) 组装不易:由于伞骨10 ’被装设至该伞巢1 ’的过程中,组装人员必须先将该金属线13 ’逐一穿过伞骨10 ’的一端,并将该金属线13 ’及伞骨10’ 分别对准该环沟11 ’及定位槽12 ’后,才能将该伞骨10’ 准确地嵌入定位槽12’ 中,其组装步骤不仅繁复,且需要组装人员的高度专注力,故很容易造成生产流程的拖延。
(2) 金属线外露:由于该金属线13’ 仅嵌入在该环槽中,故在该伞具长久使用之后,该金属线13’ 很容易因接触空气或水气,造成其张力及韧性的下降,进而影响伞骨10 ’的定位稳固性。此外,该金属线13’ 在依序穿过伞骨10 ’的一端,并嵌入该环沟11’ 后,组装人员尚必须将其两端缠绕,以确保该金属线13’ 能稳固地定位在环沟11’ 中,如此一来,该金属线13 ’相互缠绕的部位相很容易刮伤使用者,且该金属线13’ 上相互缠绕的部位将会承受较大的张力,造成该金属线13’ 耐用性下降的问题。当伞具使用中,使用者开伞、收伞时,手部手指必将趋近于下伞巢的金属线缠绕的尖锐端,极易形成刺伤危险,进而发生流血事故,存在安全隐忧,影响产品商誉,同时该金属线缠绕的尖锐端也容易割破伞布,造成伞具的报废。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伞巢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伞巢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容易组装,可提高组装效率,不会给使用者造成伤害的安全伞巢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包括伞巢本体,伞巢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供伞骨的一端枢接的枢接槽,每一枢接槽的相对侧面各设有一枢接凸起,各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之间具有一供伞骨穿过的缝隙,各伞骨与枢接槽枢接的一端具有一枢接孔。
进一步,每一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朝向开口的一端形成朝向背离开口一端的斜导面,斜导面由枢接槽的开口端往上倾斜。
进一步,每一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背离开口的一端分别形成一勾部。
进一步,每一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为三角形、梯形或者其组合。
进一步,每一枢接槽内的三角形或梯形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每一枢接槽内的三角形、梯形或者其组合的相对端呈错开设置。
进一步,每一枢接槽内的其中一枢接凸起为端部具有圆角的凸柱,该枢接槽内的另一枢接凸起与凸柱的相对端形成一弧槽。
进一步,所述枢接凸起一体成型于枢接槽上。
进一步,所述伞骨插入枢接槽的端部与枢接槽背离开口的一端具有一距离。
进一步,所述伞巢为固定在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和/或可滑动的设置在伞中棒上下伞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伞巢结构由于在伞巢本体的每一枢接槽内的相对侧上设置枢接凸起,伞骨从两枢接凸起之间的缝隙硬卡入至该枢接槽中,使伞骨的枢接孔两端卡在两枢接凸起上,使用时,该伞骨可沿着两枢接凸起为转轴进行转动,相较于现有的伞巢结构,本实用新型伞巢在开模时无需形成环沟,装配伞骨时,也无需使用金属线,不仅可避免金属线给伞具及使用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在装配伞骨时,直接将伞骨具有枢接孔的一端插入枢接槽中,使枢接槽的两枢接凸起卡入枢接孔中,实现伞骨与枢接槽的可转动连接,伞骨的装配容易且效率大大提高,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且无需使用金属线的伞巢,其外观也更具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伞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伞巢与伞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枢接槽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枢接槽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枢接槽的第三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枢接槽的第四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枢接槽的第五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枢接槽的第六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安全伞巢结构,所述的伞巢可为固定在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和/或可滑动的设置在伞中棒上下伞巢。伞巢具有一伞巢本体10,该伞巢本体10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供伞骨20的一端枢接的枢接槽11,每一枢接槽11的相对侧面各设有一枢接凸起12,各枢接槽11内的两枢接凸起12之间具有一供伞骨穿过的缝隙13,各伞骨20与枢接槽11枢接的一端具有一枢接孔21。其中,图3至图8为枢接槽11中枢接凸起12的多种不同的设置形态。所述伞巢为固定在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和/或可滑动的设置在伞中棒上下伞巢。
为了便于伞骨20的装配,每一枢接槽11内的两枢接凸起朝向开口14的一端形成朝向背离开口一端的斜导面15,斜导面15由枢接槽11的开口端往上倾斜,伞骨20装配时沿着斜导面15将两枢接凸起12撑开,从两枢接凸起12之间的缝隙13卡入至枢接槽11中,使两枢接凸起12的相对端卡入伞骨20的枢接孔21中,如图2所示。
为了避免伞骨20装配后脱出枢接槽11,每一枢接槽11内的两枢接凸起12背离开口14的一端分别形成一勾部16,各枢接凸起12卡入伞骨20枢接孔21后,由于勾部16的设置而无法轻易的脱出枢接孔21。
如图3至图7所示,每一枢接槽11内的两枢接凸起12可为三角形(如图4、图6及图7)、梯形(图3及图5)也可为两者的组合,即一边为三角形,一边为梯形。
其中,每一枢接槽11内的三角形或梯形可呈对称设置(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每一枢接槽11内的三角形、梯形或者其组合的相对端可呈错开设置(如图6及图7)。
所述枢接槽11内的枢接凸起12除了可以为三角形或者梯形,还可如图8所示,将枢接槽11内的其中一枢接凸起12设置为端部具有圆角的凸柱17,该枢接槽11内的另一枢接凸起12与凸柱的相对端形成一弧槽18,其中凸柱17的圆角形成所述的斜导面15,弧槽18的两边形成所述勾部16。
所述枢接凸起12可通过模具注塑一体成型于枢接槽11上。
为了使伞骨20沿枢接槽11顺利转动,所述伞骨20插入枢接槽11的端部与枢接槽11背离开口14的一端具有一距离19,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伞巢结构由于在伞巢本体10的每一枢接槽11内的相对侧上设置枢接凸起12,伞骨20从两枢接凸起12之间的缝隙13硬卡入至该枢接槽11中,使伞骨20的枢接孔21两端卡在两枢接凸起12上,使用时,该伞骨20可沿着两枢接凸起12为转轴进行转动,相较于现有的伞巢结构,本实用新型伞巢在开模时无需形成环沟,装配伞骨时,也无需使用金属线,不仅可避免金属线给伞具及使用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在装配伞骨时,直接将伞骨具有枢接孔的一端插入枢接槽中,使枢接槽11的两枢接凸起12卡入枢接孔21中,实现伞骨与枢接槽的可转动连接,伞骨20的装配容易且效率大大提高,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且无需使用金属线的伞巢,其外观也更具美观。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具有一伞巢本体,伞巢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供伞骨的一端枢接的枢接槽,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槽的相对侧面各设有一枢接凸起,各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之间具有一供伞骨穿过的缝隙,各伞骨与枢接槽枢接的一端具有一枢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朝向开口的一端形成朝向背离开口一端的斜导面,斜导面由枢接槽的开口端往上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背离开口的一端分别形成一勾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槽内的两枢接凸起为三角形、梯形或者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槽内的三角形或梯形呈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槽内的三角形、梯形或者其组合的相对端呈错开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槽内的其中一枢接凸起为端部具有圆角的凸柱,该枢接槽内的另一枢接凸起与凸柱的相对端形成一弧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凸起一体成型于枢接槽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插入枢接槽的端部与枢接槽背离开口的一端具有一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伞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巢为固定在伞中棒顶端的上伞巢和/或可滑动的设置在伞中棒上下伞巢。
CN201721888450.4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Active CN207784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8450.4U CN207784501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8450.4U CN207784501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4501U true CN207784501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8450.4U Active CN207784501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4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8163304A (ja) 楕円型天蓋部を備えた傘
US5836328A (en) Garden umbrella with upper and lower support ribs
CN207784501U (zh) 一种安全伞巢结构
CN205792812U (zh) 一种旋转支架手机壳
JPS58163306A (ja) 楕円状天蓋部を備えた傘
CN108060646B (zh) 一种抗风减振栏杆
US20100095992A1 (en) Outdoor Windproof Umbrella
CN207865322U (zh) 一种便捷式路灯灯杆结构
CN208455286U (zh) 一种洗衣机脱水桶
CN205757738U (zh) 轻便式下伞盘
CN204601455U (zh) 一种折叠体育跳高栏杆
CN205577595U (zh) 一种帐篷屋檐架杆机构
CN209235647U (zh) 一种三脚挂衣架
JP3229428U (ja) 強風に耐える傘の傘骨構造
CN109964697A (zh) 一种林园景观藤蔓攀爬架底座
CN209398138U (zh) 一种悬浮折叠门铰链结构
CN220370405U (zh) 一种组合飞镖
CN107455875A (zh) 新型宫扇
CN211092209U (zh) 一种遮阳伞
JP6356399B2 (ja) カーテンレール
CN203860597U (zh) 弯管叶子伞
CN209596520U (zh) 一种便携式羽毛球架
CN20929350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展示舞台
CN207633845U (zh) 一种鲤鱼旗旗杆
CN205435792U (zh) 一种实验室多功能工具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