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4335U - 踝足辅助行走器 - Google Patents

踝足辅助行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34335U
CN207734335U CN201720410659.3U CN201720410659U CN207734335U CN 207734335 U CN207734335 U CN 207734335U CN 201720410659 U CN201720410659 U CN 201720410659U CN 207734335 U CN207734335 U CN 207734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link
ankle
shank
fixed
adjustme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06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106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34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34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343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踝足辅助行走器,包含脚踝调节部与足固定部;所述脚踝调节部的下部与所述足固定部相连;所述脚踝调节部包含小腿支具、弯曲部;所述小腿支具的下部连接所述弯曲部的上部;小腿支具包括小腿固定结构;所述小腿固定结构位于脚踝调节部前侧;弯曲部的远端连接足固定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足下垂患者的辅助行走,并且能够安装在鞋体上,不与足部或脚踝皮肤直接接触,避免了因材料选用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同时也避免了矫形器放入鞋体给足部带来拥挤感。

Description

踝足辅助行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形器材,具体地,涉及一种踝足辅助行走器。
背景技术
踝足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性结构损伤)以及各种畸形(扁平足、马蹄足、夏科式足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的治疗手段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目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踝足部的恢复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术后调理的影响。目前国内用于踝足部保守治疗或术后调理康复的技术比较单一,相关器材的种类也比较少。为方便患者在调理康复过程中适应自己行走,或者减轻患者行走过程中对踝足等部位的伤害,现有技术涉及了例如辅助行走器一类的器材。
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使用者直接与辅助行走器接触,可能对辅助行走器材料感觉不适;或者使用者行走时,脚和辅助行走器需要同时穿入鞋子内,导致过于拥挤;此外,对足下垂患者的矫形作用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踝足辅助行走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包含脚踝调节部与足固定部;
所述脚踝调节部的下部与所述足固定部相连;
所述脚踝调节部包含小腿支具、弯曲部;
所述小腿支具的下部连接所述弯曲部的上部;
小腿支具包括小腿固定结构;
所述小腿固定结构位于脚踝调节部前侧;
弯曲部的远端连接足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脚踝调节部自上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两个分支,所述弯曲部包括所述两个分支;
所述两个分支包括踝左侧分支和踝右侧分支;
在由近端向远端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两个分支之间的间距递增;
两个分支之间形成脚脖与鞋帮顶部的容纳空间;
弯曲部远端的切向与小腿支具的延伸方向之间夹角小于90度。
优选地,所述小腿支具、弯曲部由弹性件制成;
所述小腿支具的前侧面设置光滑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足固定部包含至少两个固定杆;
所述两个固定杆分别构成脚背位置固定杆、脚跟位置固定杆;
所述脚背位置固定杆包含左侧脚背固定杆、前固定杆、右侧脚背固定杆;
所述左侧脚背固定杆、前固定杆、右侧脚背固定杆依次相连;
所述脚跟位置固定杆包含左侧足跟固定杆、后固定杆、右侧足跟固定杆;
所述左侧足跟固定杆、后固定杆、右侧足跟固定杆依次相连;
前固定杆与后固定杆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夹持住鞋体。
优选地,所述脚踝调节部与所述足固定部通过卡合件连接;
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卡合件之间能够产生相对滑动;
固定杆与卡合件能够卡合固定成一个整体。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标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前固定杆上设置有系带杆;
所述系带杆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环形凸起;
系带杆上设置有系带。
优选地,所述小腿固定结构位于所述脚踝调节部的上端;
所述脚踝调节部上端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凹槽;
小腿固定结构能够沿所述凹槽延伸方向往返运动。
优选地,所述小腿固定结构包含软性护垫与锁扣件;
所述锁扣件能够与所述软性护垫构成环形固定圈;
锁扣件能够调节所述环形固定圈径向尺寸。
优选地,在鞋体上的所述前固定杆夹持位置高于所述后固定杆的夹持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足下垂患者的辅助行走,并且能够安装在鞋体上,不与足部或脚踝皮肤直接接触,避免了因材料选用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同时也避免了矫形器放入鞋体给足部带来拥挤感。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固定杆位置,适应多种尺寸,类型的鞋体。
3、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的应用,能够让使用者在行走时更加轻松省力。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轻便实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踝足辅助行走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踝足辅助行走器正视图。
图3为踝足辅助行走器右视图。
图4为踝足辅助行走器脚背位置固定杆放大图。
图中示出:
脚踝调节部1 足固定部2
小腿固定结构10 脚背位置固定杆21
软性护垫101 系带杆211
锁扣件102 系带212
小腿支具11 刻度213
导向凹槽111 脚跟位置固定杆22
弯曲部12 卡合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包含脚踝调节部1与足固定部2,所述脚踝调节部1的下部与所述足固定部2相连,脚踝调节部包含小腿支具11与弯曲部12,小腿支具11的下部连接弯曲部12的上部,小腿支具11包含小腿固定结构10,小腿固定结构10位于脚踝调节部1的前侧。
脚踝调节部1自上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两个分支,分别定义为踝左侧分支和踝右侧分支,弯曲部12包含了所述的两个分支。在由近端向远端的延伸方向上,两个分支之间的间距递增,两个分支之间的空间形成了脚脖与鞋帮顶部的容纳空间,如图2所示。此外,如图3所示,分支在长度方向延伸中发生弯折,分支远端的切向方向与小腿支具11延伸方向存在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夹角的设计,能够帮助足下垂患者抬起脚掌,以便完成行走行为。
实施例中,小腿支具11与弯曲部12由弹性件制成,以适应在行走过程脚踝角度的变化,此外弹性件还具有吸收与释放作用力的能力,足部落下时吸收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足部抬起时释放作用力并起到反弹效果,行走时更加轻松舒适,缓解踝足部疲劳。优先例中,所述小腿支具11与弯曲部12也可以是刚性件制成,适用于患者脚踝受伤,需要进行固定的场合。小腿支具11的前侧设置光滑的凹槽,与人体小腿形状匹配,减少两者接触时对腿部的压力。
小腿支具11包含小腿固定结构10,所述小腿固定结构10位于脚踝调节部1的上端。小腿固定结构10固定在使用者小腿上,一般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为适应行走时弯曲部12角度变化导致小腿支具11上端在竖直方向的位移,在脚踝调节部1的上端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导向凹槽111,小腿固定结构10能够沿导向凹槽111延伸方向往返运动。本实施例中小腿固定结构10包含软性护垫101与锁扣件102,锁扣件101能够与软性护垫102形成环形固定圈,从而将本实用新型绑在小腿上,通过调节锁扣件101,改变松紧程度或完成拆卸。优选地,还可以直接在软性护垫101上设置粘扣,进一步优选地,软性护垫101内侧包含细小柔软的圆毛,外侧包含较硬带钩的刺毛,防止粘扣结构给小腿带来不适。
实施例中,足固定部2包含脚背位置固定杆21与脚跟位置固定杆22两个固定杆,其中:脚背位置固定杆21由左侧脚背固定杆、前固定杆、右侧脚背固定杆依次相连组成;脚跟位置由左侧足跟固定杆、后固定杆、右侧足跟固定杆依次相连组成。前固定杆、后固定杆能够分别在前、后两侧夹持住鞋体。足固定部2通过卡合件3与脚踝调节部1连接,其中,固定杆的两个端部可以与卡合件3产生相对滑动,且能够通过卡合固定形成一个整体。在鞋体上的所述前固定杆夹持位置高于所述后固定杆的夹持位置。优选地,还可以在固定杆内部设置卡合机构,固定杆两端与前述分支的远端过渡配合,自然状态下,卡合机构限制固定杆和分支之间的相对位移,当摁下或拨开开合机构开关时,固定杆与分支之间能够产生相对滑动。该方案能够使本发明新型结构更加紧凑,固定杆的前后调节操作也更简单方便,但缺点在于加工难度较大。
如图4所示,卡合件3卡合开关打开时,能够前后调节固定杆的位置,卡合件3卡合开关关闭时,固定杆位置被锁定。为方便使用者了解适用的尺寸,还可以在固定杆的两端标记刻度213。本实用新型能够很方便地调节固定杆并使之与鞋体接触,但脚背位置固定杆21还需要与鞋身进行固定,因此,实施例中在前固定杆上还设置了系带杆211,系带杆211上配有系带212,通过系带212与鞋身进行连接固定。为防止系带212轴向滑动,系带杆211上还在沿其轴向方向上设置了均匀分布的环形凸起。
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包含脚踝调节部1与足固定部2。脚踝调节部1包含小腿支具11与弯曲部12。小腿支具11上端设置有小腿固定结构10,并能沿小腿支具11上的导向凹槽111往返运动。小腿固定结构10包含软性护垫101与锁扣件102。弯曲部12包含了两个分支,在由近端向远端的延伸方向上,两个分支之间的间距递增,两个分支之间的空间形成了脚脖与鞋帮顶部的容纳空间。弯曲部12远端通过卡扣件3与足固定部2相连。足固定部2包含脚背位置固定杆21与脚跟位置固定杆22两个固定杆。固定杆与卡扣件连接的两端标有刻度213。脚背位置固定杆21上设置了系带杆211与系带21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开合件3的开关;调节脚背位置固定杆21与脚跟位置固定杆22,使脚脖与鞋帮顶部处于弯曲部12的两个分支形成的容纳空间中;系带212将系带杆111固定在鞋体上;然后关闭开合件3开关;将小腿固定结构10固定在小腿上。小腿支具11与弯曲部12由弹性件制成,行走过程中,小腿支具11会因为弯曲部12角度的变化,相对小腿产生长度方向的位移,由于小腿固定结构10能够沿小腿支具11上的导向凹槽111往返运动,避免小腿固定结构10与小腿之间产生活动摩擦。此外弹性件还具有吸收与释放作用力的特性,足部落下时吸收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足部抬起时释放作用力并起到反弹效果,行走时更加轻松舒适,缓解踝足部疲劳,起到良好的行走辅助以及康复辅助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脚踝调节部与足固定部;
所述脚踝调节部的下部与所述足固定部相连;
所述脚踝调节部包含小腿支具、弯曲部;
所述小腿支具的下部连接所述弯曲部的上部;
小腿支具包括小腿固定结构;
所述小腿固定结构位于脚踝调节部前侧;
弯曲部的远端连接足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调节部自上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两个分支,所述弯曲部包括所述两个分支;
所述两个分支包括踝左侧分支和踝右侧分支;
在由近端向远端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两个分支之间的间距递增;
两个分支之间形成脚脖与鞋帮顶部的容纳空间;
弯曲部远端的切向与小腿支具的延伸方向之间夹角小于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具、弯曲部由弹性件制成;
所述小腿支具的前侧面设置光滑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固定部包含至少两个固定杆;
所述两个固定杆分别构成脚背位置固定杆、脚跟位置固定杆;
所述脚背位置固定杆包含左侧脚背固定杆、前固定杆、右侧脚背固定杆;
所述左侧脚背固定杆、前固定杆、右侧脚背固定杆依次相连;
所述脚跟位置固定杆包含左侧足跟固定杆、后固定杆、右侧足跟固定杆;
所述左侧足跟固定杆、后固定杆、右侧足跟固定杆依次相连;
前固定杆与后固定杆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夹持住鞋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调节部与所述足固定部通过卡合件连接;
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与所述卡合件之间能够产生相对滑动;
固定杆与卡合件能够卡合固定成一个整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标有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杆上设置有系带杆;
所述系带杆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环形凸起;
系带杆上设置有系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结构位于所述脚踝调节部的上端;
所述脚踝调节部上端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凹槽;
小腿固定结构能够沿所述凹槽延伸方向往返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结构包含软性护垫与锁扣件;
所述锁扣件能够与所述软性护垫构成环形固定圈;
锁扣件能够调节所述环形固定圈径向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足辅助行走器,其特征在于,在鞋体上的所述前固定杆夹持位置高于所述后固定杆的夹持位置。
CN201720410659.3U 2017-04-18 2017-04-18 踝足辅助行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34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0659.3U CN207734335U (zh) 2017-04-18 2017-04-18 踝足辅助行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0659.3U CN207734335U (zh) 2017-04-18 2017-04-18 踝足辅助行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34335U true CN207734335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14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065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34335U (zh) 2017-04-18 2017-04-18 踝足辅助行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343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118A (zh) * 2019-03-25 2019-07-05 复旦大学 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
CN110013423A (zh) * 2019-03-25 2019-07-16 复旦大学 框架式防前倾支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118A (zh) * 2019-03-25 2019-07-05 复旦大学 框架式踝足辅助行走器
CN110013423A (zh) * 2019-03-25 2019-07-16 复旦大学 框架式防前倾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55364B1 (ja) 足の変形を伴う疾患を予防または治療するためのサポーター構造体
JP6161292B2 (ja) 外反母趾の機械的治療のための整形外科デバイス
KR101555003B1 (ko) 발 관절 서포터
RU97601U1 (ru) Ботинки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ие для инвалидов с деформациями стоп вследствие вялых и спастических параличей
US20240139012A1 (en) Ankle foot orthosi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207734335U (zh) 踝足辅助行走器
KR101269961B1 (ko) 신발창의 구조
EP2648660B1 (en) Sock assembly for correcting toe deformation
JPH03188849A (ja) 外反母趾矯正用装具
CN202724056U (zh) 五趾矫正鞋
JP5249463B1 (ja) 外反母趾による痛み解消を目的とした靴下
CN105310810A (zh) 足下垂矫形袜套
CN208540816U (zh) 一种可旋转丁字鞋
KR200378623Y1 (ko) 무지외반증 교정기
US20180368511A1 (en) Shoe having a foot-stimulating device
CN205434021U (zh) 地面反射型踝足矫形器
CN215132753U (zh) 长度可调前交叉韧带或跟腱断裂非手术复位运动治疗装置
JPWO2007032349A1 (ja) 靴下
CN220385383U (zh) 新型防足下垂锻炼装置
CN212996934U (zh) 跟腱断裂伤无须手术的运动治疗装置
CN214857898U (zh) 一种预防膝外翻矫形鞋
KR20200057931A (ko) 족부환자의 보행 특성에 적합한 족부환자용 신발
RU148216U1 (ru)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ижней конечности
CN201361158Y (zh) 脚拇趾外翻矫正带
CN215384982U (zh) 一种踝部固定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