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1794U -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 Google Patents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1794U
CN207761794U CN201721909928.7U CN201721909928U CN207761794U CN 207761794 U CN207761794 U CN 207761794U CN 201721909928 U CN201721909928 U CN 201721909928U CN 207761794 U CN207761794 U CN 207761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booster
water inlet
inlet pipe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099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印
凌青海
王旭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099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1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1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1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包括设有进水端及出水端的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至汽车膨胀水壶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由于在管体上增设了排气口,排气口连通至汽车膨胀水壶,当管体中因蒸气积累而导致水压增大时,蒸气将从膨胀水壶的旁通水道流出,从而可将在增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管里的蒸气排除,实现冷却系统内部压力恒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开发生产。

Description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背景技术
燃气发动机的增压器是实现增加发动机进气压力的零件,增压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传统的柴油机使用机油冷却系统来降低增压器的温度,但是燃气发动机尤其是天然气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比柴油发动机还要高出很多,需要为增压器配置水冷器,即采用冷水作为冷却介质为增压器降温。一般增压器进水口端连接的是高压胶管,发动机工作时,高压胶管一直处于局部高温的区域,胶管容易发生软化、变形,加速老化,长时间后降低水冷增压器的冷却效果,致使水冷增压器使用寿命降低。目前也有采用金属进水管,可提高进水管的耐用性能,延长水冷增压器的整体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金属进水管无排气结构设计,发动机增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冷却液在开锅之前就有蒸气产生,导致气压增加,不利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得冷却效果降低。
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进行改进,可将在增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管里的蒸气排除,实现冷却系统内部压力恒定,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开发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可将在增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管里的蒸气排除,实现冷却系统内部压力恒定,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开发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包括设有进水端及出水端的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至汽车膨胀水壶的排气口。
进一步,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呈圆管状且其外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均呈圆台状,且由内至外所述第一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与管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管体由多根直管段通过弯管段连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进水端连接有一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呈圆管状且其外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与第四凸台均呈圆台状,且由内至外所述第三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四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三凸台与第四凸台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水接头、第三凸台及第四凸台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出水端连接有一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呈球状,出水接头的侧壁设有用于与管体相通的管孔,出水接头上还设有贯通其球体并与管孔垂直的用于与增压器相通的器孔。
进一步,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与缸盖相连的连接支架。
进一步,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直板体,所述直板体的一端圆滑过渡弯折成圆形或弧形的用于固定于管体的连接板Ⅰ,直板体的另一端圆滑过渡弯折成用于固定于缸盖的连接板Ⅱ,所述连接板Ⅱ上设有腰形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由于在管体上增设了排气口,排气口连通至汽车膨胀水壶,当管体中因蒸气积累而导致水压增大时,蒸气将从膨胀水壶的旁通水道流出,从而可将在增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管里的蒸气排除,实现冷却系统内部压力恒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开发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包括设有进水端及出水端的管体1,所述管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至汽车膨胀水壶的排气口2;进水端连接于出水室部件,出水端连接于增压器;金属整体采用金属制成,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所述管体1由多根直管段通过弯管段连接而成,使得管体1适于进行让位布置,直管段、弯管段可一体化形成管体1,从而便于加工成型,提高装配效率,增大进水管的结构强度;汽车膨胀水壶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发动机运转时,冷却液会在冷却水道中不停循环,中途会流经膨胀水壶,如果压力过高,或者冷却液过量,多余的气体及冷却液将从膨胀水壶的旁通水道流出,避免冷却系统压力过高,造成暴管的恶劣后果;排气口2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而定,优选设在靠近汽车膨胀水壶的位置;由于在管体1上增设了排气口2,排气口2连通至汽车膨胀水壶,当管体1中因蒸气积累而导致水压增大时,蒸气将从膨胀水壶的旁通水道流出,从而可将在增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管里的蒸气排除,实现冷却系统内部压力恒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开发生产。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2上连接有一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呈圆管状且其外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一凸台3a和第二凸台3b;所述第一凸台3a与第二凸台3b均呈圆台状,且由内至外所述第一凸台3a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凸台3b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凸台3a与第二凸台3b之间圆滑过渡连接;排气管3便于排气口2与膨胀水壶连接;排气管3的内端与管体1相连;排气管3的外端可与胶管相连,第一凸台3a的最大截面积与第二凸台3b的最大截面积相同,从而在排气管3上形成径向凸圈的结构,使得排气管3在插入胶管后得以稳定相连,且密封度高;所述排气管3与管体1一体成型,便于加工装配;所述排气管3、第一凸台3a及第二凸台3b一体成型,可提高排气管3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端连接有一进水接头4,所述进水接头4呈圆管状且其外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三凸台4a和第四凸台4b,所述第三凸台4a与第四凸台4b均呈圆台状,且由内至外所述第三凸台4a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四凸台4b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三凸台4a与第四凸台4b之间圆滑过渡连接;进水接头4的内端与管体1相连;第三凸台4a的最大截面积与第四凸台4b的最大截面积相同,从而在进水接头4上形成径向凸圈的结构,使得进水接头4在插入胶管后得以稳定相连,且密封度高;所述进水接头4、第三凸台4a及第四凸台4b一体成型,可提高进水接头4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端连接有一出水接头5,所述出水接头5呈球状,出水接头5的侧壁设有用于与管体1相通的管孔5a,出水接头5上还设有贯通其球体并与管孔5a垂直的用于与增压器相通的器孔5b;出水接头5可套接在出水端;管孔5a与器孔5b连通,器孔5b可与过油螺栓(空心螺栓)配合而实现冷却水的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上设有用于与缸盖相连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可设在管体1中部,便于管体1与缸盖(也包括缸盖罩)的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直板体61,所述直板体61的一端圆滑过渡弯折成圆形或弧形的用于固定于管体1的连接板Ⅰ62,直板体61的另一端圆滑过渡弯折成用于固定于缸盖的连接板Ⅱ,所述连接板Ⅱ63上设有腰形的连接孔64;连接板Ⅰ62对管体1形成固定套接或者部分包容并焊接的结构;连接板Ⅱ63则通过连接孔连接于缸盖;连接板Ⅰ62、连接板Ⅱ63形成板式连接,接触面大,有利于稳固连接;连接孔64呈腰形,具有一定的调节灵活度,便于进水管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的表面还可以设有耐磨层,以提高其耐磨性能;耐磨层可包括自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酸洗层、环氧树脂涂层、磷化膜层和Ni-Al基合金涂层,酸洗层可采用配比浓度为HF:HNO3:H2O=1:1:10的酸液在温度为60℃~80℃时进行酸洗4~6小时,不但保证了相关零部件的洁净度,同时对有害微量元素也做了很好的处理;环氧树脂涂层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附着力强、可常温操作;环氧树脂涂层设于酸洗层外,能够具有较大的厚度;磷化膜层是一层不溶性磷酸盐膜(例如可通过磷酸锌溶液处理形成),有效增强部件防锈性能;Ni-Al基合金涂层降低了相关部件与外界之间的摩擦因数,有效提高其耐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包括设有进水端及出水端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至汽车膨胀水壶的排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呈圆管状且其外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均呈圆台状,且由内至外所述第一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与管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多根直管段通过弯管段连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连接有一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呈圆管状且其外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与第四凸台均呈圆台状,且由内至外所述第三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四凸台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三凸台与第四凸台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第三凸台及第四凸台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连接有一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呈球状,出水接头的侧壁设有用于与管体相通的管孔,出水接头上还设有贯通其球体并与管孔垂直的用于与增压器相通的器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与缸盖相连的连接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压器金属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直板体,所述直板体的一端圆滑过渡弯折成圆形或弧形的用于固定于管体的连接板Ⅰ,直板体的另一端圆滑过渡弯折成用于固定于缸盖的连接板Ⅱ,所述连接板Ⅱ上设有腰形的连接孔。
CN201721909928.7U 2017-12-29 2017-12-29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Active CN207761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9928.7U CN207761794U (zh) 2017-12-29 2017-12-29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9928.7U CN207761794U (zh) 2017-12-29 2017-12-29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1794U true CN207761794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09928.7U Active CN207761794U (zh) 2017-12-29 2017-12-29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1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4193A (zh) 可排气的增压器进水管
CN207761794U (zh) 增压器金属进水管
CN219553678U (zh)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用的膨胀水箱结构及散热系统
CN20158868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0127894U (zh) 一种带水汽分离挡板的汽车膨胀箱
CN208040509U (zh) 汽车发动机出水室总成
CN208124687U (zh) 高效液流电池系统换热装置
CN208564745U (zh) 一种增压器进水管总成
CN210424100U (zh) 一种流体软管组件
CN2542864Y (zh) 蒸气喷射式热泵
CN205937227U (zh) 一种汽车水泵壳体
CN216278092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的低温启动装置
CN21950971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管接头组件
CN215486252U (zh) 一种提升冷却效果的发动机冷却液弯管
CN207297154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进回水管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59746U (zh) 集成电池热管理结构
CN21147445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雾化喷淋泵
CN218975569U (zh) 一种轻量化双层液冷系统结构
CN220325409U (zh) 油冷电机及车辆
CN219491554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建筑墙面铝单板
CN219262535U (zh) 一种低标号燃油加热交换器装置
CN214616831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高压油泵连接壳
CN107989684B (zh)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11900759U (zh) 一种发动机水泵模块
CN209687635U (zh) 一种电动喷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