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3490U - 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83490U CN207683490U CN201721044147.6U CN201721044147U CN207683490U CN 207683490 U CN207683490 U CN 207683490U CN 201721044147 U CN201721044147 U CN 201721044147U CN 207683490 U CN207683490 U CN 2076834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restraining device
- back seat
- rear passenger
- auto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其能够对后排座椅的乘客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正对后排乘客脸部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能够及时展开,对后排乘客的头部进行防护,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位于后排座椅头部位置处的侧面气囊保护设备能够及时展开,对后排乘客的颈部以及头部侧面进行防护,在后排座椅上安装有对称的两个侧面气囊保护设备,对准后排乘客颈部。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保护乘客安全,降低对乘客的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安全方面,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因此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常规的汽车上只是在主驾驶位和副驾驶位处设置有汽车安全气囊的保护设备,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紧急刹车时前排座位的司机和乘员撞到汽车的挡风玻璃发生危险。该安全气囊保护设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前排司机和乘员的安全。但是对于乘座在后排的乘员,在正面发生碰撞过程中,只有安全带保护而没有安全气囊的保护,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后排座椅上的乘员将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汽车安全带的约束下,头部仍与前排座椅的靠背或头枕发生碰撞导致伤害的风险,头部因惯性甩动,导致颈椎损伤,因此,头、颈部位伤害值比较大;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在发生碰撞一侧的车辆车身侧围及车门因碰撞产生变形,向车内侵入,汽车内部的内饰件(如车门护板)与乘员将会发生碰撞,导致乘员的伤害。目前一般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后排的碰撞几率较大,公知的汽车侧面安全气囊是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侧翼上,但是,由于不同性别、体形的乘员,在驾乘车辆时,座椅靠背的角度会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侧面气囊从靠背展开时,保护区域不固定 ;同时由于不同的乘员在汽车内的乘坐习惯不同,尤其是比较靠近前方、远离靠背的乘坐姿态,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侧翼上的侧面气囊在真实世界的侧面碰撞事故中,气囊保护区域会不够,从而会降低了对乘员的保护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其能够对后排座椅的乘客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正对后排乘客脸部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能够及时展开,对后排乘客的头部进行防护,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位于后排座椅头部位置处的侧面气囊保护设备能够及时展开,对后排乘客的颈部以及头部侧面进行防护,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保护乘客安全,降低对乘客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两排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前排座椅后方安装有前侧气囊保护设备,对准后排乘客面部,在后排座椅上安装有对称的两个侧面气囊保护设备,对准后排乘客颈部。
具体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在碰撞时由前向后展开,迅速对后排乘客脸部进行包裹。
具体的,侧面气囊保护设备在碰撞时由后向前展开,迅速对后排乘客脸颈部进行包裹。
具体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通过高弹力松紧带方式固定套在前排座椅内部骨架的上部。
更具体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位于前排座椅后方的正对后排座椅乘客脸部的位置。
此外,侧面气囊保护设备通过高弹力松紧带方式固定套在后排座椅内部骨架的上部。
具体的,侧面气囊保护设备位于后排座椅头部位置处。
具体的,所述前侧气囊保护设备连接报警系统。
具体的,所述侧面气囊保护设备连接报警系统。
具体的,还包括设置在车身多个位置的智能传感器,以在碰撞发生时及时给出开启前侧气囊保护设备以及侧面气囊保护设备的智能信号,智能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以及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车前盖、各个车门以及车后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前侧气囊保护设备以及侧面气囊保护设备,能够对汽车后排座椅上的乘客进行脸部以及颈部进行防护,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正对后排乘客脸部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能够及时展开,对后排乘客的头部进行防护,降低前侧对头部的伤害;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位于后排座椅头部位置处的侧面气囊保护设备能够及时由后向前展开,对后排乘客的颈部以及头部侧面进行防护,降低对后排乘客颈部以及头部侧面的伤害,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保护乘客安全,提高汽车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前侧气囊保护设备展开示意图,
图2为侧面气囊保护设备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包括前排座椅1和后排座椅2两排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前排座椅1后方安装有前侧气囊保护设备3,对准后排乘客面部,在后排座椅2上安装有对称的两个侧面气囊保护设备4,对准后排乘客颈部。
具体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3在碰撞时由前向后展开,迅速对后排乘客脸部进行包裹。
具体的,侧面气囊保护设备4在碰撞时由后向前展开,迅速对后排乘客脸颈部进行包裹。
具体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3通过高弹力松紧带方式固定套在前排座椅内部骨架的上部。
更具体的,前侧气囊保护设备3位于前排座椅后方的正对后排座椅乘客脸部的位置。
此外,侧面气囊保护设备4通过高弹力松紧带方式固定套在后排座椅内部骨架的上部。
具体的,侧面气囊保护设备4位于后排座椅头部位置处。
具体的,所述前侧气囊保护设备3连接报警系统。
具体的,所述侧面气囊保护设备4连接报警系统。
具体的,还包括设置在车身多个位置的智能传感器,以在碰撞发生时及时给出开启前侧气囊保护设备以及侧面气囊保护设备的智能信号,智能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以及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车前盖、各个车门以及车后盖上。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包括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两排座椅,其特征在于,在前排座椅后方安装有前侧气囊保护设备,对准后排乘客面部,在后排座椅上安装有对称的两个侧面气囊保护设备,对准后排乘客颈部;
前侧气囊保护设备在碰撞时由前向后展开,迅速对后排乘客脸部进行包裹;
侧面气囊保护设备在碰撞时由后向前展开,迅速对后排乘客脸颈部进行包裹;
前侧气囊保护设备通过高弹力松紧带方式固定在前排座椅内部骨架的上部;
前侧气囊保护设备位于前排座椅后方的正对后排座椅乘客脸部的位置;
侧面气囊保护设备通过高弹力松紧带方式固定在后排座椅内部骨架的上部;
侧面气囊保护设备位于后排座椅头部位置处;
所述前侧气囊保护设备连接报警系统;
所述侧面气囊保护设备连接报警系统;
还包括设置在车身多个位置的智能传感器,以在碰撞发生时及时给出开启前侧气囊保护设备以及侧面气囊保护设备的智能信号,智能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以及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车前盖、各个车门以及车后盖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4147.6U CN207683490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4147.6U CN207683490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83490U true CN207683490U (zh) | 2018-08-03 |
Family
ID=6298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4414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83490U (zh) | 2017-08-21 | 2017-08-21 | 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83490U (zh) |
-
2017
- 2017-08-21 CN CN201721044147.6U patent/CN20768349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20830B2 (en) | Vehicle seat | |
EP2799290B1 (en) | Head restraint system | |
KR101241157B1 (ko) | 내장 에어백 장치 | |
KR102647195B1 (ko) | 차량용 안전장치 | |
US11498512B2 (en) | Airba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of a motor vehicle | |
US7445284B2 (en) | In-expensive head and upper torso restraint with u-shaped air bag | |
WO2015039444A1 (zh) | 一种具有正面保护功能的车辆侧气帘装置 | |
EP2543556B1 (en) | Deviating airbag | |
CN102582565A (zh) | 机动交通工具的安全座椅 | |
CN205131175U (zh) |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气囊保护设备 | |
KR20210065628A (ko) | 차량의 시트 에어백 | |
CN111152748A (zh) | 安全气囊总成、车辆中央扶手以及车辆 | |
US7523957B2 (en) | Headrest airbag | |
CN106696884A (zh) |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气囊保护设备 | |
CN201998937U (zh) | 一种带有侧安全气囊的汽车座椅 | |
US11858448B2 (en) | Airba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 |
CN207089225U (zh)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 |
CN207683490U (zh) | 一种汽车全方位安全座椅系统 | |
CN105711536A (zh) | 一种头枕安全气囊 | |
CN202508048U (zh) | 机动交通工具的安全座椅 | |
CN103332164A (zh) | 汽车侧面安全气囊 | |
CN201761464U (zh) | 一种侧面安全气囊的安装方式 | |
KR20160002102A (ko) | 차량의 에어백 | |
CN107380113A (zh) | 一种垂直下压式汽车气囊 | |
CN106740644A (zh) | 一种安全气囊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