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2830U -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2830U
CN207682830U CN201820018771.7U CN201820018771U CN207682830U CN 207682830 U CN207682830 U CN 207682830U CN 201820018771 U CN201820018771 U CN 201820018771U CN 207682830 U CN207682830 U CN 207682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older
mode
mounting plate
lower template
injection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87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anming Plastic And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anming Plastic And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anming Plastic And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anming Plastic And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87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2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2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2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公开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底座横向方向的两侧设两方铁,两方铁上设下模座,下模座上自下而上依次设下模板、上模板及上模座,上模座上设顶模座;下模板上设中模仁组件,中模仁组件的每一中模仁竖向向上贯穿下模板后伸出,并与自上模板上端竖向向下贯穿上模板伸出的上模仁组件的上模仁对接,下模板底端设下模仁组件,下模仁组件的每一下模仁竖向贯穿设于匹配位置上的中模仁后与置于对应位置上的上模仁对接,下模仁配合中模仁及上模仁在下模板和上模板合模时构成成型手拉垫的型腔;还包括脱料组件,脱料组件设在两方铁之间并能自下朝上顶起置于型腔内的手拉垫而完成脱料。本新型注塑模具结构精密、成型的手拉垫外形优美,注塑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注塑模具通常包括上模、下模、上模上设上模仁、下模仁上设下模仁,匹配上模仁与下模仁的合模/脱模而完成注塑。
现有中,采用注塑成型加工如附图1所示的手拉垫为常用的加工方式。现有中,对于附图1所示的手拉垫,会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生产,从而成型高品质的手拉垫。现有中,对于手拉垫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存在设计复杂,成型效果差,生产效率低的不足;同时,现有的此类模具还存在受条料外形尺寸的精度限制,对材料浪费较大。
因此,市场亟需一种结构精简、生产效率高的用于手拉垫成型的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结构精密、成型的手拉垫外形优美,注塑生产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横向方向的两侧设两方铁,两方铁上设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下模板、上模板及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端设顶模座;所述下模板上镶嵌安设有中模仁组件,且所述中模仁组件的每一中模仁竖向向上贯穿所述下模板后伸出,并与自所述上模板上端竖向向下贯穿所述上模板伸出的上模仁组件的上模仁对接,所述下模板底端还设有下模仁组件,所述下模仁组件的每一下模仁竖向贯穿设于匹配位置上的中模仁后与置于对应位置上的上模仁对接,所述下模仁配合所述中模仁及上模仁在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合模时构成成型所述手拉垫的型腔;还包括脱料组件,所述脱料组件安设在两方铁之间并能自下朝上顶起置于所述型腔内的手拉垫而完成脱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方铁上沿其延伸方向均设一排导柱,每一排导柱包括至少两导柱,所述下模座、下模板、上模板、上模座及顶模板均穿设在所述导柱上,且所述下模座、下模板、上模板、上模座及顶模板上与所述导柱连接处均设轴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脱料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面板、顶杆安装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杆安装板上阵列有在位置上和数目上与所述下模仁/上模仁相匹配的顶杆,所述顶杆竖向向上依次贯穿所述下模座、下模板和装配于匹配位置上的下模仁且伸入所述型腔,并用于自下而上顶起位于所述型腔内的手拉垫;所述面板上设若干轴柱,所述轴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座连接,且每一轴柱上还安设有一柱状弹簧,所有柱状弹簧用于产生竖向阻尼推动所述面板及顶杆安装板竖向向下移动,匹配带动顶杆竖向下移而回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第一连接柱和若干第一导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竖向贯穿所述底板、顶杆安装板及面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下模座固接,所述底板、顶杆安装板及面板均能沿所述第一连接柱竖向移动;所述第一导柱底端通过螺栓相对所述底座固接,其上端活动抵止接触所述下模座,所述若干第一导柱用于引导所述底板、顶杆安装板及面板的竖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两排上模仁的安装位,每一安装位内安装一上模仁;所述上模板上制有安设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安装板装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板固接,并能使每一上模仁穿过设置所述上模板匹配位置上通孔向下伸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模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两排中模仁的第二安装位,每一第二安装位内安装一中模仁;所述下模板上制有安设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安置空间,所述第二安装板装配于所述安置空间内,并能使每一中模仁穿过设于所述下模板匹配位置上的第二通孔向上伸出与上模仁活动对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仁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有两排下模仁的第三安装位,每一第三安装位内安装下模仁;所述第三安装板设在所述下模板底端,并能使每一下模仁穿过对应位置上的中模仁向上伸出与上模仁活动对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排安装位包括四个上模仁的安装位,每一排第二安装位包括四个中模仁的第二安装位,每一排所第三安装位包括四个下模仁的第三安装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竖直向上依次贯穿所述方铁、下模座、下模板、第三安装板、上模板、上模座后与所述顶模座连接;每一方铁上设竖向向上延伸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竖向贯穿所述下模座和下模板,使所述下模座和下模板相对所述方铁及底座固定;所述方铁上还设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竖直向上依次贯穿所述下模座、下模板、第三安装板、上模板、上模座后与所述顶模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的注塑模具是用于手拉垫的注塑模具,经该注塑模具成型的手拉垫平面光滑、外观优美;同时,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高,且不受条料外形尺寸的精度限制,材料浪费少;再者,本新型的注塑模具结构精简、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注塑的产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一种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附图1-4实例了本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横向方向的两侧设两方铁2,两方铁2上设下模座3,所述下模座3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下模板4、上模板5及上模座6,所述上模座6上端设顶模座7;所述下模板4上镶嵌安设有中模仁组件002,且所述中模仁组件002的每一中模仁21竖向向上贯穿所述下模板4后伸出,并与自所述上模板5上端竖向向下贯穿所述上模板5伸出的上模仁组件003的上模仁31对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仁组件002包括第一安装板22,所述第一安装板22上设有两排上模仁21的安装位221,且每一排的安装位221为四个,每一安装位221内安装一上模仁21;所述上模板5上制有安设所述第一安装板22的容置空间51,所述第一安装板22装配于所述容置空间51内并通过螺栓52与所述上模仁21固接,并能使每一上模仁21穿过设置所述上模板5匹配位置上通孔53向下伸出;而所述中模仁组件003包括第二安装板32,所述第二安装板32上设有两排中模仁31的第二安装位321,每一排的第二安装位321的数目为四个,每一第二安装位321内安装一中模仁31,所述下模板4上制有安设所述第二安装板32的安置空间41,所述第二安装板32装配于所述安置空间41内,实际中,所述第二安装板32通过螺栓(附图未标号)固定于下模板4上,并能使每一中模仁31穿过设于所述下模板4匹配位置上的第二通孔(附图未标号)向上伸出与匹配的上模仁21活动对接;所述下模板4底端还设有下模仁组件004,所述下模仁组件004的每一下模仁43竖向贯穿设于匹配位置上的中模仁31后与置于对应位置上的上模仁21对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仁组件004包括第三安装板44,所述第三安装板44上设有两排下模仁43的第三安装位441,每一排第三安装位441的第三安装位441的数目为四个,每一第三安装位441内安装下模仁43;所述第三安装板44设在所述下模板4底端,并能使每一下模仁43穿过对应位置上的中模仁31向上伸出与上模仁21活动对接,实际中,所述中模仁31是圆柱状结构的中模仁31,其中空孔则为所述下模仁43竖向向上贯穿且伸出的通道;将本实施例的各零件装配完成后,所述下模仁43配合所述中模仁31及上模仁21在所述下模板4和上模板5合模时构成成型所述手拉垫001的型腔005,需要说明的时,装配完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后,所述上模仁21与中模仁31对接,形成具有开口的初步型腔,再将下模仁43竖向向上插入中模仁31中并与上模仁21对接,从而堵塞初步型腔的开口,形成匹配本实施例的型腔005,所述型腔由上模热21、中模仁31及下模仁43间隔间隙组成;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还包括脱料组件8,所述脱料组件8安设在两方铁2之间并能自下朝上顶起置于所述型腔005内的手拉垫001而完成脱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料组件8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面板81、顶杆安装板82和底板83;所述底板83固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顶杆安装板82上阵列有在位置上和数目上与所述下模仁52/上模仁21相匹配的顶杆84,所述顶杆84竖向向上依次贯穿所述下模座3、下模板4和装配于匹配位置上的下模仁43且伸入所述型腔005,并用于自下而上顶起位于所述型腔005内的手拉垫001;所述面板81上还设若干轴柱85,所述轴柱85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座3连接,且每一轴柱85上还安设有一柱状弹簧86,所有柱状弹簧86用于产生竖向阻尼推动所述面板81及顶杆安装板82竖向向下移动,匹配带动顶杆84竖向下移而回位,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中,顶杆84竖向向上顶起置于型腔005内的手拉垫001时,也就是上模板5相对所述下模板4脱模时,所述柱状弹簧86被压缩;当上模板5相对所述下模板4合模时,柱状弹簧86被松开,柱状弹簧86产生阻尼,带动面板81及顶杆84相对所述下模板4竖向下移。
参考附图2-3,每一所述方铁2上沿其延伸方向均设一排导柱9,每一排导柱9包括至少两导柱9,所述下模座3、下模板4、上模板5、上模座6及顶模板7均穿设在所述导柱9上,且所述下模座3、下模板4、上模板5、上模座6及顶模板7上与所述导柱9连接处均设轴套10;参考附图2-4,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若干第一连接柱11和若干第一导柱12;所述第一连接柱11竖向贯穿所述底板83、顶杆安装板82及面板81,且所述第一连接柱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1和下模座3固接,所述底板83、顶杆安装板82及面板81均能沿所述第一连接柱11竖向移动;所述第一导柱12底端通过螺栓(附图未标号)相对所述底座1固接,其上端活动抵止接触所述下模座3,所述若干第一导柱12用于引导所述底板83、顶杆安装板82及面板81的竖向移动;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第二连接柱13,所述第二连接柱13竖直向上依次贯穿所述方铁2、下模座3、下模板4、第三安装板44、上模板5、上模座6后与所述顶模座7连接;每一方铁2上设竖向向上延伸的第三连接柱14,所述第三连接柱14竖向贯穿所述下模座3和下模板4,使所述下模座3和下模板4相对所述方铁2及底座1固定;所述方铁2上还设有第四连接柱15,所述第四连接柱15竖直向上依次贯穿所述下模座3、下模板4、第三安装板44、上模板5、上模座6后与所述顶模座7连接。
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是用于手拉垫的注塑模具,经该注塑模具成型的手拉垫平面光滑、外观优美;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高,且不受条料外形尺寸的精度限制,材料浪费少;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结构精简、使用寿命长。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横向方向的两侧设两方铁,两方铁上设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下模板、上模板及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端设顶模座;所述下模板上镶嵌安设有中模仁组件,且所述中模仁组件的每一中模仁竖向向上贯穿所述下模板后伸出,并与自所述上模板上端竖向向下贯穿所述上模板伸出的上模仁组件的上模仁对接,所述下模板底端还设有下模仁组件,所述下模仁组件的每一下模仁竖向贯穿设于匹配位置上的中模仁后与置于对应位置上的上模仁对接,所述下模仁配合所述中模仁及上模仁在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合模时构成成型所述手拉垫的型腔;还包括脱料组件,所述脱料组件安设在两方铁之间并能自下朝上顶起置于所述型腔内的手拉垫而完成脱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方铁上沿其延伸方向均设一排导柱,每一排导柱包括至少两导柱,所述下模座、下模板、上模板、上模座及顶模板均穿设在所述导柱上,且所述下模座、下模板、上模板、上模座及顶模板上与所述导柱连接处均设轴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面板、顶杆安装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杆安装板上阵列有在位置上和数目上与所述下模仁/上模仁相匹配的顶杆,所述顶杆竖向向上依次贯穿所述下模座、下模板和装配于匹配位置上的下模仁且伸入所述型腔,并用于自下而上顶起位于所述型腔内的手拉垫;所述面板上设若干轴柱,所述轴柱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座连接,且每一轴柱上还安设有一柱状弹簧,所有柱状弹簧用于产生竖向阻尼推动所述面板及顶杆安装板竖向向下移动,匹配带动顶杆竖向下移而回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若干第一连接柱和若干第一导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竖向贯穿所述底板、顶杆安装板及面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下模座固接,所述底板、顶杆安装板及面板均能沿所述第一连接柱竖向移动;所述第一导柱底端通过螺栓相对所述底座固接,其上端活动抵止接触所述下模座,所述若干第一导柱用于引导所述底板、顶杆安装板及面板的竖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两排上模仁的安装位,每一安装位内安装一上模仁;所述上模板上制有安设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安装板装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板固接,并能使每一上模仁穿过设置所述上模板匹配位置上通孔向下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两排中模仁的第二安装位,每一第二安装位内安装一中模仁;所述下模板上制有安设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安置空间,所述第二安装板装配于所述安置空间内,并能使每一中模仁穿过设于所述下模板匹配位置上的第二通孔向上伸出与上模仁活动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有两排下模仁的第三安装位,每一第三安装位内安装下模仁;所述第三安装板设在所述下模板底端,并能使每一下模仁穿过对应位置上的中模仁向上伸出与上模仁活动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排安装位包括四个上模仁的安装位,每一排第二安装位包括四个中模仁的第二安装位,每一排所第三安装位包括四个下模仁的第三安装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竖直向上依次贯穿所述方铁、下模座、下模板、第三安装板、上模板、上模座后与所述顶模座连接;每一方铁上设竖向向上延伸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竖向贯穿所述下模座和下模板,使所述下模座和下模板相对所述方铁及底座固定;所述方铁上还设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竖直向上依次贯穿所述下模座、下模板、第三安装板、上模板、上模座后与所述顶模座连接。
CN201820018771.7U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07682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8771.7U CN207682830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8771.7U CN207682830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2830U true CN207682830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8771.7U Active CN207682830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2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3302A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成型工艺
CN207682851U (zh) 一种塑胶容器底座的注塑模具
CN207682830U (zh) 一种手拉垫的注塑模具
CN108032490A (zh) 一种塑胶容器底座的注塑模具
CN202377384U (zh) 方便调试的纵梁成型模具
CN207682852U (zh) 一种异型肩套注塑模具
CN212761071U (zh) 一种锡条浇筑模具的顶针
CN208854946U (zh) 一种加工成型汽车大灯壳的模具
CN208854944U (zh) 一种汽车前下盖板的注塑模具
CN205395020U (zh) 一种嵌片注塑成型的结构
CN207789594U (zh) 一种肩套的注塑模具
CN208854947U (zh) 一种汽车前后保险杠的成型模具
CN211467283U (zh) 一种手机卡托的注塑模具
CN207859360U (zh) 一种塑胶瓶盖的注塑模具
CN209454082U (zh) 一种皮鞋冲压注塑模具
CN207682829U (zh) 一种塑胶翻盖座的注塑模具
CN207914545U (zh) 一种砂型造型装置
CN205853356U (zh) 一种用于脚垫印制防滑纹的设备
CN210590344U (zh) 一种汽车面板加工用组合式注塑模具
CN219028371U (zh) 一种全自动注塑机脱模结构
CN212219165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8505123U (zh) 一种电子烟外壳弧形面的注塑模具
CN219076357U (zh) 一种车载仪表前壳注塑模具
CN219505343U (zh) 一种橡胶模具浇口
CN213321460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顶脱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