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2433U -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2433U
CN207612433U CN201721758054.XU CN201721758054U CN207612433U CN 207612433 U CN207612433 U CN 207612433U CN 201721758054 U CN201721758054 U CN 201721758054U CN 207612433 U CN207612433 U CN 207612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ource
heating
source
cooking apparatus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80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剑友
邢凤雷
苏畅
罗绍生
邹伟
江太阳
常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580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2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2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2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加热源和烹饪器具,组合加热源包括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第一加热源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且第二加热源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第二加热源,使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以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选择锅具时的局限性,使烹饪器具均匀受热,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Description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加热源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炉均采用单一的线圈电磁感应方式进行加热,一方面由于电磁感应方式对锅具的兼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即采用线圈电磁感应方式的电磁炉只能加热铁质锅具;另一方面由于线圈环绕于电磁炉炉体内,且线圈盘中心磁场较弱,形成加热盲区,进而影响电磁炉加热的均匀性,影响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组合加热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加热源,用于烹饪器具,其包括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其中第一加热源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且第二加热源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加热源,在第一加热源上设置第一安装腔,同时,在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加热源,第二加热源设置于第一安装腔中,第二加热源与第一加热源相互独立工作,其中,第一安装腔可以设置于第一加热源的中心区域或偏心设置于第一加热源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第二加热源,使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以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选择锅具方面的局限性,加热方式不局限于电磁感应的方式,即该烹饪器具不仅可加热铁质锅具,也可加热其他材质的锅具,使烹饪器具可均匀受热,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组合加热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加热源及第二加热源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且
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为不同的加热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可以选择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中任一种,可根据烹饪器具的烹饪类型选择合适的加热源类型。
具体地,电磁线圈加热源的热转化率较高、加热速度快;红外加热源的加热速度快,且占用空间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光波加热源的传热效率较高;微波加热源的加热速度快,热量损失小,且加热均匀、节能高效;热盘加热源的传热效率较高,可实现快速升温。
同时,第一加热源和第二加热源为不同的加热源,即在同一烹饪器具上,第一加热源、第二加热源采用不同的加热源,通过不同的加热源实现混合加热,使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避免单一加热方式的局限性,同时可使烹饪器具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和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和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当烹饪器具的面板安装后,面板与第一加热源、第二加热源之间的距离相同,即组合加热源可提供均匀分布的热量,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当然,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和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也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只要符合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加热源上设有第二安装腔;至少一个第三加热源,第三加热源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加热源上设置第二安装腔,其中第二安装腔可设置于第二加热源的中央区域或偏心设置于第二加热源上,且第三加热源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使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以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选择锅具方面的局限性,加热方式不局限于电磁感应的方式,即该烹饪器具不仅可加热铁质锅具,也可加热其他材质的锅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加热源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且第三加热源与第二加热源为不同的加热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加热源可以选择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中任一种,可根据烹饪器具的烹饪类型选择合适的加热源类型,且第二加热源和第三加热源为不同的加热源,即在同一烹饪器具上,第一加热源、第二加热源和第三加热源采用多种加热源,通过不同的加热源实现混合加热,使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避免单一加热方式的局限性,同时可使烹饪器具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及第三加热源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和第三加热源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当烹饪器具的面板安装后,面板与第一加热源、第二加热源之间及第三加热源之间的距离相同,即组合加热源可提供均匀分布的热量,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当然,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及第三加热源的上表面也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只要符合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组合加热源,其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组合加热源有益效果。
在上述任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盘座,第一加热源设置于盘座上;且第一加热源为电磁线圈加热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盘座,且第一加热源设置于盘座上,具体地,第一加热源为电磁线圈加热源,即盘座上绕制有多环加热线圈,在多环加热线圈的围绕下,盘座上将出现加热盲区,通过增设第二加热源,使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多样化,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选择锅具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可消除线圈盘中心的加热盲区,使烹饪器具均匀受热,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盘座呈环形,盘座的内环围成第一安装腔;内环的直径为60mm~20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盘座呈环状,盘座的内环围合成第一安装腔,盘座为圆环状,其中第一安装腔用于放置第二加热源。当第二加热源设置于第一安装腔中,则可弥补烹饪器具的盘座上加热盲区的缺陷,进而使得烹饪器具的加热均匀化,其中盘座的内环直径为60mm~200mm,可满足第二加热源的装配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盘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容纳空间,形成第一安装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盘座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具有容纳空间,形成第一安装腔,当第二加热源设置于第一安装腔中,则可弥补盘座的中心加热盲区的缺陷,进而使得烹饪器具的加热均匀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安装腔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加热源的横截面面积;且第二加热源与盘座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腔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加热源的横截面积,则可降低第二加热源的安装难度;同时第二加热源与盘座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可避免第二加热源与第一加热源直接接触,确保第一加热源与第二加热源相互独立工作,避免出现集中加热点,进而可确保烹饪器具的安全使用性能,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组合加热源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组合加热源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盘座,202内环,204第一加热源,206第一安装腔,208安装槽,3第二加热源,302第二安装腔,4第三加热源,5组合加热源,6烹饪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加热源5及烹饪器具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加热源5,用于烹饪器具6,其包括第一加热源204和第二加热源3,其中第一加热源20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206,且第二加热源3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06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加热源5,在第一加热源204上设置第一安装腔206,同时,在第一安装腔206内设置有第二加热源3,第二加热源3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06中,第二加热源3与第一加热源204相互独立工作,其中,第一安装腔206可以设置于第一加热源204的中心区域或偏心设置于第一加热源204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第二加热源3,使烹饪器具6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以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选择锅具方面的局限性,加热方式不局限于电磁感应的方式,即该烹饪器具6不仅可加热铁质锅具,也可加热其他材质的锅具,使烹饪器具6可均匀受热,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加热源204及第二加热源3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且第一加热源204和第二加热源3为不同的加热源。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源204和第二加热源3可以选择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中任一种,可根据烹饪器具6的烹饪类型选择合适的加热源类型。
具体地,电磁线圈加热源的热转化率较高、加热速度快;红外加热源的加热速度快,且占用空间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光波加热源的传热效率较高;微波加热源的加热速度快,热量损失小,且加热均匀、节能高效;热盘加热源的传热效率较高,可实现快速升温。
同时,第一加热源204和第二加热源3为不同的加热源,即在同一烹饪器具6上,第一加热源204、第二加热源3采用不同的加热源,通过不同的加热源实现混合加热,使烹饪器具6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避免单一加热方式的局限性,同时可使烹饪器具6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加热源204的上表面和第二加热源3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源204的上表面和第二加热源3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当烹饪器具6的面板安装后,面板与第一加热源204、第二加热源3之间的距离相同,即组合加热源5可提供均匀分布的热量,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当然,第一加热源204的上表面和第二加热源3的上表面也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只要符合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第二加热源3上设有第二安装腔302;至少一个第三加热源4,第三加热源4设置于第二安装腔302内。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加热源3上设置第二安装腔302,其中第二安装腔302可设置于第二加热源3的中央区域或偏心设置于第二加热源3上,且第三加热源4设置于第二安装腔302内,使烹饪器具6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以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选择锅具方面的局限性,加热方式不局限于电磁感应的方式,即该烹饪器具6不仅可加热铁质锅具,也可加热其他材质的锅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第三加热源4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且第三加热源4与第二加热源3为不同的加热源。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加热源4可以选择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中任一种,可根据烹饪器具6的烹饪类型选择合适的加热源类型,且第二加热源3和第三加热源4为不同的加热源,即在同一烹饪器具6上,第一加热源204、第二加热源3和第三加热源4采用多种加热源,通过不同的加热源实现混合加热,使烹饪器具6的加热方式多样化,可避免单一加热方式的局限性,同时可使烹饪器具6受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加热源204的上表面、第二加热源3的上表面及第三加热源4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源204的上表面、第二加热源3的上表面和第三加热源4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当烹饪器具6的面板安装后,面板与第一加热源204、第二加热源3之间及第三加热源4之间的距离相同,即组合加热源5可提供均匀分布的热量,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当然,第一加热源204的上表面、第二加热源3的上表面及第三加热源4的上表面也可以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只要符合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6,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组合加热源5,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加热源5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烹饪器具6还包括盘座2,第一加热源204设置于盘座2上;且第一加热源204为电磁线圈加热源。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6还包括盘座2,且第一加热源204设置于盘座2上,具体地,第一加热源204为电磁线圈加热源,即盘座2上绕制有多环加热线圈,在多环加热线圈的围绕下,盘座2上将出现加热盲区,通过增设第二加热源3,使烹饪器具6的加热方式多样化,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选择锅具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可消除线圈盘中心的加热盲区,使烹饪器具6均匀受热,进一步提升烹饪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盘座2呈环形,盘座2的内环202围成第一安装腔206;内环202的直径为60mm~200mm。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盘座2呈环状,盘座2的内环202围合成第一安装腔206,盘座2为圆环状,其中第一安装腔206用于放置第二加热源3。当第二加热源3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06中,则可弥补烹饪器具6的盘座2上加热盲区的缺陷,进而使得烹饪器具6的加热均匀化,其中盘座2的内环202直径为60mm~200mm,可满足第二加热源3的装配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盘座2上设置有安装槽208,安装槽208的容纳空间,形成第一安装腔206。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盘座2上设置安装槽208,安装槽208具有容纳空间,形成第一安装腔206,当第二加热源3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06中,则可弥补盘座2的中心加热盲区的缺陷,进而使得烹饪器具6的加热均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第一安装腔206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加热源3的横截面面积;且第二加热源3与盘座2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安装腔206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加热源3的横截面积,则可降低第二加热源3的安装难度;同时第二加热源3与盘座2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可避免第二加热源3与第一加热源204直接接触,确保第一加热源204与第二加热源3相互独立工作,避免出现集中加热点,进而可确保烹饪器具6的安全使用性能,提高烹饪器具6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组合加热源,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热源,所述第一加热源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
第二加热源,所述第二加热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加热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源及所述第二加热源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且
所述第一加热源和所述第二加热源为不同的加热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加热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加热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源上设有第二安装腔;
至少一个第三加热源,所述第三加热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加热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加热源为以下任意一种:电磁线圈加热源、红外加热源、光波加热源、微波加热源或热盘加热源;且
所述第三加热源与所述第二加热源为不同的加热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加热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源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加热源的上表面及所述第三加热源的上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
7.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加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盘座,所述第一加热源设置于所述盘座上;且
所述第一加热源为电磁线圈加热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座呈环形,所述盘座的内环围成所述第一安装腔;
所述内环的直径为60mm~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容纳空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加热源的横截面面积;且
所述第二加热源与所述盘座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CN201721758054.XU 2017-12-15 2017-12-15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612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8054.XU CN207612433U (zh) 2017-12-15 2017-12-15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8054.XU CN207612433U (zh) 2017-12-15 2017-12-15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2433U true CN207612433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8054.XU Active CN207612433U (zh) 2017-12-15 2017-12-15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2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9033B (zh) 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8095570A (zh) 一种石锅料理专用炉
CN207612433U (zh)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CN202043311U (zh) 一种可与电磁炉组合使用的电磁耦合加热装置
CN109924888A (zh) 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7612432U (zh) 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6612591U (zh) 加热组件及电压力锅
JP201211063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用調理容器
CN208029106U (zh) 加热组件及加热器具
WO2021093661A1 (zh) 一种模块化的多功能电子铁板烧
CN2927589Y (zh) 一种电磁炉加热线盘
CN204722868U (zh) 烹饪器具
CN203378078U (zh) 用于加热炊具的线圈盘及具有其的电磁炉
CN207610242U (zh) 组合加热源及烹饪器具
CN206251374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9202765U (zh) 锅具及电磁烹饪设备
CN204187683U (zh) 电炉灶的电热管和圆孔台面板组合件
CN204260534U (zh) 锅具及电饭煲
CN207922306U (zh) 电磁烹饪设备
CN101083856A (zh) 一种电磁炉加热线盘的绕制方法
CN208349365U (zh) 加热组件及加热器具
CN105982559B (zh) 用于电磁加热器具的锅具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04513494U (zh) 电磁炉
CN204580989U (zh) 电磁感应式煎灶节能设备
CN208837584U (zh) 复底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