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6842U -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6842U
CN207716842U CN201721878934.0U CN201721878934U CN207716842U CN 207716842 U CN207716842 U CN 207716842U CN 201721878934 U CN201721878934 U CN 201721878934U CN 207716842 U CN207716842 U CN 207716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roller
roller stick
group
conve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89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宏农
马义生
崔建保
孔凡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Beibo Light Crys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Beibo Silicon Nes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uoyang North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Beibo Silicon Nes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uoyang North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Beibo Silicon Nes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Priority to CN2017218789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16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6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6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该速冷段辊道窑由若干节窑体连接而成,每节窑体内均具有中空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用于盛放发泡陶瓷原料的匣钵、用于传输匣钵运动的辊棒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向窑体内吹入冷却风的鼓风装置,辊棒输送装置至少为两组,每组辊棒输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排与辊棒输送装置平行的吹风管组。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冷却风均匀吹散在各层匣钵及发泡陶瓷坯体表面,使每一层发泡陶瓷坯体的各部位均匀快速降温,同时,多层发泡陶瓷同时冷却,发泡陶瓷产品产量高,而且窑炉结构紧凑,产品发泡均匀,降温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发泡陶瓷保温板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背景技术
当前,发泡陶瓷保温板作为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现有发泡陶瓷保温板通常是在燃气隧道窑或燃气辊道窑中烧制,原料在特定热工艺条件下经晶化、发泡、烧结成型。具体来说,将原料布于匣钵中,匣钵放置于铺有耐火材料的窑车上,多个窑车前后紧贴一起依次沿轨道在隧道窑中依次经过排烟、预热、升温、恒温、急冷、缓冷等区段最后出窑。
现有烧制发泡陶瓷产品保温板、保温砖工艺在经过高温熔融发泡后,需要对其进行快速冷却处理,在快速冷却带,此时坯体中存在熔融液相,可以直接吹风冷却而不会导致开裂。在快速冷却带将烧制产品的温度快速降低到800℃以下再进行缓慢冷却。
如果烧制产品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冷却过慢,可能导致发泡过度,坯体中出现贯通气泡,降低发泡陶瓷产品的保温性能;如果快速冷却过程产品局部冷却不均匀,则可能导致发泡大小不均匀,后段缓慢冷却易开裂,发泡陶瓷成品强度不足。现有烧制发泡陶瓷的窑炉通常使用隧道窑,在快速冷却带通过侧部吹风冷却,多层码垛时很难将中部热量带出,造成冷却不均匀,冷却效率低;使用辊道窑烧制发泡陶瓷时通常为单层,冷却效果较隧道窑好,但产量太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发泡陶瓷所用的辊道窑冷却效率低、产量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该速冷段辊道窑通过设置多排传输匣钵的输送装置,而且在每排辊棒输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排吹风管组,吹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向其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吹风的吹风口,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冷却风均匀吹散在各层匣钵及发泡陶瓷坯体表面,使每一层发泡陶瓷坯体的各部位均匀快速降温,而且窑炉结构紧凑,产品发泡均匀,降温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该速冷段辊道窑由若干节窑体连接而成,每节窑体内均具有中空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用于盛放发泡陶瓷原料的匣钵、用于传输匣钵运动的辊棒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向窑体内吹入冷却风的鼓风装置,所述辊棒输送装置至少为两组,且沿腔室内高度方向水平排布,每组辊棒输送装置均包括呈一水平面转动排布在腔室内的一排若干根输送辊棒,且该组辊棒输送装置中所有输送辊棒同侧的端头伸出窑体后由一辊棒传动机构带动其同步转动;所述每组辊棒输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排与辊棒输送装置平行的吹风管组,每排吹风管组均由同一水平面内与输送辊棒平行排布的若干根吹风管组成,每根吹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向其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吹风的吹风口,每根吹风管的两端均通过软管与一集气室连通,集气室与鼓风装置中的鼓风机连接,以使鼓风机鼓出的气流经集气室送入到每根吹风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窑体包括机架和沿机架内壁铺设的耐火保温层,且耐火保温层铺设后在机架中部形成中空的长方体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每组辊棒输送装置中的任意一根输送辊棒与相邻辊棒输送装置中对应位置的输送辊棒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一组辊棒输送装置中相邻两根输送辊棒的上方或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位于最上部的一排吹风管组只向其下方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吹风,位于最下部的一排吹风管组只向其上方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吹风,两组辊棒输送装置之间具有一排吹风管组,且该排吹风管组分别向其上下两侧相邻的两组辊棒输送装置同时吹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位于最上部的一排吹风管组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其下方相邻辊棒输送装置中两根输送辊棒中间位置的上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为两排,这两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两根输送辊棒吹风;位于最下部的一排吹风管组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其上方相邻辊棒输送装置中两根输送辊棒中间位置的下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为两排,这两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两根输送辊棒吹风;位于两组辊棒输送装置之间的一排吹风管组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这两组辊棒输送装置中任意一组辊棒输送装置中两根相邻输送辊棒中间位置的上方或下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为四排,这四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四根输送辊棒吹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吹风口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15-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集气室为对称设置在窑体顶部两侧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内部被水平隔板分隔成若干层腔室,且腔室的数量与吹风管组的数量对应,以使每排吹风管组的两端通过软管与两侧集气室的对应腔室连接;所述集气室的两部分通过三通与鼓风机连接,且在三通与鼓风机之间设置有与集气室两侧腔室总数相对应的鼓风调节阀,以使每个鼓风调节阀控制一个腔室内气流的通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窑体内还设置有引风装置,该引风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窑体顶部两侧的两排引风管,这两排引风管的底端伸入到窑体内腔室的顶部,两排引风管的上端通过引风调节阀汇入到两根引风总管中,这两根引风总管与通过三通与引风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风机与三通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配风口,以使外部风冷与窑内引出的热风汇总后由引风机抽出排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每组所述辊棒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调速齿轮箱,调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等间距排布有与若干锥形传动齿,且锥形传动齿的数量与该组辊棒传动机构对应的辊棒输送装置中输送辊棒的数目对应,以使每一个锥形传动齿与一根输送辊棒端部的传动齿轮啮合,从而使传动轴带动该组辊棒输送装置中所有的输送辊棒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两组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间共用一排吹风管组,所述辊棒输送装置中任意一根输送辊棒的两端部均套设有辊棒套,且输送辊棒与辊棒套间隙配合,每一个辊棒套均固定在窑体内设有的耐火保温层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排传输匣钵的输送装置,而且在每排辊棒输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排吹风管组,吹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向其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吹风的吹风口,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冷却风均匀吹散在各层匣钵及发泡陶瓷坯体表面,使每一层发泡陶瓷坯体的各部位均匀快速降温,同时,多层发泡陶瓷同时冷却,发泡陶瓷产品产量高,而且窑炉结构紧凑,产品发泡均匀,降温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节窑体的侧向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最上层吹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两组辊棒输送装置之间的吹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最下层吹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窑体,101、机架,102、耐火保温层,2、辊棒输送装置,201、输送辊棒,202、辊棒传动机构,3、鼓风装置,301、鼓风机,302、鼓风调节阀,303、集气室,304、软管,305、吹风管组,306、吹风口,4、引风装置,401、引风机,402、引风调节阀,403、引风管,404、配风口,5、匣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该速冷段辊道窑由若干节窑体1连接而成,每节窑体1内均具有中空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用于盛放发泡陶瓷原料的匣钵5、用于传输匣钵5运动的辊棒输送装置2以及用于向窑体1内吹入冷却风的鼓风装置3,所述辊棒输送装置2至少为两组,且沿腔室内高度方向水平排布,每组辊棒输送装置2均包括呈一水平面转动排布在腔室内的一排若干根输送辊棒201,且该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所有输送辊棒201同侧的端头伸出窑体1后由一辊棒传动机构202带动其同步转动;所述每组辊棒输送装置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排与辊棒输送装置2平行的吹风管组305,每排吹风管组305均由同一水平面内与输送辊棒201平行排布的若干根吹风管组成,每根吹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向其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2吹风的吹风口306,每根吹风管的两端均通过软管304与一集气室303连通,集气室303与鼓风装置3中的鼓风机301连接,以使鼓风机301鼓出的气流经集气室303送入到每根吹风管内。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窑体1包括机架101和沿机架101内壁铺设的耐火保温层102,且耐火保温层102铺设后在机架101中部形成中空的长方体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每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的任意一根输送辊棒201与相邻辊棒输送装置2中对应位置的输送辊棒201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一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相邻两根输送辊棒201的上方或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位于最上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只向其下方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2吹风,位于最下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只向其上方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2吹风,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之间具有一排吹风管组305,且该排吹风管组305分别向其上下两侧相邻的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同时吹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位于最上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其下方相邻辊棒输送装置2中两根输送辊棒201中间位置的上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306为两排,这两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两根输送辊棒201吹风;位于最下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其上方相邻辊棒输送装置2中两根输送辊棒201中间位置的下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306为两排,这两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两根输送辊棒201吹风;位于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之间的一排吹风管组305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这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任意一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两根相邻输送辊棒201中间位置的上方或下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306为四排,这四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四根输送辊棒201吹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吹风口306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15-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集气室303为对称设置在窑体1顶部两侧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内部被水平隔板分隔成若干层腔室,且腔室的数量与吹风管组305的数量对应,以使每排吹风管组305的两端通过软管304与两侧集气室303的对应腔室连接;所述集气室303的两部分通过三通与鼓风机301连接,且在三通与鼓风机301之间设置有与集气室303两侧腔室总数相对应的鼓风调节阀302,以使每个鼓风调节阀302控制一个腔室内气流的通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窑体1内还设置有引风装置4,该引风装置4包括分别设置在窑体1顶部两侧的两排引风管403,这两排引风管403的底端伸入到窑体1内腔室的顶部,两排引风管403的上端通过引风调节阀402汇入到两根引风总管中,这两根引风总管与通过三通与引风机40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风机401与三通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配风口404,以使外部风冷与窑内引出的热风汇总后由引风机401抽出排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每组所述辊棒传动机构202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调速齿轮箱,调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等间距排布有与若干锥形传动齿,且锥形传动齿的数量与该组辊棒传动机构202对应的辊棒输送装置2中输送辊棒201的数目对应,以使每一个锥形传动齿与一根输送辊棒201端部的传动齿轮啮合,从而使传动轴带动该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所有的输送辊棒201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两组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2间共用一排吹风管组305。所述辊棒输送装置2中任意一根输送辊棒201的两端部均套设有辊棒套,且输送辊棒201与辊棒套间隙配合,每一个辊棒套均固定在窑体1内设有的耐火保温层102内;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辊棒输送装置2的数量可以是两组、四组甚至更多,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4只是给出了三组辊棒输送装置2时的布局结构,当辊棒输送装置2为其余数量时,其布局结构与三组辊棒输送装置2时布局结构相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该速冷段辊道窑由若干节窑体(1)连接而成,每节窑体(1)内均具有中空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用于盛放发泡陶瓷原料的匣钵(5)、用于传输匣钵(5)运动的辊棒输送装置(2)以及用于向窑体(1)内吹入冷却风的鼓风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棒输送装置(2)至少为两组,且沿腔室内高度方向水平排布,每组辊棒输送装置(2)均包括呈一水平面转动排布在腔室内的一排若干根输送辊棒(201),且该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所有输送辊棒(201)同侧的端头伸出窑体(1)后由一辊棒传动机构(202)带动其同步转动;所述每组辊棒输送装置(2)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排与辊棒输送装置(2)平行的吹风管组(305),每排吹风管组(305)均由同一水平面内与输送辊棒(201)平行排布的若干根吹风管组成,每根吹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向其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2)吹风的吹风口(306),每根吹风管的两端均通过软管(304)与一集气室(303)连通,集气室(303)与鼓风装置(3)中的鼓风机(301)连接,以使鼓风机(301)鼓出的气流经集气室(303)送入到每根吹风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包括机架(101)和沿机架(101)内壁铺设的耐火保温层(102),且耐火保温层(102)铺设后在机架(101)中部形成中空的长方体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的任意一根输送辊棒(201)与相邻辊棒输送装置(2)中对应位置的输送辊棒(201)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一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相邻两根输送辊棒(201)的上方或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只向其下方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2)吹风,位于最下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只向其上方相邻的辊棒输送装置(2)吹风,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之间具有一排吹风管组(305),且该排吹风管组(305)分别向其上下两侧相邻的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同时吹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其下方相邻辊棒输送装置(2)中两根输送辊棒(201)中间位置的上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306)为两排,这两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两根输送辊棒(201)吹风;位于最下部的一排吹风管组(305)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其上方相邻辊棒输送装置(2)中两根输送辊棒(201)中间位置的下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306)为两排,这两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两根输送辊棒(201)吹风;位于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之间的一排吹风管组(305)中任意一根吹风管均位于这两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任意一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两根相邻输送辊棒(201)中间位置的上方或下方,该吹风管上的吹风口(306)为四排,这四排吹风口倾斜向与其最近的四根输送辊棒(201)吹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306)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15-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室(303)为对称设置在窑体(1)顶部两侧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内部被水平隔板分隔成若干层腔室,且腔室的数量与吹风管组(305)的数量对应,以使每排吹风管组(305)的两端通过软管(304)与两侧集气室(303)的对应腔室连接;所述集气室(303)的两部分通过三通与鼓风机(301)连接,且在三通与鼓风机(301)之间设置有与集气室(303)两侧腔室总数相对应的鼓风调节阀(302),以使每个鼓风调节阀(302)控制一个腔室内气流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内还设置有引风装置(4),该引风装置(4)包括分别设置在窑体(1)顶部两侧的两排引风管(403),这两排引风管(403)的底端伸入到窑体(1)内腔室的顶部,两排引风管(403)的上端通过引风调节阀(402)汇入到两根引风总管中,这两根引风总管与通过三通与引风机(40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机(401)与三通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配风口(404),以使外部风冷与窑内引出的热风汇总后由引风机(401)抽出排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辊棒传动机构(202)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调速齿轮箱,调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等间距排布有与若干锥形传动齿,且锥形传动齿的数量与该组辊棒传动机构(202)对应的辊棒输送装置(2)中输送辊棒(201)的数目对应,以使每一个锥形传动齿与一根输送辊棒(201)端部的传动齿轮啮合,从而使传动轴带动该组辊棒输送装置(2)中所有的输送辊棒(201)同步转动。
CN201721878934.0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Active CN207716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8934.0U CN207716842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8934.0U CN207716842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6842U true CN207716842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8934.0U Active CN207716842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168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988A (zh) * 2017-12-28 2018-04-20 洛阳北玻硅巢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0988A (zh) * 2017-12-28 2018-04-20 洛阳北玻硅巢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3748B (zh) 一种温区互错布置双层辊道窑
CN107917615A (zh) 一种烧制发泡陶瓷保温板用多段式辊道窑
CN207716842U (zh)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CN207716843U (zh)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电加热辊道窑烧成系统
CN206291719U (zh) 一种组装隧道窑
CN207907686U (zh) 一种烧制发泡陶瓷保温板用多段式辊道窑
CN104315840B (zh) 一种节能气氛箱式炉
CN207716845U (zh) 一种烧制发泡陶瓷用缓冷辊道窑
CN101672577B (zh) 一种烧结砖隧道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0463984U (zh) 一种高温隧道式电热窑炉
CN209116744U (zh) 一种辊道窑保温装饰烧结一体板退火装置
CN102778126B (zh) 一次码烧隧道窑
CN107940989A (zh)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电加热辊道窑烧成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7940988A (zh) 一种发泡陶瓷烧制用速冷段辊道窑
CN207649334U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动化辊道窑
CN207231196U (zh) 一种辊道窑
CN210180150U (zh) 一种环保型隧道窑
CN205066422U (zh) 多用途微波高温辊道窑
CN204329615U (zh) 一种新型电窑炉
CN105973007B (zh) 一种窑炉设备及利用其制作烧结砖的方法
CN209655785U (zh) 辊道窑
CN107906950A (zh) 一种烧制发泡陶瓷用缓冷辊道窑
CN205262172U (zh) 一种节能平顶隧道窑
CN206207992U (zh) 一种高效隧道窑
CN110307718A (zh) 一种双通道分隔层结构及节能型辊道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2

Address after: No. 166, Luoyi Road, Luoyang high tech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Beibao Silicon Nes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6, Luoyi Road, Luoyang high tech Zone, Henan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LUOYANG NORTHGLAS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NORTHGLASS SILICON NES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66, Luoyi Road, high tech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oyang Beibo Light Crys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6, Luoyi Road, high tech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Beibao Silicon Nes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