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5360U -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5360U
CN207755360U CN201721043286.7U CN201721043286U CN207755360U CN 207755360 U CN207755360 U CN 207755360U CN 201721043286 U CN201721043286 U CN 201721043286U CN 207755360 U CN207755360 U CN 207755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ebral plate
vertebral
body portion
anatomical form
hook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32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端明
张志强
李璐
张兆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432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5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5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53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通过将棒体部和钩体部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椎板相对于腰椎椎弓根部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都有倾斜角度,还充分考虑了神经的安全性,钩体部相对于棒体部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减小的第一角度偏移量和相对于棒体部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第二角度偏移量。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钩体部在钩住椎板后与椎板的贴附性好,不易移位,不会发生椎板钩松动的问题,并且由于钩体部与腰椎椎板贴合性好,更靠近棘突根部,安全空间大,不易损伤硬膜囊和关节、关节囊。此外,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椎板钩棒与椎弓根螺钉的紧固安装更容易,进一步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Description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剖型椎板钩棒及具有其的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因腰椎峡部发育不良或腰椎峡部应力疲劳骨折引起的腰椎峡部不连续、断裂,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有时伴有臀部和大腿疼痛症状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出现相应节段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甚至出现椎体滑移,导致下肢行走功能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腰椎峡部裂在人群中发病率是6%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在从事体力劳动和运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在青年和青少年时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预后较好,青年和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明确诊断,经保守治疗后无效,建议手术治疗。
青年和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因椎间盘正常,以前手术方式主张直接行峡部修复植骨,再外固定治疗(比如石膏,外固定支具),但单纯峡部修复植骨,外固定的方式不可靠,峡部仍然活动,植骨融合比率低,疗效差,现在学者们很少采用,都主张峡部修复植骨加节段内固定的手术方式。峡部修复植骨后内固定方法有多种,如:峡部螺钉固定法(Buck氏法),植骨量少,螺钉固定部不牢靠,断钉,现在应用少;钢丝捆绑法(Scott法),创伤大,出血多,损伤神经根,松动;Hefti钩螺钉固定,螺钉力量小,螺钉易进椎间孔损伤神经;改良方法:椎弓根螺钉代替上关节基底部螺钉。现在多数学者大夫们采用峡部修复植骨,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来治疗青年和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这种固定系统是通过沿椎板方向施加作用力固定,固定牢靠,有利于峡部植骨融合,术后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腰椎运动节段单节段固定,不影响腰椎节段运动,对邻近节段影响小,同时植骨面积大,国内外学者报告采用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裂,植骨融合率高,疗效优良率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包括安置在椎弓根上的椎弓根螺钉、钩在椎板下缘的椎板钩以及连接椎弓根螺钉和椎板钩之间的金属棒。该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1、因椎板相对椎弓根具有向外、向上倾斜的角度,致使现有的椎板钩和椎板贴附差,不能很好适应椎板的解剖形态,导致椎板钩易松动、移位;2、椎板钩靠近棘突中线,而椎弓根钉植入椎弓根时因腰椎椎弓根有外倾和头尾侧角度,导致椎弓根钉偏外,有外倾角度,这样椎板钩和椎弓根钉在矢状面上不在一个平面,术中要预弯金属棒,导致椎板钩和椎弓根钉通过金属棒连接并固定,操作困难、费力;3、椎板钩和椎弓根钉通过金属棒两端的连接处在冠状面上也不在一个平面上,需要预弯金属棒导致操作困难,同时椎弓根钉普遍应用固定钉,不利于固定系统的方向调节;4、术中显露需要剥离软组织多,增加不必要的创伤。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579253A公开了一种腰椎峡部裂复位内固定系统,包括植入椎弓根的椎弓根螺钉和钩住椎板下缘的椎板钩,椎弓根螺钉通过一圆柱形的连接杆与椎板钩连接;椎板钩通过一锁定板固定在连接杆上,椎板钩位于连接杆的远离椎弓根螺钉的一端,锁定板为所述的连接杆末端的膨大部位;椎板钩、锁定板、连接杆连为一体,形成复位器。锁定板通过锁定螺钉固连载椎板上,锁定板上设有与锁定螺钉配合的锁定孔。虽然该现有技术将椎板钩与连接杆做成一体,简化了结构,但是从术中操作来说,该现有技术与上述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系统一样,同样存在术中需要预弯金属连接杆并且预弯后也很难实现椎板钩与腰椎椎板的良好贴合,导致固定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剖型椎板钩棒及具有其的腰椎峡部裂内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腰椎峡部裂内固定手术中手术操作困难、效果差的问题。
为此,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剖型椎板钩棒,包括:棒体部,一端用于与植入椎弓根的椎弓根螺钉配合紧固;钩体部,设于所述棒体部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棒体部一体成型,所述钩体部具有与椎板形状适配的开口,通过所述开口钩住所述椎板;所述钩体部相对于棒体部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变小的第一角度偏移量,所述钩体部相对于棒体部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第二角度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角度偏移量为10~25度;和/或,所述第二角度偏移量为10~20度。
可选地,第一角度偏移量为15度和/或第二角度偏移量为15度。
可选地,所述开口间距为5~8mm。
可选地,所述棒体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钩体部的横截面为由圆形横截面压制而成的扁平状的、基本上为矩形的截面。
可选地,所述钩体部的横截面的边角设有倒圆。
可选地,所述解剖型椎板钩棒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包括:椎弓根螺钉,用于植入腰椎椎弓根部;还包括上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
可选地,所述椎弓根螺钉的头部设有U型槽,所述解剖型椎板钩棒的棒体部伸入所述U型槽中并被活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顶部的螺塞锁定。
可选地,所述椎弓根螺钉为万向椎弓根螺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解剖型椎板钩棒,通过将棒体部和钩体部一体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内固定装置的单独的复杂形状的椎板钩和金属棒,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并且由于一体成型无需分体分步骤安装,减少了装配步骤,提高了手术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人体腰椎椎板的特性,即椎板相对于腰椎椎弓根部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都有倾斜角度,还充分考虑了神经的安全性,在付出创造性劳动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钩体部相对于棒体部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均有角度变化,具体表现为钩体部相对于棒体部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减小的第一角度偏移量和相对于棒体部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第二角度偏移量。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钩体部在钩住椎板后与椎板的贴附性好,不易移位,不会发生椎板钩松动的问题,并且由于钩体部与腰椎椎板贴合性好,更靠近棘突根部,安全空间大,不易损伤硬膜囊和关节、关节囊。此外,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椎板钩棒与椎弓根螺钉的紧固安装更容易,进一步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解剖型椎板钩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解剖型椎板钩棒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A-A剖线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1-解剖型椎板钩棒;11-棒体部;111-插入端;12-钩体部;121-开口;2-椎弓根螺钉;21-螺钉头;211-U型槽;22-螺钉杆;221-万向头;23-螺塞;24-压板;
A-第一角度偏移量;B-第二角度偏移量;
91-椎体;92-左上关节突;93-右上关节突;94-椎板;95-棘突;96-椎弓根。
具体实施方式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此外,图7还展示了展示了单节腰椎的结构,且该视角从Z方向看去的。X-Y面构成了该单节腰椎的矢状面,Y-Z面构成了该单节腰椎的冠状面。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7所示,单节腰椎包括椎体91、左上关节突92、右上关节突93、棘突95、位于左上关节突92和棘突95之间及右上关节突93和棘突95之间的椎板94和椎弓根96,椎板94移行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也被称为腰椎峡部。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因腰椎峡部发育不良或腰椎峡部应力疲劳骨折引起的腰椎峡部不连续、断裂,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有时伴有臀部和大腿疼痛症状的疾病,需要通过腰椎峡部裂修复,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剖型椎板钩棒1,用于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中,所述解剖型椎板钩棒1包括棒体部和钩体部,所述棒体部的插入端用于与植入椎弓根的椎弓根螺钉2紧固配合,相对于插入端111的另一端设有钩体部12,所述钩体部12与所述棒体部11的插入端111一体成型。所述棒体部11为直棒体,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钩体部12的钩子部分对应设有开口121,钩体部12在手术中通过该开口121钩住人体的腰椎椎板下缘。通过钩体部12与棒体部11一体成型,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解剖型椎板钩棒1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且在手术中可以直接通过与椎弓根螺钉2的配合实现椎板钩与椎弓根的连接,减少装配步骤,提高了手术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棒体部11的直径为4.75mm。但是不限于4.75mm,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棒体直径尺寸还有5.5mm。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棒体部11的形状也不作具体限定,横截面优选为圆形,但是不限于圆形,在实际使用中,根据需要横截面还可以设置为椭圆形或者具有棱边的多边形。所述钩体部12的横截面为由圆形横截面压制而成的扁平状截面。在本实施例中,该扁平截面为边缘设有倒圆的矩形截面。
为了克服由于人体腰椎椎板的特殊形态,以及腰椎椎板与椎弓根部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都不在同一平面所造成的现有的内固定装置的椎板钩与椎板贴合性差,及内固定装置难以安装的问题,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解剖型椎板钩棒1,通过将钩体部12相对于棒体部11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均有角度变化,具体表现为钩体部12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减小的第一角度偏移量A和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第二角度偏移量B。通过这种设置可以使钩体部12在钩住椎板后与椎板的贴附性好,不易移位,不会发生椎板钩松动、移位的问题,并且由于钩体部12与腰椎椎板贴合性好,更靠近棘突根部,安全空间大,不易损伤硬膜囊和关节、关节囊。此外,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椎板钩棒与椎弓根螺钉2的紧固安装更容易,进一步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角度偏移量A为15度,所述第二角度偏移量B为15度。在临床上,采用该角度的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钩体部12与腰椎椎板能够达到较好的贴附,而且钩体部12更靠近棘突根部,使得钩体部12与椎板的固定更加牢靠,钩体部12不易松动。而且在上述设置下,棒体部11与椎弓根螺钉2的配合紧固部分也处于对应关系,棒体部11能够更容易的与椎弓根螺钉2紧固连接,而无需在术中预弯棒体部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角度偏移量A和第二角度偏移量B不作具体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一角度偏移量A还可以为10度、12度、18度和25度;所述第二角度偏移量B还可以为10度、12度、16度、20度。由于椎弓根96有左和右之分,故放置的解剖型椎板钩棒1也有左和右之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展示了其中一侧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另一侧的解剖型椎板钩棒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椎板钩棒对称设置,但是依然符合钩体部12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减小的第一角度偏移量A和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第二角度偏移量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钩体部12的开口121间距为6m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开口121间距不作具体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钩体部12的开口121间距还可以为7mm、5mm、8mm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解剖型椎板钩棒1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采用钛合金材料,组织相容性好,不易腐蚀,硬度和弹性模量与骨相适应,还不影响术后核磁共振检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椎弓根螺钉2也是采用同种钛合金材料制成。
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其包括解剖型椎板钩棒1和椎弓根螺钉2。
其中,所述椎弓根螺钉2的头部设有U型槽211,U型槽211内成型有螺纹,螺塞23与U型槽211通过螺纹配合,在使用时,将椎弓根螺钉2的插入端111伸入到所述U型槽211内,然后通过螺塞23与U型槽211的螺纹配合锁紧棒体部11。
为了方便在手术中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棒体部11更容易地伸入到所述椎弓根螺钉2的U型槽211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椎弓根螺钉2采用万向椎弓根螺钉2。具体地,所述万向椎弓根螺钉2包括螺钉头21、螺钉杆22以及螺塞23,其中,所述螺钉头21内部设有U型槽211,底部设有贯穿的安装通孔,所述螺钉杆22的头部设有万向头221,所述万向头221嵌入到所述安装通孔中并与所述安装通孔形成球面配合,所述U型槽211内还设有压板24,通过所述压板24压盖在所述万向头221上,所述压板24的底面设有球面,压板24通过所述球面与所述万向头221形成球面配合。所述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棒体部11伸入到所述压板24的上方,通过螺塞23在U型槽211旋紧以锁紧位于所述螺塞23与压板24之间的棒体部11。
如图7所示,在手术时,先将万向椎弓根螺钉2植入到人体腰椎的椎弓根96,然后将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棒体部11的插入端111伸入到所述万向椎弓根螺钉的U型槽211内,并通过螺塞23预紧,然后调整解剖型椎板钩棒的钩体部12的位置,将钩体部12的开口121钩住椎板94,由于钩体部12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减小的15度的第一角度偏移量A和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15度的第二角度偏移量B,并且钩体部的开口间距及形状与椎板的厚度及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钩体部12能够与椎板94较好的贴附,最后将螺塞23拧紧。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操作完成。
如图7所示,在手术时,先将万向椎弓根螺钉2植入到人体腰椎的椎弓根96,然后用通用持棒钳持住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棒体部11,先将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钩体部12的开口121钩住椎板94的下缘,同时将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棒体部11的插入端111伸入到所述万向椎弓根螺钉的U型槽211内,并通过螺塞23预紧,由于钩体部12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减小的15度的第一角度偏移量A和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15度的第二角度偏移量B,并且钩体部的开口间距及形状与椎板的厚度及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得钩体部12能够与椎板94较好的贴附,最后在钩和螺钉之间加压,并将螺塞23拧紧。同样方法在对侧安置解剖型椎板钩棒1和万向椎弓根螺钉2,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操作完成。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解剖型椎板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棒体部(11),一端用于与植入椎弓根的椎弓根螺钉(2)配合紧固;
钩体部(12),设于所述棒体部(1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棒体部(11)一体成型,所述钩体部(12)具有与椎板形状适配的开口(121),通过所述开口(121)钩住所述椎板;所述钩体部(12)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矢状面夹角变小的第一角度偏移量(A),所述钩体部(12)相对于棒体部(11)具有与冠状面夹角变大的第二角度偏移量(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偏移量(A)为10~25度;和/或,所述第二角度偏移量(B)为10~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其特征在于,第一角度偏移量(A)为15度和/或第二角度偏移量(B)为1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21)间距为5~8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部(1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钩体部(12)的横截面为由圆形横截面压制而成的扁平状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部(12)的横截面的边角设有倒圆。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剖型椎板钩棒(1)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8.一种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包括:
椎弓根螺钉(2),用于植入腰椎椎弓根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剖型椎板钩棒(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螺钉(2)的头部设有U型槽(211),所述解剖型椎板钩棒(1)的棒体部(11)伸入所述U型槽(211)中并被活动设置在所述U型槽(211)顶部的螺塞(23)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螺钉(2)为万向椎弓根螺钉(2)。
CN201721043286.7U 2017-08-18 2017-08-18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55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3286.7U CN207755360U (zh) 2017-08-18 2017-08-18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3286.7U CN207755360U (zh) 2017-08-18 2017-08-18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5360U true CN207755360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7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328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55360U (zh) 2017-08-18 2017-08-18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53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4522A (zh) * 2017-08-18 2017-11-10 李璐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CN112006766A (zh) * 2020-08-31 2020-12-01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钩棒连接组件以及内固定系统
CN112386324A (zh) * 2020-12-18 2021-02-2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 腰椎峡部裂修复棒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4522A (zh) * 2017-08-18 2017-11-10 李璐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CN107334522B (zh) * 2017-08-18 2023-08-08 李璐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CN112006766A (zh) * 2020-08-31 2020-12-01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钩棒连接组件以及内固定系统
CN112386324A (zh) * 2020-12-18 2021-02-2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 腰椎峡部裂修复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2822B2 (en) Pedicle screw with reverse spiral cut and methods thereof
US6761719B2 (en) Superelastic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3771492B2 (ja) 脊椎矯正システム
US7060066B2 (en) Spinal fixation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ing
US9763805B2 (en) Spacer with temporary fixation plate
CN207755360U (zh)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CN107106212B (zh) 骨螺钉
AU1181295A (en) Transverse link for spinal implant system
US20130245689A1 (en) Connecting rod for bone anchors having a bioresorbable tip
AU2016342867A1 (en) Interspinous omnidirectional dynamic stabilization device
CN201299638Y (zh) 深度可调滑脱复位内固定系统
Herndon et al. Segmental spinal instrumentation with sublaminar wires. A critical appraisal.
CN113786234A (zh) 一种acaf术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提拉器及内固定系统
CN107334522A (zh) 解剖型椎板钩棒及用于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内固定装置
CN216021331U (zh) Acaf术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提拉器及内固定系统
CN216221617U (zh) 脊柱骨折椎体解剖复位并椎体内植骨的内固定系统
CN201282997Y (zh) 环枢椎不稳内固定装置
CN2529612Y (zh) 脊柱弹力人工关节系统
CN110123434A (zh) 儿童脊柱导向生长矫形内固定系统及脊柱矫正方法
CN211094608U (zh) 一种用于固定骶髂关节的微创钢板螺钉装置
CN212574946U (zh) 一种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
JP3593262B2 (ja) 脊椎固定具
CN2439264Y (zh) 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器
CN2474098Y (zh) 通用脊柱复位内固定系统
JP2008539969A (ja) 脊柱矯正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