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2226U -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2226U
CN207772226U CN201820159453.2U CN201820159453U CN207772226U CN 207772226 U CN207772226 U CN 207772226U CN 201820159453 U CN201820159453 U CN 201820159453U CN 207772226 U CN207772226 U CN 207772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heap
pressure
heap frame
runn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594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维谊
徐洋
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BI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ABI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ABI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ABI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594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2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2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22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包括机架、水箱、至少一个用于喷出高压水的高压喷头、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加压并泵送入高压喷头的加压水泵、和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使其经过高压喷头的喷射范围内的传送机构,所述高压喷头和传送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通过高压喷头喷出的高压水对桥堆上的毛边残留物进行冲刷并清除,清除效果好且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背景技术
桥堆是一种电子元件,内部由多个二极管组成。主要作用是整流,调整电流方向。在桥堆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将桥堆一次注塑成型在桥堆框架上,由于一次性注塑成型会在桥堆上会存在封装的毛边残留物,这些毛边残留物会在毛边的后续加工工序中堵塞用于将桥堆切下的全自动成型机,并对设备造成严重的伤害。现在没有专用的去除桥堆上毛边残留物的设备,只能使用手工去除,清除效果差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解决了手工去除桥堆上的毛边残留物时,去除效果差和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机架、水箱、至少一个用于喷出高压水的高压喷头、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加压并泵送入高压喷头的加压水泵、和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使其经过高压喷头的喷射范围内的传送机构,所述高压喷头和传送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使用时开启加压水泵,加压水泵将水箱内的水加压并输送至高压喷头喷出;将桥堆框架放置于传送机构上,传送机构传送桥堆框架经过高压喷头的喷射范围,高压喷头喷出的高压水对桥堆框架上的桥堆进行冲刷去除桥堆上的毛边残留物,高压水冲刷力大,清除效果好且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桥堆框架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至少一组的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将桥堆框架压平的第一转轮组、一组用于传送和压紧桥堆框架的第二转轮组、至少一组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将其压平的传送带组和用于带动所有第一转轮组、第二转轮组、所有传送带组同时转动的驱动机构,当第一转轮组和传送带组为两组及以上时,每两个第一转轮组之间、第二转轮组与其相邻的第一转轮组之间、每两个传送带组之间均设有用于支承桥堆框架的支承板,当第一转轮组和传送带组均为一组时,第一转轮组和第二转轮组之间设有用于支承桥堆框架的支承板,所述高压喷头设于第二转轮组和与其相邻的传送带组之间。
进一步,每组第一转轮组包括第一下转轮和第一上转轮,第一上转轮和第一下转轮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上转轮和第一下转轮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转轮包括第二上转轮和第二下转轮,第二上转轮和第二下转轮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上转轮和第二下转轮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每组所述传送带组包括上传送带、用于带动所述上传送带转动的两个上传动轮、下传送带和用于带动所述下传送带转动的两个下传动轮,所述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所述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每个第一上转轮、第二上转轮和每个下传动轮的转轴上的上链轮、设于每个第一下转轮、第二下转轮和每个下传动轮的转轴上的下链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链条、两个变向轮、张紧轮和电机,每个所述上链轮均设于第一传动链条的一侧,每个所述下链轮均设于第二传动链条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传动链条带动所有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转动,两个所述变向轮用于改变第一传动链条的传动方向,所述张紧轮用于张紧第一传动链条,其中一个上链轮或下链轮所在的转轴上还安装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链条安装在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上,所述电机带动第二传动链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链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第一传动链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转轮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上压轮,两个所述上压轮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所述第二下转轮包括两个下压轮,两个所述下压轮相隔一定间距设置,两个所述上压轮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下压轮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上压轮和两个所述下压轮配合压住桥堆框架的两侧边缘并传送桥堆框架。
进一步,所述高压喷头上设有接入口和窄长形的缝隙,所述缝隙的长方向垂直于桥堆框架的传送方向,所述接入口用于将经加压水泵加压后的水导入高压喷头,缝隙的的两端在桥堆框架上的投影超出桥堆框架的的两侧。
进一步,高压喷头上固设有凸起,凸起的一侧面与缝隙的一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其两端均超出缝隙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高压喷头内还设有加压腔,所述接入口和缝隙均与加压腔连通,所述接入口平行于缝隙的长方向,所述接入口紧贴腔体的靠近缝隙所在侧设置,所述腔体在与接入口所在端的相对端的端面呈凹弧形。
进一步,高压喷头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喷头分设于桥堆框架传输路径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所述高压喷头错位设置,两个所述高压喷头的喷射方向相反且垂直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两个所述高压喷头的喷射方向上均设有用于防止桥堆框架被冲离其传输路径的挡板。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废水收集箱、水位开关、污水泵和过滤机,所述废水收集箱安放于高压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水位开关设于所述水箱的上部,所述污水泵与所述水位开关相连,所述水泵的输入口与废水收集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口与所述过滤机的输入口相连,所述过滤机的输出口与水箱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通过高压喷头喷出的高压水对桥堆上的毛边残留物进行冲刷并清除,清除效果好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背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压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压喷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水箱2、两个用于喷出高压水的高压喷头3、用于将水箱2内的水加压并泵送入高压喷头3的加压水泵4、和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使其经过高压喷头3的喷射范围内的传送机构,高压喷头3和传送机构均安装于机架1上。桥堆框架的传输路径为水平从左至右传输,两个高压喷头3分设于桥堆框架传输路径的上方和下方,两个高压喷头3在左右方向上错位设置,两个所述高压喷头3的喷射方向相反且垂直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即其中一个高压喷头3竖直向上喷射,另一个高压喷头3竖直向下喷射),两个所述高压喷头3的喷射方向上均设有用于防止桥堆框架被冲离其传输路径的挡板32,两块挡板32都位于桥堆框架的传输路径上,与向下喷射的高压喷头3对应的挡板32的上侧面与桥堆框架的下侧面对应的平面对齐,与向上喷射的高压喷头3对应的挡板32的下侧面与桥堆框架的上侧面对应的平面对齐。在桥堆框架传输至向下喷射的高压喷头3位置时,对桥堆的上表面进行冲刷,此时与向下喷射的喷头对应的挡板32防止了桥堆框架被向下的冲力冲离传输路径;在桥堆框架传输至向上喷射的高压喷头3位置时,对桥堆的下表面进行冲刷,此时与向下喷射的喷头对应的挡板32防止桥堆框架被向伤的冲力冲离传输路径;一个向上喷射的高压喷头3和一个向下喷射的高压喷头3对桥堆框架的上下面都能进行冲刷,更全面地对桥堆进行冲刷,去除毛边残留物效果更好,去除得更干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高压喷头3还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所有高压喷头3可以只向下喷射、也可以为所有高压喷头3只向上喷射,但其只能对桥堆框架的一面进行冲刷,冲刷效果相对双向喷射的情况差。
如图1所示,传送机构包括沿桥堆框架传送路径(即水平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两组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将桥堆框架压平的第一转轮组5、一组用于传送并压紧桥堆框架的第二转轮组6、一组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将其压平的传送带组7、用于带动两组第一转轮组5、第二转轮组6、传送带组7同时转动的驱动机构和设于两组第一转轮组5之间、第二转轮组6与第一转轮组5之间的支承板8,高压喷头3设于第二转轮组6和传送带组7之间。两组第一转轮组5的相近侧的距离、第一转轮组5和第二转轮组6的相近侧之间的距离和第二转轮组6与传动带组的相近侧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桥堆框架的长度;桥堆框架首先从左侧第一个第一转轮组5的左侧进入整个传送机构,左侧第一个第一转轮组5将桥堆框架向右传送至第二个第一转轮组5的同时将桥堆框架压平整形,然后二个第一转轮组5将桥堆框架向右传送至第二转轮组6的同时将桥堆框架再次压平整形,被压平后的桥堆框架在冲刷时,其上下侧面能接受更全面的冲刷;第二转轮组6将桥堆框架向右传送的同时将桥堆框架压紧,桥堆框架的右端向右运动至向下喷射的高压喷头3的正下方,对桥堆框架的上侧进行冲刷,桥堆框架的左部依然压紧在第二转轮组6内,已防止在高压水的冲刷下被冲离其传输路径;桥堆框架在第二转轮组6的传送作用下继续向右运动,运动至向上喷射的喷头位置时,对其下侧面进行冲刷;然后桥堆框架的右端继续运动至传送带组7内,传送带组7将桥堆框架继续向右传输并整平被高压水冲刷后产生形变的桥堆框架,最后传送带组7传输出平整干净的桥堆框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轮组5和传送带组7均可以为一组或者多组。
如图1所示,第一转轮组5包括第一下转轮9和第一上转轮10,第一上转轮10和第一下转轮9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即第一上转轮和第一下转轮之间的间隙与桥堆框架的间隙相同),以此对桥堆框架的传输和压平整形。所述第一上转轮10和第一下转轮9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转向均为向右侧转动,以使桥堆框架向右侧传输);所述第二转轮包括第二上转轮11和第二下转轮12,第二上转轮11和第二下转轮12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第一上转轮11和第二下转轮12之间的间隙略小于桥堆框架的厚度,其间距小于桥堆框架厚度的值根据桥堆框架在厚度方向的弹性形变量来确定,需使其在桥堆框架在厚度方向上的弹性形变的量的范围之内,以保证不会压坏桥堆框架。第二上转轮11和第二下转轮12的相对侧对桥堆框架进行传输和压紧,所述第二上转轮11和第二下转轮12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转向均为向右侧转动,以使桥堆框架向右侧传输);每组所述传送带组7包括上传送带13、用于带动所述上传送带13转动的两个上传动轮14、下传送带15和用于带动所述下传送带15转动的两个下传动轮16,所述上传送带13和下传送带15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即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与桥堆框架的间隙相同),以此对桥堆框架的传输和压平整形。所述上传送带13和下传送带15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转向均为向右侧转动,以使桥堆框架向右侧传输)。第一上转轮10位于第一下转轮9的正上方,第二上转轮11位于第二下转轮12的正上方,上传送带13位于下传送带15的正上方。桥堆框架从左至右依次经过第一上转轮10与第一下转轮9之间的间隙、第二上转轮11与第二下转轮12之间的间隙、位于桥堆框架的传送路径上方的高压喷头3喷射范围、位于桥堆框架的传送路径下方的高压喷头3的喷射范围、最后经过上传送带13与下传送带15之间的间隙。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每个第一上转轮10、第二上转轮11和每个下传动轮16的转轴上的上链轮17、设于每个第一下转轮9、第二下转轮12和每个下传动轮16的转轴上的下链轮18、第一传动链条19、第二传动链条20、两个变向轮21、张紧轮22和电机23,每个所述上链轮17均设于第一传动链条19的内侧,每个所述下链轮18均设于第二传动链条20的外侧,所述第一传动链条19带动所有上链轮17和所述下链轮18转动,两个所述变向轮21用于改变第一传动链条19的传动方向,所述张紧轮22用于张紧第一传动链条19,其中一个上链轮17或下链轮18所在的转轴上还安装有第一传动链轮24,所述电机23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二传动链轮25,所述第二传动链条20安装在第一传动链轮24和第二传动链轮25上,所述电机23带动第二传动链轮25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链轮25通过第二传动链条20带动第一传动链轮24转动。上链轮17和下链轮18交替设置于第一传动链条19的两侧,其中一个变向轮21位于最左侧的的下链轮18的左下方,另一个变向轮21位于最右侧的下链轮18的右下方,两个变向轮21均位于第一传送链条的内侧,用于改变第一传动链条19的走向;张紧轮22位于两个变向轮21之间,张紧轮22位于第一传动链条19的外侧,用于张紧第一传动链条19。电机23转动带动第二传动链轮25转动,第二传动链轮25带动第二传动链条20转动,第二传动链条20带动第一传动链轮24转动,第一传动链轮24带动相应的转轴转动,相应的转轴上的上链轮17或者下链轮18随之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链条19的联动作用带动所有上链轮17和下链轮18同时转动。且上链轮17和对应的下链轮18的相近侧的转动方向相同,其转向均朝向桥堆框架的传送方向。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上转轮11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上压轮26,两个所述上压轮26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所述第二下转轮12包括两个下压轮27,两个所述下压轮27相隔一定间距设置,两个所述上压轮26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下压轮27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上压轮26和两个所述下压轮27配合压住桥堆框架的两侧边缘并传送桥堆框架,上压轮26和下压轮27之间的间隙略小于桥堆框架两侧边缘的厚度,以此来压紧桥堆框架。两个上压轮26和两个下压轮27所设置的位置为当桥堆框架传输至两个上压轮26和两个下压轮27之间时,桥堆框架的一侧边缘压在其中一个上压轮26和与其对应的下压轮27之间,桥堆框架的另一侧的边缘压在另一个上压轮26和与其对应的下压轮27之间,防止了对整个桥堆框架进行压紧而压坏桥堆框架上的桥堆。
如图4所示,所述高压喷头3上设有接入口28和窄长形的缝隙29,所述缝隙29的长方向垂直于桥堆框架的传送方向,所述接入口28用于将经加压水泵4加压后的水导入高压喷头3,所述缝隙29用于喷出高压水并使从其喷出的高压水呈水幕状,缝隙29的的两端在桥堆框架上的投影超出桥堆框架的的两侧。高压喷头3喷出的水幕状的高压水的方向与桥堆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同,其宽度大于桥堆框架的宽度,缝隙29的的两端在桥堆框架上的投影超出桥堆框架的的两侧,以使高压水能冲刷桥堆框架的整个面。
如图4所示,高压喷头3上固设有凸起30,凸起30的一侧面与缝隙29的一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其两端均超出缝隙29的两端。凸起30上与缝隙29的一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侧面具有对从缝隙29喷出的水导向的作用,使水从缝隙29喷出时不容易向缝隙29的两侧散开,使高压水形成的水幕更加集中,增强了其冲刷力度。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高压喷头3内还设有加压腔31,所述接入口28和缝隙29均与加压腔31连通,所述接入口28平行于缝隙29的长方向,所述接入口28紧贴腔体的靠近缝隙29所在侧设置,所述腔体在与接入口28所在端的相对端的端面呈凹弧形。经加压水泵4加压后的水从接入口28进入加压腔31,高压水冲向腔体的凹弧形的端面,并沿弧形面向运动,最后在弧形面的导向作用下向接入口28所在方向运动,与从接入口28喷入的水碰撞挤压,最后从缝隙29挤压出来,能够实现对高压水的二次加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废水收集箱33、水位开关34、污水泵35和过滤机36,废水收集箱33安放于高压喷头3的正下方,水位开关34设于所述水箱2的上部,污水泵35与所述水位开关34相连,水泵的输入口与废水收集箱33连通,水泵的输出口与过滤机36的输入口相连,过滤机36的输出口与水箱2相连。高压喷头3冲刷桥堆框架后的携带毛边垃圾的污水向下滴入污水收集箱内,在污水收集箱内的水位达到水位开关34的最高设定水位时污水泵35启动,污水泵35将污水输送至过滤机36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水经过滤机36的输出口流入水箱2内,然后加压水泵4可继续将净化后的水输送到高压喷头3对桥堆框架进行冲刷,实现污水的重复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水箱、至少一个用于喷出高压水的高压喷头、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加压并泵送入高压喷头的加压水泵、和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使其经过高压喷头的喷射范围内的传送机构,所述高压喷头和传送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桥堆框架传送路径依次设置的至少一组的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将桥堆框架压平的第一转轮组、一组用于压紧桥堆框架的第二转轮组、至少一组用于传送桥堆框架并将其压平的传送带组和用于带动所有第一转轮组、第二转轮组、所有传送带组同时转动的驱动机构,当第一转轮组和传送带组为两组及以上时,每两个第一转轮组之间、第二转轮组与其相邻的第一转轮组之间、每两个传送带组之间均设有用于支承桥堆框架的支承板,当第一转轮组和传送带组均为一组时,第一转轮组和第二转轮组之间设有用于支承桥堆框架的支承板,所述高压喷头设于第二转轮组和与其相邻的传送带组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一转轮组包括第一下转轮和第一上转轮,第一上转轮和第一下转轮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一上转轮和第一下转轮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转轮包括第二上转轮和第二下转轮,第二上转轮和第二下转轮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上转轮和第二下转轮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每组所述传送带组包括上传送带、用于带动所述上传送带转动的两个上传动轮、下传送带和用于带动所述下传送带转动的两个下传动轮,所述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之间存在仅容桥堆框架通过的间隙,所述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的相近侧的转向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每个第一上转轮、第二上转轮和每个下传动轮的转轴上的上链轮、设于每个第一下转轮、第二下转轮和每个下传动轮的转轴上的下链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二传动链条、两个变向轮、张紧轮和电机,每个所述上链轮均设于第一传动链条的一侧,每个所述下链轮均设于第二传动链条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传动链条带动所有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转动,两个所述变向轮用于改变第一传动链条的传动方向,所述张紧轮用于张紧第一传动链条,其中一个上链轮或下链轮所在的转轴上还安装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链条安装在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二传动链轮上,所述电机带动第二传动链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链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第一传动链轮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转轮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上压轮,两个所述上压轮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所述第二下转轮包括两个下压轮,两个所述下压轮相隔一定间距设置,两个所述上压轮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下压轮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上压轮和两个所述下压轮配合压住桥堆框架的两侧边缘并传送桥堆框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头上设有接入口和窄长形的缝隙,所述缝隙的长方向垂直于桥堆框架的传送方向,所述接入口用于将经加压水泵加压后的水导入高压喷头,缝隙的两端在桥堆框架上的投影超出桥堆框架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喷头上固设有凸起,凸起的一侧面与缝隙的一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其两端均超出缝隙的两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头内还设有加压腔,所述接入口和缝隙均与加压腔连通,所述接入口平行于缝隙的长方向,所述接入口紧贴腔体的靠近缝隙所在侧设置,所述腔体在与接入口所在端的相对端的端面呈凹弧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喷头为两个,两个所述高压喷头分设于桥堆框架传输路径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所述高压喷头错位设置,两个所述高压喷头的喷射方向相反且垂直于桥堆框架的传输方向,两个所述高压喷头的喷射方向上均设有用于防止桥堆框架被冲离其传输路径的挡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刀去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收集箱、水位开关、污水泵和过滤机,所述废水收集箱安放于高压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水位开关设于所述水箱的上部,所述污水泵与所述水位开关相连,所述污水泵的输入口与废水收集箱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口与所述过滤机的输入口相连,所述过滤机的输出口与水箱相连。
CN201820159453.2U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2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9453.2U CN207772226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59453.2U CN207772226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2226U true CN207772226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5945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72226U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22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143A (zh) * 2018-01-30 2018-07-27 重庆达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143A (zh) * 2018-01-30 2018-07-27 重庆达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73179U (zh) 一种节水食用菌清洗装置
CN204934136U (zh) 一种不锈钢钢板的清洁装置
CN207772226U (zh)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CN205567738U (zh) 一种蔬菜清洗机
CN110547477B (zh) 一种带有削皮功能的甘蔗压榨装置
CN108327143A (zh) 一种水刀去废系统
CN217753174U (zh) 带前后除尘的包装印刷装置
CN213255845U (zh) 一种定型机
CN212916700U (zh) 全自动清洗加工设备
CN211832732U (zh) 一种减少柑橘外皮损伤的清洗设备
CN112845308A (zh) 一种生产手机触摸屏的高效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CN112474508A (zh) 一种中药材去根去泥用旋转式装置机
CN219130076U (zh) 一种制备稀土抛光粉的连续化喷淋洗涤装置
CN207220107U (zh) 一种高效洗果机
CN213313720U (zh) 一种延长滤布使用寿命的高压喷水装置
CN216917861U (zh) 一种碎竹转运降尘装置
CN209953348U (zh) 一种玻璃纤维板的洗板机
CN218483723U (zh) 一种水洗除杂送料装置
CN208880299U (zh) 双层滚筒排屑机
CN216460431U (zh) 一种节水型自动通过式工件喷淋清洗机
CN219923815U (zh) 基于自动化输送线的可循环使用的清洗结构
CN219136636U (zh) 污泥处理用分离设备
CN113481333B (zh) 一种皮革原料皮毛清理捋顺工艺
CN210160010U (zh) 一种快速清洗且清洗效果好的清洗机
CN218248712U (zh) 一种压滤机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