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3220U -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3220U
CN207773220U CN201820119987.2U CN201820119987U CN207773220U CN 207773220 U CN207773220 U CN 207773220U CN 201820119987 U CN201820119987 U CN 201820119987U CN 207773220 U CN207773220 U CN 207773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bar
frame
tractor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99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昭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199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3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3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32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发动机、变速箱、两个前侧行走轮以及两个后侧行走轮,前车架与后车架通过垂直轴铰接,后车架上设有转向器,转向器通过转向轴连接方向盘并将方向盘的旋转动作传递给一根与转向轴垂直的横轴,横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拉杆,后车架上横向安装有一根空心的固定管,固定管中穿设有一根可旋转的联动杆,联动杆的两端从固定管中伸出并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摆杆和右摆杆,左摆杆和右摆杆均与联动杆垂直,左摆杆的一端通过左连杆与转向拉杆铰接,右摆杆的一端通过右连杆与前车架的右后部铰接。本实用新型转向灵活,操作更轻松,并且在转向的过程中可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得到有力推进,同时更是在往逐步规范化的方向前进。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在农村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如何使拖拉机的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便于操作等成为了当前行业发展的一个研究重点。传统的拖拉机在行驶中进行转向时,操作沉重,转向动作幅度大,转向不便,现有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在操作上较为便捷和安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专利CN103144539A中,公开了一种四轮驱动折腰式转向多用途拖拉机,其利用转向油缸的伸缩动作来推动或拉动前桥,从而使整个前车架以竖直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进而实现整个拖拉机的转向,其转弯半径小,转向的平顺性也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原地转向时,往往需要将方向盘转动很多圈数才能使转向油缸驱动前车架完全实现转向,这样的转向动作是非常迟钝的,不仅如此,单独利用一个转向油缸来实现转向,并不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若在转向时遇到颠簸等状况,则有可能会导致转向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转向灵活,操作更轻松,并且在转向的过程中可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发动机、变速箱、安装于前车架的两个前侧行走轮以及安装于后车架的两个后侧行走轮,所述前车架后端的中部与后车架前端的中部通过垂直轴铰接,所述发动机传动连接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连接有液压油箱,所述后车架上设有与液压泵以及液压油箱连接的转向器,所述转向器通过转向轴连接方向盘并将方向盘的旋转动作传递给一根与转向轴垂直的横轴,所述横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拉杆,所述后车架上横向安装有一根空心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中穿设有一根可旋转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两端从固定管中伸出并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摆杆和右摆杆,所述左摆杆和右摆杆均与联动杆垂直,所述左摆杆的一端通过左连杆与转向拉杆铰接,所述右摆杆的一端通过右连杆与前车架的右后部铰接,通过转动方向盘,可使所述转向轴带动横轴转动,进而使所述转向拉杆发生摆动,所述转向拉杆拉动或推动左摆杆使得右摆杆被同步拉动或推动,进而使得所述右摆杆推动或拉动右连杆,最终在所述右连杆的推动或拉动下,整个所述前车架带动前侧行走轮向左偏转或向右偏转,从而实现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器包括与转向轴同轴连接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连接的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设置在一个外壳中,所述外壳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泵的出油端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蜗轮与横轴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的右后部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杆部且所述杆部的一端朝向后方,所述右连杆的一端与杆部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还设有左液压缸及右液压缸,所述左液压缸的底端与后车架的左前部铰接,所述左液压缸伸缩杆的顶端与前车架的左后部铰接,所述右液压缸的底端与后车架的右前部铰接,所述右液压缸伸缩杆的顶端与前车架的右后部铰接,所述左液压缸的油腔与右液压缸的油腔通过管路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分动箱,所述分动箱设有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所述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分别与前侧行走轮和后侧行走轮传动连接,从而用于实现前驱或后驱或同时前后驱的动力变换。
优选地,所述前输出轴与前侧行走轮的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所述后输出轴与后侧行走轮的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箱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管焊接在后车架上。
更优选地,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均为铁杆且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进行转向时,通过转动方向盘,使得转向轴转动,此时横轴同步旋转,从而带动转向拉杆进行摆动,若将方向盘向左或向右打,则可使转向拉杆拉动或推动左摆杆,在联动杆的作用下,右摆杆与左摆杆同步进行摆动,此时右连杆会受到右摆杆的推动或拉动,进而将推动或拉动的力传递给前车架,前车架的右后部受到推动则整个前车架带动前侧行走轮向左偏转、受到拉动则整个前车架带动前侧行走轮向右偏转,从而轻松地实现转向,整个过程操作起来非常灵活,并且稳定性较好,尤其在转弯幅度较大时,无需再将方向盘打很多圈数便可快速实现转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左侧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转向器所在位置的部分结构的右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转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前车架 2——后车架 3——前侧行走轮
4——后侧行走轮 5——垂直轴 6——发动机
7——液压泵 8a——转向轴 8b——蜗杆
8c——蜗轮 8d——外壳 8e——横轴
9——转向拉杆 10——联动杆 11a——左摆杆
11b——右摆杆 12a——左连杆 12b——右连杆
13——连接块 13a——杆部 14——分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发动机6、变速箱、安装于前车架1的两个前侧行走轮3以及安装于后车架2的两个后侧行走轮4,前车架1后端的中部与后车架2前端的中部通过一根垂直轴5铰接,发动机6传动连接有液压泵7,液压泵7连接有液压油箱,发动机6设置在前车架1上,驾驶室则设置在后车架2上,发动机6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与驾驶室中的变速箱传动连接,后车架2上设有与液压泵7以及液压油箱连接的转向器,转向器通过转向轴8a连接驾驶室中的方向盘并将方向盘的旋转动作传递给一根与转向轴8a垂直的横轴8e,横轴8e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拉杆9,后车架2上横向安装有一根空心的固定管,固定管中穿设有一根可旋转的联动杆10,联动杆10的两端从固定管中伸出并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摆杆11a和右摆杆11b,左摆杆11a和右摆杆11b均与联动杆10垂直,左摆杆11a的一端通过左连杆12a与转向拉杆9铰接,右摆杆11b的一端通过右连杆12b与前车架1的右后部铰接,通过转动方向盘,可使转向轴8a带动横轴8e转动,进而使转向拉杆9发生摆动,转向拉杆9拉动或推动左摆杆11a使得右摆杆11b被同步拉动或推动,进而使得右摆杆11b推动或拉动右连杆12b,最终在右连杆12b的推动或拉动下,整个前车架1带动前侧行走轮3向左偏转或向右偏转,从而实现转向。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在行驶过程中进行转向时,通过转动方向盘,使得转向轴8a转动,此时由于横轴8e与转向轴8a同步旋转,从而带动了转向拉杆9进行摆动,若将方向盘向左或向右打,则可使转向拉杆9拉动或推动左摆杆11a,在联动杆10的作用下,右摆杆11b与左摆杆11a同步进行摆动,此时右连杆12b会受到右摆杆11b的推动或拉动,进而将推动或拉动的力传递给前车架1,前车架1的右后部受到推动则整个前车架1带动前侧行走轮3向左偏转、受到拉动则整个前车架1带动前侧行走轮3向右偏转,从而轻松地实现转向,整个过程操作起来非常灵活,并且稳定性较好,尤其在转弯幅度较大时,无需再将方向盘打很多圈数便可快速实现转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发动机6设置在前车架1上,驾驶室设置在后车架2上只是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一个方案,也可以将驾驶室连同发动机6都设置在前车架1上,或是将驾驶室连同发动机6都设置在后车架2上,但如果发动机6与驾驶室的位置分别处在两个不同车架上的时候,就需要如上述方式中提到的利用万向节来连接发动机6的输出轴与驾驶室中的变速箱,以保证顺利进行转向。
进一步,转向器包括与转向轴8a同轴连接的蜗杆8b以及与蜗杆8b连接的蜗轮8c,蜗轮8c与蜗杆8b设置在一个外壳8d中,外壳8d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泵7的出油端连通,出油口与液压油箱连通,蜗轮8c与横轴8e传动连接。
再进一步,前车架1的右后部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连接块13,连接块13上固定连接有杆部13a且杆部13a的一端朝向后方,右连杆12b的一端与杆部13a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通过一个连接块13将右连杆12b的力传递给前车架1,可便于对连接处进行保养和维护,并且由于连接块13是可拆卸的,也更方便了后期进行更换。
再进一步,前车架1与后车架2之间还设有左液压缸及右液压缸,左液压缸的底端与后车架2的左前部铰接,左液压缸伸缩杆的顶端与前车架1的左后部铰接,右液压缸的底端与后车架2的右前部铰接,右液压缸伸缩杆的顶端与前车架1的右后部铰接,并且,左液压缸的油腔与右液压缸的油腔通过管路连通,在该拖拉机进行转向时,相应的液压缸会被动地进行伸缩动作,由于两个液压缸连通,无需再安装额外的油箱,当其中一个液压缸伸缩杆伸长时,另一个液压缸伸缩杆则缩短,反之亦然,这样通过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将前车架1和后车架2连接起来后,转向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拖拉机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变速箱的输出轴传动还连接有分动箱14,分动箱14设有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分别与前侧行走轮3和后侧行走轮4传动连接,从而可实现前驱或后驱或同时前后驱的动力变换,尤其在上坡略显动力不足时,可同时驱动前侧行走轮3和后侧行走轮4以提高动力。
作为优选地,前输出轴与前侧行走轮3的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后输出轴与后侧行走轮4的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通过万向节连接可使相连接的驱动轴不必同轴设置,以便于结合拖拉机的具体结构来安装各驱动轴,从而可将分动箱14、变速箱连同驾驶室一起设置在后车架2或者是将分动箱14、变速箱连同驾驶室一起设置在前车架1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更优选地,固定管焊接在后车架2上,具备较好的牢固性,而左连杆12a与右连杆12b均为铁杆且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漆,原材料成本较低。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发动机(6)、变速箱、安装于前车架(1)的两个前侧行走轮(3)以及安装于后车架(2)的两个后侧行走轮(4),所述前车架(1)与后车架(2)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6)传动连接有液压泵(7),所述液压泵(7)连接有液压油箱,所述后车架(2)上设有与液压泵(7)以及液压油箱连接的转向器,所述转向器通过转向轴(8a)连接方向盘并将方向盘的旋转动作传递给一根与转向轴(8a)垂直的横轴(8e),所述横轴(8e)的一端连接有转向拉杆(9),所述后车架(2)上横向安装有一根空心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中穿设有一根可旋转的联动杆(10),所述联动杆(10)的两端从固定管中伸出并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摆杆(11a)和右摆杆(11b),所述左摆杆(11a)和右摆杆(11b)均与联动杆(10)垂直,所述左摆杆(11a)的一端通过左连杆(12a)与转向拉杆(9)铰接,所述右摆杆(11b)的一端通过右连杆(12b)与前车架(1)的右后部铰接,通过转动方向盘,可使所述转向轴(8a)带动横轴(8e)转动,进而使所述转向拉杆(9)发生摆动,所述转向拉杆(9)拉动或推动左摆杆(11a)使得右摆杆(11b)被同步拉动或推动,进而使得所述右摆杆(11b)推动或拉动右连杆(12b),最终在所述右连杆(12b)的推动或拉动下,整个所述前车架(1)带动前侧行走轮(3)向左偏转或向右偏转,从而实现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包括与转向轴(8a)同轴连接的蜗杆(8b)以及与所述蜗杆(8b)连接的蜗轮(8c),所述蜗轮(8c)与蜗杆(8b)设置在一个外壳(8d)中,所述外壳(8d)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泵(7)的出油端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蜗轮(8c)与横轴(8e)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的右后部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上固定连接有杆部(13a)且所述杆部(13a)的一端朝向后方,所述右连杆(12b)的一端与杆部(13a)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与后车架(2)之间还设有左液压缸及右液压缸,所述左液压缸的底端与后车架(2)的左前部铰接,所述左液压缸伸缩杆的顶端与前车架(1)的左后部铰接,所述右液压缸的底端与后车架(2)的右前部铰接,所述右液压缸伸缩杆的顶端与前车架(1)的右后部铰接,所述左液压缸的油腔与右液压缸的油腔通过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分动箱(14),所述分动箱(14)设有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所述前输出轴和后输出轴分别与前侧行走轮(3)和后侧行走轮(4)传动连接,从而用于实现前驱或后驱或同时前后驱的动力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输出轴与前侧行走轮(3)的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所述后输出轴与后侧行走轮(4)的驱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6)输出轴与变速箱通过万向节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焊接在后车架(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腰式转向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杆(12a)与右连杆(12b)均为铁杆且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漆。
CN201820119987.2U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3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9987.2U CN207773220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9987.2U CN207773220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3220U true CN207773220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0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998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3220U (zh) 2018-01-24 2018-01-24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3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2270A (zh) * 2018-01-24 2018-05-29 黄昭斌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2270A (zh) * 2018-01-24 2018-05-29 黄昭斌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CN108082270B (zh) * 2018-01-24 2024-02-02 黄昭斌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8109U (zh) 调高油缸上置的重型采煤机
CN204527301U (zh) 汽车双前桥断开式梯形转向传动机构
CN207773220U (zh)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CN207079888U (zh) 一种激光整平机
CN208748726U (zh) 一种轮式挖掘机
CN201800767U (zh) 四轮连动转向装置
CN203181849U (zh) 一种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
CN206218054U (zh) 重心移动摇臂铰接越障车
CN108082270A (zh) 一种折腰式转向拖拉机
CN206086874U (zh) 分体式搅拌罐车摆转驱动机构
CN103053500B (zh) 一种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
CN207003259U (zh) 一种组合式双用架桥机
CN216376245U (zh) 一种应用于房式仓底部的轨道式出仓机
CN105667378B (zh) 一种带组合式集料、固化、输送装置的真空吸淤车
CN206784126U (zh) 压路机蟹行结构
CN208850215U (zh) 一种果实采摘机
CN205905841U (zh) 一种机动车自装铲臂的举升机构
CN207794088U (zh) 湿喷机臂架、底盘以及湿喷机
CN207739309U (zh) 一种装载机高置转向机构
CN207360481U (zh) 伸缩车架及运料车
CN207389289U (zh) 一种转向和悬挂一体式装置及赛车
CN207483195U (zh) 一种欧式双梁桥式起重机小车
CN206797468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上的折腰转向机构
CN213948565U (zh) 一种折腰拖拉机的全液压驱动转向装置
CN2389816Y (zh) 山地三轮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