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5465U -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5465U
CN207715465U CN201721875344.2U CN201721875344U CN207715465U CN 207715465 U CN207715465 U CN 207715465U CN 201721875344 U CN201721875344 U CN 201721875344U CN 207715465 U CN207715465 U CN 207715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oling duct
piston
piston rod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53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u Huachuan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zhou Yunnei Pow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u Yunnei Pow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zhou Yunnei Pow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53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15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5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5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属于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和压盖,所述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盖,所述活塞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所述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中心轴位置设置有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冷却气体发生装置相连通。本申请不但使活塞杆能够快速的降温,还能保证活塞杆每个部位的降温效率一致,进而能快速将死油缸受热温度,且提高了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的活动部件(如起重机吊壁)。
液压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压油频繁的压进或压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影响液压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温度过高还会使液压油产生油雾,引起爆炸,不安全,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没有冷却装置,只能靠自然冷却,影响了其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液压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压油频繁的压进或压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影响液压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温度过高还会使液压油产生油雾,引起爆炸,不安全,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没有冷却装置,只能靠自然冷却,影响了其使用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和压盖,所述缸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压盖,所述活塞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所述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中心轴位置设置有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冷却气体发生装置相连通。
工作原理:冷却气体发生装置向进气口处通入冷却气体,冷却气体在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内冷却后从出气孔排出,将活塞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出气口排放除去。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和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的分布,不但使得活塞杆能够快速的降温,还能保证活塞杆每个部位的降温效率一致,进而能快速将死油缸受热温度,且大大提高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压油频繁的压进或压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影响液压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温度过高还会使液压油产生油雾,引起爆炸,不安全,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没有冷却装置,只能靠自然冷却,影响了其使用性能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气体发生装置依次包括与所述进气口相连的软管,与所述软管相连的输气管,与所述输气管相连通的冷却气体箱,以及所述输气管内的风机和所述输气管上的阀门。冷却气体箱产生冷却气体,打开阀门,通过输气管内风机的作用,将冷却气体通入进气口,软管便于活塞做往复运动时伸长或缩短,冷却气体使液压油缸冷却效果好。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软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和第三连接机构,所述输气管与所述软管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螺旋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机构与所述第四连接机构螺旋连接。螺旋连接的好处,一是连接牢固,二是便于拆卸,方便检查软管和输气管是否漏气。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缸筒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使活塞与缸筒之间密封,防止漏油。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一圈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圈。导向圈对活塞杆起支撑和导向作用,第二密封圈使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密封,防止漏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冷却气体发生装置向进气口处通入冷却气体,冷却气体在螺旋形第一冷却通道和直线形第二冷却通道内冷却后从出气孔排出,将活塞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出气口排放除去;(2)螺旋形第一冷却通道和直线形第二冷却通道的分布,不但使得活塞杆能够快速的降温,还能保证活塞杆每个部位的降温效率一致,进而能快速将死油缸受热温度,且大大提高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3)软管的设置便于活塞做往复运动时伸长或缩短;(4)螺旋连接的好处,一是连接牢固,二是便于拆卸,方便检查软管和输气管是否漏气;(5)第一密封圈使活塞与缸筒之间密封,防止漏油;(6)导向圈对活塞杆起支撑和导向作用,第二密封圈使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密封,防止漏油;(7)通过对液压油缸本体的冷却,使其在工作中不会产生油雾,使液压油的性能高,使用寿命长,不会有爆炸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活塞杆内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缸筒,2-端盖,3-压盖,4-活塞,5-活塞杆,6-导向套,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第一冷却通道,10-第二冷却通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第一连接机构,14-第二连接机构,15-第三连接机构,16-第四连接机构,17-软管,18-输气管,19-风机,20-阀门,21-冷却气体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包括缸筒1,缸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2和压盖3,所述缸筒1内设置有活塞4,所述活塞4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另一端穿过压盖3,所述活塞杆5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9,所述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9中心轴位置设置有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10,所述第一冷却通道9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10的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9的始端设置有进气口11,所述第二冷却通道10的末端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与冷却气体发生装置相连通。
工作原理:冷却气体发生装置向进气口11处通入冷却气体,冷却气体在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9和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10内冷却后从出气孔排出,将活塞4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出气口12排放除去。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9和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10的分布,不但使得活塞4杆能够快速的降温,还能保证活塞4杆每个部位的降温效率一致,进而能快速将死油缸受热温度,且大大提高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压油频繁的压进或压出,具有较高的温度,影响液压油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此外温度过高还会使液压油产生油雾,引起爆炸,不安全,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缸没有冷却装置,只能靠自然冷却,影响了其使用性能的问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气体发生装置依次包括与所述进气口11相连的软管17,与所述软管17相连的输气管18,与所述输气管18相连通的冷却气体箱21,以及所述输气管18内的风机19和所述输气管18上的阀门20。
冷却气体箱21产生冷却气体,打开阀门20,通过输气管18内风机19的作用,将冷却气体通入进气口11,软管17便于活塞4做往复运动时伸长或缩短,冷却气体使液压油缸冷却效果好。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口11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13,所述软管17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14和第三连接机构15,所述输气管18与所述软管17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机构16,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3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14螺旋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机构15与所述第四连接机构16螺旋连接。
螺旋连接的好处,一是连接牢固,二是便于拆卸,方便检查软管17和输气管18是否漏气。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活塞4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缸筒1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圈7。
第一密封圈7使活塞4与缸筒1之间密封,防止漏油。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压盖3与所述活塞4杆之间设置有一圈导向套6,所述导向套6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活塞4杆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圈8。
导向圈对活塞4杆起支撑和导向作用,第二密封圈8使活塞4杆与导向套6之间密封,防止漏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包括缸筒(1),缸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盖(2)和压盖(3),所述缸筒(1)内设置有活塞(4),所述活塞(4)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的另一端穿过压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9),所述螺旋形的第一冷却通道(9)中心轴位置设置有直线形的第二冷却通道(10),所述第一冷却通道(9)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10)的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9)的始端设置有进气口(11),所述第二冷却通道(10)的末端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与冷却气体发生装置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体发生装置依次包括与所述进气口(11)相连的软管(17),与所述软管(17)相连的输气管(18),与所述输气管(18)相连通的冷却气体箱(21),以及所述输气管(18)内的风机(19)和所述输气管(18)上的阀门(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13),所述软管(17)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14)和第三连接机构(15),所述输气管(18)与所述软管(17)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机构(16),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3)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14)螺旋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机构(15)与所述第四连接机构(16)螺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缸筒(1)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与所述活塞(4)杆之间设置有一圈导向套(6),所述导向套(6)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活塞(4)杆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圈(8)。
CN201721875344.2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Active CN207715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5344.2U CN207715465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5344.2U CN207715465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5465U true CN207715465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0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5344.2U Active CN207715465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154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9761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扬州市联众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型冷却机构的卧式液压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9761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扬州市联众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型冷却机构的卧式液压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MI20112393A1 (it) Valvole rotative attuate roto-traslanti per compressori alternativi e relativi metodi
CN207715465U (zh)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CN107654440A (zh) 具有防护装置的液压油缸
CN103726948B (zh) 液体活塞热气机
CN203098201U (zh) 一种无油润滑压缩机高效冷却填料密封装置
CN201866399U (zh) 高温热风门轴封装置
CN109058069A (zh) 一种水冷式无油空压机
CN204851842U (zh) 一种液压缸冷却系统
CN215950013U (zh) 一种应用于液压油缸冷却降温装置
CN204729135U (zh) 一种汽轮机的喷嘴室装置和汽轮机
CN201407148Y (zh) 天然气压缩机高压气缸
CN208184924U (zh) 一种压缩机活塞杆
CN204373964U (zh) 高温取样探头
CN203742829U (zh) 液体活塞热气机
CN204187115U (zh) 高温高压阀填料密封结构
CN207777825U (zh) 吹灰管的密封结构以及密封系统
CN105909716A (zh) 一种新型粘滞流体阻尼器
CN103104706B (zh) 干燥机轴头密封装置
CN105736076A (zh) 一种利用汽轮机排汽余速损失的导流器
CN206723001U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的密封结构
CN207728398U (zh) 逆向加压汽封装置
CN206522296U (zh) 一种密封性能优良的气缸
CN207195125U (zh) 压缩机
CN206600326U (zh) 两级气缸
CN104358923A (zh) 高温高压阀填料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 Jinlong Avenue, Jingkai District, Da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zhou Huachuan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635000 No. 55 Nanwai Xinqiao Road, Daxian County, Da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zhou Yunnei power Automobile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