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7029U - 隔震支座模具 - Google Patents

隔震支座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7029U
CN207657029U CN201721603374.8U CN201721603374U CN207657029U CN 207657029 U CN207657029 U CN 207657029U CN 201721603374 U CN201721603374 U CN 201721603374U CN 207657029 U CN207657029 U CN 20765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ng pedestal
shock isolating
membrane module
middle mould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33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贺平
吴志峰
陈平
翁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ider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ider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ider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ider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33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7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模具,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中模组件,上模、下模和中模组件配合形成隔震支座成型腔,中模组件内部具有用于加热油通过的油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中中模组件可以与上模、下模共同对胶料进行加热,保证胶料硫化过程受热更加均匀,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可以大幅度的缩短预热、硫化时间,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隔震支座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建筑隔震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橡胶隔震支座在建筑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隔震支座能够阻止房屋、桥梁下部的震动传递给上部结构,虚弱震感。
隔震支座通常采用模具成型,现有的硫化模具一般采用的是通过硫化设备在上下模具表面加热,但是此种方式容易导致硫化过程中受热不均,产品硫化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硫化程度不均,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使得硫化过程受热更加均匀的隔震支座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具使得硫化过程受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震支座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设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中模组件,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和所述中模组件配合形成隔震支座成型腔,所述中模组件内部具有用于加热油通过的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中模组件由四块子模首尾依次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子模包括中模本体和与所述中模本体可拆卸连接的中模调节板。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中模本体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子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中模本体包括弯曲部和分别设于所述弯曲部两端的连接部,所述弯曲部上设有加热油进口和加热油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中模本体上设有多对盖板组件,每一对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中模本体之间形成一个油腔,多个所述油腔依次连通以形成所述子油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四个卡紧件,所述卡紧件用于卡紧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模。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包括上卡座和盖设于所述上卡座上方的封板,所述上卡座用于限制所述中模组件与四个所述卡紧件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卡座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的底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伸入所述环形结构所围绕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上述隔震支座模具时,首先将加热油通入中模组件内部形成的油路中,同时使用硫化设备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以对模具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后,将胶料注入隔震支座成型腔内部,上、下模以及中模组件继续对隔震支座成型腔中的胶料进行加热,直至产品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中的中模组件具有加热油通过的油路,使得中模组件可以与上模、下模共同对胶料进行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能够保证胶料硫化过程受热更加均匀,对胶料进行多方位的加热,不会出现上层和下层硫化程度高于中层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通过全方位的加热可以大幅度的缩短模具预热时间,使得模具的预热时间由3至4小时缩短到1小时,同时能够将硫化时间缩短1/3以上,使得胶料快速进行硫化,有效的提高了隔震支座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模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模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子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模本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模调节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个卡紧件与中模组件配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卡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标:1-上模;11-上卡座;12-封板;121-凸台;2-下模;3-中模组件;31-子模;311-中模本体;3111-弯曲部;3112-连接部;3113-加热油进口;3114-加热油出口;3115-油腔;312-中模调节板;4-隔震支座成型腔;5-卡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模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模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子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模本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模调节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四个卡紧件与中模组件配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卡座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模1、下模2和设于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中模组件3,上模1、下模2和中模组件3配合形成隔震支座成型腔4,中模组件3内部具有用于加热油通过的油路。
在使用上述隔震支座模具时,首先将加热油通入中模组件3内部形成的油路,同时使用硫化设备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加热,以对模具进行预热,预热完毕后,将胶料注入隔震支座成型腔4内部,上、下模以及中模组件3继续对隔震支座成型腔中的胶料进行加热,以缩短硫化时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中的中模组件3具有加热油通过的油路,使得中模组件3可以与上模1、下模2共同对胶料进行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模具够保证胶料硫化过程受热更加均匀,对胶料进行多方位的加热,不会出现上层和下层硫化程度高于中层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通过全方位的加热可以大幅度的缩短模具预热时间,使得模具的预热时间由3至4小时缩短到1小时,同时能够将硫化时间缩短1/3以上,使得胶料快速进行硫化,有效的提高了隔震支座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方便产品脱模,如图3所示,中模组件3由四块子模31首尾依次拼接而成。当使用时,将四块子模31的首尾依次拼接,四块子模31的围设成一个圆柱形的空间,随后将拼接完毕后的四块子模31放置于下模2上,最后将上模1扣合于中模组件3上方,使得上模1、下模2和中模组件3形成隔震支座成型腔4。上述设置方便了中模组件3的维修和更换,当某一子模31出现故障时,不需要更换整个中模组件3,只需要将发生损坏的子模31更换成新的子模31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为了使得上述隔震支座模具能够加工出不同型号的隔震支座,子模31包括中模本体311和与中模本体311可拆卸连接的中模调节板312。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要加工产品的型号来更换不同厚度的中模调节板312。当需要厚度尺寸较大的隔震支座时,可以将较厚的中模调节板312与中模本体311连接;当需要厚度尺寸较小的隔震支座时,可以将较薄的中模调节板312与中模本体311连接,或者直接去掉中模调节板312进行加工。上述结构能够使得隔震支座模具的加工范围更广,避免一种模具仅对应一种型号的产品,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中模本体311和中模调节板312之间可以为螺钉连接、卡接、螺纹连接,等等。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中模本体311和中模调节板312通过螺钉连接,中模本体311和中模调节板312上均设有多个螺钉孔,螺钉依次穿过中模调节板312和中模本体311上的螺钉孔以锁定中模本体311和中模调节板312的相对位置。
为了使得中模组件3具有更稳定的工作状态,每一个中模本体311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子油路。在中模组件3通入加热油时,四个子油路能够独立的对模具进行预热或者对胶料加热,每一个子油路之间不会互相影响,防止由于某一子油路堵塞而导致整个油路无法导通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加热油在油路中发生泄漏,保证加热过程的稳定。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中模本体311包括弯曲部3111和分别设于弯曲部3111两端的连接部3112,弯曲部3111上设有加热油进口3113和加热油出口3114,弯曲部3111用于构成隔震支座成型腔4,连接部3112用于与相邻子模31上的连接部3112进行对准、拼接。加热油通过加热油进口3113进入子油路,并通过加热油出口3114流出,以实现中模本体311对模具的预热和对胶料的加热。
具体地,如图5所示,弯曲部3111呈1/4环形结构,由于隔震支座为回转体,中模本体311包括的弯曲部3111呈1/4环形结构能够尽量减小中模本体311的占用空间,同时使得弯曲部3111中的子油路能够更加均匀的对胶料进行加热。
具体地,为了方便产品的脱模,如图5所示,连接部3112的末端设有开口,当两块子模31中的两个连接部3112拼接时,两个连接部3112的开口扣合形成用于脱模的盲孔,将脱模辅助件插入盲孔可以快速的将相邻的两块子模31分离,实现产品的脱模。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中模本体311上设有多对盖板组件,每一对盖板组件与中模本体311之间形成一个油腔3115,多个油腔3115依次连通以形成子油路。其中一个油腔3115与加热油进口3113直接连通,剩余油腔3115中的任意一个油腔3115与加热油出口3114直接连通,加热油由加热油进口3113依次进入多个油腔3115并通过与加热油出口3114流出,以对模具预热和对胶料加热。
具体地,盖板组件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均呈腰型结构,中模本体311设有多个依次连通的通孔,通孔沿着中模本体311的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延伸,上盖板盖设于通孔的顶部,下盖板设于通孔的底部,上盖板、下盖板与通孔形成用于流通加热油的油腔311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如图7所示,还包括四个卡紧件5,卡紧件5用于卡紧相邻的两个子模31。卡紧件5的设置能够使得相邻的两个子模31之间更加紧密的拼接,限制相邻的两个子模3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胶料不会进入相邻的两个子模31之间的缝隙。
具体地,如图7所示,卡紧件5具有截面呈“U”形的凹槽,相邻两个连接部3112的末端伸入凹槽中,凹槽能够卡紧相邻的两个连接部3112,保证相邻的两个子模31之间能够更加紧密的配合。
具体地,为了使得下模2能够更好的锁定中模组件3与四个卡紧件5的相对位置,如图10所示,下模2形成一个凹腔,凹腔的轮廓与中模组件3底部以及四个卡紧件5底部的外轮廓相同,使得四个中模本体311的底部以及四个卡紧件5的底部能够刚好嵌入凹腔中。凹腔能够限制四个中模本体311与四个卡紧件5的相对位置,保证结构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牢固的锁定中模组件3和四个卡紧件5的相对位置,上模1包括上卡座11和盖设于上卡座11上方的封板12,上卡座11用于限制四个中模调节板312与四个卡紧件5的相对位置。上卡座11和下模2的共同作用能够有效的限制中模组件3与四个卡紧件5的相对位置,保证硫化过程中结构的稳定,避免胶料通流入子模31之间的空隙。
具体地,如图2和8所示,上卡座11呈环形结构,上卡座11盖设于中模调节板312的顶部,上卡座11的底部设有环形凸台,中模调节板312的顶部以及四个卡紧件5的顶部伸入环形凸台所围设的空间,以使凸台的内表面能够限制中模调节板312与四个卡紧件5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如图2和图9所示,封板12的底部设有凸台121,凸台121伸入环形结构所围绕的空间,且凸台121的四周与上卡座11的内表面相抵。上述设置能够有效的对隔震支座成型腔4进行密封,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下模2与中模本体311接触的平面为斜面,上卡座11与中模调节板312接触的平面为斜面,方便了模具的安装和拆卸。在硫化过程中,使用加压装置同时对上模1和下模2进行加压,保证隔震支座成型腔4良好的密封性,胶料硫化过程中受热膨胀,使得中模组件3外涨,从而使得中模组件3卡死在上模1和下模2之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设于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之间的中模组件(3),所述上模(1)、所述下模(2)和所述中模组件(3)配合形成隔震支座成型腔(4),所述中模组件(3)内部具有用于加热油通过的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组件(3)由四块子模(31)首尾依次拼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31)包括中模本体(311)和与所述中模本体(311)可拆卸连接的中模调节板(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中模本体(311)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子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本体(311)包括弯曲部(3111)和分别设于所述弯曲部(3111)两端的连接部(3112),所述弯曲部(3111)上设有加热油进口(3113)和加热油出口(31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本体(311)上设有多对盖板组件,每一对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中模本体(311)之间形成一个油腔(3115),多个所述油腔(3115)依次连通以形成所述子油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卡紧件(5),所述卡紧件(5)用于卡紧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模(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上卡座(11)和盖设于所述上卡座(11)上方的封板(12),所述上卡座(11)用于限制所述中模组件(3)与四个所述卡紧件(5)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座(11)呈环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震支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2)的底部设有凸台(121),所述凸台(121)伸入所述环形结构所围绕的空间。
CN201721603374.8U 2017-11-27 2017-11-27 隔震支座模具 Active CN20765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3374.8U CN207657029U (zh) 2017-11-27 2017-11-27 隔震支座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3374.8U CN207657029U (zh) 2017-11-27 2017-11-27 隔震支座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7029U true CN207657029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6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3374.8U Active CN207657029U (zh) 2017-11-27 2017-11-27 隔震支座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70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6731A (zh) * 2019-05-15 2019-07-09 广东宇泰制震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型隔震支座模具
CN110757691A (zh) * 2019-11-22 2020-02-07 无锡锦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同步加热式隔震橡胶支座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6731A (zh) * 2019-05-15 2019-07-09 广东宇泰制震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型隔震支座模具
CN109986731B (zh) * 2019-05-15 2019-12-03 广东宇泰制震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型隔震支座模具
CN110757691A (zh) * 2019-11-22 2020-02-07 无锡锦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同步加热式隔震橡胶支座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7029U (zh) 隔震支座模具
CN108476248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CN101807713A (zh) 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和用此方法制造的二次电池
EP0825013B1 (en) Multiple optical curve molds formed in a solid piece of polymer
JPS6339410B2 (zh)
CN113146961A (zh) 一种外撑型气囊式柔性夹具的制作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US6165393A (en) Production method of dielectric lens
CN205128893U (zh) 一体式铸焊模具
CN113146960B (zh) 一种内撑型气囊式柔性夹具的制作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WO2019148650A1 (zh) 一种模具及使用该模具制备模制产品的方法
CN109986731A (zh) 一种一体型隔震支座模具
CN108422624A (zh) 镜片制造模具及镜片制造方法
CN208224645U (zh) 一种彩色隐形眼镜全模压生产线
CN109760268A (zh) 一种塑胶件的成型方法及塑胶件
KR20160090161A (ko) 사출 금형 및 그 제조 방법
RU2113998C1 (ru) Пресс-форм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армированных резинотехнических изделий
CN206926176U (zh) 模具及多功能模具
CN109435158A (zh) 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
CN212920134U (zh) 一种聚氨酯洁净筛浇注模具
CN205853050U (zh) 一种制砖模具的模芯组件及模框组件
KR102196803B1 (ko) 고무재질의 가스켓 제조방법
CN221271886U (zh) 一种注塑成型定位防护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19768924U (zh) 一种接线接头用一体注塑模具
JP2017531569A (ja) 超小型部材を成形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0375680Y1 (ko) 초고압 케이블 접속재 생산용 금형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