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2331U -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2331U
CN207772331U CN201721777038.5U CN201721777038U CN207772331U CN 207772331 U CN207772331 U CN 207772331U CN 201721777038 U CN201721777038 U CN 201721777038U CN 207772331 U CN207772331 U CN 207772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injection molding
folder
rack
feed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70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超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PAN-SPORTS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PAN-SPORT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PAN-SPORTS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PAN-SPORT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770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2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2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23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球装置和切余装置,所述夹球装置可带动注塑球绕水平轴旋转并具有一用于水平径向夹持注塑球的夹球空间,所述切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具有可绕注塑球的球心平面旋转的车刀,所述车刀的加工端朝向夹球空间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球装置可使得注塑球在绕自轴转动的同时不会发生横向移位,然后通过可绕注塑球球心平面转动的车刀在注塑球表面加工,从而完成在注塑球表面尤其是下料口位置处的余料切削作业,结构简单,操作快速,质量稳定,可大大提高余料切削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背景技术
吹塑球在完成吹塑工艺后,便要进行去除余料,尤其是下料口位置。传统的去除余料办法,一般是先用手工方法削去多数余料,然后用砂轮手工打磨合模线附近的余料,手工打磨不但费工,而且质量难有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可大大提高注塑球余料切削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球装置和切余装置,所述夹球装置可带动注塑球绕水平轴旋转并具有一用于水平径向夹持注塑球的夹球空间,所述切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具有可绕注塑球的球心平面旋转的车刀,所述车刀的加工端朝向夹球空间设置。
优选地,所述切余装置还包括转盘、刀座及用于驱动转盘平面转动的第三动力件,所述转盘设置在机架上且其圆心位于夹紧状态下注塑球的球心正下方,所述刀座固定设置在转盘上且其顶部具有沿平行于转盘的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孔,所述车刀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动力件为切余气缸,所述切余气缸的缸体端铰接在机架上的安装架上,所述切余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转盘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夹球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一侧的第一夹球机构和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第二夹球机构,所述第一夹球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轴及驱动旋转轴绕自轴转动的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二夹球机构包括顶杆及驱动顶杆水平移动的第二动力件,所述旋转轴与顶杆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顶杆可绕自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旋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件为夹球气缸,所述夹球气缸通过安装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顶杆通过连接座与夹球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杆的夹球端呈吸盘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靠近夹球空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朝向夹球空间的壁面呈与注塑球表面等径配合的定位球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球机构与机架的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第二夹球机构可沿机架水平移动而扩缩夹球空间水平长度,所述切余装置的转盘与第二夹球机构同步动作。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球机构和转盘通过滑动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设置有齿条、丝杆和导轨,所述滑动座内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在导轨上并且其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动座往复运动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球装置可使得注塑球在绕自轴转动的同时不会发生横向移位,然后通过可绕注塑球球心平面转动的车刀在注塑球表面加工,从而完成在注塑球表面尤其是下料口位置处的余料切削作业,结构简单,操作快速,质量稳定,可大大提高余料切削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连接在旋转轴上的定位座,大大方便定位安装注塑球,便于保证旋转轴和顶杆在注塑球的直径方向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切余装置和第二夹球机构在机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并调节车刀在刀座上的安装位置,可实现加工不同直径规格的注塑球,且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座与调节机构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架;11、安装架;12、齿条;13、丝杆;14、导轨;20、第一夹球机构;21、旋转轴;22、定位座;30、第二夹球机构;31、顶杆;32、夹球气缸;33、安装座;34、连接座;41、转盘;42、刀座;43、车刀;44、切余气缸;50、滑动座;51、调节手轮;52、主动齿轮;53、从动齿轮;54、传动轴; 55、啮合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包括机架10及设置在机架10上的夹球装置和切余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球装置的作用载有带动注塑球绕水平轴旋转。所述夹球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0长度方向一侧的第一夹球机构20和设置在机架10 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第二夹球机构30。
所述第一夹球机构20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轴21及驱动旋转轴21绕自轴转动的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一动力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旋转轴2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球机构30包括顶杆31及驱动顶杆31水平移动的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为夹球气缸32,所述夹球气缸32通过安装座33 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顶杆31通过连接座34与夹球气缸32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而实现绕自轴转动。所述旋转轴21与顶杆31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旋转轴21与顶杆31之间形成一用于水平径向夹持注塑球的夹球空间,优选地所述顶杆31的夹球端呈吸盘式结构以保证注塑球在旋转过程中注塑球与顶杆31 的夹持端之间不会发生位置变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21靠近夹球空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座22,所述定位座22朝向夹球空间的壁面呈与注塑球表面等径配合的定位球面,所述定位座22与旋转轴2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为键连接或其他常规的可拆卸并使得二者同步同向转动的连接结构。当加工的注塑球直径规格发生变化时,更换与其同直径规格的定位座22,如此可大大方便注塑球的安装,使得旋转轴21与顶杆 31在注塑球的直径方向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余装置还包括转盘41、刀座42、车刀43及用于驱动转盘41平面转动的第三动力件,所述转盘41设置在机架10上且其圆心位于夹紧状态下注塑球的球心正下方,所述刀座42固定设置在转盘41上且其顶部具有沿平行于转盘41的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孔,所述车刀43通过由上往下穿入安装孔内的紧固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车刀43的加工端朝向夹球空间设置,如此通过第三动力件的驱动可使得所述车刀43可绕注塑球的球心平面旋转。优选地,所述车刀43位置与注塑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所述第三动力件为切余气缸44,所述切余气缸44的缸体端铰接在机架10 上的安装架11上,所述切余气缸44的活塞杆末端与转盘41相铰接。优选地,所述切余气缸44位于第二夹球机构30的后方,所述安装架11竖向安装在机架 10上并在第二夹球机构30的后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球机构20与机架10的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第二夹球机构30可沿机架10水平移动而扩缩夹球空间水平长度,所述切余装置的转盘41与第二夹球机构30同步动作。具体的:所述第二夹球机构30的安装座33和切余装置的转盘41通过滑动座50设置在机架10上,所述机架10上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设置有齿条12、丝杆13和导轨14,所述丝杆1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10相连接,所述滑动座50内设有与丝杆13相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滑动座50滑动配合在导轨14上并且其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动座50往复运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51、主动齿轮52、从动齿轮53、传动轴54及与所述齿条12相啮合的啮合齿轮55,所述调节手轮51的手轮部外置在滑动座50一侧且其轴杆伸入滑动座50内,所述主动齿轮52连接在调节手轮51 的轴杆上,所述从动齿轮53和啮合齿轮55均套固在传动轴54上,所述传动轴 54沿垂直于机架10长度方向的方向布置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滑动座50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3与主动齿轮52相啮合,如此通过转动调节手轮51可带动啮合齿轮55转动,继而使得滑动座50和丝杆螺母水平直线运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复位夹球气缸32,使得夹球空间的大小变大,便于将注塑球装入;装球到位后,启动夹球气缸32的开关使得顶杆31顶住注塑球;启动电动机,通过旋转轴21带动注塑球和顶杆31绕轴转动;启动切余气缸44,带动转盘41水平转动,并使得车刀43在注塑球表面加工削去余料;关闭电动机,复位夹球气缸32,取走切余后的注塑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球装置和切余装置,所述夹球装置可带动注塑球绕水平轴旋转并具有一用于水平径向夹持注塑球的夹球空间,所述切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具有可绕注塑球的球心平面旋转的车刀,所述车刀的加工端朝向夹球空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余装置还包括转盘、刀座及用于驱动转盘平面转动的第三动力件,所述转盘设置在机架上且其圆心位于夹紧状态下注塑球的球心正下方,所述刀座固定设置在转盘上且其顶部具有沿平行于转盘的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的安装孔,所述车刀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力件为切余气缸,所述切余气缸的缸体端铰接在机架上的安装架上,所述切余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转盘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球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一侧的第一夹球机构和设置在机架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第二夹球机构,所述第一夹球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轴及驱动旋转轴绕自轴转动的第一动力件,所述第二夹球机构包括顶杆及驱动顶杆水平移动的第二动力件,所述旋转轴与顶杆在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顶杆可绕自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旋转轴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件为夹球气缸,所述夹球气缸通过安装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顶杆通过连接座与夹球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夹球端呈吸盘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靠近夹球空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朝向夹球空间的壁面呈与注塑球表面等径配合的定位球面。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球机构与机架的相对位置不变,所述第二夹球机构可沿机架水平移动而扩缩夹球空间水平长度,所述第二夹球机构与切余装置的转盘同步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球机构和转盘通过滑动座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延伸设置有齿条、丝杆和导轨,所述滑动座内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滑动座滑动配合在导轨上并且其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动座往复运动的调节机构。
CN201721777038.5U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2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7038.5U CN207772331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7038.5U CN207772331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2331U true CN207772331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703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2331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2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5347U (zh) 一种圆形薄片类模型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07682160U (zh) 一种自动夹持的磨削装置
CN209350623U (zh) 一种玉石切割结构
CN209273785U (zh) 一种橡胶圈修边装置
CN209207159U (zh) 一种机械齿轮加工装置
CN208629102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的钢管倒棱机
CN211729091U (zh) 一种旋转工作台
CN207495749U (zh) 一种用于陶瓷修复的修坯机机构
CN112476181A (zh) 一种汽车方形零件自动抛光装置
CN207772331U (zh) 一种注塑球下料口切余机
CN212145765U (zh) 一种轴承滚道打磨机械
CN103350380B (zh) 圆形金属板料边缘成型设备
CN114986587A (zh) 应用于节能设备组装的混合电路零部件制造装置
CN21191620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夹具
CN207480324U (zh) 抛光打磨机的工作台结构
CN209698507U (zh) 一种调节方便的轴承加工用切削装置
CN209850307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生产用锁螺丝装置
CN107984371B (zh) 一种电位计抛光设备及抛光方法
CN207564753U (zh) 去毛边装置和去毛边系统
CN112018001B (zh) 一种半导体封装设备
CN219854173U (zh) 一种空调扇叶生产用夹持装置
CN211321660U (zh) 一种线路板生产用倒角装置
CN219767688U (zh) 一种双头玻璃瓶瓶口打磨结构
CN208850729U (zh) 一种用于裁剪鞋面材料的切割机
CN209273019U (zh) 一种棒状零件端部快速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