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4685U -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4685U
CN207684685U CN201721340203.0U CN201721340203U CN207684685U CN 207684685 U CN207684685 U CN 207684685U CN 201721340203 U CN201721340203 U CN 201721340203U CN 207684685 U CN207684685 U CN 207684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 body
discourager
slide cartridge
f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402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录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3402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4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4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46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该电梯防坠落装置包括传动组件、速度感应机构、挂钩组件以及阻拦件。传动组件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且沿轿厢立柱滚动,速度感应机构包括重块、连杆组件以及滑筒件,连杆组件的一端与重块连接,另一端将滑筒件固定设置于传动轴,挂钩组件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且包括挂钩件,挂钩件设置有与滑筒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滑筒件设置于定位孔内,阻拦件水平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立柱之间,轿厢本体在下坠过程中滑筒件能够从挂钩件的定位孔内滑出且挂扣于阻拦件。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较好改善电梯坠落事故,在电梯坠落时进一步保护电梯,适用范围广,可行性高。

Description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层建筑所必备的载人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目前电梯已经具备升降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优点,然而还是出现了多起电梯坠落的事故,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电梯设置有保险装置,则可以极大的减少损失,挽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电梯防坠落的保险装置,即使在停电或断电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电梯和电梯内乘坐人员的安全,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设计合理、巧妙,根据电梯下坠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采用离心力原理,保证在电梯出现失控坠落情况下,电梯能够在下一楼层安全停稳,实现电梯的防坠落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梯,具有上述电梯防坠落装置的优点,进一步保证了电梯和电梯内乘坐人员的安全,减少了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包括传动组件、速度感应机构、挂钩组件以及阻拦件;
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的顶部且沿轿厢立柱滚动;
所述速度感应机构包括重块、连杆组件以及滑筒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将所述滑筒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的传动轴;
所述挂钩组件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的顶部,所述挂钩组件包括挂钩件,所述挂钩件设置有与所述滑筒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滑筒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阻拦件水平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立柱之间,轿厢本体在下坠过程中所述滑筒件能够从所述挂钩件的定位孔滑出且挂在所述阻拦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防坠落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轮和传动连杆件;
所述传动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轮中心且随所述传动轮的滚动而转动,所述传动连杆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轿厢本体的顶部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连杆,所述第一弹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轿厢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在轿厢本体的作用下沿轿厢立柱的轴向滚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杆和第二固定连杆;
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和所述第二固定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杆的远离所述重块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铰接且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固定连杆的远离所述重块的一端与所述滑筒件铰接且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杆和滑动套筒;
所述第二弹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套筒铰接,所述滑动套筒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轿厢本体连接的固定孔,所述第二端设置有能够挂在所述阻拦件上的挂扣,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所述第一端能够与轿厢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滑筒件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使得所述挂钩件竖向设置且所述第二端向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挂钩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连杆,所述第三弹性连杆的一端与轿厢本体铰接,另一端与挂钩件铰接且铰接点为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位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阻拦件为电梯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用于安装在井道,包括轿厢本体、轿厢立柱组件以及电梯防坠落装置,所述轿厢立柱组件包括多个轿厢立柱且分别位于所述轿厢本体的周围;
所述传动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且能够沿所述轿厢立柱的轴向滚动,所述挂钩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所述阻拦件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立柱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井道中每层楼均设置有所述阻拦件,每层的所述阻拦件数量为四个且沿所述轿厢本体的周向设置;
所述轿厢本体的侧壁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传动组件、速度感应机构以及挂钩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较好的改善电梯下坠所带来的安全事故,适用范围广,可行性高,成本低,能够减少损失,降低电梯乘坐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梯防坠落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速度感应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Ⅳ的放大图。
图标:100-电梯防坠落装置;10-传动组件;103-传动轮;104-传动轴;106-传动连杆件;108-第一弹性连杆;14-速度感应机构;142-重块;143-第一固定连杆;144-第二固定连杆;145-第二弹性连杆;146-滑动套筒;148-滑筒件;16-挂钩组件;162-挂钩件;165-第三弹性连杆;17-阻拦件;20-轿厢本体;22-轿厢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4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梯防坠落装置100,包括传动组件10、速度感应机构14、挂钩组件16以及阻拦件17,其中,传动组件10、速度感应机构14以及挂钩组件16均固定设置于电梯的轿厢本体20上,阻拦件17是固定设置于电梯井道内的轿厢立柱22上,当电梯出现下坠事故时,该电梯防坠落装置100中的挂钩组件16能够挂扣在阻拦件17上,即在电梯上添加了一道保险装置,可以减少电梯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
下面对该电梯防坠落装置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详细介绍传动组件10,请参照图2所示,传动组件10能够在轿厢本体20的作用下沿轿厢立柱22的轴向滚动。其中,该传动组件10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20的顶部,当轿厢本体20在上下运行的过程中,该传动组件10能够沿轿厢立柱22的轴向方向滚动,从而带动速度感应机构14做圆周转动。
具体的,该传动组件10包括传动轮103、传动轴104、传动连杆件106以及第一弹性连杆108,下面详细说明。
可选的,传动轴104固定设置于传动轮103的中心,当传动轮103沿轿厢立柱22的轴向方向滚动时,传动轴104随传动轮103的滚动而转动,该传动轴104与传动轮103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过盈配合、螺纹连接、一体成型等,只要可以保证传动轴104随着传动轮103的滚动而转动即可。
在传动轮103的中心处设置有铰接件,该铰接件不随着传动轮103的转动而转动,该铰接件可以设置于传动轮103的靠近传动轴104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传动轮103的背离传动轴104的一侧,该铰接件用于与传动连杆件106和第一弹性连杆108固定连接。
可选的,该传动连杆件106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中,传动连杆件106的一端与传动轮103中心的铰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轿厢本体20的顶部铰接,该传动连杆件106为硬度较硬,强度较大的连杆件,从而将传动轮103固定于轿厢本体20的顶部。
可选的,第一弹性连杆108也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中,第一弹性连杆108的一端与传动轮103中心的铰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轿厢本体20的顶部固定连接,该第一弹性连杆108设置有弹性段,或者该第一弹性连杆108本身就是弹性件,该弹性件可以选择为硬质弹簧,通过该第一弹性连杆108将传动轮103压紧在电梯的轿厢立柱22上,从而保证当电梯在上下运行时,该传动轮103能够在轿厢立柱22上滚动。
其次,详细介绍速度感应机构14,请参照图3所示,该速度感应机构14包括重块142、连杆组件以及滑筒件148,其中,滑筒件148可以套设在上述的传动轴104上,通过连杆组件将重块142与传动轴104和滑筒件148固定连接,当传动轴104随着传动轮103的滚动而转动时,重块142也随着传动轴104做圆周运动。
当电梯在下坠过程中,电梯的下滑速度加快,传动轮103的转动速度也加快,从而带动重块142加速旋转,根据离心力的原理:
F=mrω2
其中:r为重块142与传动轴104之间的垂直距离,ω为传动轴104旋转的速度,m为重块142的质量。
重块142所受的离心力增加,则连杆组件被拉长,重块142距传动轴104之间的距离变长,从而带动滑筒件148向靠近传动轮103的方向运动;当电梯的速度减少时,连杆组件被缩短,重块142距传动轴104之间的距离变小,重块142的离心力减小,连杆组件带动滑筒件148向远离传动轮103的方向运动,具体结构介绍如下。
连杆组件的一端与重块142固定连接,另一端将滑筒件148固定设置于传动组件10的传动轴104上,该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杆143、第二固定连杆144、第二弹性连杆145以及滑动套筒146。
可选的,第一固定连杆143和第二固定连杆144的一端分别与重块14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连杆143的远离重块142的一端与传动轴104铰接,定义该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第二固定连杆144的远离重块142的一端与滑筒件148铰接,定义该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
可选的,第二弹性连杆145的一端与重块1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套筒146铰接,该滑动套筒146套设于传动轴104上,该滑动套筒146位于上述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之间。
可选的,第二弹性连杆145为弹簧件,滑动套筒146可以在传动轴104上进行轴向自由运动。由于第一固定连杆143、第二固定连杆144以及第二弹性连杆145,可以为重块142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将重块142的空间位置固定。
再次,详细介绍挂钩组件16,请参照图4所示,挂钩组件16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20的顶部,其包括挂钩件162和第三弹性连杆165,其中,该挂钩件162设置有与上述滑筒件148相匹配的定位孔,使得滑筒件148可以设置于该定位孔内。
可选的,该挂钩件16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有与轿厢本体20固定连接的固定孔,所述第二端设置有能够挂在阻拦件17上的挂扣,定位孔开设于第一端的固定孔与第二端的挂扣之间。
第一端的固定孔通过铰接件能够与轿厢本体20固定连接,速度感应机构14的滑筒件148能够插设于定位孔内,就可以将挂钩件162固定支撑,且使得挂钩件162竖向设置且具有挂扣的第二端向上。
第三弹性连杆165的一端与轿厢本体20铰接,另一端与挂钩件162铰接,定义该铰接点为第三铰接点,可选的,第三铰接点位于定位孔与第一端的固定孔之间。
最后,详细介绍阻拦件17,该阻拦件17水平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立柱22之间,轿厢本体20在下坠过程中,挂钩件162能够从滑筒件148滑出在倾斜过程中挂在阻拦件17上,从而可以中止电梯的下坠。
可选的,该阻拦件17为电梯钢丝绳,该阻拦件17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确保当电梯下坠过程被中止后,电梯轿厢本体20的门正好与楼层电梯门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电梯防坠落装置100的工作原理为:传动组件10随电梯的轿厢本体20上下运行时,传动轴104随着传动轮103的滚动而转动,该转动的速度与电梯上下运行的速度成正比,当电梯出现下坠故障时,速度感应机构14感应到速度增加,重块142所受的离心力增加,此时,第二弹性连杆145的伸长量增加,使得重块142带动滑动套筒146向靠近传动轮103的方向运动,由于滑动套筒146起支撑挂钩件162的作用,当滑动套筒146向传动轮103方向运动时,滑动套筒146从挂钩件162的定位孔内脱出,该挂钩件162失去支撑,在挂钩件162自身重力和第三弹性连杆165的作用下倾斜,在倾斜过程中正好会挂扣在阻拦件17上,从而中止了轿厢本体20的下坠,能够较好的改善电梯下坠所带来的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梯防坠落装置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要外界提供电力或其他能源输入,采用离心力原理,能够较好改善电梯坠落事故,在电梯坠落时进一步保护、防坠落装置,适用范围广,可行性高,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护电梯的安全,成本低,能够减少损失,降低电梯乘坐人员伤亡。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轿厢本体20、轿厢立柱组件以及实施例1提供的电梯防坠落装置100,具体说明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该轿厢立柱组件包括多个轿厢立柱22,该轿厢立柱22分别位于轿厢本体20的周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轿厢立柱22分别设置于轿厢本体20的四个角落,且相邻两个轿厢立柱22上设置有阻拦件17。
传动组件10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20的顶部,传动轮103带动传动轴104随轿厢本体20上下运行时,沿轿厢立柱22的轴向方向滚动,挂钩组件16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20的顶部,阻拦件17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立柱2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电梯的井道中每层楼均设置有阻拦件17,为了使电梯的防坠落效果更可靠,每层的阻拦件17数量为四个且沿轿厢本体20的周向设置,电梯轿厢本体20的侧壁对应设置有两个传动组件10、速度感应机构14以及挂钩组件16,即当电梯在下坠过程中,轿厢本体20上的8组防坠落装置同时作用,能够挂扣于轿厢立柱22上的阻拦件17上,使得电梯在出现失控情况的下一层楼安全停稳,且轿厢本体20的门正好与楼层电梯门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速度感应机构、挂钩组件以及阻拦件;
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的顶部且沿轿厢立柱滚动;
所述速度感应机构包括重块、连杆组件以及滑筒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将所述滑筒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的传动轴;
所述挂钩组件能够固定设置于轿厢本体的顶部,所述挂钩组件包括挂钩件,所述挂钩件设置有与所述滑筒件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滑筒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阻拦件水平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立柱之间,轿厢本体在下坠过程中所述滑筒件能够从所述挂钩件的定位孔滑出且挂在所述阻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轮和传动连杆件;
所述传动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轮中心且随所述传动轮的滚动而转动,所述传动连杆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轿厢本体的顶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连杆,所述第一弹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轿厢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能够在轿厢本体的作用下沿轿厢立柱的轴向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杆和第二固定连杆;
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和所述第二固定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杆的远离所述重块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铰接且铰接点为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固定连杆的远离所述重块的一端与所述滑筒件铰接且铰接点为第二铰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连杆和滑动套筒;
所述第二弹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套筒铰接,所述滑动套筒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轿厢本体连接的固定孔,所述第二端设置有能够挂在所述阻拦件上的挂扣,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所述第一端能够与轿厢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滑筒件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使得所述挂钩件竖向设置且所述第二端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连杆,所述第三弹性连杆的一端与轿厢本体铰接,另一端与挂钩件铰接且铰接点为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三铰接点位于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件为电梯钢丝绳。
9.一种电梯,用于安装在井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本体、轿厢立柱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防坠落装置,所述轿厢立柱组件包括多个轿厢立柱且分别位于所述轿厢本体的周围;
所述传动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且能够沿所述轿厢立柱的轴向滚动,所述挂钩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所述阻拦件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轿厢立柱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井道中每层楼均设置有所述阻拦件,每层的所述阻拦件数量为四个且沿所述轿厢本体的周向设置;
所述轿厢本体的侧壁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传动组件、速度感应机构以及挂钩组件。
CN201721340203.0U 2017-10-12 2017-10-12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84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0203.0U CN207684685U (zh) 2017-10-12 2017-10-12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0203.0U CN207684685U (zh) 2017-10-12 2017-10-12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4685U true CN207684685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88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4020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84685U (zh) 2017-10-12 2017-10-12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46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5281A (zh) * 2017-10-12 2018-01-09 华中科技大学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5281A (zh) * 2017-10-12 2018-01-09 华中科技大学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CN107555281B (zh) * 2017-10-12 2023-03-31 华中科技大学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4760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01486424B (zh) 电梯绳索止振装置
AU2015415833B2 (en) Eccentric loading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parallel suspension platform
WO2020006872A1 (zh) 一种电梯的防坠落保护装置
CN207684685U (zh)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KR102107753B1 (ko) 데이터를 이용한 과하중 방지용 스마트가설작업 인양장치
JP525937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KR102052787B1 (ko) 엘리베이터 균형추 반출입 장치
JP4397431B1 (ja) 足場作業用リフト
CN108657895B (zh) 导向装置、电梯用检查装置以及电梯检查方法
JP2007176624A (ja) エレベータ
CN105905850A (zh) 一种高安全性幕墙维修吊篮
KR101862970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208814439U (zh) 一种电梯用防坠装置
CN210339990U (zh) 井道式电梯自救脱困装置
WO2003106321A1 (ja) 釣合錘
CN107555281A (zh) 电梯防坠落装置及电梯
CN211945791U (zh) 一种电梯机械救助装置
CN111579269A (zh) 高参数电梯安全部件试验塔架
CN209799332U (zh) 一种建筑外墙施工装置
JP424867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12059394U (zh) 高参数电梯安全部件试验塔架
WO2021038629A1 (ja) 工事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07269417A (ja) 本質安全型ホームエレベータ
JP494602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