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3007U - 称重下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称重下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3007U
CN207713007U CN201721522515.3U CN201721522515U CN207713007U CN 207713007 U CN207713007 U CN 207713007U CN 201721522515 U CN201721522515 U CN 201721522515U CN 207713007 U CN207713007 U CN 207713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frame body
frame
weigh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25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龙飞
齐龙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as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as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as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as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225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13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3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3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称重下料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架体、固设在所述架体上部的多个下料仓和固设在所述架体上并设于所述下料仓下方的多个送料装置,所述下料仓内设有螺旋下料装置,所述螺旋下料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架体上的传动电机和设于所述下料仓内并且由传动电机带动其转动的下料杆,所述下料杆的侧面上固设有锥形螺旋叶,所述下料杆的下部固设有多个拨料杆,达到了避免物料在输送时由于凝结而很难下料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称重下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称重下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也越来越多样,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物料的下料给料设备。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202048967U为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微量称重给料装置,属于称重给料装置。称重给料装置的料斗位于框架内,料斗的上端通过称重模块与框架连接,在框架的上端连接有上保护架;在料斗上端的中间位置有进料管和排气孔,在进料管的下方有布料板,在料斗内有破拱板和防冲击板;在料斗底部连接有拌料器和螺旋输送机,拌料器位于料斗内,螺旋输送机的一端位于框架外,拌料器与螺旋输送机共用一根轴,在拌料器的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减速机,另一端为螺旋出料口。优点:整体结构简单,组装件少,故障率低;能够实现静态下的连续给料作业,不仅可以作为减重秤使用,还可以作为计重秤使用,均可单台、多台组合使用,实现物料的自动配比。
虽然目前的下料给料设备能够实现下料的效果,但是由于有些物料容易凝结,导致下料的速度下降,进而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如何解决物料凝结是一个急需要做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称重下料设备,具有避免物料在输送时由于凝结而很难下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称重下料设备,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架体、固设在所述架体上部的多个下料仓和固设在所述架体上并设于所述下料仓下方的多个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内设有螺旋下料装置,所述螺旋下料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架体上的传动电机和设于所述下料仓内并且由传动电机带动其转动的下料杆,所述下料杆的侧面上固设有锥形螺旋叶,所述下料杆的下部固设有多个拨料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锥形螺旋叶带动物料下降,能够在物料有一定的凝结时依然能够通过转动将物料以比较稳定的速度运输出去,增加了工作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下料杆的上部固设有多个搅动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搅动叶片能够搅动下料仓内的物料,将下料仓内的物料不停地运动,在运动的同时物料能够更加容易地进入到锥形螺旋叶带动的那部分腔室,还能起到将一部分凝结的物料打碎的效果。
较佳的,其中一个送料装置为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固设在架体上的输送电机、固设在所述架体上的外壳、转动连接在外壳内的输送杆和固设在输送杆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杆与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螺旋输送装置能将物料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运送出去,制造成本比较简单,并且密闭性比较好,能够有效防止物料的飞扬。
较佳的,所述螺旋输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下料仓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接料管,所述架体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和调节板,所述架体的对应位置处设有支撑座,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内,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调节板能够调节下料仓内物料的下料量,通过调节调节板,能够改变下料仓内的下料速度,从而改变两种物料的配比速度。
较佳的,所述调节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把手可以很轻松地通过转动调节杆带动调节板进行进入与抽出,这样更加省力,调节速度也增加迅速。
较佳的,所述接料管内壁与调节板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滑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滑动槽能够保证调节板在放置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调节板调节的不够准确,造成整个装置的精准度下降。
较佳的,其余下料装置均为密闭传送装置,所述密闭传送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架体上的转动电机、固设在所述架体上的架壳、固设于所述架壳内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两个转筒和连接在所述转筒上的护尘带,所述护尘带的两侧均为反复折叠形的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转筒带动护尘带运输物料,由于护尘带的两侧有折叠形的护板,物料在运输的同时会由于护板的阻挡而无法洒出。
较佳的,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且设于所述下料装置底部的辅料仓和放置在地面上并且设于所述辅料仓下部的出料传送装置,所述出料传送装置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电机、放置在地面上的框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内的两个滚筒和连接在滚筒上的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传送带上接受到物料之后,底座电机工作,物料通过传送带运走,然后输送到下一步的装置之中,这样通过传送带将物料运走,减少了人力劳动。
较佳的,所述架体上设有支撑所述传送带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架体上的连接弯杆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弯杆上的转动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辊在不工作时对传送带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工作时传送带能够带动转动辊进行转动,进而减少了传送带工作时的摩擦,增加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下料仓内设有螺旋传送装置,能够将堆积在下料仓内的物料以均等的速度进行输送;
2.本实用新型拨料杆能够将凝结成小块的物料进行打碎,防止物料因为过大而导致下方运送和配比的不方便;
3.本实用新型搅动叶片能够将料仓内的物料运动起来,这样的物料下料的更加迅速;
4.本实用新型调节板能够调节下料仓下料的速度,让物料以人们所需求的速度进行下降;
5.本实用新型调节杆螺纹连接在支撑座上,调节杆转动起来更加省力,更加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送料下料设备整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中防尘下料装置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凸显防尘帽与防尘盖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中防尘下料装置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中凸显螺旋下料装置的连接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中凸显螺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凸显螺旋输送装置爆炸图;
图8是实施例中螺旋输送装置爆炸图;
图9是实施例中密闭传送装置爆炸图;
图10是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结构图;
图11是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爆炸图;
图12时实施例中凸显辅料仓与出料传送装置结构图;
图13是实施例中辅料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中搭扣结构图;
图15是实施例中密封下料装置结构图;
图16是实施例中出料传送装置结构图。
图中,1、架体;11、支撑座;2、下料仓;21、壳体;22、下料管;221、防尘盖;23、通风管;231、防尘帽;24、出料方管;25、凸台;26、防尘进料装置;261、上平衡杆;262、平衡台;2621、连接块;263、上丝杆;264、上配重块;27、螺旋下料装置;271、传动电机;272、传动杆;273、换向器;274、下料杆;275、搅动叶片;276、锥形螺旋叶;277、拨料杆;28、调节装置;281、调节杆;282、调节板;283、转动把手;29、法兰;3、送料装置;31、螺旋输送装置;311、输送电机;312、外壳;3121、接料管;3122、滑动槽;313、输送杆;314、螺旋叶片;32、密闭传送装置;321、转动电机;322、封闭壳;3221、收料管;3222、换气管;3223、去料管;323、架壳;324、传输装置;3241、转筒;3242、护尘带;3243、护板;325、调节组件;3251、固紧台;3252、滑动块;3253、固紧丝杆;3254、螺母;3255、滑移槽;326、传输杆;4、辅料仓;41、仓体;411、进料口;412、圆形出料管;413、筛选口;414、检修口;415、连接台;42、筛选装置;421、振动电机;422、筛网;4221、网板;4222、滤网;423、滑移板;424、搭扣;425、拉环;43、密封下料装置;431、下平衡杆;432、接料槽;4321、橡胶套;433、下丝杆;434、下配重块;44、橡胶垫;5、出料传送装置;51、底座电机;52、接力杆;53、框架;54、滚筒;55、传送带;56、支撑装置;561、连接弯杆;562、转动辊;57、张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称重下料设备,结合图1,包括架体1、下料仓2、送料装置3、辅料仓4和出料传送装置5,架体1放置在地面上。
结合图2和图3,下料仓2(参考图1)共有三组,下料仓2包括壳体21、下料管22、通风管23和出料方管24,壳体21固设在架体1(参考图1)上,下料管22共有两个,两个下料管22固设在壳体21的顶部,下料管22的上部设有防尘盖221,防尘盖221四周向内弯折形成翻边,防尘盖221通过翻边卡接在下料管22上。
在两个下料管22的中间设有通风管23,通风管23固设在壳体21的顶部,通风管23上套设有防尘帽231,出料方管24固设于壳体21的底部。
结合图2和图4,三组下料仓2的内部均设有防尘进料装置26,防尘进料装置26共设有两组,防尘进料装置26包括上平衡杆261、平衡台262、上丝杆263和上配重块264,壳体21的内侧壁两侧均固设有凸台25,凸台25内开设有通孔,上平衡杆261固设在通孔内,平衡台262上开设有铰接孔,平衡台262与平衡杆261进行铰接。
平衡台262的前端呈半圆形,上丝杆263固设在平衡台262的侧壁上,上配重块264螺纹连接在上丝杆263上。
平衡台262在所述上配重块264重力作用下呈现水平状态,此时平衡台262将所述下料管22下端面的一半完全覆盖,则两个所述平衡台262能够将所述下料仓2(参考图1)的下端面紧紧闭合。
结合图5和图6,三组下料仓2(参考图1)分别对两种不同的物料进行下料,第一组下料仓2内设有螺旋下料装置27,螺旋下料装置27包括传动电机271、传动杆272、换向器273、下料杆274和锥形螺旋叶276,传动电机271固设在架体1(参考图1)上,传动杆272固设在传动电机271的转轴上,换向器273与传动杆272连接并且设于远离传动电机271处。
下料杆274连接于换向器273内并且竖直设于下料仓2的中心位置处,锥形螺旋叶276固设在下料杆274上,锥形螺旋叶276与下料仓2的内壁相接,下料杆274的下部固设有多个拨料杆277,多个拨料杆277均匀设于下料杆274的侧壁上,下料杆274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搅动叶片275,搅动叶片275固设在下料杆274侧壁上。
结合图7和图8,送料装置3包括螺旋输送装置31和密闭传送装置32,螺旋输送装置31设于第一组下料仓2(参考图1)的下方,螺旋输送装置31包括输送电机311、外壳312、输送杆313和螺旋叶片314,输送电机311固设在架体1(参考图1)上,外壳312固设在架体1上,外壳312上设有连接孔,输送杆313转动连接在连接孔内并且固设在输送电机311的转轴上。
结合图7和图8,螺旋叶片314固设在输送杆313上,螺旋叶片314与外壳312的内壁相贴合,外壳312的上部固设有接料管3121,接料管3121与出料方管24通过设在两者之间的法兰29(参考图7)连接。
密闭传送装置32设于其余两组下料仓2(参考图1)的下方,密闭传送装置32包括封闭壳322、转动电机321、架壳323、传输装置324和调节组件325,封闭壳322上固设有收料管3221、换气管3222和去料管3223。
封闭壳322固设在架体(参考图1)上,收料管3221设于封闭壳322的上方,换气管3222设在封闭壳322的前端,去料管3223设在封闭壳322的下方,转动电机321和架壳323固设在架体1上,转动电机321的转轴上固设有传输杆326。
传输装置324包括两个转筒3241和护尘带3242,两个转筒3241分别设于架壳323的两端,靠近转动电机321的转筒3241转动连接在传输杆326上,远离转动电机321的转筒3241转动连接在架壳323上,护尘带3242连接于两个转筒3241上,护尘带3242的两侧均固设有反复折叠形的护板3243。
结合图10,调节组件325共有两组并分别设于架壳323的两侧,调节组件325包括固紧台3251、滑动块3252和固紧丝杆3253,固紧台3251固设在架壳323上。
固紧台3251的内部开设有固紧槽,固紧槽的上下两端开设有滑移槽3255,滑动块3252滑移连接于滑移槽3255,滑动块3252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转筒3241的两端转动连接于连接孔内。
固紧丝杆3253螺纹连接在滑动块3252内,固紧台3251的侧壁上开设有固紧孔,固紧丝杆3253穿插出固紧孔内,固紧丝杆3253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254,并且螺母3254紧贴在固紧台3251内侧壁上。
结合图11,下料仓2与送料装置3之间共设有三组调节装置28,调节装置28包括调节杆281、调节板282和转动把手283,调节板282设于接料管3121内,接料管3121内壁对应调节板282的位置处开设有滑动槽3122,调节杆281转动连接于调节板282上。
架体1(参考图1)对应调节杆281位置处固设有支撑座11,调节杆281螺纹连接在支撑座11内,转动把手283固设在调节杆281远离调节板282的一端。
结合图12和图13,送料装置3(参考图1)与出料传送装置5之间设有辅料仓4,辅料仓4包括仓体41和圆形出料管412,仓体41固设在架体1(参考图1)上,仓体41与架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4,仓体4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411,圆形出料管412固设于仓体41的下部。
仓体41的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414,仓体41的内部设有筛选装置42,筛选装置42包括振动电机421、滑移板423和筛网 422,振动电机421固设在仓体41的外侧壁上,仓体41的两侧开设有筛选口413,滑移板423共有两个,两个滑移板423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筛选口413内。
筛网422设于两块滑移板423之间,筛网422包括网板4221和滤网4222,网板4221的两侧分别与两块滑移板423固定连接,滤网4222设于网板4221的底部,滑移板423远离筛网422的一端固设有拉环425,滑移板423与仓体41之间设有对两者进行连接的多个搭扣424(参考图14)。
结合图13和图15,仓体41的下部设有密封下料装置43,密封下料装置43共有两组,密封下料装置43包括下平衡杆431、接料槽432、下丝杆433和下配重块434,仓体41的侧壁上固设有两个连接台415,连接台415上开设有连接口,下平衡杆431铰接在连接口内。
接料槽432固定连接于下平衡杆431,下配重块434上内开设有螺纹孔,下配重块434螺纹连接在下丝杆433上,密封下料装置43对称设于仓体41的两侧,在下配重块434的重力作用下接料槽432水平,此时两个接料槽432紧闭贴合将圆形出料管412的下部封闭,两个接料槽432的连接处固设有橡胶套4321。
结合图1和图16,出料传送装置5设于地面上,出料传送装置5包括底座电机51、接力杆52、框架53、滚筒54、传送带55和张紧组件57,底座电机51与框架53放置在地面上,接力杆52固设在底座电机51的转轴上。
滚筒54共有两个,靠近底座电机51的滚筒54转动连接于接力杆52上,远离转动电机321的滚筒54转动连接于张紧组件57,传送带55连接在两个滚筒54上,张紧组件57的结构与调节组件325相同,在此不再追述。
框架53的上部设有多个支撑装置56,多个支撑装置56设于框架53的两侧,支撑装置56包括连接弯杆561和转动辊562,连接弯杆561固设在框架53上,连接弯杆561倾斜设置,转动辊562转动连接在连接弯杆561上。
转动辊562支撑传送带55,由于多个支撑装置56设于框架53的两侧,则放置在支撑装置56上的传送带55呈现V形。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首先用龙门吊将要运输的物料装入桶内,然后吊起,将下料管22上的防尘盖221打开,防尘盖221在不使用时起到防尘的效果,防尘盖221卡接在下料管22的上部,可以很轻松地进行打开与固定,通风管23上的防尘帽231也同时打开,防尘帽231套设在通风管23上,可以很轻松地卸下和安装。
防尘盖221打开之后,站在壳体21上的人通过与驾驶龙门吊的人进行交流,将桶置于合适的位置,龙门吊上有两个钩子,一个维持桶的平衡,另一个将桶倾斜,桶倾斜的同时桶内的物料倒入下料管22内,然后进入到下料仓2中。
龙门吊共运输两种物料,第一种物料进入到第一组下料仓2内,下料管22的下部设有防尘下料装置26,物料进入到下料仓2之后会先堆积在下料仓2内,由于该种方式物料很容易凝结成块,不容易下料。
下料管22下部的防尘下料装置26不用状态下在上配重块264的重力作用下平衡台262闭合,龙门吊在向内下料管22倒入物料之后,物料会堆积在两个平衡台262上,平衡台262倒入的物料的量较大时,上配重块264和上丝杆263产生的向下的重力小于物料和平衡台262的向下的力时,两个平衡台262就会被打开。
平衡台262在下完料之后会继续闭合,有一小部分物料粘结在平衡台262上,灰尘无法散出,由于龙门吊在循环对不同的下料仓2进行下料,这样会起到防尘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保证下料的量足够。
物料从平衡台262上落下去之后会进入到下料仓2内,第一组下料仓2内的物料堆积之后很容易凝结,在该下料仓2内设有螺旋下料装置27,传动电机271工作之后带动传动杆272转动,传动杆272上的力在经过换向器273换向之后带动下料杆274转动。
下料杆274上部的搅动叶片275搅动物料,使物料运动起来,运动起来的物料不断进入到锥形螺旋叶276内,锥形螺旋叶276与下料仓2的内壁相适配,锥形螺旋叶276转动将物料缓缓地向下输送,这时物料可以由于挤压而有一部分凝结,这些物料在经过锥形螺旋叶276下方的拨料杆277时,将其打碎。
物料从下料仓2下落之后进入到螺旋输送装置31之中,螺旋输送装置31与下料仓2之间连接有法兰29,法兰29将两者有效固定,法兰29的下部设有调节装置28,通过转动调节把手283,可以将调节板282转动,转动的同时将减小或增大下料量,调节杆281螺纹连接在支撑座11内,转动起来更加方便。
螺旋输送装置31在输送电机311带动下将进入到其内的物料向前输送,在输送到最前方时,然后通过外壳312的下料口进行下料,物料从螺旋输送装置31下料之后通过进料口411进入到辅料仓4中,这种状态下物料密闭,不会飞扬,辅料仓4的内部设有筛选装置42。
物料进入到辅料仓4之后会进入到筛选装置42的筛网 422内,辅料仓4侧壁上的振动电机421开始工作,振动电机421振动带动筛网422内的物料不停地翻滚,在翻滚中小的物料不停地下落,而大的物料则留在辅料仓4中,通过在辅料仓4下完料之后可以先打开搭扣424,然后再拉动拉环425,将筛网422抽出并清理。
清理完之后再将通过拉环425向内推入,推入之后再扣合上搭扣424,将筛选装置42固定,这样清理和固定都非常的方便,仓体41的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414,可以进行定期的检修。
物料经过筛选之后从圆形出料管412流出,流入到密封下料装置43的接料槽432上,接料槽432在下平衡杆431的重力作用下水平,两个接料槽432此时紧密贴合,物料在进入到接料槽432之后由于接料槽432密封,能够防止接料槽432内的物料到处飞扬,造成物料的浪费,并且飞扬的物料由于到处散落,极难清理,接料槽432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
物料在接料槽432内堆积一定量时,接料槽432就会转动,同时向两侧打开,这样接料槽432内的物料就能够在扬起很少灰尘的情况下落到出料传送装置5之上。
剩余的下料仓2会下第二种物料,下料之后进入到密闭传送装置32的收料管内,然后落入到护尘带3242上,护尘带3242的两侧固设有反复折叠形的护板3243,能够防止物料滚出护尘带3242,当物料重量足够时,传输装置324工作,滚筒54转筒3241带动护尘带3242上的物料向前输送。
滚筒54的两侧设有调节组件325,传输杆326的两端固设于滑动块3252的连接孔内,在护尘带3242松弛时,将固紧丝杆3253上的螺母3254拧松,然后转动固紧丝杆3253,由于固紧丝杆3253与滑动块3252螺纹连接,滑动块3252会向外移动,重新将护尘带3242张紧。
封闭壳322的上部设有换气管3222,可以对传输装置324内的空气进行及时的更换,物料经过护尘带3242传输之后由去料管3223下落,落入到下方的辅料仓4中,进过辅料仓4之后,物料会进入到密封下料装置43,密封下料装置43内的物料堆积到一定量后,接料槽432打开,物料落入到出料传送装置5之上。
两种物料会在随着传送带55的不停的移动均落入到其上,支撑传送带55的两侧的支撑装置56为倾斜设置,在不工作时转动辊562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工作时转动辊562随着传送带55的转动而一同转动,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
这样传送带55就会变成V形,传送带55在运输物料时就会将物料堆积在传送带55的中间,很难有物料洒出,带动传送带55的滚筒54两侧设有张紧组件57,张紧组件57与调节组件325的工作原理相同,在传送带55松弛之后能够及时的张紧,传送带55带动着物料运送到别的装置之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称重下料设备,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架体(1)、固设在所述架体(1)上部的多个下料仓(2)和固设在所述架体(1)上并设于所述下料仓(2)下方的多个送料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2)内设有螺旋下料装置(27),所述螺旋下料装置(27)包括固设在所述架体(1)上的传动电机(271)和设于所述下料仓(2)内并且由传动电机(271)带动其转动的下料杆(274),所述下料杆(274)的侧面上固设有锥形螺旋叶(276),所述下料杆(274)的下部固设有多个拨料杆(2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杆(274)的上部固设有多个搅动叶片(2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送料装置(3)为螺旋输送装置(31),所述螺旋输送装置(31)包括固设在架体(1)上的输送电机(311)、固设在所述架体(1)上的外壳(312)、转动连接在外壳(312)内的输送杆(313)和固设在输送杆(313)上的螺旋叶片(314),所述输送杆(313)与所述输送装置(31)的转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31)还包括与所述下料仓(2)的底部固定连接的接料管(3121),所述架体(1)上设有调节装置(28),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281)和调节板(282),所述架体(1)的对应位置处设有支撑座(11),所述调节杆(281)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1)内,所述调节杆(281)与调节板(28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81)远离调节板(282)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28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管(3121)内壁与调节板(282)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滑动槽(312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余送料装置(3)均为密闭传送装置(32),所述密闭传送装置(32)包括固设在所述架体(1)上的转动电机(321)、固设在所述架体(1)上的架壳(323)、固设于所述架壳(323)内的传输装置(324),所述传输装置(324)包括与所述转动电机(321)的转轴固定连接的两个转筒(3241)和连接在两个转筒(3241)上的护尘带(3242),所述护尘带(3242)的两侧均为反复折叠形的护板(32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架体(1)上并且设于所述下料装置底部的辅料仓(4)和放置在地面上并且设于所述辅料仓(4)下部的出料传送装置(5),所述出料传送装置(5)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电机(51)、放置在地面上的框架(53)、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53)内的两个滚筒(54)和连接在两个滚筒(54)上的传送带(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称重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有支撑所述传送带(55)的支撑装置(56),所述支撑装置(56)包括固设在所述架体(1)上的连接弯杆(56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弯杆(561)上的转动辊(562)。
CN201721522515.3U 2017-11-14 2017-11-14 称重下料设备 Active CN207713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2515.3U CN207713007U (zh) 2017-11-14 2017-11-14 称重下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2515.3U CN207713007U (zh) 2017-11-14 2017-11-14 称重下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3007U true CN207713007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61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2515.3U Active CN207713007U (zh) 2017-11-14 2017-11-14 称重下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130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910A (zh) * 2022-06-25 2022-10-21 台州恒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米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14910A (zh) * 2022-06-25 2022-10-21 台州恒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下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8827A (zh) 一种海工用混凝土制品自动包装机
CN205662038U (zh) 一种钒氮合金的进料机构
CN107042896B (zh) 药瓶填装生产装置
CN112173184A (zh) 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打包设备
CN208810580U (zh) 一种钒氮合金成品筛分装置
CN107598118A (zh) 拆料机
CN217555251U (zh) 一种桁架结构自动投料装袋设备
CN109513490A (zh) 一种厨余垃圾链式破碎装置
CN207713007U (zh) 称重下料设备
CN201793024U (zh) 螺杆充填包装机
CN212916508U (zh) 一种地铁建筑用沙子筛选设备
CN207451142U (zh) 具有筛选功能的下料装置
CN205887110U (zh) 新型干式制砂生产线
CN208499820U (zh) 分选下料设备
CN106076855B (zh) 垃圾自动分选成套设备
CN207713006U (zh) 称重下料装置
CN205971904U (zh) 一种茶叶自动包装装置
CN114537975B (zh) 金属类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装置
CN209205744U (zh) 一种可计量出料的石英砂筛选装置
CN206305046U (zh) 一种新型剔除大米中杂物的光机电一体化装置
CN210365815U (zh) 一种给料机的限量供给装置
CN104828575B (zh) 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及其供料方法
CN203972799U (zh) 一种结晶器保护渣自动加料器
CN203944559U (zh) 风选机
CN208757990U (zh) 一种有机肥一体式筛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