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43805U -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 Google Patents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43805U
CN207743805U CN201820058503.8U CN201820058503U CN207743805U CN 207743805 U CN207743805 U CN 207743805U CN 201820058503 U CN201820058503 U CN 201820058503U CN 207743805 U CN207743805 U CN 207743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hole
gear
worm set
singl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85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华
尹闻杰
张同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rg Faith (changzhou) Moto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rg Faith (changzhou) Moto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rg Faith (changzhou) Moto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rg Faith (changzhou) Moto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85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43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43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43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涉及单头电机技术领域。该蜗杆套包括固定连接端和啮合段,啮合段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啮合齿,第一啮合齿的齿宽与螺距的比值为整数。单头电机结构包括转子和蜗杆套,蜗杆套套设于转子的转轴且与转轴固定连接。齿轮电机包括齿轮箱、蜗轮以及单头电机结构。该蜗杆套具有自平衡性能,较好改善现有单头电机运转时的不平衡量,使其振动小,噪音小,质量可控性好,同时蜗杆套的通用互换性好,减少了装配前的动平衡试验,成本降低,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头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背景技术
齿轮电机即是齿轮马达,是电机驱动闭式传动齿轮减速装置(又称减速电机或减速马达),专业的齿轮电机生产厂对电机及齿轮箱进行集成组装的减速传动机构,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机械设备工作的需要。
蜗杆套是齿轮电机重要的部件之一。在电机运行中,蜗杆既要传递扭矩,又要在电机高速旋转时承受离心力且不能引起电机大的振动,转子蜗杆组件要具有可靠平衡性,以保证电机在起动、制动和超速的情况下稳定地运行。总之,蜗杆套质量的优劣,对电机的运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现有的单头电机的蜗杆套不平衡量大,使得电机在运行时振动大,易产生噪音,质量可控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杆套,通过将第一啮合齿的齿宽和螺距的比值进行调整,使得蜗杆套装配在单头电机上具有可靠的平衡性,能够保证电机在起动、制动以及超速的情况下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单头电机结构,随机不平衡量小,电机振动小,噪音降低,从而使得单头电机的质量可控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电机,可以很好的改善现有单头电机运转时的不平衡量,使其振动小,噪音小,质量可控性好,蜗杆套的通用互换性好,减少了装配前的动平衡试验,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蜗杆套,所述蜗杆套包括固定连接端和啮合段,所述啮合段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的齿宽与螺距的比值为整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蜗杆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啮合齿的齿宽长度为26.6mm,所述第一啮合齿的螺距为6.6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蜗杆套设置有从所述固定连接端到所述啮合段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蜗杆套用于套设在转子上且与转子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端的周向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单头电机结构,所述单头电机结构包括转子和蜗杆套,所述转子具有刷架端和蜗杆端;
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蜗杆套的所述固定连接端靠近所述刷架端的方向套设于所述转轴,通过连接件将所述转轴和所述蜗杆套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蜗杆套的所述固定连接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蜗杆套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转轴垂直于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蜗杆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将所述蜗杆套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弹性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单头电机结构还包括定子和刷架引出线组件;
所述转子还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侧,所述刷架引出线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侧;
所述定子包括机座和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座内,所述转子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定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齿轮电机,包括齿轮箱、蜗轮以及单头电机结构;
所述齿轮箱具有嵌设腔和与所述嵌设腔连通的第一方向贯穿孔和第二方向贯穿孔,所述第一方向贯穿孔与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孔垂直;
所述转轴从所述第一方向贯穿孔穿过且使所述蜗杆套嵌设于所述嵌设腔,所述蜗轮具有第二啮合齿,所述蜗轮从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孔嵌设于所述嵌设腔,以使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电机还包括驱动轴和齿轮箱盖;
所述齿轮箱盖盖合于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孔,所述齿轮箱盖开设有穿设孔,所述驱动轴从所述穿设孔穿过且穿设于所述蜗轮的中心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蜗轮套的第一啮合齿的齿宽与螺距比值调整为整数,使得蜗杆套具有自平衡结构,装配后使得单头电机随机不平衡量小,电机运行时的振动小,噪音降低,质量可控性好,减少生产成本,且零部件通用互换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蜗杆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单头电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齿轮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爆炸图。
图标:100-蜗杆套;10-第一啮合齿;103-固定连接端;106-啮合段;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20-单头电机结构;21-转子;215-第三通孔;218-连接件;22-定子;23-刷架引出线组件;30-齿轮电机;32-齿轮箱;33-蜗轮;335-第二啮合齿;34-驱动轴;35-齿轮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3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图4—图5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图6和图7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的蜗杆套100具有自平衡性能,通过将齿宽和螺距的比值进行调整,使得蜗杆套100装配在单头电机上具有可靠的平衡性,能够保证电机在起动、制动以及超速的情况下稳定运行。
蜗杆套100是齿轮电机的重要部件之一,由于电机在运行中,蜗杆既要传递扭矩,又要在电机高速旋转时承受离心力且不能引起电机大的振动。目前市场上单头电机的蜗杆套100具有以下缺点:
一、蜗杆转子组件随机不平衡量大,导致电机振动大,易产生噪音,操作费时、费工,质量可控性差;
二、在装配时需要预先对蜗杆套100或者蜗杆转子组件配对进行动平衡试验,操作费时、费工,成本较高;
三、装配的零部件通用互换性较差。
因此,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平衡结构的蜗杆套100,该蜗杆套100包括相对的固定连接端103和啮合段106,其中,固定连接端103用于将蜗杆套100与转轴固定连接,啮合段106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啮合齿10,该第一啮合齿10用于和蜗轮的第二啮合齿啮合传动。
请参照图2所示,第一啮合齿10的齿宽B与螺距P的比值为整数,即B/P=K(K为整数)。该平衡结构的蜗杆套100具有可靠的平衡性,同时,蜗杆套100的工作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强度。
可选的,在实施例1中,蜗杆套100的第一啮合齿10的齿宽长度为26.6mm,第一啮合齿10的螺距为6.65mm,在螺距固定不变的前提下,齿宽还可以增大或者减小,考虑到蜗杆套100的强度,该齿宽增大,例如:齿宽长度为33.25mm,同时蜗杆套100必须满足能够嵌设于齿轮箱的嵌设腔内为宜。
请参照图3所示,蜗杆套100设置有从固定连接端103到啮合段106整体贯通的第一通孔13,以使蜗杆套100套设于转子的转轴上。在固定连接端103的周向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14,该第二通孔14的中心线与第一通孔13的中心线垂直,当蜗杆套100套设于转轴上后,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14将蜗杆套100与转子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1中,该蜗杆套100上的第一啮合齿10为单头,旋向为左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啮合齿10的齿数可以为多个,旋向也可以为右旋,只要保证蜗杆套100上的第一啮合齿10与蜗轮的第二啮合齿相配合即可。
本实施例1提供的蜗杆套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啮合齿10的齿宽与螺距比值调整为整数,使得蜗杆套100具有自平衡结构,装配后使得蜗杆转子组件随机不平衡量小,电机运行时的振动小,噪音降低,质量可控性好,降低了零部件的不平衡量,使得蜗杆套100的通用互换性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单头电机结构20,请参照图4和图5所示,该单头电机结构20包括转子21、定子22、刷架引出线组件23以及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蜗杆套100,转子21具有相对的刷架端和蜗杆端,其中,刷架端与刷架引出线组件23相对应,蜗杆端用于固定蜗杆套100,转子21嵌设于定子22内部。
下面对该单头电机结构2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转子21包括转轴和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固定套设于转轴且靠近刷架端设置,在转轴上垂直于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215,当蜗杆套100套设于转轴上时,将蜗杆套100的固定连接端103靠近转子21的刷架端套设在转轴上,且将蜗杆套100的固定连接端103的第二通孔14与转轴的第三通孔215相对应,采用连接件218穿设于第二通孔14和第三通孔215内,从而将转轴和蜗杆套100固定连接。
可选的,该连接件218为弹性销,可以理解的,连接件218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将转轴与蜗杆套100固定连接且不影响其平衡性即可。
当转子铁芯固定设置于转轴后,以使转轴上的第三通孔215位于转子铁芯的第一侧,刷架引出线组件23设置于转子铁芯的第二侧。
可选的,定子22包括机座和定子铁芯,其中,定子铁芯固定设置于基座内,转轴和转子铁芯固定连接后整体嵌设于定子铁芯内,且转子21能够相对于定子铁芯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单头电机结构2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单头电机结构20中的蜗杆套100具有自平衡结构,使得单头电机随机不平衡量小,电机振动小,噪音降低,从而使得单头电机的质量可控性好,在装配之前无需预先对蜗杆套100或者单头电机结构20进行动平衡试验,缩短装配时间,减少生产成本,同时该单头电机结构20的零部件通用互换性较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齿轮电机30,请参照图6和图7所示,该齿轮电机30包括齿轮箱32、蜗轮33、驱动轴34、齿轮箱盖35以及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单头电机结构20;
下面对该齿轮电机3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齿轮箱32具有嵌设腔,齿轮箱32的壳体上开设有与嵌设腔连通的第一方向贯穿孔和第二方向贯穿孔,其中,第一方向贯穿孔开设于齿轮箱32的侧壁,用于和转子21的转轴配合,转轴从第一方向贯穿孔内穿过且使蜗杆套100嵌设于齿轮箱32的嵌设腔内,第二方向贯穿孔与第一方向贯穿孔垂直设置,且第二方向贯穿孔开设于齿轮箱32壳体的端部,通过齿轮箱盖35将第二方向贯穿孔盖合,第二方向贯穿孔用于设置驱动轴34且将蜗轮33嵌设于齿轮箱32的嵌设腔内。
可选的,蜗轮33具有第二啮合齿335,蜗轮33和蜗杆套100同时嵌设于齿轮箱32的嵌设腔内,第二啮合齿335与第一啮合齿10相配合以使蜗轮33和蜗杆套100啮合传动,
可选的,齿轮箱盖35开设有穿设孔,驱动轴34从穿设孔穿过且与蜗轮33固定连接,即驱动轴34固定设置于蜗轮33的中心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齿轮电机3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设计合理,通过将蜗杆套100的齿宽和螺距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具有自平衡性能,可以很好的改善现有单头电机运转时的不平衡量,使其振动小,噪音小,质量可控性好,同时蜗杆套100的通用互换性好,减少了装配前的动平衡试验,成本降低,实用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蜗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套包括固定连接端和啮合段,所述啮合段的周向设置有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的齿宽与螺距的比值为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齿的齿宽长度为26.6mm,所述第一啮合齿的螺距为6.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套设置有从所述固定连接端到所述啮合段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蜗杆套用于套设在转子上且能够与转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端的周向开设有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垂直。
5.一种单头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头电机结构包括转子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蜗杆套,所述转子具有刷架端和蜗杆端;
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蜗杆套的所述固定连接端靠近所述刷架端的方向套设于所述转轴,通过连接件将所述转轴和所述蜗杆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头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套的所述固定连接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蜗杆套的中心线垂直;
所述转轴垂直于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蜗杆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将所述蜗杆套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单头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性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头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头电机结构还包括定子和刷架引出线组件;
所述转子还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以使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一侧,所述刷架引出线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第二侧;
所述定子包括机座和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座内,所述转子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定子铁芯。
9.一种齿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箱、蜗轮以及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头电机结构;
所述齿轮箱具有嵌设腔和与所述嵌设腔连通的第一方向贯穿孔和第二方向贯穿孔,所述第一方向贯穿孔与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孔垂直;
所述转轴从所述第一方向贯穿孔穿过且使所述蜗杆套嵌设于所述嵌设腔,所述蜗轮具有第二啮合齿,所述蜗轮从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孔嵌设于所述嵌设腔,以使所述第二啮合齿与所述第一啮合齿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齿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电机还包括驱动轴和齿轮箱盖;
所述齿轮箱盖盖合于所述第二方向贯穿孔,所述齿轮箱盖开设有穿设孔,所述驱动轴从所述穿设孔穿过且穿设于所述蜗轮的中心孔。
CN201820058503.8U 2018-01-12 2018-01-12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Active CN207743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8503.8U CN207743805U (zh) 2018-01-12 2018-01-12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8503.8U CN207743805U (zh) 2018-01-12 2018-01-12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43805U true CN207743805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2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8503.8U Active CN207743805U (zh) 2018-01-12 2018-01-12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43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9148540A (ru) Узел подшипника ротора
CN200987103Y (zh) 带行星齿轮的扁平式电机
CN207743805U (zh) 蜗杆套、单头电机结构以及齿轮电机
JP5134985B2 (ja) 開閉体の駆動装置
CN206149076U (zh) 共轴双输出单向无刷电机
KR101837863B1 (ko) 트랙션 모터 모듈 및 전동 자전거
JP2019011828A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6527343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歯車のための軸受装置
CN201202529Y (zh) 发动机发电机
US20100051403A1 (en) Driving mechanism and wheel assembly for toy car
CN110138136A (zh) 声波电机及其电动牙刷
CN107196456B (zh) 直流减速电机
KR20070014018A (ko) 일체형 동력전달축을 구비한 전동기
CN206846611U (zh) 灯具棱镜盘组件传动结构
CN209511562U (zh) 一种改型的转子式机油泵
KR20130094741A (ko) 한 개의 편심치차만을 갖는 감속기
TW201439428A (zh) 引擎
KR20090101618A (ko) 소형엔진용 시동장치
JP2018078753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8063519B (zh) 无槽电机及驱动装置
CN219227362U (zh) 减速电机
CN220342171U (zh) 一种电机与减速机的连接结构
CN111163390A (zh) 一种手动式有线耳机收纳装置
CN109617314A (zh) 齿轮传动结构及相应的电机
KR100947863B1 (ko) 감속기 내장형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