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3135U -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3135U
CN207703135U CN201721874291.2U CN201721874291U CN207703135U CN 207703135 U CN207703135 U CN 207703135U CN 201721874291 U CN201721874291 U CN 201721874291U CN 207703135 U CN207703135 U CN 207703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auge outfit
level
fixed
grip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42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0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30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0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30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42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3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3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31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表头固定机构、电机挡板机构、所电机夹持机构和推力固定机构依次可调整的固定于底板上,电机夹持机构包括电机夹持座,电机夹持座上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顶端由横杆连接,立柱上套设有一级夹持板,一级夹持板下表面通过弹簧与电机夹持座连接,一级夹持板上表面平行开设有两条滑槽,滑槽内两端滑动连接有二级夹持板,二级夹持板另一端铰接于横杆中部,一级夹持板与所二级夹持板之间形成夹持腔,二级夹持板由一级驱动气缸驱动,推力固定机构上靠近电机夹持机构一侧连接有由二级驱动气缸驱动的推板,适用于多种规格尺寸的电机轴向窜动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或微型电机如一种串励电机在装配完成后,需要检查和判定其轴向窜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该轴向窜动距离就是装配好了的电机之转子组件的转轴在一定轴向外力作用下,沿着轴向移动的距离,该轴向窜动距离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电机的性能,现有技术在检测小型或微型电机的轴向窜动距离时,没有专用的夹具,只是靠检测人员用手推来粗略判定轴向窜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该方法检查和判定非常不准确,而且电机内部装有波形垫片,推力大会导致该波形垫片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后使波形垫片失去应有的作用,公开号为CN20310064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小型或微型电机轴向窜动距离的专用夹具,可快速和准确的检测轴向窜动距离,检测效率高,还可以控制作用于转轴上的推力,避免损坏电机内部的波形垫片,但其缺陷在于,将电机放置在电机座上端的凹位上,无任何固定装置,在弹性推力机构轴向驱动的作用下带动推力固定座对电机施加推力,容易造成电机的移位,另外该种结构仅能够检测一种规格尺寸的电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尺寸的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包括底板、表头固定机构、电机挡板机构、电机夹持机构和推力固定机构,所述表头固定机构、所述电机挡板机构、所述电机夹持机构和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依次可调整的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表头固定机构包括表头固定座,所述表头固定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表头固定座正上方为表头固定下座,所述表头固定下座沿所述升降机构上下移动,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表头固定盖,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上表面中部与所述表头固定盖下表面中部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穿设有表头杆,所述表头杆一端连接百分表,所述表头杆另一端置于所述表头固定机构与所述电机挡板机构之间,所述电机挡板机构上端开设有缺口和成对设置的卡槽,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两侧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插嵌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导向筒内部为导向孔,所述电机夹持机构包括电机夹持座,所述电机夹持座上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由横杆连接,所述立柱上套设有一级夹持板,所述一级夹持板下表面通过弹簧与所述电机夹持座连接,所述一级夹持板上表面平行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内两端滑动连接有二级夹持板,所述二级夹持板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横杆中部,所述一级夹持板与所述二级夹持板之间形成夹持腔,所述二级夹持板由一级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上靠近所述电机夹持机构一侧连接有由二级驱动气缸驱动的推板。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条两端连接有端头,所述定位条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所述定位条在竖直方向上的直线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所述表头固定座、所述电机挡板机构、所述电机夹持座和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下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定位条可移动的嵌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表头固定座、所述电机挡板机构、所述电机夹持座和所述推力固定机构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柱和螺柱,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表头固定座一侧,所述螺柱转动连接于所述表头固定座相对一侧,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表头固定下座另一端与所述螺柱螺纹啮合,所述导向柱与所述螺柱上分别设有两个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柱顶端,另一个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柱中下部,所述螺柱下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限位块下方,所述驱动电机竖直向上设置于所述表头固定座上。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挡板机构为竖直设置的板材,所述卡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电机挡板机构的厚度,所述卡槽为两面开口结构,其中一个开口朝向“U”型的所述缺口,另一个开口朝向所述电机夹持机构,所述卡槽的深度与所述架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架板的长度与所述导向筒的长度相一致,所述导向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筒内部的所述导向孔内径依次降低。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夹持板中下部铰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由所述一级驱动气缸驱动,所述一级驱动气缸铰接于所述立柱上。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腔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为竖直设置的板材,所述二级驱动气缸连接于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上,所述推板通过活塞杆由所述二级驱动气缸驱动,所述二级驱动气缸至少为一个。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表头固定座、所述表头固定下座、所述表头固定盖的长度依次减小,宽度一致。
在上述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中,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直径与所述表头杆的直径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夹持机构,通过一级驱动气缸的作用,驱动二级夹持板沿铰接处相向或相背转动,二级夹持板相向转动,二级夹持板之间的夹角变小,带动一级夹持板沿立柱下移,弹簧受力压缩,夹持腔所夹持的电机尺寸变小,二级夹持板相背转动,二级夹持板之间的夹角变大,带动一级夹持板沿立柱上移,弹簧受力逐渐降低最终至无弹性形变,夹持腔所夹持的电机尺寸变大,由此来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机轴向窜动测试;
2.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夹持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相互铰接的二级夹持板,有利于保证夹持腔内夹持的电机轴向定位精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同时避免损坏电机;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配合使用的表头固定机构,表头固定下座可根据夹持电机规格的变化而上下移动,电机直径较大,表头固定下座上移,电机直径较小,表头固定下座下移,保证电机的转轴与百分表的表头杆同轴设置,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
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配合使用的电机挡板机构,可根据不同电机的规格尺寸选取不同导向孔内径的导向筒,电机尺寸较大,转轴直径大,即选用导向孔内径大的导向筒,反之选用导向孔内径小的导向筒,根据夹持电机的转轴的位置将导向筒插设于卡槽内,保证电机的转轴与百分表的表头杆同轴设置,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表头固定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挡板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夹持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表头固定机构、3.电机挡板机构、4.电机夹持机构、5.推力固定机构、6.定位条、7.固定螺栓、8.端头、9.表头固定座、10.凹槽、11.导向柱、12.螺柱、13.限位块、14.从动轮、15.链条、16.驱动轮、17.驱动电机、18.表头固定下座、19.表头固定盖、20.固定槽、21.缺口、22.卡槽、23.导向筒、24.架板、25.导向孔、26.电机夹持座、27.立柱、28.一级夹持板、29.横杆、30.二级夹持板、31.滑槽、32.一级驱动气缸、33.夹持腔、34.弹簧、35.二级驱动气缸、36.活塞杆、37.推板、38.百分表、39.表头杆。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中”、“平行”、“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一级”、“二级”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表头固定机构2、电机挡板机构3、电机夹持机构4和推力固定机构5,表头固定机构2、电机挡板机构3、电机夹持机构4和推力固定机构5依次可调整的固定于底板1上,表头固定机构2包括表头固定座9,表头固定座9上设置有升降机构,表头固定座9正上方为表头固定下座18,表头固定下座18沿升降机构上下移动,表头固定下座18上可拆卸连接有表头固定盖19,表头固定下座18上表面中部与表头固定盖19下表面中部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固定槽20,固定槽20内穿设有表头杆39,表头杆39一端连接百分表38,表头杆39另一端置于表头固定机构2与电机挡板机构3之间,电机挡板机构3上端开设有缺口21和成对设置的卡槽22,缺口21内设置有导向筒23,导向筒23两侧连接有架板24,架板24插嵌于卡槽22内,导向筒23内部为导向孔25,电机夹持机构4包括电机夹持座26,电机夹持座上26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27,立柱27顶端由横杆29连接,立柱27上套设有一级夹持板28,一级夹持板28下表面通过弹簧34与电机夹持座26连接,一级夹持板28上表面平行开设有两条滑槽31,滑槽31内两端滑动连接有二级夹持板30,二级夹持板30另一端铰接于横杆29中部,一级夹持板28与二级夹持板30之间形成夹持腔33,二级夹持板30由一级驱动气缸32驱动,推力固定机构5上靠近电机夹持机构4一侧连接有由二级驱动气缸35驱动的推板37。
底板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条6,定位条6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在底板1的中间位置,定位条6两端连接有端头8,定位条6的长度小于底板1的长度,定位条6在竖直方向上的直线度达到一定的要求,表头固定座9、电机挡板机构3、电机夹持座26和推力固定机构5下侧分别设有凹槽10,定位条6可移动的嵌合于凹槽10内,表头固定座9、电机挡板机构3、电机夹持座26和推力固定机构5分别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在底板1上,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柱11和螺柱12,导向柱11固定于表头固定座9一侧,螺柱12转动连接于表头固定座9相对一侧,表头固定下座18一端套设于导向柱11上,表头固定下座18另一端与螺柱12螺纹啮合,导向柱11与螺柱12上分别设有两个限位块13,其中一个限位块13固定连接于导向柱11和螺柱12顶端,另一个限位块13固定连接于导向柱11和螺柱12中下部,螺柱12下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从动轮14通过链条15与驱动轮16传动连接,驱动轮16由驱动电机17驱动,表头固定下座18位于两个限位块13之间,从动轮14位于限位块13下方,驱动电机17竖直向上设置于表头固定座9上,电机挡板机构3为竖直设置的板材,卡槽22的长度小于电机挡板机构4的厚度,卡槽22为两面开口结构,其中一个开口朝向“U”型的缺口21,另一个开口朝向电机夹持机构4,卡槽22的深度与架板24的宽度相适配,架板24的长度与导向筒23的长度相一致,导向筒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向筒23内部的导向孔25内径依次降低,二级夹持板30中下部铰接有活塞杆36,活塞杆36由一级驱动气缸32驱动,一级驱动气缸32铰接于立柱27上,夹持腔33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推力固定机构5为竖直设置的板材,二级驱动气缸35连接于推力固定机构5上,推板37通过活塞杆36由二级驱动气缸35驱动,二级驱动气缸35至少为一个,表头固定座9、表头固定下座18、表头固定盖19的长度依次减小,宽度一致,固定槽20的直径与表头杆39的直径相适配。
检测步骤为:
第一步,根据电机的规格尺寸调节电机夹持机构4中夹持腔的形状,初始时,二级夹持板30下端位于滑槽31两端,弹簧34无弹性形变,一级夹持板28与二级夹持板30形成形状为正三角形的夹持腔33,启动一级驱动气缸32,驱动活塞杆36伸长,带动二级夹持板30沿铰接处相向转动,二级夹持板30之间的夹角变小,带动一级夹持板28沿立柱27下移,压缩弹簧34,一级夹持板28与二级夹持板30形成的夹持腔33形状变为等腰三角形,此时可夹持的电机尺寸减小,二级夹持板30之间的夹角越小,可夹持的电机尺寸越小,电机轴心位置越低,将电机夹持于夹持腔33内,转轴前端置于推力固定机构5一侧,电机转轴后端置于电机挡板机构3一侧;
第二步,根据电机轴心位置,调节电机挡板机构3,选用导向孔25内径适宜的导向筒23,使电机转轴后端可由导向孔25穿过,将导向筒23卡嵌于适宜位置的卡槽22内,使导向筒23的轴心与电机转轴的轴心相对应;
第三步,根据电机轴心位置,调节表头固定机构2,启动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带动驱动轮16转动,驱动轮16通过链条15带动从动轮14转动,从动轮14带动螺柱12转动,与螺柱12螺纹啮合的表头固定下座18沿导向柱11上下移动,表头固定下座18的最低位置为表头固定下座18下表面与导向柱11和螺柱12中下部的限位块13相接触,表头固定下座18的最高位置为表头固定下座18上表面与导向柱11和螺柱12顶端的限位块13相接触,表头固定下座18的上下移动即为固定槽20的上下移动,使固定槽20的轴心与电机转轴的轴心相对应,即表头杆39的轴心与电机转轴的轴心相对应;
第四步,调整表头固定机构2、电机挡板机构3、电机夹持机构4和推力固定机构5在底板1上的位置,使电机的转轴的后端由导向孔25内伸出与百分表38的表头杆39相接触,电机一端顶在电机挡板机构3上,电机夹持机构4位于电机中部,电机夹持机构4与推力固定机构5的距离适当,使电机转轴的前端与推板37相接触或相隔很近,并将表头固定机构2、电机挡板机构3、电机夹持机构4和推力固定机构5固定在底板1上;
第五步,启动二级驱动气缸35,活塞杆36伸长,带动推板37向电机转轴方向移动,推板37顶在电机转轴的前端,并将推力传递给电机转轴,使电机转轴沿着轴向移动,该轴向移动的距离可直接由百分表38上读出;
第六步,检测完成后,二级驱动气缸35驱动活塞杆36缩短,推板37向远离电机转轴方向移动,一级驱动气缸32驱动活塞杆36缩短,二级夹持板30沿铰接处相背转动,一级夹持板28上移,弹簧34复位,形成正三角形的夹持腔33,将电机由夹持腔33内取出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赘述,但由于上述原因,不会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复再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和驱动气缸的布线方式和驱动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控制驱动电机和驱动气缸启停的控制电路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控制电路,其电路结构或电路连接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在此不再赘述,但由于上述原因,不会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复再现。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夹持机构,通过一级驱动气缸的作用,驱动二级夹持板沿铰接处相向或相背转动,二级夹持板相向转动,二级夹持板之间的夹角变小,带动一级夹持板沿立柱下移,弹簧受力压缩,夹持腔所夹持的电机尺寸变小,二级夹持板相背转动,二级夹持板之间的夹角变大,带动一级夹持板沿立柱上移,弹簧受力逐渐降低最终至无弹性形变,夹持腔所夹持的电机尺寸变大,由此来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机轴向窜动测试。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包括底板、表头固定机构、电机挡板机构、电机夹持机构和推力固定机构,所述表头固定机构、所述电机挡板机构、所述电机夹持机构和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依次可调整的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固定机构包括表头固定座,所述表头固定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表头固定座正上方为表头固定下座,所述表头固定下座沿所述升降机构上下移动,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表头固定盖,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上表面中部与所述表头固定盖下表面中部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穿设有表头杆,所述表头杆一端连接百分表,所述表头杆另一端置于所述表头固定机构与所述电机挡板机构之间,所述电机挡板机构上端开设有缺口和成对设置的卡槽,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两侧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插嵌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导向筒内部为导向孔,所述电机夹持机构包括电机夹持座,所述电机夹持座上两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由横杆连接,所述立柱上套设有一级夹持板,所述一级夹持板下表面通过弹簧与所述电机夹持座连接,所述一级夹持板上表面平行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内两端滑动连接有二级夹持板,所述二级夹持板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横杆中部,所述一级夹持板与所述二级夹持板之间形成夹持腔,所述二级夹持板由一级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上靠近所述电机夹持机构一侧连接有由二级驱动气缸驱动的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条两端连接有端头,所述定位条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所述定位条在竖直方向上的直线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所述表头固定座、所述电机挡板机构、所述电机夹持座和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下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定位条可移动的嵌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表头固定座、所述电机挡板机构、所述电机夹持座和所述推力固定机构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柱和螺柱,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表头固定座一侧,所述螺柱转动连接于所述表头固定座相对一侧,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表头固定下座另一端与所述螺柱螺纹啮合,所述导向柱与所述螺柱上分别设有两个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柱顶端,另一个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柱中下部,所述螺柱下部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固定下座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限位块下方,所述驱动电机竖直向上设置于所述表头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挡板机构为竖直设置的板材,所述卡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电机挡板机构的厚度,所述卡槽为两面开口结构,其中一个开口朝向“U”型的所述缺口,另一个开口朝向所述电机夹持机构,所述卡槽的深度与所述架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架板的长度与所述导向筒的长度相一致,所述导向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筒内部的所述导向孔内径依次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夹持板中下部铰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由所述一级驱动气缸驱动,所述一级驱动气缸铰接于所述立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腔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为竖直设置的板材,所述二级驱动气缸连接于所述推力固定机构上,所述推板通过活塞杆由所述二级驱动气缸驱动,所述二级驱动气缸至少为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固定座、所述表头固定下座、所述表头固定盖的长度依次减小,宽度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的直径与所述表头杆的直径相适配。
CN201721874291.2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3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4291.2U CN207703135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4291.2U CN207703135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3135U true CN207703135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429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3135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3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3712A (zh) 一种轴状件受载变形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5643036U (zh) 一种轴状件弯曲变形测试装置
CN105865392A (zh) 用于软包动力电池厚度变化测量的测量装置
CN207850839U (zh) 一种皮具抗拉强度和扰度测试装置
CN207703135U (zh) 一种电机轴向窜动测试装置
CN206945182U (zh) 螺旋桨拉力测试台
KR102280951B1 (ko) 화살대 측정 장치
CN208109044U (zh) 一种用于手机镜筒的厚度检验装置
CN207020020U (zh) 一种硬度检测装置
CN214703094U (zh) 一种地质岩土勘察强度试验装置
CN110726369B (zh) 一种锅炉筒体内壁圆度检测装置
CN206311022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孔位检具
CN209014386U (zh) 一种面内双轴拉伸用宽度自适应夹具
CN209166989U (zh) 一种岩石三轴试验岩样推出装置
CN208795607U (zh) 一种精准型扭力推力检测试验机
CN109269883A (zh) 一种面内双轴拉伸用宽度自适应夹具
CN207650023U (zh) 一种偏斜拉伸试验机
CN206300574U (zh) 升降器检具
CN215598857U (zh) 一种微机控制环刚度试验机
CN115165577A (zh) 一种抗静电pe薄膜褶皱检测装置
CN114112712A (zh) 桁架结构加载试验系统
CN210177553U (zh) 一种地锚式桩基静载实验装置
CN108982031A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构件刚度检测装置
CN208012961U (zh) 一种液压试验机
CN207798579U (zh) 加荷时效试验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