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6825U -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6825U
CN207676825U CN201820012071.7U CN201820012071U CN207676825U CN 207676825 U CN207676825 U CN 207676825U CN 201820012071 U CN201820012071 U CN 201820012071U CN 207676825 U CN207676825 U CN 207676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arc piece
right arc
main bod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20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利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120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6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6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6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用于右隔弧片与左隔弧片铆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所述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均包括右隔弧片上料机构、左隔弧片上料机构、铆压机构、移动机构、第一铆压位、第二铆压位、下料机构以及分料机构。本实用新型的铆装设备通过设置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同时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均采用双工位进行铆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采用自动上料模式,可降低劳动力与人工成本,再者本实用新型铆装设备将各个机构结构合理设置成模块化,组装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铆压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虽然通用铆压机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机械设备,但是针对结构多样的铆压产品时,大多需要人进行辅助操作;而传统上的处理一般采用手动上料的方式,导致人工操作效率偏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且容易疲劳,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偏高。再者现有的铆装设备大多采用单一工位对产品进行铆压,进一步限制了生产效率与加工成本,例如,请查阅图5至图6是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其包括了右隔弧片01以及左隔弧片02,现有对其加工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用于右隔弧片与左隔弧片铆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所述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均包括右隔弧片上料机构、左隔弧片上料机构、铆压机构、移动机构、第一铆压位、第二铆压位、下料机构以及分料机构;
所述右隔弧片上料机构包括右隔弧片振动机构以及右隔弧片固定位,所述右隔弧片振动机构一端延伸至右隔弧片固定位,所述右隔弧片固定位设置于铆压机构下方,所述右隔弧片固定位包括定位块以及第一横向气缸,所述定位块由第一横向气缸驱动在右隔弧片振动机构一侧反复运动;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横向气缸、滑块以及滑轨,所述铆压机构固定设置于滑块上,所述铆压机构与滑块由第二横向气缸驱动在滑轨上反复运动;
所述铆压机构包括第一铆压机构以及第二铆压机构,所述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由第二横向气缸驱动同时进行反复运动;
所述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均包括竖直气缸、铆压块以及右隔弧片取料机构,所述铆压块由竖直气缸驱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右隔弧片取料装置包括定位柱以及真空吸气装置,所述定位柱设置于铆压块下表面,所述真空吸气装置设置于铆压块内,且真空吸气装置的吸气孔设置于铆压块下表面;
所述左隔弧片上料机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铆压位以及第二铆压位,所述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分别设置于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下料装置、第二下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与第二下料装置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下料装置驱动第一铆压位运动,所述第二下料装置驱动第二铆压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与第二下料装置均包括第三横向气缸、顶料气缸以及活动块,所述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分别固定设置于活动块上,所述顶料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上,所述活动块与顶料气缸由第三横向气缸驱动反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气缸、分料板、底座、连接轴、良品通道以及不良品通道,所述分料气缸与良品通道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良品通道设置一开口,所述开口底部与不良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分料板顶部固定设置于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分料板底端在分料气缸的驱动下抵靠开口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右隔弧片振动机构包括右隔弧片振动盘以及右隔弧片振动轨道,所述右隔弧片振动轨道一端与右隔弧片振动盘连接,另一端与右隔弧片固定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隔弧片上料机构包括左隔弧片振动盘以及H型振动轨道,所述H型振动轨道一端与左隔弧片振动盘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铆合工位与第二铆合工位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吹灰机构,所述吹灰机构靠近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设置,所述吹灰机构上的喷嘴朝向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为立式触摸屏盒。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三色警示灯。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上。
本实用新型的铆装设备通过设置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同时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均采用双工位进行铆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采用自动上料模式,可降低劳动力与人工成本,再者本实用新型铆装设备将各个机构结构合理设置成模块化,组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铆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铆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析下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右隔弧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
01-右隔弧片,02-左隔弧片,10-机架,11-第一铆压主体,12-第二铆压主体,20-右隔弧片上料机构,21-右隔弧片振动机构,211-右隔弧片振动盘,212-右隔弧片振动轨道,22-右隔弧片固定位,221-第一横向气缸,222-定位块,30-左隔弧片上料机构,31-左隔弧片振动盘,32-H型振动轨道,40-移动机构,41-第二横向气缸,42-滑块,43-滑轨,50-铆压机构,51-第一铆压机构,511-竖直气缸,512-铆压块,52-第二铆压机构,61-第一铆压位,62-第二铆压位,70-下料机构,71-第三横向气缸,72-活动块,73-顶料气缸,80-下料口,90-分料机构,91-分料气缸,92-分料板,93-底座,94-连接轴,95-良品通道,96-不良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4,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用于右隔弧片与左隔弧片铆合,同时采用双工位加工,可加快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采用自动化上料,可减少劳动力与人工成本。其中铆装设备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置第一铆压主体11与第二铆压主体12,所述第一铆压主体11与第二铆压主体12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可大大加快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第一铆压主体11与第二铆压主体12均包括右隔弧片上料机构20、左隔弧片上料机构30、铆压机构50、移动机构40、第一铆压位61、第二铆压位62、检测装置、下料机构70以及分料机构90;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上。
所述右隔弧片上料机构20包括右隔弧片振动机构21以及右隔弧片固定位22,所述右隔弧片振动机构21一端延伸至右隔弧片固定位22,所述右隔弧片振动机构21包括右隔弧片振动盘211以及右隔弧片振动轨道212,所述右隔弧片振动轨道212一端与右隔弧片振动盘211连接,另一端与右隔弧片固定位22连接;所述右隔弧片固定位22设置于铆压机构50下方。所述右隔弧片固定位22包括定位块222以及第一横向气缸221,所述定位块222由第一横向气缸221驱动在右隔弧片振动机构21一侧反复运动,由于第一铆压机构51与第二铆压机构52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可通过第一横向气缸221对定位块222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满足定位块222与第一铆压位61和第二铆压位62之间的距离,可实现对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同时提供右隔弧片,可降低设备的成本。
所述移动机构40包括第二横向气缸41、滑块42以及滑轨43,所述铆压机构50固定设置于滑块42上,所述铆压机构50与滑块42由第二横向气缸41驱动在滑轨43上反复运动。
所述铆压机构50包括第一铆压机构51以及第二铆压机构52,所述第一铆压机构51与第二铆压机构52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铆压机构51与第二铆压机构52由第二横向气缸41驱动同时进行反复运动;所述第一铆压机构51与第二铆压机构52均包括竖直气缸511、铆压块512以及右隔弧片取料机构,所述铆压块512由竖直气缸511驱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右隔弧片取料装置包括定位柱以及真空吸气装置,所述定位柱设置于铆压块512下表面,所述真空吸气装置设置于铆压块512内,且真空吸气装置的吸气孔设置于铆压块512下表面。
所述左隔弧片上料机构30包括左隔弧片振动盘31以及H型振动轨道32,所述H型振动轨道32为双轨道结构,可由一个左隔弧片振动盘31振动即可,其一端的两个进料口均与左隔弧片振动盘31连接,另一端的连个出料口分别与第一铆合工位与第二铆合工位连接,结构合理优化呈模块化,可便于设备组装与后续的维护维修,同时可降低设备的成本。因此所述左隔弧片上料机构30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铆压位61以及第二铆压位62,为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提供左隔弧片,所述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分别设置于第一铆压机构51与第二铆压机构52下方。
所述下料机构70包括第一下料装置、第二下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与第二下料装置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下料装置驱动第一铆压位61运动,所述第二下料装置驱动第二铆压位62运动;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与第二下料装置均包括第三横向气缸71、顶料气缸73以及活动块72,所述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分别固定设置于活动块72上,所述顶料气缸73分别设置于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上,所述活动块72与顶料气缸73由第三横向气缸71驱动反复运动。机架10上还设置下料口80,第一下料装置与第二下料装置均对应设置一个下料口80,同时两个下料口80均于分料机构90的良品通道95连通。当第一铆压位61或者第二铆压位62上铆压完成后,检测装置检测铆压完成,则第三横向气缸71驱动活动块72与第一铆压位61或者第二铆压位62至下料口80处,通过顶料气缸73将加工完成的产品顶入下料口80内。
所述分料机构90包括分料气缸91、分料板92、底座93、连接轴94、良品通道95以及不良品通道96,所述分料气缸91与良品通道95固定设置于底座93上,所述良品通道95设置一开口,所述开口底部与不良品通道96固定连接,所述分料板92顶部固定设置于连接轴94上,所述连接轴94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底座93活动连接,所述分料板92底端在分料气缸91的驱动下抵靠开口底部;检测装置还可检测产品铆合后是否合格,当产品合格时,则分料气缸91不动作,产品通过良品通道95进行回收打包,当检测装置检测铆压不合格,则分料气缸91动作,将分料板92顶出,与开口底部贴合,则不良品通过不良品通道96回收。
各驱动机构及电子元件均与中控主机电连接并由其控制,并可通过机架10上安装的操作机构(立式触摸屏盒)进行操作,使用简单直观,方便使用者简易舒适操作。
为了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转,还装有吹灰机构(图中未显示),所述吹灰机构靠近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设置,所述吹灰机构上的喷嘴朝向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设置。
机架10上还安装有三色警示灯,可方便操作人员知晓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及时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铆装设备工作原理:第一铆压机构51、第一铆压位61、第一下料装置相互配合实现一个工位上的右隔弧片与左隔弧片铆压;第二铆压机构52、第二铆压位62、第二下料装置配合实现另一个工位上的右隔弧片与左隔弧片铆压,实现双工位铆压,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降低劳动成本。加工第一个产品时,首先左隔弧片通过左隔弧片上料机构30分别运送至第一铆压位61与第二铆压位62上,之后持续上料,然后第一铆压机构51上的右隔弧片取料机构在右隔弧片固定位22取料,通过移动机构40运送至第一铆压位61上方进行铆压,同时第二铆压机构52上的右隔弧片取料机构在右隔弧片固定位22取料,当检测装置检查铆压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40运送至第二铆压位62上方进行铆压,同时第一铆压机构51上的右隔弧片取料机构在右隔弧片固定位22取料,如此反复进行;当第一铆压位61或者第二铆压位62上铆压完成后,检测装置检测铆压完成,则第三横向气缸71驱动活动块72与第一铆压位61或者第二铆压位62至下料口80处,通过顶料气缸73将加工完成的产品顶入下料口80内;检测装置还可检测产品铆合后是否合格,当产品合格时,则分料气缸91不动作,产品通过良品通道95进行回收打包,当检测装置检测铆压不合格,则分料气缸91动作,将分料板92顶出,与开口底部贴合,则不良品通过不良品通道96回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铆装设备通过设置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同时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均采用双工位进行铆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采用自动上料模式,可降低劳动力与人工成本,再者本实用新型铆装设备将各个机构结构合理设置成模块化,组装十分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用于右隔弧片与左隔弧片铆合,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所述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铆压主体与第二铆压主体均包括右隔弧片上料机构、左隔弧片上料机构、铆压机构、移动机构、第一铆压位、第二铆压位、下料机构以及分料机构;
所述右隔弧片上料机构包括右隔弧片振动机构以及右隔弧片固定位,所述右隔弧片振动机构一端延伸至右隔弧片固定位,所述右隔弧片固定位设置于铆压机构下方,所述右隔弧片固定位包括定位块以及第一横向气缸,所述定位块由第一横向气缸驱动在右隔弧片振动机构一侧反复运动;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横向气缸、滑块以及滑轨,所述铆压机构固定设置于滑块上,所述铆压机构与滑块由第二横向气缸驱动在滑轨上反复运动;
所述铆压机构包括第一铆压机构以及第二铆压机构,所述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结构一致,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由第二横向气缸驱动同时进行反复运动;
所述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均包括竖直气缸、铆压块以及右隔弧片取料机构,所述铆压块由竖直气缸驱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右隔弧片取料装置包括定位柱以及真空吸气装置,所述定位柱设置于铆压块下表面,所述真空吸气装置设置于铆压块内,且真空吸气装置的吸气孔设置于铆压块下表面;
所述左隔弧片上料机构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铆压位以及第二铆压位,所述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分别设置于第一铆压机构与第二铆压机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下料装置、第二下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与第二下料装置结构一致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下料装置驱动第一铆压位运动,所述第二下料装置驱动第二铆压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装置与第二下料装置均包括第三横向气缸、顶料气缸以及活动块,所述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分别固定设置于活动块上,所述顶料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上,所述活动块与顶料气缸由第三横向气缸驱动反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分料气缸、分料板、底座、连接轴、良品通道以及不良品通道,所述分料气缸与良品通道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良品通道设置一开口,所述开口底部与不良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分料板顶部固定设置于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分料板底端在分料气缸的驱动下抵靠开口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隔弧片振动机构包括右隔弧片振动盘以及右隔弧片振动轨道,所述右隔弧片振动轨道一端与右隔弧片振动盘连接,另一端与右隔弧片固定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隔弧片上料机构包括左隔弧片振动盘以及H型振动轨道,所述H型振动轨道一端与左隔弧片振动盘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铆合工位与第二铆合工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灰机构,所述吹灰机构靠近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设置,所述吹灰机构上的喷嘴朝向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为立式触摸屏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三色警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铆压位与第二铆压位上。
CN201820012071.7U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Active CN207676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2071.7U CN207676825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2071.7U CN207676825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6825U true CN207676825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73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2071.7U Active CN207676825U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68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317A (zh) * 2019-01-31 2019-05-10 李琼 一种充电连接头铆合用铆柱的自动化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13199231A (zh) * 2021-05-31 2021-08-03 江苏帝浦拓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喷嘴铆压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317A (zh) * 2019-01-31 2019-05-10 李琼 一种充电连接头铆合用铆柱的自动化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13199231A (zh) * 2021-05-31 2021-08-03 江苏帝浦拓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喷嘴铆压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76825U (zh) 一种空气开关左右隔弧片铆装设备
CN209174399U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pcb板分选叠板的设备
CN207676826U (zh) 一种开关动触头自动化装配机
CN206782678U (zh) 一种激光打标设备的自动送料定位装置
CN102607783A (zh) 检测产品气密性的压合治具
CN102623165A (zh) 铁芯自动加压检测机
CN205765906U (zh) 一种双向键盘压合机
CN207076683U (zh) Ict转盘测试机
CN107052813A (zh) 一种钢架结构包装箱半自动生产流水线
CN108274221A (zh) 一种减速机平键装配方法
CN103587235A (zh) 不同步的烫金印刷设备
CN209349827U (zh) 细长轴形物料的上料装配装置
CN115488211A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五金加工用冲压装置
CN107846836A (zh) 一种汽车天线与电路板螺丝装配方法
CN204843756U (zh) 双剪双抛机
CN111069068B (zh) 一种掰断检测设备
CN206484194U (zh) 一种自动点片机
CN112475884A (zh)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生产的自动装配和检测的设备
CN206470133U (zh) 自动搬运式钢制板材测试机器人
CN202591140U (zh) 自动分拣排料装置
CN206065186U (zh) 一种空调风机叶轮冲盘机
CN211744277U (zh) 一种电机自动输送装配生产线
CN212763069U (zh) 一种键盘顶出收拢压合治具
CN216400727U (zh) 一种布艺收纳箱四合扣打扣设备
CN216647660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操作实训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