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0705U -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0705U
CN207660705U CN201721732311.2U CN201721732311U CN207660705U CN 207660705 U CN207660705 U CN 207660705U CN 201721732311 U CN201721732311 U CN 201721732311U CN 207660705 U CN207660705 U CN 207660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dial
angle controller
angle
loc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23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江南
李永刚
李明珠
赵海存
苏增荣
骆翠芳
曾亮
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323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0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0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0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调节气门间隙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刻度盘,刻度盘能通过磁力吸附在飞轮的表面内,且刻度盘的轴线与飞轮的轴线重合,以使刻度盘能随着飞轮的转动而旋转;刻度盘的定位轴上连接有指针,在刻度盘旋转时,指针保持竖直向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门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飞轮和装配在飞轮表面的上述装置。该装置能够精确控制飞轮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盘车角度,有效降低甚至完全避免在气门间隙调整时的盘车角度偏差,并利用360°刻度盘实现全角度的转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调节气门间隙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通常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杆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或凸轮)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该间隙被称为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对发动机的影响很大,如果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会使气门关不严,导致功率下降甚至气门烧坏;如果气门间隙过大,会导致传动零部件之间以及气门、气门座之间产生撞击声,而且会加剧磨损等故障。因此实际调整气门间隙值的准确与否对发动机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在调气门间隙时,操作者首先会找到第一缸压缩上止点,并在对应的飞轮和飞轮壳上分别画上标记后,根据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按要求调整各缸可以调整的气门,再盘车转过一定的角度后,调整其他气门,依次类推直至将所有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全部调整完。调整完气门间隙后,通常再取第一缸复查配气定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配气定时是指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实际开闭时刻以及开启的持续时间。
但是,目前的调整方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当操作者作完标记后,后续盘车角度无法准确控制,确认角度通常情况下通过划线后由操作者大致估计,导致发动机的实际配气定时偏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能够精确控制飞轮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盘车角度。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刻度盘,所述刻度盘能通过磁力吸附在飞轮的表面内,且所述刻度盘的轴线与所述飞轮的轴线重合,以使所述刻度盘能随着所述飞轮的转动而旋转;所述刻度盘的定位轴上连接有指针,在所述刻度盘旋转时,所述指针保持竖直向下。
优选的,所述刻度盘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磁吸合机构。
优选的,所述电磁吸合机构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刻度盘的周向上,所述电磁吸合机构的磁性吸盘位于所述刻度盘的背面,以使所述刻度盘通过磁性吸盘吸附在所述飞轮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电磁吸合机构为吸盘式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刻度盘的轴线内可转动的套装有定位轴,所述指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轴的端部,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下。
优选的,所述定位轴内沿轴向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固定有锁紧螺钉,所述指针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定位轴和锁紧螺钉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位轴外顺次套装有轴承、套筒和挡圈。
优选的,所述刻度盘的背面设有装配斜面,所述装配斜面用于使所述刻度盘定位嵌套在所述飞轮内。
优选的,所述刻度盘的正面沿周向均布有刻度,所述刻度值为 0~36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门调节系统,包括飞轮、以及如上所述的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所述角度控制装置通过磁力装配在所述飞轮的表面,所述角度控制装置通过装配斜面嵌套在所述飞轮的定位座内,且所述角度控制装置的轴线与所述飞轮的轴线重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刻度盘,刻度盘能通过磁力吸附在飞轮的表面内,且刻度盘的轴线与飞轮的轴线重合,以使刻度盘能随着飞轮的转动而旋转;刻度盘的定位轴上连接有指针,在刻度盘旋转时,指针保持竖直向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门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飞轮和装配在飞轮表面的上述装置。该装置的刻度盘利用磁性吸附在飞轮上,且能随着飞轮同步转动,并使指针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下垂,这样在飞轮转动时,利用指针直接标识出飞轮转动的刻度,从而精确控制飞轮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盘车角度,有效降低甚至完全避免在气门间隙调整时的盘车角度偏差,并利用360°刻度盘实现全角度的转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度控制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度控制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度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门调节系统的装配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门调节系统的装配侧视剖视图。
其中,100、飞轮;200、角度控制装置;300、轮轴;1、电磁吸合机构;2、刻度盘;3、固定螺钉;4、定位轴;5、轴承;6、套筒; 7、挡圈;8、指针;9、锁紧螺钉;10、装配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说明,“缺口状”的含义为除截面平齐外的形状。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飞轮100的角度控制装置200包括刻度盘2,刻度盘2能通过磁力吸附在飞轮100的表面内,且刻度盘2的轴线与飞轮100的轴线重合,以使刻度盘2能随着飞轮 100的转动而旋转,刻度盘2的正面沿周向均布有刻度,刻度值为 0~360°,每个刻线代表1°,每隔90°设有一个长刻线,从而能够精确记录并标识飞轮100的转动角度;刻度盘2的定位轴4上连接有指针8,在刻度盘2旋转时,指针8保持竖直向下,而不会随着刻度盘2的旋转发生转动,而是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下垂的状态,这样在飞轮100转动时,利用指针8在刻度盘2上的位置,即可直接标识出飞轮100转动的刻度,从而精确控制飞轮100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盘车角度,有效降低甚至完全避免在气门间隙调整时的盘车角度偏差,并利用360°刻度盘2实现全角度的转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刻度盘2能够可靠的固定在飞轮100表面,优选刻度盘2 在磁力作用下嵌套在飞轮100表面的定位座内,且为了保证定位准确,如图3所示,优选刻度盘2的背面设有装配斜面10,装配斜面10用于使刻度盘2定位嵌套在飞轮100内,可以在飞轮100的中心处设置一凹槽,该凹槽即为定位座,该凹槽的轴线与飞轮100的轴线重合,在凹槽的周向上设置与装配斜面10相匹配的斜面,保证在刻度盘2的装配斜面10装配在定位座的斜面以内时,刻度盘2的背面能够贴合在定位座凹槽的底面上,且保证刻度盘2与飞轮100同心。
为了保证刻度盘2与飞轮100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连接,且刻度盘2的装卸均不会对飞轮100表面造成破坏,优选在刻度盘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磁吸合机构1,以便于固定刻度盘2。电磁吸合机构 1通过固定螺钉3固定在刻度盘2的周向上,电磁吸合机构1的磁性吸盘位于刻度盘2的背面,以使刻度盘2通过磁性吸盘吸附在飞轮100 的表面。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吸合机构1为吸盘式电磁铁,在通电时该吸盘式电磁铁具有磁性,而在断电时磁性消失,同样也可以选用其他具有磁性的机构,只要能够满足可以控制机构的磁性启闭,以保证刻度盘2可以灵活的自飞轮100上装卸即可。
如图4所示,刻度盘2的轴线内可转动的套装有定位轴4,优选定位轴4的一端固定有指针8,另一端固定有安装座,在定位轴4外且位于安装座和指针8之间顺次套装有轴承5、套筒6和挡圈7。其中,挡圈7为轴向挡圈7,用于限制轴承5和套筒6的轴向移动;轴承5优选为深沟球轴承5,以保证定位轴4能在轴承5内自由旋转,从而带动指针8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下垂状态。本实施例中,指针8的一端固定在定位轴4的端部,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下,则刻度盘2 在旋转时,指针8受重力作用带动定位轴4自由旋转,从而保持竖直下垂状态,而不会随着刻度盘2的转动而转动。为了保证定位轴4的端部结构可靠,防止指针8自定位轴4上脱落,优选定位轴4内沿轴向设有定位孔,锁紧螺钉9的螺纹端装配在定位孔内,指针8的端部套装在锁紧螺钉9外,且被锁紧固定在定位轴4和锁紧螺钉9之间,以使指针8不随刻度盘2的旋转而转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门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飞轮100、以及如上所述的用于飞轮100的角度控制装置200,该角度控制装置200 通过磁力装配在飞轮100的表面,角度控制装置200通过装配斜面10 嵌套在飞轮100的定位座内,角度控制装置200的定位轴4与飞轮100 的轮轴300处于同一轴线上,从而保证角度控制装置200的轴线与飞轮100的轴线重合,如图5和图6所示,利用该装置精确记录并标识飞轮100的转动角度,确保能有效降低甚至完全避免在气门间隙调整时的盘车角度偏差,并利用360°刻度盘2实现全角度的转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用于飞轮100的角度控制装置200包括刻度盘2,刻度盘2能通过磁力吸附在飞轮100的表面内,且刻度盘2 的轴线与飞轮100的轴线重合,以使刻度盘2能随着飞轮100的转动而旋转;刻度盘2的定位轴4上连接有指针8,在刻度盘2旋转时,指针8保持竖直向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门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飞轮100和装配在飞轮100表面的上述装置。该装置的刻度盘2 利用磁性吸附在飞轮100上,且能随着飞轮100同步转动,并使指针8 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下垂,这样在飞轮100转动时,利用指针8直接标识出飞轮100转动的刻度,从而精确控制飞轮100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盘车角度,有效降低甚至完全避免在气门间隙调整时的盘车角度偏差,并利用360°刻度盘2实现全角度的转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刻度盘,所述刻度盘能通过磁力吸附在飞轮的表面内,且所述刻度盘的轴线与所述飞轮的轴线重合,以使所述刻度盘能随着所述飞轮的转动而旋转;所述刻度盘的定位轴上连接有指针,在所述刻度盘旋转时,所述指针保持竖直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电磁吸合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合机构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刻度盘的周向上,所述电磁吸合机构的磁性吸盘位于所述刻度盘的背面,以使所述刻度盘通过磁性吸盘吸附在所述飞轮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合机构为吸盘式电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的轴线内可转动的套装有定位轴,所述指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轴的端部,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内沿轴向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固定有锁紧螺钉,所述指针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定位轴和锁紧螺钉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外顺次套装有轴承、套筒和挡圈。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的背面设有装配斜面,所述装配斜面用于使所述刻度盘定位嵌套在所述飞轮内。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角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的正面沿周向均布有刻度,所述刻度值为0~360°。
10.一种气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所述角度控制装置通过磁力装配在所述飞轮的表面,所述角度控制装置通过装配斜面嵌套在所述飞轮的定位座内,且所述角度控制装置的轴线与所述飞轮的轴线重合。
CN201721732311.2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Active CN207660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2311.2U CN20766070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2311.2U CN20766070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0705U true CN207660705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2311.2U Active CN207660705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07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157A (zh) * 2018-11-20 2019-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飞轮罩壳观察窗及盘车方法
CN110725895A (zh) * 2019-10-17 2020-01-24 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飞轮保护装置
CN110925044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内制动和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及量角工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157A (zh) * 2018-11-20 2019-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飞轮罩壳观察窗及盘车方法
CN110725895A (zh) * 2019-10-17 2020-01-24 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飞轮保护装置
CN110925044A (zh) * 2019-11-28 2020-03-2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内制动和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及量角工装
CN110925044B (zh) * 2019-11-28 2023-10-2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内制动和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及量角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60705U (zh) 一种用于飞轮的角度控制装置及气门调节系统
US7111598B2 (en) Pivoting actuator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stroke of a gas exchange valve in the cylinder head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6030089B (zh) 双偏心阀
MXPA05011345A (es) Accionador electromagnetico para valvula.
JP2002500311A (ja) エンジンバルブ作動制御システム
US7311070B2 (en) Variable valve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CN209012453U (zh) 电子膨胀阀
EP3392476B1 (en)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 system and automobile
CN209012510U (zh) 电子膨胀阀
US6622695B2 (en) Intake control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129965B2 (zh)
JP2005273649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制御装置
JP2015206263A (ja) 全閉位置学習装置
JP2007046499A (ja) 電磁駆動弁
JP2005273650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制御装置
JP2013165539A (ja)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7013344B (zh) 用于引擎的节气门驱动致动器
US10655510B2 (en) Intake/exhaust valve and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305942B2 (en) Electromechanical valve actuator
CN204572211U (zh) 磁阻式电子节气门
JP2020143616A (ja) 内燃機関の吸排気弁
US9175611B2 (en) Flexible coupling/linkage for an actuator
CN104775917A (zh) 磁阻式电子节气门
CN114353912A (zh) 便于校准调节的燃气表机芯结构
CN206770040U (zh) 电磁式怠速控制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