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2091U -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2091U
CN207632091U CN201721804965.1U CN201721804965U CN207632091U CN 207632091 U CN207632091 U CN 207632091U CN 201721804965 U CN201721804965 U CN 201721804965U CN 207632091 U CN207632091 U CN 207632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um ingot
shell
motor stator
clamping devic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49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YUEMEI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YUEMEI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YUEMEI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YUEMEI METAL PRODUCTS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49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2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2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20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属于电机转子加工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传送轮,传送轮与动力机构相连,传送轮上设有传送链与吊运机构相连;吊运机构包括外壳,外壳的中部为供容纳铝锭的空腔,空腔的一侧设有定钩夹部;调节板,调节板顶部设有吊运孔,底部伸入外壳内;活动卡爪,活动卡爪位于外壳内部并位于外壳空腔的另一侧,活动卡爪与调节板底部铰接,其底部设有活钩夹部。本实用新型克服电机转子用铝锭在传送到熔炉的过程中,采用人工搬运耗时耗力的不足,可以实现铝锭的机械化传送,无需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该吊运装置结构稳定,使用中传动平稳,生产安全性较佳。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定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
电机定子在加工时包括铸铝工序,需要将铝锭传送到熔炉中进行熔融,然后进行铸造加工。传统企业在将铝锭传送到熔炉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人工搬运传送或叉车成捆搬运的方式,使用人力搬运耗时耗力,使用叉车搬运容易对铝锭表面造成磕碰损伤,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损伤的问题,影响企业的大批量生产加工。
经检索,关于铝锭吊运的技术改进已有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2480875,申请日:2013年5月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吊装铝锭的吊具,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吊装铝锭的吊具,包括一吊钩,该吊钩下端连接第一连接轴,该第一连接轴穿套在两根等长的并形成八字形的上摆臂上端,该上摆臂的下端分别同中间交叉的两根下夹臂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轴接;两根下夹臂的交叉部通过第四连接轴轴接;该下夹臂下端具有向内的夹持部。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8850606,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搬运少量铝锭的夹持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搬运少量铝锭的夹持装置,包括带有万向轮的底架,底架为一边敞口的框型结构,底架中间的棱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可在滑槽内移动,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动夹钳,底架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连接至电动推杆、电动夹钳。该申请案旨在解决使用叉车不便搬运少量铝锭的问题,实现方便、快捷的搬运少量铝锭目的。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内也有采用一些辅助吊运装置进行铝锭传送,无需人工传送,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但仍存在吊运不牢、铝锭容易散落伤人的不足,生产安全性仍有待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定子用铝锭在传送到熔炉的过程中,采用人工搬运耗时耗力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可以实现铝锭的机械化传送,无需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且该夹持装置结构稳定,使用中传送平稳,生产安全性较佳。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包括:
传送轮,传送轮与动力机构相连并由其驱动转动,传送轮上设有传送链与吊运机构相连;
该吊运机构包括:
外壳,外壳的中部为供容纳铝锭的空腔,空腔的一侧设有定钩夹部;
调节板,调节板顶部设有吊运孔,底部伸入外壳内;
活动卡爪,活动卡爪位于外壳内部并位于外壳空腔的另一侧,活动卡爪顶部与调节板底部铰接,活动卡爪底部设有与定钩夹部相对的活钩夹部。
更进一步地,传送轮下部设有调向架,调向架内开设有供传送链穿过的调向孔,传送链穿过该调向孔并与下方的调节板相连。
更进一步地,外壳包括前壳板和后壳板;前壳板和后壳板的一侧通过左侧臂连接,左侧臂向下延伸且底部两侧设有定钩夹部;前壳板和后壳板的另一侧分别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右侧板,左侧臂和两块右侧板之间形成供容纳铝锭的空腔。
更进一步地,调节板包括吊运段和配合段,吊运段上开设有吊运孔,配合段伸入前壳板和后壳板之间,配合段底部与活动卡爪铰接。
更进一步地,活动卡爪包括连接段和夹持段,连接段与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铰接,夹持段通过第二铰接杆与外壳铰接,夹持段底部设有活钩夹部。
更进一步地,前壳板与右侧板之间、后壳板与右侧板之间均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地,连接段和夹持段之间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地,连接段顶端与调节板铰接,连接段底端向远离外壳空腔的一侧延伸,夹持段与连接段底端相连且向靠近外壳空腔的一侧延伸。
更进一步地,调节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活动卡爪,第一铰接杆分别穿过两个活动卡爪和调节板且两端紧固,第二铰接杆分别穿过两个活动卡爪且第二铰接杆的两端紧固在外壳上。
更进一步地,两个活动卡爪之间连接有固定块。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外壳的中部为供容纳铝锭的空腔,空腔的一侧设有定钩夹部;空腔的另一侧设有与定钩夹部相对的活钩夹部,通过定钩夹部与活钩夹部的配合实现对铝锭的稳定夹持吊运,使用操作便捷,无需人工传送,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吊运过程中对铝锭的夹持效果好,夹持稳定,有效防止铝锭滑脱,吊运安全性有所保障。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传送轮中部沿周向环绕开设有定位槽,传送链即位于该定位槽中,且在传送链收放过程中始终位于该定位槽内,防止传送链从传送轮边缘滑脱,保障传送链收放过程的平稳性。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传送轮的下部还设有调向架,调向架内开设有供传送链穿过的调向孔,在传送轮转动收放传送链的过程中,传送链始终从调向架内穿过,能够对传送链对吊运机构的连接方向进行稳定调整,保障整个吊运机构在传送过程中的平稳性,防止出现剧烈的晃动情况,保障生产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活动卡爪包括连接段和夹持段,连接段与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铰接,夹持段通过第二铰接杆与外壳铰接,夹持段底部设有活钩夹部;通过上拉吊运调节板,使得夹持段向内侧倾斜收紧,将铝锭夹紧在外壳内的空腔中,且铝锭底部被定钩夹部和活钩夹部勾住阻挡,有效增强对铝锭的吊运稳定性,防止出现铝锭松脱滑落的现象,提高生产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定钩夹部为沿远离左侧臂的方向横截面渐缩的锥形结构,且该锥形结构的顶端为与周向侧壁光滑连接的圆弧端,活钩夹部对应为同样的锥形结构,且顶端为圆弧端,避免其顶端尖锐对铝锭造成表面损伤。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左侧臂上开设有通孔,不仅可以减轻外壳重量,便于吊运,更有助于实现铝锭的卸料;当夹持段不便自动张开时,可以通过位于铝锭一侧的通孔,使用推料工具穿过通孔将铝锭向下或向一侧推出,从而完成卸料。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两块右侧板的上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将两块右侧板上部连为一体,有效增强两块右侧板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即增强外壳的整体结构强度和位置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前壳板与右侧板之间、后壳板与右侧板之间均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有助于增强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卡爪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传送轮的侧视机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传送轮;101、调向架;102、传送链;
200、调节板;201、吊运段;202、配合段;203、吊运孔;204、通槽;
300、活动卡爪;301、连接段;302、夹持段;303、活钩夹部;304、第一铰接杆;305、第二铰接杆;
400、外壳;401、前壳板;402、后壳板;403、左侧臂;404、定钩夹部;405、通孔;406、右侧板;407、固定杆;40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包括传送轮100,传送轮100与动力机构相连并由其驱动转动,该动力机构可采用电机或行业内其他常用动力机构,在此不再赘述。传送轮100上设有传送链102与吊运机构相连,通过传送轮100转动对传送链102的收放实现对吊运机构的吊起和下放。传送轮100中部沿周向环绕开设有定位槽,传送链102即位于该定位槽中,且在传送链102收放过程中始终位于该定位槽内,防止传送链102从传送轮100边缘滑脱,保障传送链102收放过程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传送轮100的下部还设有调向架101,在传送轮100转动过程中,调向架101始终保持位置稳定位于传送轮100的下部,调向架101内开设有供传送链102穿过的调向孔,具体地,调向架101可设为包围在传送轮100两侧的矩形框架结构,如图5所示,该矩形框架内部即为供传送链102穿过的调向孔,可在传送轮100两侧表面上沿周向环绕设有滑槽,调向架101的上端部分别嵌入该滑槽内并滑动配合,使得传送轮100转动过程中,调向架101始终稳定位于传送轮100的下部。在传送轮100转动收放传送链102的过程中,传送链102始终从调向架101内穿过,能够对传送链102对吊运机构的连接方向进行稳定调整,保障整个吊运机构在传送过程中的平稳性,防止出现剧烈的晃动情况,保障生产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的吊运机构包括外壳400、调节板200和活动卡爪300,其中外壳400的中部为供容纳铝锭的空腔,空腔的一侧设有定钩夹部404;调节板200顶部设有吊运孔203,底部则伸入外壳400内并与活动卡爪300顶部铰接,活动卡爪300位于外壳400内部并位于外壳400空腔的另一侧,活动卡爪300底部设有与定钩夹部404相对的活钩夹部303,通过定钩夹部404与活钩夹部303的配合实现对铝锭的稳定夹持,然后将该吊运结构连同铝锭一起吊运至别处。
具体地,外壳400包括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的一侧(左侧)通过左侧臂403连接,左侧臂403向下延伸且底部两侧设有定钩夹部404;定钩夹部404向外壳400空腔内侧延伸,且定钩夹部404为沿远离左侧臂403的方向横截面渐缩的锥形结构,且该锥形结构的顶端为与周向侧壁光滑连接的圆弧端,活钩夹部303对应为同样的锥形结构,且顶端为圆弧端,避免其顶端尖锐对铝锭造成表面损伤;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的另一侧(右侧)分别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右侧板406,且前壳板401与右侧板406之间、后壳板402与右侧板406之间均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有助于增强结构强度,左侧臂403和两块右侧板406之间形成供容纳铝锭的空腔。
如图2所示,调节板200包括吊运段201和配合段202,吊运段201上开设有吊运孔203,配合段202伸入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之间内部,配合段202底部与活动卡爪300铰接。活动卡爪300包括连接段301和夹持段302,连接段301与调节板200铰接,具体连接段301与调节板200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304铰接,夹持段302与外壳400铰接,具体通过第二铰接杆305与外壳400铰接,夹持段302底部设有活钩夹部30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调节板2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活动卡爪300,两个活动卡爪300对称设于调节板200的两侧,且两个活动卡爪300之间连接有固定块,使得两个活动卡爪300形成一个整体;第一铰接杆304分别穿过两个活动卡爪300和调节板200且两端紧固,第二铰接杆305分别穿过两个活动卡爪300且第二铰接杆305的两端紧固在外壳400上,第二铰接杆305的设置不仅实现了活动卡爪300与外壳400的铰接连接,还支撑连接了两块右侧板406,具体地,第二铰接杆305的两端均为直径较小的固定端,该固定端穿过右侧板406后被紧固(如采用紧固螺母紧固),两块右侧板406分别被支撑在第二铰接杆305直径较大的中部两端,能进一步增强两块右侧板406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调节板200和活动卡爪300均为两段式结构,具体地,吊运段201位于配合段202远离外壳400的一端,配合段202的另一端延伸入外壳400内;活动卡爪300则为类似于人字形结构,连接段301顶端与调节板200铰接,连接段301底端向远离外壳400空腔的一侧延伸,夹持段302与连接段301底端相连且向靠近外壳400空腔的一侧延伸,且连接段301和夹持段302之间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有助于增强结构强度。具体吊装使用时,铝锭放置于外壳400内的空腔中,通过上拉吊运调节板200,由于第一铰接杆304和第二铰接杆305的设置,使得夹持段302向内侧倾斜收紧,与左侧臂403和定钩夹部404相配合,将铝锭夹紧在外壳400内的空腔中,且铝锭底部被定钩夹部404和活钩夹部303勾住阻挡,有效增强对铝锭的吊运稳定性,防止出现铝锭松脱滑落的现象,提高生产安全性;而两个活动卡爪300的对称设置使得调节板200位于中部,吊运调节板200时保障两个活动卡爪300中心受力并随之运动,保障活动卡爪300的运动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左侧臂403上还开设有通孔405,且该通孔405朝向外壳400内容纳铝锭的空腔,通孔405的设置不仅可以减轻外壳400重量,便于吊运,更有助于实现铝锭的卸料。使用该吊运结构,配合行车或行业内其他常见动力传输装置将铝锭传送到熔炉位置时,当没有合适卸料位置或卸料位置不便支撑该吊运机构时,夹持段302不便自动张开,可以通过位于铝锭一侧的通孔405,使用推料工具(如推料杆)穿过通孔405将铝锭向下或向一侧推出,从而完成卸料。
通过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可以稳定安全地实现对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吊运,使用操作便捷,无需人工传送,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且吊运过程中对铝锭的夹持效果好,夹持稳定,有效防止铝锭滑脱,吊运安全性有所保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左侧臂403为向内凹陷(向左侧凹陷)的弧形倾斜侧臂,该弧形侧壁的弧心角为5°-15°,左侧臂403向下延伸使外壳400的空腔由上向下逐渐扩大,更加方便对铝锭的装夹和卸料。
本实施例中两块右侧板406的上部设有连接板408,连接板408将两块右侧板406上部连为一体,有效增强两块右侧板406之间的位置稳定性,即增强外壳400的整体结构强度和位置稳定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配合段202上开设有通槽204,固定杆407穿过通槽204且两端分别紧固在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上(可采用紧固螺母)。固定杆407的设置首先起到对两侧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的有效固定支撑,增强其结构强度和位置稳定性,其次,在调节板200被吊起过程中,固定杆407可在通槽204内移动,保障固定杆407始终在通槽204的方向内,固定杆407和通槽204的配合更为调节板200在吊运过程中的平稳性提供进一步保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使用时,为进一步便于铝锭的卸料,将铝锭传动到熔炉位置时,在熔炉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对应设有支撑平台,当到达熔炉上方位置时,将吊运机构下放,左侧臂403和右侧板406对应放置在支撑平台上,此时传送链102继续下放,则夹持段302在自重和铝锭的重量作用下逐渐张开,则铝锭可以自由下落添加至熔炉中,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之间的间隔内还设有加热装置,能够对下方夹持的铝锭进行表面加热烘烤,有效减少铝锭表面及内部水分。生产实际中铝锭在长期放置期间表面容易附着水分,而铝锭在投入熔炉时,其携带的水分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在吊运过程中即对铝锭水分进行烘干蒸发,有效减少其携带水分,保障生产安全性。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轮(100),传送轮(100)与动力机构相连并由其驱动转动,传送轮(100)上设有传送链(102)与吊运机构相连;
该吊运机构包括:
外壳(400),外壳(400)的中部为供容纳铝锭的空腔,空腔的一侧设有定钩夹部(404);
调节板(200),调节板(200)顶部设有吊运孔(203),底部伸入外壳(400)内;
活动卡爪(300),活动卡爪(300)位于外壳(400)内部并位于外壳(400)空腔的另一侧,活动卡爪(300)顶部与调节板(200)底部铰接,活动卡爪(300)底部设有与定钩夹部(404)相对的活钩夹部(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轮(100)下部设有调向架(101),调向架(101)内开设有供传送链(102)穿过的调向孔,传送链(102)穿过该调向孔并与下方的调节板(20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400)包括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的一侧通过左侧臂(403)连接,左侧臂(403)向下延伸且底部两侧设有定钩夹部(404);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的另一侧分别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右侧板(406),左侧臂(403)和两块右侧板(406)之间形成供容纳铝锭的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板(200)包括吊运段(201)和配合段(202),吊运段(201)上开设有吊运孔(203),配合段(202)伸入前壳板(401)和后壳板(402)之间,配合段(202)底部与活动卡爪(30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卡爪(300)包括连接段(301)和夹持段(302),连接段(301)与调节板(200)之间通过第一铰接杆(304)铰接,夹持段(302)通过第二铰接杆(305)与外壳(400)铰接,夹持段(302)底部设有活钩夹部(30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壳板(401)与右侧板(406)之间、后壳板(402)与右侧板(406)之间均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段(301)和夹持段(302)之间为弧形光滑过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段(301)顶端与调节板(200)铰接,连接段(301)底端向远离外壳(400)空腔的一侧延伸,夹持段(302)与连接段(301)底端相连且向靠近外壳(400)空腔的一侧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板(20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活动卡爪(300),第一铰接杆(304)分别穿过两个活动卡爪(300)和调节板(200)且两端紧固,第二铰接杆(305)分别穿过两个活动卡爪(300)且第二铰接杆(305)的两端紧固在外壳(4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活动卡爪(300)之间连接有固定块。
CN201721804965.1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2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4965.1U CN207632091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4965.1U CN207632091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2091U true CN207632091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496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2091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2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67383U (zh) 一种浇铸钢丝绳绳头的装置
CN203545080U (zh) 一种用于钢线卷装卸料的翻料机
CN211078173U (zh) 一种多种调节的起重机吊装装置
CN207632091U (zh) 一种电机定子用铝锭的夹持装置
CN207618892U (zh) 一种电机转子用铝锭的吊运机构
CN202766247U (zh) 电缆井盖起吊器
CN207581205U (zh) 一种电机加工用铝锭的传送系统
CN207511682U (zh) 一种建筑工地箍筋装运吊篮装置
CN108529212A (zh) 一种印刷件分类抓取装置
CN210150057U (zh) 一种混凝土缓凝剂存放架
CN209010089U (zh) 一种货物自动化防护搬运车
CN201343361Y (zh) 平吊式自动开闭钢卷夹钳
CN103663306A (zh) 电缆井盖起吊器
CN208162963U (zh) 一种钟罩式油箱的翻转装置
CA2323148A1 (en) Material moving system
CN213171091U (zh) 风力发电机的吊装翻转装置
CN210418939U (zh) 一种用于料箱的吊架
CN114803830A (zh) 一种防掉落且可快速连接的建筑施工用钢板起吊装置
CN206927468U (zh) 一种用于炼铁炉的投料装置
CN208585950U (zh) 料箱吊运翻转装置
CN208378178U (zh) 便于卸料的投料桶
CN211110649U (zh) 一种料箱专用吊具
CN212769394U (zh) 一种集装箱用起重机的抓斗结构
CN215249055U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坩埚出炉装置
CN213841814U (zh) 用于投弹探头投掷装置的投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