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5109U -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5109U
CN207755109U CN201720567989.3U CN201720567989U CN207755109U CN 207755109 U CN207755109 U CN 207755109U CN 201720567989 U CN201720567989 U CN 201720567989U CN 207755109 U CN207755109 U CN 207755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pot
partition board
antistick layer
cookwar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679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云
马利
黄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679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5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5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5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锅具组件包括:锅体;隔板,包括板体,板体设置为能被置于锅体中,并能被从锅体中取出的结构,其中,板体的表面覆盖有不粘层,且板体上设有多个通孔,当板体置于锅体中时,板体位于锅体内的底部位置处,并能浸入在锅体内的液体中,且食材能分布于板体上侧;本方案提供的锅具组件,在使用时,隔板位于锅体内的底部位置处,其板体需浸入在锅内的液体中,锅内的食物主要分布于其板体上侧,可提高烹饪效率和食物受热均匀性,其中,在隔板的板体表面设置有不粘层,这样可以降低板体表面对食材的粘附性,使对隔板的日常清洗工作更便捷。

Description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组件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煮技术中,在烹煮前向锅体底部放入隔板,隔板浸入在锅内液体中,食物主要置于隔板上,该结构中,隔板对提高锅内的烹煮效率和提高锅内热分布均匀性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该结构中,由于隔板在锅内直接与食材接触,存在烹煮后对隔板清洗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锅具组件的烹饪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锅体;隔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置为能被置于锅体中,并能被从所述锅体中取出的结构,其中,所述板体的表面覆盖有不粘层,且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通孔,当所述板体置于所述锅体中时,所述板体位于所述锅体内的底部位置处,并能浸入在所述锅体内的液体中,且食材能分布于所述板体上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组件,在使用时,隔板位于锅体内的底部位置处,其板体需浸入在锅内的液体中,锅内的食物主要分布于其板体上侧,其中,在隔板的板体表面设置有不粘层,这样可以降低板体表面对食材的粘附性,使对隔板的日常清洗工作更便捷。
且通过在板体上设置多个通孔,隔板置于锅体中时,隔板浸入在锅体内的液体中,食材主要分布于隔板上侧,当然,也可有少量食材位于隔板下侧,锅体受热时,通孔处易于生成汽泡,且隔板与锅体底壁之间的液体可优先受热,这样,利用汽泡和温差推动作用可促进锅内形成自通孔处上升的水汽柱,水汽柱可加强对锅内液体的搅拌作用,并促进锅内热分布均匀,提高烹饪效率和食物受热均匀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锅具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粘层的厚度为10μm~200μm。
在本方案中,设置不粘层的厚度不小于10μm,这样可以确保不粘层具有一定的物理耐性,降低日常使用过程中将隔板频繁从锅内取出或放入时其不粘层受摩擦出现破损的风险,且通过设置不粘层的厚度不大于200μm,这样可以确保不粘层与板体之间具有较高的附着强度,防止不粘层龟裂、脱落等不良现象,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粘层为单层结构或为多层结构。
在本方案中,设置不粘层为单层结构,该结构简单,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设置不粘层为多层结构,其中,多层的不粘层结构中,不粘层之间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该多层的不粘层结构具有极高的耐磨强度,可以避免隔板与锅体频繁摩擦导致不粘层损伤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粘层包括PTFE层、PFA层及陶瓷层中的一层或多层。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与所述不粘层的材质相同,且所述板体与所述不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板体为不锈钢质体、铝质体、不锈钢-铝合金质体、塑料质体或陶瓷质体。
在本方案中,设置板体与不粘层的材质相同,且板体与不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设置隔板整体为一体成型的,且具有不粘性的PTFE质体、PFA质体或陶瓷质体,当然,对于不粘层为多层结构,且其与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的方案而言,可具体设置隔板的板体由多个不粘材质的板层 (如PTFE层、PFA层及陶瓷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构造出,利用PTFE质体、PFA质体或陶瓷质体所具有的不粘性,可以使隔板板体自带不粘属性,使对隔板的日常清洗工作更便捷,且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设置板体与不粘层为分体式结构,即不粘层为后期通过涂布、复合等方式制造在板体上的结构,其中,板体为不锈钢质体、铝质体、不锈钢-铝合金质体、塑料质体或陶瓷质体,优选地,板体为不锈钢质体或铝质体,以保证板体的导热性,不粘层可包括PTFE层、PFA层及陶瓷层中的一层或多层,起到增加板体表面不粘性的作用,避免板体易与食物粘接、对板体不易清洗的问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孔壁表面覆盖有所述不粘层。
在本方案中,在板体上设置多个通孔,隔板置于锅体中时,隔板浸入在锅体内的液体中,食材主要分布于隔板上侧,当然,也可有少量食材位于隔板下侧,锅体受热时,通孔处易于生成汽泡,且隔板与锅体底壁之间的液体可优先受热,这样,利用汽泡和温差推动作用可促进锅内形成自通孔处上升的水汽柱,水汽柱可加强对锅内液体的搅拌作用,并促进锅内热分布均匀,提高烹饪效率和食物受热均匀性,其中,设置通孔的孔壁表面覆盖有不粘层,这样可以防止食物易与通孔的孔壁粘接而使得板体不易于清洗的问题,提高产品日常清洗的便捷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还包括:把手,设置在所述板体上。
在本方案中,在板体上设置把手,把手用于供用户把持以使用户可通过提起把手将隔板从锅体中取出或将隔板装入,方便用户取放隔板,这样可以防止隔板取放不便的情况下板体表面的不粘层易被划伤的问题,且能够避免用户直接接触隔板造成污染的问题,保证产品使用卫生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把手与所述板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或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板体上。
在本方案中,设置把手与板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例如为螺纹连接结构、卡接结构、旋转卡接结构或插接结构)形成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在不需要对板体进行转移时,如对于锅体内进行烹煮的过程中,用户可将把手从板体上卸下,这可进一步提高锅内食物的卫生安全性,且可为锅内留出足够的盛放空间,或如对于隔板进行收纳时,通过将把手从板体上卸下可便于产品收纳,节省收纳空间;设置把手固定在板体上,例如,将把手焊接在板体上,如此可以保证把手与板体连接的牢固性,且焊接结构在连接部位可保证结构连续,可避免藏污纳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锅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锅具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压力锅及电炖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锅具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隔板,11板体,12不粘层,13通孔,20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及锅具组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隔板10,包括板体11,具体地,板体11设置为能被置于锅体20中,并能被从锅体20 中取出的结构,其中,板体11的表面覆盖有不粘层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10,在使用时,隔板10位于锅体20内的底部位置处,其板体11需浸入在锅内的液体中,锅内的食物主要分布于其板体11 的上侧,其中,在隔板10的板体11表面设置有不粘层12,这样可以降低板体11表面对食材的粘附性,使对隔板10的日常清洗工作更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不粘层12的厚度为 10μm~200μm。
在本方案中,设置不粘层12的厚度不小于10μm,这样可以确保不粘层12具有一定的物理耐性,降低日常使用过程中将隔板10频繁从锅内取出或放入时其不粘层12受摩擦出现破损的风险,且通过设置不粘层12的厚度不大于200μm,这样可以确保不粘层12与板体11之间具有较高的附着强度,防止不粘层12龟裂、脱落等不良现象,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不粘层12为单层结构,该结构简单,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不粘层12为多层结构,更具体地,在多层的不粘层12结构中,不粘层12之间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该多层的不粘层12结构具有极高的耐磨强度,可以避免隔板10与锅体20频繁摩擦导致不粘层12损伤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不粘层12包括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层、PFA(Polytetrafluoro ethylene,可熔性聚四氟乙烯)层及陶瓷层中的一层或多层,其中,PTFE和PFA具有不粘性和一定的润滑性,在实现防粘功能的同时,可以减小隔板与锅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不粘层和/或锅体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板体11与不粘层12的材质相同,且板体11与不粘层12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设置隔板10整体为一体成型的,且具有不粘性的PTFE质体、PFA质体或陶瓷质体,,当然,对于不粘层为多层结构,且其与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的方案而言,可具体设置隔板10的板体由多个不粘材质的板层(如PTFE层、PFA层及陶瓷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构造出,可以理解为,隔板为多个不粘板层构造出的复合结构,利用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质体、PFA (Polytetrafluoro ethylene,可熔性聚四氟乙烯)质体或陶瓷质体所具有的不粘性,可以使隔板10板体11自带不粘属性,使对隔板10的日常清洗工作更便捷,且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板体11与不粘层12为分体式结构,即不粘层12为后期通过涂布、复合等方式制造在板体11上的结构,其中,板体11为不锈钢质体、铝质体、不锈钢-铝合金质体、塑料质体或陶瓷质体,优选地,板体11为不锈钢质体或铝质体,以保证板体11的导热性,不粘层12可包括PTFE层、PFA层及陶瓷层中的一层或多层,起到增加板体11表面不粘性的作用,避免板体11易与食物粘接、对板体11不易清洗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板体11上设有多个通孔 13,通孔13的孔壁表面覆盖有不粘层12。
在本方案中,在板体11上设置多个通孔13,隔板10置于锅体20中时,隔板10浸入在锅体20内的液体中,食材主要分布于隔板10上侧,当然,也可有少量食材位于隔板10下侧,锅体20受热时,通孔13处易于生成汽泡,且隔板10与锅体20底壁之间的液体可优先受热,这样,利用汽泡和温差推动作用可促进锅内形成自通孔13处上升的水汽柱,水汽柱可加强对锅内液体的搅拌作用,并促进锅内热分布均匀,提高烹饪效率和食物受热均匀性,其中,设置通孔13的孔壁表面覆盖有不粘层12,这样可以防止食物易与通孔13 的孔壁粘接而使得板体11不易于清洗的问题,提高产品日常清洗的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隔板10使用状态时置于锅体20的底部位置处,其中,隔板10的板体11浸入在锅内液体中,锅内的食物主要分布于隔板10的板体11上侧,当然,板体11下侧也可能分布有少量的食物。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隔板10的板体11表面喷涂不粘层12;板体11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铝、不锈钢-铝复合板、塑料或陶瓷等,优先选择不锈钢或铝;不粘层12的材质可以是PTFE、PFA或陶瓷,且不粘层 12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是多层结构,一般情况下,不粘层12太薄耐磨性较差,不粘层12太厚会降低涂层的附着力,因此,为保证不粘层12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强的附着力,不粘层12厚度在10μm-200μm范围内。
或者,如图3所示,隔板10使用不粘材质制备,即使上述方案中的板体11与其表面的不粘层12为材质相同的一体成型结构,隔板10材质可以是PTFE、PFA或陶瓷,优选PTFE或PFA。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10还包括把手(图中未示出),具体地,把手设置在板体11上。
在本方案中,在板体11上设置把手,把手用于供用户把持以使用户可通过提起把手将隔板10从锅体20中取出或将隔板10装入,方便用户取放隔板10,这样可以防止隔板10取放不便的情况下板体11表面的不粘层12 易被划伤的问题,且能够避免用户直接接触隔板10造成污染的问题,保证产品使用卫生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与板体11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这样,在不需要对板体11进行转移时,如对于锅体20内进行烹煮的过程中,用户可将把手从板体11上卸下,这可进一步提高锅内食物的卫生安全性,且可为锅内留出足够的盛放空间,或如对于隔板10进行收纳时,通过将把手从板体11上卸下可便于产品收纳,节省收纳空间。
上述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例如,在把手和板体11中的一个上设置外螺纹,另一个上设置内螺纹,使两者的螺纹旋合以实现两者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或如将把手和板体11通过螺钉等螺纹连接件进行可拆卸地安装。
上述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例如,在板体11上设有卡孔,把手上设置有与卡孔适配的插柱,并在插柱表面设置弹性或非弹性的凸起,插柱与卡孔插接配合时,凸起穿过插柱与卡孔之间的缝隙后钩在卡孔上,以实现把手与板体11锁紧,当然,本方案中也可在把手上设置卡孔,而在板体11上设置插柱及凸起。
上述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为旋转卡接结构,例如,在把手和板体11中的一个上设置卡孔,另一个设有旋转卡扣,具体地,旋转卡扣具有与卡孔适配的插柱,插柱上设有定位部,卡孔孔壁上设有缺口,定位部与缺口对齐时,插柱可插接到卡孔内,定位部穿过缺口后,插柱在卡孔内旋转使定位部转至与缺口相错位的位置,以防止插柱从卡孔脱出,实现把手与板体11锁紧。
上述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为插接结构,具体包括弹性体和插接部,把手和板体1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弹性体,另一个上设置有插接部,其中,弹性体上设置有插孔,插接部适于与插孔可拆卸地过盈插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固定在板体11上,例如,将把手焊接在板体11上,如此可以保证把手与板体11连接的牢固性,且焊接结构在连接部位可保证结构连续,可避免藏污纳垢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组件,包括:锅体20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隔板10,设置隔板10与锅体20的尺寸适配,使隔板10能被置于锅体20中,并能被从锅体20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具组件,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隔板10,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锅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因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锅具组件,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压力锅及电炖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在使用时,隔板位于锅体内的底部位置处,其板体需浸入在锅内的液体中,锅内的食物主要分布于其板体上侧,其中,在隔板的板体表面设置有不粘层,这样可以降低板体表面对食材的粘附性,使对隔板的日常清洗工作更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层”则指两层或两层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隔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置为能被置于锅体中,并能被从所述锅体中取出的结构,其中,所述板体的表面覆盖有不粘层,且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通孔,当所述板体置于所述锅体中时,所述板体位于所述锅体内的底部位置处,并能浸入在所述锅体内的液体中,且食材能分布于所述板体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粘层的厚度为10μm~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粘层为单层结构或为多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粘层包括PTFE层、PFA层及陶瓷层中的一层或多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与所述不粘层的材质相同,且所述板体与所述不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或
所述板体为不锈钢质体、铝质体、不锈钢-铝合金质体、塑料质体或陶瓷质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孔壁表面覆盖有所述不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还包括:
把手,设置在所述板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与所述板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或
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板体上。
9.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
CN201720567989.3U 2017-05-22 2017-05-22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Active CN207755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7989.3U CN207755109U (zh) 2017-05-22 2017-05-22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7989.3U CN207755109U (zh) 2017-05-22 2017-05-22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5109U true CN207755109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79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7989.3U Active CN207755109U (zh) 2017-05-22 2017-05-22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5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7427B (zh) 烹饪器具
RU2414525C2 (ru) Основа предмета с покрытием и способ
CN103052346A (zh) 具有不粘涂层的烹饪容器
CN207755109U (zh)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BR112018001227B1 (pt) Item culinário compreendendo um revestimento a base de resina de fluorocarbono e óxidos de terra rara e método para fabricação do referido item
CN201070282Y (zh) 铁铝复合健康无油烟炒锅
US20070199943A1 (en) Pot & pan savers/organizers
US20070284359A1 (en) Scratch resistant slow cooker
CN207125617U (zh) 锅具及自加热锅具
CN110859519A (zh) 不粘涂层、锅具及其制备方法和烹饪器具
CN205923776U (zh) 用于炊具的不粘涂层及含有其的炊具
CN204445449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3436150U (zh) 一种串联内凹形无涂层不粘炒锅
CN206284805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01108315Y (zh) 一种不粘陶瓷炒锅
CN206761518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12006524B (zh) 不沾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锅具
CN211795821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炒锅
CN208769467U (zh) 一种新型有机硅涂层不粘锅
CN111481048B (zh) 易清洁烹饪用具
CN202287746U (zh) 新型多层锅
CN2925329Y (zh) 一种微波烤盘
CN214180049U (zh) 一种耐腐蚀的多层钢复合片
CN207912573U (zh) 隔板、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8683711U (zh) 高导热不粘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