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7107U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37107U CN207737107U CN201820006245.9U CN201820006245U CN207737107U CN 207737107 U CN207737107 U CN 207737107U CN 201820006245 U CN201820006245 U CN 201820006245U CN 207737107 U CN207737107 U CN 2077371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piece
- group
- cooling
- power generator
- supply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组,还包括第一发电装置和第二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发电装置包括若干设在电动车车身上的太阳能薄膜,所述太阳能薄膜向蓄电池组充电;所述第二发电装置包括环设在电动机表面的第一制冷片组和套在第一制冷片组外的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片组由若干第一制冷片组成,所述第一制冷片的制热面与电动机的表面相贴,第一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一散热组件相贴。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发电装置和第二发电装置给蓄电池组充电,以提高蓄电池组的电量,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尤其是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BEV):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电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目前电动汽车的缺点体现在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上,如何解决电动车汽车续航问题是推广电动车汽车普及的重要环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能够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同时解决蓄电池组和电动机的散热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组,还包括第一发电装置和第二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发电装置包括若干设在电动车车身上的太阳能薄膜,所述太阳能薄膜向蓄电池组充电;所述第二发电装置包括环设在电动机表面的第一制冷片组和套在第一制冷片组外的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片组由若干第一制冷片组成,所述第一制冷片的制热面与电动机的表面相贴,第一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一散热组件相贴。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发电装置和第二发电装置给蓄电池组充电,以提高蓄电池组的电量,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第一发电装置的发电原理:太阳能薄膜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传统的汽车车身的功能一方面是保护车内设备用,另一方面是装饰用,但是并没有完全发挥车身的优势,汽车行驶在路上时,其车身大部分面积长期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本实用新型在车身上设置太阳能薄膜,一来不影响汽车的性能,二来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使汽车在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充电,提高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第二发电装置的发电原理: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对第一制冷片的制热面产生影响,第一散热组件对第一制冷片的制冷面产生影响,两面温差使得第一制冷片产生电能。另外,在寒冷区域,可以对第一制冷片反向通电,使得第一制冷片对发电机进行加热,帮助电动机在寒冷环境下顺利启动。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为第一水冷散热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水冷散热组件包括环形的水囊,所述水囊的内壁面压紧所述第一制冷片,所述水囊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
作为改进,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三发电装置,所述第三发电装置包括贴在蓄电池组表面的第二制冷片组和用于第二制冷片组散热的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制冷片组由若干第二制冷片组成,所述第二制冷片的制热面与蓄电池的表面相贴,第二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二散热组件相贴。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为第二水冷散热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水冷散热组件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制冷片组与蓄电池组的表面之间设有传热板,传热板与制冷片相贴的一面为平面,传热板的另一面设有与蓄电池组表面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水冷板围设在蓄电池组的四周形成保护壳。
作为改进,相邻蓄电池组之间设有水冷板,所述第二制冷片组与蓄电池组的表面之间设有传热板,传热板与制冷片相贴的一面为平面,传热板的另一面设有与蓄电池组表面凸起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对第一制冷片的制热面产生影响,第一散热组件对第一制冷片的制冷面产生影响,两面温差使得第一制冷片产生电能;蓄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对第二制冷片的制热面产生影响,第二散热组件对第二制冷片的制冷面产生影响,两面温差使得第二制冷片产生电能;
在寒冷区域,可以对第一制冷片和第二制冷片反向通电,使得第一制冷片对发电机进行加热,帮助电动机在寒冷环境下顺利启动;第二制冷片对蓄电池组进行加热,保护蓄电池组,延长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发电装置与车身配合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发电装置与电动机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三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组配合的示意图I。
图4为第三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组配合的示意图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组4、第一发电装置1、第二发电装置2和第三发电装置5,第一发电装置1通过第一转换电路向蓄电池组4供电,第二发电装置2通过第二转换电路向蓄电池组4供电,第三发电装置5通过第三转换电路向蓄电池组4供电。该种转换电路主要采用DC/DC模块将发电装置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蓄电池组4所需的直流电。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一发电装置1、第二发电装置2和第三发电装置5给蓄电池组4充电,以提高蓄电池组4的电量,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发电装置1包括若干设在电动车车身上的太阳能薄膜,由于太阳能薄膜具有柔性,使其能够贴合弧形的车身。太阳能薄膜安装车身区域划分不同区块,包括贴在车顶的太阳能薄膜区块12、贴在车门上的太阳能薄膜区块13、贴在车头盖上的太阳能薄膜区块11、贴在后箱盖上的太阳能薄膜区块14,每个区块的形状尽量与车身部件的形状相同,保证车身的整体外观。在封装车顶太阳能薄膜区块12时,加入二氧化锡薄膜与电致变色的合成树脂,使车顶具备天窗、隔热、充电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第一发电装置1的发电原理:太阳能薄膜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传统的汽车车身的功能一方面是保护车内设备用,另一方面是装饰用,但是并没有完全发挥车身的优势,汽车行驶在路上时,其车身大部分面积长期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本实用新型在车身上设置太阳能薄膜,一来不影响汽车的性能,二来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使汽车在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充电,提高续航能力。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发电装置2包括环设在电动机3表面的第一制冷片组和套在第一制冷片组外的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片组由若干第一制冷片21组成,所述第一制冷片21的制热面与电动机3的表面相贴,第一制冷片21的制冷面与第一散热组件相贴。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为第一水冷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水冷散热组件包括环形的水囊22,所述水囊22的内壁面压紧所述第一制冷片21,所述水囊22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水囊22与车载的水循环系统连接,通过循环水将第一制冷片21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发电装置2的发电原理:电动机3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对第一制冷片21的制热面产生影响,第一散热组件对第一制冷片21的制冷面产生影响,两面温差使得第一制冷片21产生电能。另外,在寒冷区域,可以对第一制冷片21反向通电,使得第一制冷片21对发电机进行加热,帮助电动机3在寒冷环境下顺利启动。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三发电装置5包括贴在蓄电池组4表面的第二制冷片组和用于第二制冷片组散热的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制冷片组由若干第二制冷片52组成,所述第二制冷片52的制热面与蓄电池组4的表面相贴,第二制冷片52的制冷面与第二散热组件相贴。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为第二水冷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水冷散热组件包括水冷板51,所述水冷板51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水冷板51与车载的水循环系统连接,通过循环水将第二制冷片52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二制冷片52组具有两种设置方式:如图3所示,(1)水冷板51围成蓄电池组4而设,所述第二制冷片52组与蓄电池组4的表面之间设有传热板53,传热板53与制冷片相贴的一面为平面,传热板53的另一面设有与蓄电池组4表面凸起配合的凹槽;该传热版的设置提高蓄电池组4的散热面积,另外可以提供第二制冷片52可靠的安装面积;所述水冷板51围设在蓄电池组4的四周形成保护壳。如图4所示,(2)水冷板51设置在相邻蓄电池组4之间,所述第二制冷片52组与蓄电池组4的表面之间设有传热板53,传热板53与制冷片相贴的一面为平面,传热板53的另一面设有与蓄电池组4表面凸起配合的凹槽;该传热版的设置提高蓄电池组4的散热面积,另外可以提供第二制冷片52可靠的安装面积。第三发电装置5的发电原理:蓄电池组4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对第二制冷片52的制热面产生影响,第二散热组件对第二制冷片52的制冷面产生影响,两面温差使得第二制冷片52产生电能;第二制冷片52对蓄电池组4进行加热,保护蓄电池组4,延长蓄电池组4的使用寿命。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发电装置和第二发电装置,所述第一发电装置包括若干设在电动车车身上的太阳能薄膜,所述太阳能薄膜向蓄电池组充电;所述第二发电装置包括环设在电动机表面的第一制冷片组和套在第一制冷片组外的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制冷片组由若干第一制冷片组成,所述第一制冷片的制热面与电动机的表面相贴,第一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一散热组件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为第一水冷散热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散热组件包括环形的水囊,所述水囊的内壁面压紧所述第一制冷片,所述水囊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三发电装置,所述第三发电装置包括贴在蓄电池组表面的第二制冷片组和用于第二制冷片组散热的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制冷片组由若干第二制冷片组成,所述第二制冷片的制热面与蓄电池的表面相贴,第二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二散热组件相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为第二水冷散热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冷散热组件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片组与蓄电池组的表面之间设有传热板,传热板与制冷片相贴的一面为平面,传热板的另一面设有与蓄电池组表面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水冷板围设在蓄电池组的四周形成保护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蓄电池组之间设有水冷板,所述第二制冷片组与蓄电池组的表面之间设有传热板,传热板与制冷片相贴的一面为平面,传热板的另一面设有与蓄电池组表面凸起配合的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6245.9U CN207737107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6245.9U CN207737107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37107U true CN207737107U (zh) | 2018-08-17 |
Family
ID=6312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06245.9U Active CN207737107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37107U (zh) |
-
2018
- 2018-01-03 CN CN201820006245.9U patent/CN2077371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39577B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客车 | |
CN201080865Y (zh) | 机动车余热温差发电装置 | |
CN106379184A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 |
CN1970359A (zh) | 一种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 |
CN106300611A (zh) | 一种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充电组件和电动汽车 | |
US9676282B2 (en) | Range-extending, charging, and driving apparatus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 |
WO2017124775A1 (zh) |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混合动力系统 | |
CN108749633A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再生能量发电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汽车 | |
CN109774539A (zh) | 一种纯电动车冷却系统及纯电动汽车 | |
CN201442623U (zh) | 一种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式电动自行车 | |
CN107611310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可靠性电池箱 | |
CN207737107U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供电系统 | |
CN203046922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电动汽车 | |
CN202123939U (zh) | 太阳能驱动的汽车 | |
CN209921069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车载式风光互补充电系统 | |
CN101254755A (zh) | 新型环保自助多动力多驱动太阳能轿车 | |
US20070114078A1 (en) | Super hybrid and enhanced electric cars | |
CN201694040U (zh) | 混合动力汽车 | |
US20090294192A1 (en) |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urrent, motor vehicle with an electric drive and an apparatus of this type | |
CN202911568U (zh) | 光伏、风能发电式混合动力车 | |
CN108556639A (zh) | 新能源汽车 | |
CN208469572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再生能量发电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汽车 | |
CN209025727U (zh) |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热交换的发电装置 | |
CN208272077U (zh) |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及车辆 | |
CN206246564U (zh) | 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