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8589U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8589U
CN207648589U CN201721824288.XU CN201721824288U CN207648589U CN 207648589 U CN207648589 U CN 207648589U CN 201721824288 U CN201721824288 U CN 201721824288U CN 207648589 U CN207648589 U CN 207648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uminaire
subst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un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242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月徹人
密岛康
密岛康一
上本泰生
石原美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8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85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照明器具,具备:器具主体(10),具有载置发光模块(20)的载置面(13);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00),通过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于对发光模块(2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无线通信模块(100)具备:以与载置面(13)交叉的姿势而被配置的基板(110);收发部(120),被设置在露出部(111),接收控制信号,该露出部(111)是与载置面(13)相比露出到光射出侧的基板(110)的一部分,以及树脂外壳(130),覆盖收发部(120)以及露出部(111),树脂外壳(130)的外形形状在沿着露出部(111)的外周的部分为曲面。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照明器具是已知的。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吸顶灯,在该吸顶灯中搭载了与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0032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照明器具中,为了维持无线通信性能,希望将无线通信装置配置在离罩附近的金属框体远的位置。然而,若将无线通信装置配置在离罩近的位置的情况下,则会出现在罩上产生无线通信装置的影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其既能维持无线通信性能,又能够抑制因无线通信模块而产生的影子。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照明器具具备:器具主体,具有载置发光部的载置面;以及无线通信模块,通过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于对所述发光部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具备:以与所述载置面交叉的姿势而被配置的基板;接收部,被设置在露出部,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接收,所述露出部是与所述载置面相比露出到光射出侧的所述基板的一部分;以及树脂罩,覆盖所述接收部以及所述露出部,所述树脂罩的外形形状在沿着所述露出部的外周的部分为曲面。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既能维持无线通信性能,又能够抑制因无线通信模块造成的影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地面侧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天花板侧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3是取下外围罩的状态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斜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图1的V-V线处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截面图。
图6是对图5的区域VI进行放大来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插入的开口与发光模块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分解斜视图。
图10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树脂外壳的俯视图。
图10B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树脂外壳的正面图。
图10C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树脂外壳的侧面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向器具主体安装的斜视图。
符号说明:
1 照明器具
10 器具主体
13 载置面
14 开口
20 发光模块(发光部)
70 外围罩
100 无线通信模块
110 基板
111 露出部
120 收发部(接收部)
130 树脂外壳(树脂罩)
137 前方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以及连接方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均为一个例子,其主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因此,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之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最上位概念的技术方案中所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并且,各个图为模式图,并非严谨的图示。因此,例如各个图中的比例尺等并非一致。并且,在各个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并且,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等“大致”的表现。例如,大致平行不仅意味着完全平行,而且也包括实质上平行,即例如包括若干个百分数的差异。关于其他的采用了“大致”表现之处也是同样。
并且,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x轴、y轴以及z轴示出了三维正交坐标系的三个轴。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将z轴方向设为铅垂方向,将与z轴垂直的方向(与xy平面平行的方向)设为水平方向。另外,将z轴的正方向设为铅垂下方。
(实施方式)
[概要]
首先,利用图1至图4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地面侧的外观的斜视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天花板侧的外观的斜视图。图3是取下外围罩70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斜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分解斜视图。
图1至图4所示的照明器具1例如被设置在住宅等建筑物的结构材料。作为一个例子,照明器具1是被固定在建筑物的天花板的吸顶灯,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进行照明。具体而言,照明器具1通过被安装到固定在天花板的挂钩式吸顶灯灯座,从而被设置到天花板。
如图1至图4所示,照明器具1具备:器具主体10、发光模块(发光部)20、光源罩30、电源单元40、导光板50、反射部件60、外围罩70、装饰罩80、器具安装部件90、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00。
以下,参照图1至图4,并利用图5至图7,对照明器具1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图1的V-V线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截面图。图6是对图5的区域VI进行放大来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的放大截面图。图7是示出供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100插入的开口14与发光模块20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在图7中,示出了照明器具1 所具备的构成部件之中的发光模块20与器具主体10(具体而言,第一器具主体11),没有进行其他的构成部件的图示。
并且,在各个图中,z轴的负侧表示天花板侧,z轴的正侧表示地面侧。并且,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除了图2以外的各个图中,示出的照明器具1 的通常使用姿势为,上下颠倒的姿势。
[器具主体]
器具主体10是用于支承发光模块20的框体。如图4至图7所示,器具主体10具有载置发光模块20的载置面13。器具主体10进一步在内部容纳电源单元40。在本实施方式中,器具主体10进一步支承光源罩30、电源单元40、导光板50、反射部件60以及装饰罩80。并且,如图5以及图 6所示,无线通信模块100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0。
如图4至图6所示,器具主体10具备:第一器具主体11、以及第二器具主体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z轴的正方向(地面侧) 上固定了发光模块20、光源罩30、导光板50、反射部件60以及装饰罩80。在由第一器具主体11与第二器具主体12构成的空间中容纳电源单元40。而且,无线通信模块100以贯通第一器具主体11的方式而被固定。
第一器具主体11如图4以及图7所示,具有:载置面13、开口14、贯通孔15a、以及凸缘部16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器具主体11由扁平的板金制成,以围绕贯通孔15a的环状的平板部分向z轴的正方向(地面侧) 突出的方式而被形成。该突出部分(平板部分)的地面侧的面为载置面13。第一器具主体11的形状为中央设置贯通孔15a的圆盘状。
载置面13是第一器具主体11(器具主体10)的地面侧的主面,是载置且固定发光模块20的面。载置面13以围着贯通孔15a的方式,在贯通孔15a 的整个一周上被设置成具有规定的宽度的环状。如图5以及图6所示,载置面13与沿着其外周而被设置成环状的凸缘部16a相比,位于突出到光射出侧(z轴的正侧)的位置。
开口14如图4至图7所示,贯通载置面13。开口14是用于插入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开口,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一器具主体11。无线通信模块 100以相对于载置面13为大致垂直的姿势而插入到开口14。
开口14如图7所示,平面视形状为细长的缝隙。平面视下的开口14 的长方向(y轴方向)与载置面13的径向以及周向交叉。例如,开口14的长方向相对于载置面13的径向(具体而言,虚拟线L1)以大约45°的角度交叉。并且,开口14的长方向相对于载置面13的周向(具体而言,虚拟线L11至 L13的接线方向)以大约45°的角度交叉。
贯通孔15a是如图3所示,在取下外围罩70的情况下,用于使器具安装部件90露出的孔,该器具安装部件90用于安装到被设置在天花板的挂钩式吸顶灯灯座。贯通孔15a的平面视形状例如是在规定方向上呈细长的跑道状,但是并非受此所限。由于器具安装部件90露出到地面侧,因此,能够容易地操作器具安装部件90所具备的在取下时所使用的操作杆,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照明器具1从天花板面取下。
第一器具主体11也作为反射来自发光模块20的光的反射罩发挥作用。而且,第一器具主体11也可以作为用于对来自发光模块20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器发挥作用。
第一器具主体11为金属制,采用金属材料形成。第一器具主体11例如通过对铝板或钢板等板金进行冲压加工,从而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一方的面(载置面13)上,为了提高反射性以及光提取效率,可以涂布白色涂料或蒸镀反射性金属材料。
第二器具主体12如图2以及图4所示,具备:贯通孔15b、凸缘部16b、以及配置面1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器具主体12由扁平的板金制成,且被形成为沿着外周部的环状的部分(凸缘部16b)向z轴的正方向(地面侧)突出。第二器具主体12的正面视形状为中央设置了贯通孔15b的圆盘状。
如图2所示,器具安装部件90插入到贯通孔15b。贯通孔15b的形状例如是圆形。在贯通孔15b的配置面17侧的周缘部如图3以及图4所示,被固定有用于将第二器具主体12安装到器具安装部件90的保持器91。器具安装部件90装拆自如地嵌合在保持器91的内部。
凸缘部16b以围着配置面17的方式,在整个一周上设置成环状。在凸缘部16b被安装有第一器具主体11的凸缘部16a,并由螺钉固定。
配置面17是第二器具主体12的z轴的正方向(地面侧)的面,是用于配置电源单元40的面。在配置面17固定电源单元40的绝缘壳43。在绝缘壳 43的内部固定电源单元40的电路基板41等。
并且,在第二器具主体12的天花板侧的面(配置面17的背面),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尿烷等缓冲部件18被设置多个。多个缓冲部件18沿着第二器具主体12的周向,被等间隔地配置。在照明器具1被设置在天花板时,多个缓冲部件18被夹在器具主体10(第二器具主体12)与天花板之间,从而能够抑制照明器具1的松动。
第二器具主体12为金属制,由金属材料构成。第二器具主体12例如通过对铝板或钢板等板金进行冲压加工,而被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器具主体11与第二器具主体12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并且,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设置使用于固定发光模块20以及光源罩30的安装螺钉插入的螺孔,并且设置使用于固定导光板50、反射部件60以及装饰罩80的安装螺钉插入的螺孔等。在第二器具主体12的配置面17,设置供用于固定电源单元40以及保持器 91的安装螺钉的螺孔等。并且,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凸缘部16a以及第二器具主体12的凸缘部16b,分别设置使用于固定第一器具主体11以及第二器具主体12的安装螺钉插入的螺孔等。
[发光模块(发光部)]
发光模块20是被安装到照明器具1的器具主体10的发光部的一个例子,发出白色等规定颜色(波长)的光。发光模块20主要向前方(朝向地面) 射出光。发光模块20被载置于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模块20被设置多个。即,照明器具1的发光部由多个发光模块20构成。具体而言,如图4以及图7所示,照明器具1具有三个发光模块20以用作发光部。三个发光模块20以成为环状(圈状)的方式,彼此相邻配置。三个发光模块20彼此具有相同的构成。并且,照明器具1也可以具备一个环状的发光模块,以作为发光部。
如图4以及图7所示,多个发光模块20分别具有光源基板21、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
光源基板21是用于安装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 23的安装基板。光源基板21例如是印刷电路板,在光源基板21的一方的面上,金属布线以规定的形状被图案形成。如图6以及图7所示,光源基板21以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朝向地面侧的方式,被载置于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光源基板21的平面视形状例如是,将具有规定宽度的环形在周向上进行三等分而形成的形状。光源基板21通过安装螺钉被固定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
光源基板21例如是由绝缘性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基板、表面由树脂覆盖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基底基板、作为陶瓷材料的烧结体的陶瓷基板、或者由玻璃材料构成的玻璃基板等。光源基板21并非受硬质基板所限,也可以是柔性基板。在光源基板21的表面也可以形成覆盖金属布线的保护膜,以作为绝缘覆盖膜。
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分别是被封装化后的表面安装(SMD:Surface Mount Device)型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分别具有:白色树脂制的封装体(容器),具有凹部;LED芯片(裸芯片),被一次安装到封装体的凹部的底面;以及被封入到封装体的凹部内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例如由硅树脂等透光性树脂材料构成。密封部件也可以是含有荧光体等波长变换材料的含荧光体树脂。并且,密封部件也可以是含有硅石等(SiO2)的光扩散材料(光散射粒子)。
LED芯片是由规定的直流电来发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是发出单色可见光的裸芯片。LED芯片例如是通电时发出蓝色光的蓝色LED 芯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白光,使密封部件中含有YAG(钇、铝、石榴石)等黄色荧光体,作为激励光来激励来自蓝色LED芯片的蓝色光。
这样,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分别是由蓝色LED芯片与黄色荧光体构成的B-Y型的白色LED元件。具体而言,密封部件中含有的黄色荧光体,通过吸收来自蓝色LED芯片的蓝色光的一部分而被激励,从而放出黄色光。该放出的黄色光与没有被黄色荧光体吸收的蓝色光混合,而生成白光。这样,从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分别射出白光。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 均发出相同光色的光,但是也可以发出彼此不同的光色的光。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发光元件22发出自然白色的光,第二发光元件23发出暖色光。
并且,第一发光元件22与第二发光元件23可以同时发光,也可以仅其中一方发光。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的各自的连接方式(串联连接、并联连接、以及串联与并联的组合连接等)没有特殊的限定。
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被安装在光源基板21的主面上的内周区域。具体而言,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在光源基板21的内周区域中,在从径向方向来看被配置成三列。在各个列中,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在光源基板21 的周向上以空出间隔的方式来配置。更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作为整个发光部,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同心圆状被排列在三个圆环状的虚拟线 L11至L13上。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射出的光透过光源罩30以及外围罩 70的第一罩71而射出到照明器具1的外部。
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被安装在光源基板21的主面的外周区域。并且,外周区域是比内周区域位于外侧的区域。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在光源基板 21的外周区域,例如以空开间隔的方式在光源基板21的周向上仅配置一列。更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作为发光部的全体,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 被配置在一条圆环状的虚拟线L20上。从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入射到导光板50的入射部53,由导光板50导光后,射出到照明器具1的外部。
发光模块20彼此由连接器以及引线(未图示)连接。多个引线中的一个与电源单元40的电路基板41连接,将用于使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以及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点灯的电力从电路基板41供给到光源基板21。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模块20可以具有调光功能以及调色功能中的至少一方。例如,发光模块20射出从0%(灭灯)至100%(整灯)的范围中选择的调光比的光。调光比是示出光的强度(放射照度)的参数的一个例子。并且,例如,发光模块20射出从2700K至6500K的范围内选择的色温的光。色温是示出光的色调的参数的一个例子。对调光比以及色温进行选择的指示包括在无线通信模块100所接收的控制信号中。
另外,发光模块20也可以分别独立地射出红色光(R)、绿色光(G)以及蓝色光(B)。发光模块20也可以由控制信号来控制各自的光输出(RGB控制)。
[光源罩]
光源罩30是具有透光性的透光罩。如图5以及图6所示,光源罩30 被配置在外围罩70的内侧。光源罩30覆盖被设置在发光模块20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即,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发出的光入射到光源罩30。另外,如图6所示,光源罩30不覆盖第二发光元件23。
光源罩30使发光模块20所具有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发出的光透过。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罩30具有对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发出的光的配光进行控制的配光控制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光源罩30具有多个透镜部31。多个透镜部31被设置成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22一一对应。具体而言,多个透镜部31以同心圆状被配置成3列(3周)圆环。透镜部31例如使来自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22的光的配光角放大。即,透镜部31具有使光扩散的功能。
光源罩30覆盖多个光源基板21的各个内周区域,利用安装螺钉(未图示)而被固定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
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在光源罩30设置用于使无线通信模块100 插入的贯通孔32。贯通孔32被设置在光源罩30的靠外周的位置。具体而言,贯通孔32被形成在多个透镜部31构成的虚拟的三个圆环之中的外侧的两个圆环上。即,贯通孔32被形成在图7所示的虚拟线L12以及L13上。
光源罩30利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而被形成。光源罩30的材料例如是丙烯酸(PMMA)、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或聚氯乙烯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光源罩30为透明,没有光扩散性,但是并非受此所限。光源罩30也可以具有光扩散性(光散射性)。通过使光源罩 30具有光扩散性,从而能够抑制来自第一发光元件22的光的颗粒感(亮度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光源罩30例如为乳白色,能够由分散了光扩散粒子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也可以在光源罩3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乳白色的光扩散膜,也可以在光源罩30形成多个光扩散点或微小凹凸。
[电源单元]
电源单元40是用于生成使发光模块20点灯的电力的电源装置。电源单元40例如对从系统电源或蓄电池等外部电源经由挂钩式吸顶灯灯座以及器具安装部件90供给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供给到发光模块20。
电源单元40具体而言对发光模块20的点灯(整灯点灯)以及灭灯进行控制。电源单元40也可以进行发光模块20的调光或调色。
例如,电源单元40根据无线通信模块100接收的照明控制信号,对供给到发光模块20的电量进行调整。在照明控制信号包括发光模块20的点灯指示的情况下,电源单元40通过将电力供给到发光模块20,从而使发光模块20点灯。在照明控制信号包括发光模块20的灭灯指示的情况下,电源单元40通过使向发光模块20供给的电力停止,从而使发光模块20灭灯。在照明控制信号中包括对发光模块20的调光比或色温进行选择的指示的情况下,电源单元40对发光模块20进行控制,以发出由照明控制信号中包括的指示所选择的调光比或色温的光。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电源单元40例如具备:电路基板41、多个电路元件42、以及绝缘壳43。
电路基板41是用于安装多个电路元件42的安装基板。电路基板41例如是印刷电路板,设置了对多个电路元件42进行电连接的金属布线。多个电路元件42例如是整流电路元件、检测电阻、熔断元件、电阻、电容器、扼流线圈、静噪滤波器、二极管或晶体管等。
虽然没有进行图示,在电路基板41设置了用于对器具安装部件90与电路基板41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以及引线。并且,在电路基板41设置了用于对无线通信模块100与电路基板41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以及引线。
绝缘壳43如图4以及图5所示,具备第一绝缘壳44以及第二绝缘壳45。在由第一绝缘壳44与第二绝缘壳45围起的空间内配置电路基板41以及多个电路元件42。据此,绝缘壳43对电路基板41以及多个电路元件42 与第一器具主体11或第二器具主体12的接触以及导电(短路)进行抑制。
第一绝缘壳44被配置在第二器具主体12的配置面17,由安装螺钉等固定。第二绝缘壳45被配置成与第一绝缘壳44相对。第二绝缘壳45以第一器具主体11与第二器具主体12被固定的状态,由第一器具主体11压向第一绝缘壳44。据此,以在第二绝缘壳45与第一绝缘壳44之间夹着电路基板41的方式,第二绝缘壳45被固定。第一绝缘壳44以及第二绝缘壳45例如采用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
[导光板]
导光板50是由从第二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入射的光学部件的一个例子。具体而言,导光板50是用于将从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的每一个射出的光导向照明器具1的外部的导光部件。
如图4所示,导光板50被形成为具有大致为圆形的开口部51的环状。导光板50具有弯曲部52、入射部53以及射出部54,以作为导光区域。导光板50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例如透明的丙烯酸树脂等)形成。
开口部51是用于使光源罩30露出的大致圆形的开口。
弯曲部52如图6所示,是从一端部(天花板侧的端部)向另一端部(地面侧的端部)扩大的喇叭状。弯曲部52将光从一端部导向另一端部。具体而言,弯曲部52将从入射部53入射的光导光到射出部54。弯曲部52的凹面侧由装饰罩80的支承部81支承。弯曲部52的凸面侧由反射部件60的反射部61覆盖。即,弯曲部52被夹在装饰罩80的支承部81与反射部件60的反射部61之间。
入射部53以沿着弯曲部52的一端部的一周的方式被形成为环状,对导光板50的内周部进行规定。如图6所示,入射部53与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相对,且被配置在与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接近的位置。即,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3被配置在与导光板50的内周部相对的位置。据此,从第二发光元件23射出的光入射到入射部53。
射出部54如图4以及图6所示,从弯曲部52的另一端部的一周向导光板50的径向外侧延伸为环状,对导光板50的外周部进行规定。射出部54与装饰罩80的一端部相比,伸出到导光板50的径向外侧,以大致水平的姿势(即,以相对于天花板为大致平行的姿势)而被配置。射出部54的一侧的面(地面侧的面)为光射出面。在射出部54的另一侧的面(天花板侧的面),例如通过进行点状加工来形成棱柱(未图示)。由弯曲部52导光的来自第二发光元件23的光以面发光的状态从射出部54射出。
并且,如图4所示,在导光板50形成突出部55。突出部55以从入射部53向开口部51突出的方式,沿着内周而被形成。在突出部55设置用于使安装螺钉插入的贯通孔(未图示)。通过将安装螺钉插入到该贯通孔,从而导光板50被安装到器具主体10(第一器具主体11)。具体而言,突出部55 在与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之间夹着发光模块20的光源基板21的方式,而由安装螺钉固定。另外,虽然贯通孔例如被形成为缺口状,但是并非受此所限。
[反射部件]
反射部件60是用于对被导入到导光板50的弯曲部52的内部的光、以及从光源罩30射出的光进行反射的部件。
反射部件60被形成为环状。具体而言,反射部件60如图4以及图6 所示,具有反射部61以及按压部62。
反射部61从一端部(天花板侧的端部)向另一端部(地面侧的端部)扩展为喇叭状。在反射部61的凹面侧以及凸面侧这双方形成反射面。反射部61 的凹面侧覆盖导光板50的弯曲部52的凸面侧。
按压部62从反射部61的一端部的一周向反射部件60的径向内侧延伸为环状。按压部62的前端部将导光板50的突出部55与光源罩30的外周端部向光源基板21按压。具体而言,将安装螺钉插入到被设置在按压部62 的贯通孔(未图示),以夹着导光板50的突出部55与发光模块20的光源基板21的方式,由螺钉固定到第一器具主体11。据此,按压部62将导光板 50以及光源基板21向第一器具主体11按压并进行固定。
反射部件60例如由白色树脂形成。作为构成反射部件60的树脂材料,例如能够采用聚碳酸酯或PB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
另外,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反射部件60固定用于对外围罩70进行装拆自由地安装的安装部件63。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安装部件63由安装螺钉(未图示)被固定在按压部62的地面侧。三个安装部件63大致等间隔地被配置在周向上。外围罩70的第二罩72的一部分在周向上滑动并被插入到三个安装部件63的每一个。
安装部件63例如与反射部件60同样由白色树脂形成,但是并非受此所限。安装部件63也可以利用金属材料来形成。并且,安装部件63与反射部件60也可以被形成为一体。
[外围罩]
外围罩(球形罩)70是配置在载置面13的光射出侧的具有透光性的透光罩。如图1以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围罩70是构成照明器具1 的外围的外围罩。外围罩70覆盖器具主体10、发光模块20以及光源罩30。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外围罩70具备第一罩71、以及第二罩72。
第一罩71以覆盖导光板50的开口部51的方式而被配置。第一罩71 是与载置面13平行配置的板状的罩。第一罩71使从光源罩30射出的光透过,射出到照明器具1的外部。第一罩71为大致圆板状,端部与第二罩72 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罩71与第二罩72被构成为一体。
第一罩71以大致水平的姿势(即,以相对于天花板大致平行的姿势)而被配置。第一罩71与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大致平行。
第二罩72以覆盖导光板50的射出部54的方式被配置成环状。第二罩 72使从导光板50的射出部54射出的光透过,并射出到照明器具1的外部。第二罩72被配置成其光射出侧的面与第一罩71的光射出侧的面大致成为一个平面。
第二罩72具有弯曲部73。如图6所示,弯曲部73从一端部(天花板侧的端部)向另一端部(地面侧的端部)扩展成喇叭状。弯曲部73覆盖反射部件 60的反射部61的凸面侧。
另外,在弯曲部73的一端部(天花板侧的端部)设置突出部(未图示)。该突出部通过滑动插入到被固定在反射部件60的安装部件63并卡止,从而外围罩70被固定到反射部件6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与安装部件63 相同数量(具体而言为三个)的突出部。
例如,通过将外围罩70的弯曲部73插入到导光板50的开口部51,并使外围罩70的全体在周向上滑动(转动),多个突出部的每一个被滑动插入到对应的安装部件63。被滑动插入到安装部件63的突出部卡止在安装部件 63。据此,外围罩70装拆自由地被安装到反射部件60。
第一罩71以及第二罩72能够分别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来形成。第一罩71以及第二罩72的材质例如是丙烯酸类树脂(PMMA)、聚碳酸酯 (PC)、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或聚氯乙烯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罩71是具有光扩散性(光散射性)的扩散罩。例如,通过使第一罩71具有光扩散性,从而入射到第一罩71的来自光源罩 30的光能够被扩散(散射),光被均一地从第一罩71的全体取出到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第一罩71成为乳白色,从而能够使第一罩 71具有光扩散性。具体而言,通过分散了光扩散粒子的树脂材料,来构成第一罩71,从而能够使第一罩71具有光扩散性。或者,可以通过在第一罩 7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乳白色的光扩散膜,从而使第一罩71具有光扩散性,也可以通过在透明的第一罩71的表面形成多个光扩散点或多个微小凹凸(纹理),来使其具有光扩散性。另外还可以针对乳白色的第一罩71形成多个光扩散点或多个微小凹凸来使其具有光扩散性。
第二罩72也可以具有与第一罩71相同的光扩散性。此时,通过第二罩72的扩散的程度可以比第一罩71弱。或者,也可以不使第二罩72具有光扩散性,而以透明的部件来形成。通过使第一罩71与第二罩72的扩散性不同,从而能够增加照明器具1的看上去的美观性。
[装饰罩]
如图1以及图5所示,装饰罩80是从侧方来覆盖器具主体10的用于装饰的罩。装饰罩80被形成为环状。具体而言,装饰罩80从一端部(地面侧的端部)向另一端部(天花板侧的端部)扩展为喇叭状,被配置成从侧方覆盖器具主体10。另外,装饰罩80例如由白色的聚苯乙烯树脂等形成。
在装饰罩80的一端部形成环状的支承部81,该环状的支承部81在装饰罩80的径向的内侧、且朝向装饰罩80的另一端部弯曲延伸。如图4所示,支承部81支承导光板50的弯曲部52的凹面侧。
装饰罩80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0。具体而言,装饰罩80通过安装螺钉(未图示)插入被设置在支承部81贯通孔(未图示),从而由螺钉固定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载置面13。
[器具安装部件]
器具安装部件90是用于将器具主体10装拆自由地安装到被设置在天花板的挂钩式吸顶灯灯座的转接器。器具安装部件90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2至图4所示,器具安装部件90被形成为大致圆柱状,装拆自由地嵌合在器具主体10的保持器91的内部。并且,器具安装部件90装拆自由地被安装在挂钩式吸顶灯灯座。在器具安装部件90设置了L字状的一对配件(未图示)。这些一对配件通过分别挂在挂钩式吸顶灯灯座的一对孔中,从而器具安装部件90装拆自由地被安装到挂钩式吸顶灯灯座。另外,器具安装部件90的配件也兼用作对挂钩式吸顶灯灯座与照明器具1进行电连接。
在将照明器具1设置在天花板时,首先将器具安装部件90安装到挂钩式吸顶灯灯座。之后,使器具安装部件90插入到器具主体10的保持器91 的内部,通过将器具主体10推入到天花板侧,从而使保持器91与器具安装部件90嵌合。据此,器具主体10通过器具安装部件90以及挂钩式吸顶灯灯座而被安装到天花板,从而照明器具1被设置在天花板。
并且,挂钩式吸顶灯灯座通过被配置在天花板的里侧的商用电源(未图示)和电线(未图示)而被电连接。通过照明器具1被设置在天花板,来自商用电源的交流电经由电线以及挂钩式吸顶灯灯座,被供给到照明器具1的电源单元40。
[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100通过进行无线通信,来接收用于对发光模块2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例如是从用户操作的遥控器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操作终端)发送来的无线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100不仅具有接收功能,而且具有发送功能。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00将接收的控制信号发送到其他的照明器具等。即,无线通信模块100也可以对从操作终端向其他的照明器具的控制信号进行中继。这样,能够使与操作终端分离的照明器具(不位于操作终端的通信范围内的照明器具)接收从操作终端发送的控制信号。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即,除可见光以及红外光)的通信。无线通信模块100例如基于Wi-Fi(注册商标)、Bluetooth(注册商标)或ZigBee(注册商标) 等无线通信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100与电源单元40电连接,接收用于对发光模块20的点灯或灭灯进行控制的照明控制信号。无线通信模块100 也可以接收用于对发光模块20的调光或调色进行控制的照明控制信号。例如,在照明控制信号中包括:用于使发光模块20点灯的点灯指示、用于使发光模块20灭灯的灭灯指示、或对发光模块20的调光比或色温(光色)进行选择的指示等。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外观的斜视图。图9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分解斜视图。图10A 至图10C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100的树脂外壳130的三张图。具体而言,图10A至图10C分别示出了树脂外壳130的俯视图、正面图以及侧面图。
无线通信模块100如图8以及图9所示,具备:基板110、收发部120、树脂外壳130、以及安装螺钉140。
基板110是用于安装收发部120的安装基板。基板110例如是印刷电路板,在基板110的一方的面上设置对收发部120进行电连接的金属布线(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10为细长状,正面视形状为长方形。
基板110以与载置面13交叉的姿势而被配置。具体而言,基板110与载置面13正交。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以及图9所示,基板110具有露出部111、以及非露出部112。露出部111是基板110的一部分,是露出到载置面13的光射出侧(z轴的正侧)的部分。非露出部112是基板110的另外的一部分,是位于载置面13的光射出侧的相反一侧的部分。
露出部111是基板110的长方向的一端侧(z轴的正方向)的部分,占基板110的长方向的长度的40%以上。露出部111所占的范围例如是基板110 的长方向的长度的40%以上50%以下。例如,露出部111与非露出部112 的大小相同,或比非露出部112小。即,基板110的至少一半与载置面13 相比没有露出到光射出侧,被收容在第一器具主体11与第二器具主体12 之间(即,器具主体10的内部)。
非露出部112是基板110的长方向的另一端侧(z轴的负方向)的部分,是被收容在基板110的器具主体10内的部分。在非露出部112与连接器150 连接(参照图8)。连接器150是用于对无线通信模块100的收发部120与电源单元40进行电连接的电路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10与器具主体10的径向交叉。具体而言,基板110与器具主体10的径向以及周向交叉。例如,基板110以相对于器具主体10的径向(具体而言,图7所示的虚拟线L1)大致45°的角度来配置。并且,基板110以相对于载置面13的周向(具体而言,图7所示的虚拟线 L12或L13的切线方向)大致45°的角度来交叉。即,基板110以其短方向(y轴方向)与开口14的长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被插入到开口14。
收发部120是进行无线信号的接收的接收部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发部120例如由芯片天线或图案天线、控制IC(Integrated Circuit) 构成,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具体而言,收发部120接收从操作终端等发送来的控制信号。并且,收发部120也可以对接收的控制信号进行发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发部120被设置在基板110的露出部111。即,如图6所示,收发部120比载置面13位于光射出侧,即位于第一器具主体11(载置面13)与外围罩70之间。
收发部120的通信范围以收发部120为中心,被形成在基板110的两侧。为此,在将基板110横置于载置面13的情况下(即,将与基板110的收发部120相反一侧的面载置于载置面13的情况),基板110的单侧的通信范围被形成在天花板侧,这样则不能用于无线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基板110与载置面13交叉来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被形成在基板110 的两侧的通信范围。
树脂外壳130是覆盖收发部120以及露出部111的树脂罩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外壳130将露出部111容纳在内部。具体而言,树脂外壳130覆盖收发部120以及基板110的全体。树脂外壳130的外形形状在沿着露出部111的外周的部分为曲面。具体而言,曲面是具有规定的曲率的圆形切角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至图10C所示,树脂外壳130具备:第一外壳130a、以及第二外壳130b。通过使第一外壳130a以及第二外壳130b从基板110的长方向的两端覆盖并插入,从而将基板110以及收发部120收容到树脂外壳130内。
第一外壳130a收容露出部111与收发部120。第一外壳130a如图9以及图10A至图10C所示,具有:存放部131a、开口132a、凸缘部134a、以及突起部135。
存放部131a是存放露出部111以及收发部120的部分,具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通过基板110的长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设置了收发部120 一侧)从开口132a插入,从而在存放部131a的空间内存放露出部111以及收发部120。
存放部131a具有呈曲面的边缘部133。边缘部133如图9以及图10B 所示,是倒U字状的部分,具有跨越整个U字状的圆形切角形状(曲面形状)。边缘部133的外形例如是球面的一部分、圆柱侧面的一部分、以及圆锥台侧面的一部分组合的形状。例如,图9以及图10A至图10C所示,边缘部 133具有:两个角部133a、顶部133b、以及两个侧部133c。
两个角部133a分别相当于将半径(曲率半径)为r的球面进行8等分后的部分(1/8球面)。顶部133b相当于将半径为r的半圆作为底面的半圆柱的侧面。两个侧部133c分别相当于将半径为r的半圆作为上表面的半圆锥台的侧面。另外,也可以是,两个侧部133c分别是将半径为r的半圆作为底面的半圆柱的侧面。
两个角部133a与顶部133b彼此圆滑地连接,两个角部133a与两个侧部133c彼此圆滑地连接。即,在边缘部133没有形成角(凸出的部分)、落差以及平面。边缘部133的全体被形成为圆滑的曲面。在存放部131a的边缘部133以外的部分,可以形成角、落差或平面。
凸缘部134a是沿着开口132a的一周且向与开口132a相反的一侧(外方) 突出的部分。凸缘部134a如图10A所示,俯视形状是大致椭圆形。凸缘部 134a与第二外壳130b的凸缘部134a卡合。
突起部135是从存放部131a向外方突出的部分。在突起部135设置缝隙状的贯通孔136。通过安装螺钉140插入到贯通孔136,从而安装螺钉140 在与载置面13之间夹着突起部135,这样,树脂外壳130被固定在器具主体10(第一器具主体11)。
第二外壳130b如图9以及图10A至图10C所示,具有存放部131b以及凸缘部134b。
存放部131b是存放基板110的非露出部112的部分,具有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通过基板110的长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了连接器150 一侧)从开口132b插入,从而非露出部112被存放到存放部131b的空间内。
在存放部131b设置开口138。开口138为了使基板110的非露出部112 露出而被设置。据此,能够以将基板110存放到树脂外壳130的状态,将连接器150连接到基板110的非露出部112。
凸缘部134b是沿着开口132b的一周且向与开口132b相反的一侧(外方) 突出的部分。凸缘部134b是与第一外壳130a的凸缘部134b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大致椭圆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壳130a与第二外壳130b以从基板110的长方向的两端来夹着基板110的方式而被组合。具体而言,第一外壳130a与第二外壳130b的连接处(凸缘部134a与凸缘部134b的接触面)与载置面13 接近。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该连接处与载置面13平行、且位于比光源罩30的上表面更接近载置面13的位置。
例如,在连接处被设置在第一外壳130a的前方端部137等情况下,在接触到该连接处时,在外围罩70容易产生影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处接近载置面13,在该连接处几乎没有从光源罩30的光的照射。因此,不容易在外围罩70产生影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外壳130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来形成。树脂外壳130例如采用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等透明树脂材料来形成。具体而言,第一外壳130a以及第二外壳130b的每一个,通过采用了树脂材料的注模等而被一体形成。据此,树脂外壳130对从发光模块20发出的白光(可见光)具有透光性。并且,第二外壳130b也可以采用具有遮光性的材料形成。
并且,第一外壳130a也可以具有光扩散性(光散射性)。例如,第一外壳130a也可以采用含有硅石等的扩散粒子的树脂材料来形成。例如,第一外壳130a也可以是乳白色的外壳。或者,第一外壳130a也可以通过表面纹理加工,而在外表面形成微小凹凸等扩散结构。
并且,树脂外壳130能够分为第一外壳130a和第二外壳130b,但是并非受此所限。树脂外壳130也可以仅由一个外壳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树脂外壳130在后方端部(天花板侧的端部)设置用于使基板110插入的开口。据此,开口位于器具主体10内,能够在载置面13的光射出侧不形成开口以及外壳的连接处等。
[无线通信模块的安装位置]
图11是用于说明将器具主体10安装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模块100的斜视图。
如图11所示,无线通信模块100被插入到设置在器具主体10(第一器具主体11)的开口14。例如,在第一器具主体11的开口14的附近,如图 11所示,设置螺孔19。通过将用于固定无线通信模块100的树脂外壳130 的安装螺钉140拧入到螺孔19,从而树脂外壳130被固定到器具主体10。
在对载置面13进行平面视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模块100位于最内周的第一发光元件22与第二发光元件23之间。具体而言,无线通信模块100 位于中央以及最外周的第一发光元件22排列的虚拟线L12以及L13(参照图7)上。
无线通信模块100如图5以及图6所示,一部分被收容在器具主体10 的内部,其他的部分位于器具主体10与外围罩70之间。与无线通信模块 100的外围罩70最近的端部的前方端部137与外围罩70之间的距离d1例如是25mm以上。这样,无线通信模块100与前方端部137以空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而被配置。据此,能够使外围罩70不容易产生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影子。
另外,外围罩70离无线通信模块100越远,则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影子就越不容易发生。然而,由于载置面13与外围罩70之间的距离d增大,因此,照明器具1的全体厚度增大。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载置面13与外围罩70之间的距离d在载置面13与前方端部137之间的距离d2的2倍以上3倍以下。并且,距离d2例如为20mm,但是并非受此所限。这样,能够抑制照明器具 1的全体的厚度变大。
[效果等]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具备:器具主体10(第一器具主体11),具有载置了发光模块20的载置面13;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00,通过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于对发光模块2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无线通信模块100具备:基板110,以与载置面13交叉的姿势而被配置;收发部 120,被设置在露出部111,接收控制信号,所述露出部111是与载置面13 相比露出到光射出侧的基板110的一部分;以及树脂罩,覆盖收发部120 以及露出部111,树脂罩的外形形状在沿着露出部111的外周的部分为曲面。在此,例如,树脂罩是将露出部111收容到内部的树脂外壳130。
据此,由于成为发光模块20所发出的光的影子的原因的树脂外壳130 的边缘部133为曲面,因此不容易出现明暗差。这样,能够抑制因无线通信模块100出现的影子。
并且,无线通信模块100以基板110与载置面13交叉的姿势而被配置,因此与基板110被载置于载置面13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收发部120离开金属制的器具主体10。这样,由于能够抑制金属的影响,因此能够维持无线通信模块100进行的无线通信性能。另外,无线通信模块100针对基板110 的两侧,形成收发部120的通信范围。这样,通过基板110与载置面13交叉,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被形成在基板110的两侧的通信范围。
这样,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既能够维持无线通信性能,由能够抑制因无线通信模块100造成的影子。
并且,例如,树脂外壳130的曲面是具有规定的曲率的圆形切角的形状。
据此,由于在树脂外壳130(第一外壳130a)的边缘部133没有形成角(锐部),因此能够进一步缓和明暗差。
并且,例如,树脂外壳130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这样,由于树脂外壳130使光透过,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因树脂外壳 130而导致的影子的发生。
并且,例如,照明器具1进一步具备被配置在载置面13的光射出侧且具有透光性的外围罩70,无线通信模块100的与外围罩70最近的端部的前方端部137、与外围罩70之间的距离d1为25mm以上。
据此,由于在无线通信模块100与外围罩70之间确保了25mm以上的空隙,因此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影子不容易发生在外围罩70。
并且,例如,外围罩70是与载置面13平行配置的板状的罩,载置面13与外围罩70之间的距离d为,载置面13与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前方端部137之间的距离d2的2倍以上3倍以下。
据此,由于无线通信模块100与外围罩70没有分离得过远,因此能够使照明器具1器具全体厚度变薄。即,能够提供被薄型化的照明器具1。
并且,例如,基板110为细长状,露出部111为基板110的长方向的一方端侧,占基板110的长方向的长度的40%以上。
据此,由于发光模块20发出的光能够照射到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周围,因此能够抑制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影子的发生。
并且,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00被配置成,在对载置面13进行平面视的情况下,位于发光模块20内。
据此,由于能够使收发部120离开器具主体10,因此能够提高无线通信性能。
并且,例如,在器具主体10设置贯通载置面13的开口14,无线通信模块100以基板110与载置面13正交的姿势,被插入到开口14。
据此,由于基板110与载置面13正交,因此,能够充分地有效利用被形成在基板110的两侧的通信范围。因此,能够提高照明器具1的无线通信性能。
(其他)
以上,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照明器具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受上述的实施方式所限。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安装照明器具1的建筑结构材料为天花板的例子,但是并非受此所限。建筑结构材料例如可以是建筑物内部的墙壁。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发光模块20,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 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采用了SMD型的LED元件的SMD型的LED模块,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在发光模块20,也可以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 以及第二发光元件23而是采用了LED芯片的COB(Chip OnBoard)型的 LED模块。在这种情况下,发光模块20由光源基板21、被直接安装在光源基板21的一个或多个LED芯片(裸芯片)、以及对LED芯片进行密封的含荧光体树脂等密封部件。
并且,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无线通信模块100具有收发功能,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00也可以仅具有接收功能。
并且,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树脂外壳130采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来形成的例子,但是并非受此所限。树脂外壳130也可以采用遮光性的材料来形成。
并且,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覆盖收发部120以及露出部 111的树脂罩的一个例子,虽然以树脂外壳13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树脂罩也可以是覆盖收发部120以及露出部111模封树脂。具体而言,在收发部120以及露出部111,将固化前的树脂材料涂布到端部,以使其变圆后固化。据此,由于能够使无线通信模块100的厚度变得比较薄,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影子的发生。
另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情况下,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执行于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或者对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后的构成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该照明器具具备:
器具主体,具有载置发光部的载置面;以及
无线通信模块,通过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于对所述发光部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具备:
以与所述载置面交叉的姿势而被配置的基板;
接收部,被设置在露出部,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接收,所述露出部是与所述载置面相比露出到光射出侧的所述基板的一部分;以及
树脂罩,覆盖所述接收部以及所述露出部,
所述树脂罩的外形形状在沿着所述露出部的外周的部分为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罩的所述曲面是,具有规定的曲率的圆形切角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罩利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器具进一步具备外围罩,该外围罩被配置在所述载置面的光射出侧,且具有透光性,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与所述外围罩最近的端部、与所述外围罩之间的距离为25mm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围罩是与所述载置面平行配置的板状的罩,
所述载置面与所述外围罩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载置面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端部之间的距离的2倍以上3倍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为细长状,
所述露出部是所述基板的长方向的一端侧的部分,占所述基板的长方向的长度的40%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被配置成,在对所述载置面进行俯视的情况下,位于所述发光部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器具主体设置贯通所述载置面的开口,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所述基板与所述载置面正交的姿势,插入到所述开口。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罩是在内部容纳所述露出部的外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罩具备从所述基板的两端夹着所述基板而被组合的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
CN201721824288.XU 2016-12-27 2017-12-22 照明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85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4192A JP6837232B2 (ja) 2016-12-27 2016-12-27 照明器具
JP2016-254192 2016-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8589U true CN207648589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78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2428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8589U (zh) 2016-12-27 2017-12-22 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37232B2 (zh)
CN (1) CN2076485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476A (zh) * 2019-03-08 2019-05-2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单元排布结构、光源模组以及投光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3662B2 (ja) * 2011-04-20 2015-10-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用光源
JP2013191416A (ja) * 2012-03-14 2013-09-26 Panasonic Corp 照明器具
US9750103B2 (en) * 2015-05-01 2017-08-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mbient light measurement by a solid state light bulb
JP6579511B2 (ja) * 2015-05-11 2019-09-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476A (zh) * 2019-03-08 2019-05-21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单元排布结构、光源模组以及投光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37232B2 (ja) 2021-03-03
JP2018107027A (ja)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286A (zh) 照明器具
JP2018185934A (ja) 照明器具
CN107401708A (zh) 照明器具
US20140138559A1 (en) Lampshade and illumination module
US10571086B2 (en) Light fixture
CN107883280A (zh) 照明器具
CN108506821A (zh) 照明器具
CN207648622U (zh) 照明器具
CN107763516A (zh) 照明器具
TW201433212A (zh) 照明裝置與照明器具
CN107883344A (zh) 照明装置
CN207648589U (zh) 照明器具
JP6484886B2 (ja) 照明器具
JP2015149139A (ja) 照明装置
JP2012186070A (ja) 照明器具
JP2017228436A (ja) 照明器具
CN104048197B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102404913A (zh) 照明器具
CN107388074A (zh) 照明装置
JP2017208277A (ja) 照明器具
CN206918799U (zh) 照明器具
JP2000156525A (ja) 複数個のledを使用した、薄型均一光照明装置
CN204993994U (zh) 照明器具
CN203517403U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06352778U (zh) 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