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2664U -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2664U
CN207582664U CN201721689676.1U CN201721689676U CN207582664U CN 207582664 U CN207582664 U CN 207582664U CN 201721689676 U CN201721689676 U CN 201721689676U CN 207582664 U CN207582664 U CN 207582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column
connector
hol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96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丛丛
杨金娣
马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216896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2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2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26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包括立柱、扁梁、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包括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从而形成用于固定立柱和/或扁梁的末端部的卡槽;帽型连接件包括顶板和分别与顶板连接的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顶板与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围成用于容纳立柱的末端部的空间;各个侧板部在该空间的外部分别形成用于固定扁梁的末端部的U型卡槽;相邻的U型卡槽的位置存在高度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为预制装配式组件,具有装配简单、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预制装配式轻型框架的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木混合结构多为一次性建造,结点多会在材料上留下永久通孔,不可重复利用。结构以外的墙体、屋顶、地板、内装需要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单独制作,无法利用结构,较为浪费。
另外,在由金属装配的框架结构中,各组件之间的装配比较复杂,施工中需要专业施工人员参与,人力花费较大,根据需要现场还需要专门的机器,进一步增加成本。
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框架结构,有些不能承受较重负载,有些则制造复杂。例如,CN206110366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木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其包括木梁、木柱和U型连接件。通过八个U型连接件将四个木梁分别固定于木柱上,但这种装配方式安装复杂,且不能承受较重的压力。再如,CN206110325U公开了一种带套筒的装配式木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其包括上木柱、下木柱、木梁、套筒节点和加强角件,但是该结构仍然过于复杂,并且装配也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其具有预制、可重复利用且装配简单的特点。另外,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为钢木混合结构组件,具有轻便适用的特点。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内容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包括立柱、扁梁、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其中:
所述立柱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
所述扁梁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
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从而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立柱和/或所述扁梁的末端部的卡槽;
所述帽型连接件包括顶板和分别与所述顶板连接的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所述顶板与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立柱的末端部的空间;其中,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均包括两块竖板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从而在所述空间的外部分别形成用于固定所述扁梁的末端部的第一U型卡槽、第二U型卡槽、第三U型卡槽和第四U型卡槽;
其中,第一侧板部和第三侧板部沿所述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沿所述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其中,第一U型卡槽和第三U型卡槽处于同一高度,第二U型卡槽和第四U型卡槽处于同一高度,但第一U型卡槽与第二U型卡槽的位置存在高度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所述立柱的末端部具有正方形横截面,沿所述立柱的末端部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设置第一立柱通孔,沿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设置第二立柱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所述扁梁的末端部具有长方形横截面,沿所述扁梁长方形横截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扁梁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分别设置U型连接件通孔;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的各竖板上分别设置有帽型连接件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能够穿过第一立柱通孔、第二立柱通孔、扁梁通孔、U型连接件通孔和帽型连接件通孔,从而通过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将所述立柱和所述扁梁固定连接在一起装配成三维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母和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所述U型连接件的数量为4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第一立柱通孔、第二立柱通孔和扁梁通孔的数量分别为2个以上,例如4个以上;且U型连接件、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上的帽型连接件通孔的数量分别为4个以上、例如8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所述螺栓的长度为所述立柱的宽度的两倍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优选地,其进一步包括短柱,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的内部结构;所述立柱通过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共同固定,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的外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组件为预制装配式组件,具有装配简单、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优选地,所述组件采用钢木或钢竹混合结构,从而轻便,方便运输和搬运,并且承重能力强。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结构刚度、稳定性的基础上,削弱了柱子占据的空间,在适当部分也可以减柱,以求最大空间利用效果。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组件中的连接件和立柱、扁梁上的通孔,不会产生对位不准的问题,即使未经训练的普通人也可以自主搭建房屋。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螺栓和连接件都可以拆下、全部组件可打包移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为墙体、屋顶、地板、内装都设想了安装方式,根据需要,从室内临时展演空间到室外居住空间、亭台小品都可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帽型连接件装配形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件。
图2为以U型连接件装配形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帽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装配的框架的示例性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三维框架;
100-立柱,101-短柱;201-横梁,202-纵梁;
300-U型连接件,310-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20-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30-U型连接件通孔,340-U型连接件的连接部;
400-帽型连接件,410-顶板,420-第一侧板部,430-第二侧板部,440-第三侧板部,450-第四侧板部;
421-第一竖板,422-第二竖板,431-第三竖板,432-第四竖板,460-帽型连接件通孔;
500-固定件,510-螺母,5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组件用于装配三维框架,三维框架可进一步设计为房屋、临时棚等。
本实用新型中,立柱为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三维框架的构件。所述立柱通过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共同固定,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的外周结构。优选地,立柱的末端部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在末端部,正方形的边长为立柱的宽度或长度(由于两者相等);从立柱的一末端部的顶面到另一末端部的底面的距离为立柱的高度。立柱末端部的宽度或长度不特定限定,例如可为5~20cm。立柱的高度也不特别限定,通常根据跨度模数的不同而定,优选为250~350cm。当将上述正方形一边的方向定为宽度方向时,与其垂直的正方形的另一方向则为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具有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且第一末端部可与帽型连接件连接。在立柱的第一末端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大小并不特定限定,只要能够使固定件穿过即可。优选地,立柱第一末端部具有正方形截面的情况下,在沿立柱第一末端部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立柱通孔,在沿立柱第一末端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立柱通孔。第一立柱通孔和第二立柱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一和第二立柱通孔的数量可为1、2、3、4、5、6个。优选地,第一立柱通孔和第二立柱通孔的数量为4个。更优选地,第一立柱通孔和第二立柱通孔沿长度或宽度方向分两行设置,每行各两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末端部的通孔(第一立柱通孔和第二立柱通孔)的位置需要与帽型连接件通孔的位置对应设置,从而当帽型连接件扣设在立柱的第一末端部时,第一末端部的至少部分通孔与帽型连接件上的至少部分帽型连接件通孔能够连通,使固定件能够穿过第一末端部的通孔和帽型连接件的相应通孔。第一立柱通孔中,第一行通孔与第一末端部的顶面的距离优选为第一侧板部或第三侧板部的高度的1/4,第二行通孔与第一末端部的顶面的距离优选为第一侧板部或第三侧板部的高度的3/4。第二立柱通孔中,第一行通孔与第一末端部的顶面的距离为第二侧板部或第四侧板部高度的5/8,第二行通孔与第一末端部的顶面的距离为第二侧板部或第四侧板部的高度的的7/8。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第二末端部可设置有与第一末端部相同的通孔,这里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末端部的通孔与其底面的距离并不特别限定,并且可根据下层梁架的高度或环境不同而适当设置。例如,在室外潮湿环境下,可适当增大第二末端部的通孔与其底面的距离,从而可抬高框架的地面层。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立柱的高度根据目标框架的高度而定。用于在框架的整个高度上竖直支撑框架。通常情况下立柱装配于框架的外周。在某些情况下,立柱也可装配于框架内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进一步包括短柱,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的内部结构。短柱的高度可根据框架下层梁架的高度而定。这样的短柱通常情况下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下层框架结构中的内部连接点。此类短柱可称作下层短柱。优选地,在下层短柱上仅设置与U型连接件相对应的通孔,而不包括与帽型连接件相对应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扁梁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支撑三维框架。优选地,其末端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长方形的短边长为扁梁的宽度,较长的边长为扁梁的高度,从扁梁一末端部的顶面至另一末端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扁梁的长度。优选地,扁梁的高度与立柱的长度或宽度相等,其宽度可为立柱长度或宽度的1/2。
本实用新型的扁梁的两末端部分别设置扁梁通孔。扁梁通孔的大小并不特别限定,只要能够使固定件穿过即可。扁梁两末端部的通孔数量可分别为1~8个,优选2、4或6个。更优选地,沿扁梁的高度方向所述通孔分两列设置,每列中通孔的数量优选为2个。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列扁梁通孔与扁梁末端部的边沿的距离为U型连接件的竖板(例如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长度的1/4,第二列扁梁通孔与扁梁的末端部的边沿的距离为U型连接件的竖板(例如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长度的3/4。
本实用新型的U型连接件包括两个竖板,分别为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还包括二者之间的连接部。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和连接部一起形成卡槽。U型连接件从卡槽开口处到下端的距离为其高度,从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或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的一侧至另一侧的距离为其长度,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之间的距离为其宽度。在扁梁末端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情况下,U型连接件的宽度与扁梁末端部的宽度相等,从而便于将扁梁末端部卡住。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分别设置U型连接件通孔。通孔的大小不特别限定,只要能够使固定件穿过即可。当U型连接件卡住扁梁末端部时,两竖板上的至少部分U型连接件通孔能够与扁梁末端部的至少部分扁梁通孔连通,并允许固定件穿过。优选地,各竖板具有4个U型连接件通孔,且分别沿U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以两列设置,每一列U型连接件通孔与相应竖板边沿的距离为竖板长度的1/4。以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为例进行说明,该竖板具有4个U型连接件通孔,且分别沿U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以两列设置,每一列U型连接件通孔与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边沿的距离为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长度的1/4。进一步优选地,两个竖板(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和/或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具有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帽型连接件包括顶板和第一至第四侧板部。顶板、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一起围成用于容纳立柱末端部的空间。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分别在该空间的外侧形成第一U型卡槽、第二U型卡槽、第三U型卡槽和第四U型卡槽。从顶板向下延伸的方向为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第一侧板部和第三侧板部沿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沿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U型卡槽和第三U型卡槽的高度相同,而第二U型卡槽和第四U型卡槽的高度相同。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U型卡槽与第二U型卡槽的位置存在高度差;相应地,第二U型卡槽与第四U型卡槽的位置存在高度差。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侧板部和第三侧板部分别包括两块竖板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与顶板连接的竖板为第一竖板,远离顶板的竖板为第二竖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通过连接部连接。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一U型卡槽、第三U型卡槽。优选地,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分别具有4个帽型连接件通孔,且分别沿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以两列设置,每一列帽型连接件通孔与相应的竖板边沿的距离为相应的竖板宽度的1/4。以第一侧板部为例进行说明,其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分别具有4个帽型连接件通孔,且分别沿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以两列设置,每一列帽型连接件通孔与第一侧板部边沿的距离为第一侧板部宽度的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的高度相同。优选地,第一侧板部和第三侧板部具有相同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分别包括两块竖板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与顶板连接的竖板为第三竖板,远离顶板的竖板为第四竖板,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通过连接部连接。第三竖板、第四竖板和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二U型卡槽、第四U型卡槽。优选地,第三竖板、第四竖板分别具有4个帽型连接件通孔,且分别沿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以两列设置,每一列帽型连接件通孔与相应的竖板边沿的距离为相应的竖板宽度的1/4。以第三侧板部为例进行说明,其第三竖板、第四竖板分别具有4个帽型连接件通孔,且分别沿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以两列设置,每一列帽型连接件通孔与第三侧板部边沿的距离为第三侧板部宽度的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竖板、第四竖板的高度不同。优选地,第三竖板的高度要大于第四竖板的高度。更优选地,第三竖板的高度为第四竖板的高度的2倍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立柱通孔、第二立柱通孔和扁梁通孔的数量分别为4个以上;且U型连接件、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上的帽型连接件通孔的数量分别为8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其用于穿过各组件中的相应通孔而固定各组件,从而形成三维框架。例如,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能够穿过第一立柱通孔、第二立柱通孔、扁梁通孔、U型连接件通孔和帽型连接件通孔,从而通过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将所述立柱和所述扁梁固定连接在一起装配成三维框架。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母和螺栓。更优选地,螺栓的长度为立柱的宽度的两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和扁梁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材料制成。从轻便角度,优选为木材,例如竹等。本实用新型的U型连接件或帽型连接件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可一体成型。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立柱和扁梁为木质结构,而U型连接件、帽型连接件以及可选的固定件为不锈钢结构。由此,使本实用新型的组件成为钢木混合结构,从而减轻组件的重量,降低成本。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包括立柱100、扁梁、U型连接件300、帽型连接件400和任选的固定件。
图1为以帽型连接件装配形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其中仅示出了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立柱100、具有长方形横截面的扁梁、帽型连接件400和固定件(即,螺母510和螺栓520)。扁梁包括横梁201和纵梁202。扁梁的宽度为高度的一半,且扁梁的高度与立柱100的宽度相等。立柱100包括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未图示)。
如图1所示,帽型连接件400扣设在立柱100的第一末端部,并通过螺母510和螺栓520与横梁201和纵梁202固定连接。横梁201为两条,分别装配于立柱100的两侧;纵梁202也为两条,分别装配于立柱100的另外两侧,从而在立柱的末端部形成上层井字梁架。上层梁架双层且双梁,其间可以走线、安装照明等,亦可根据需要悬挂棚架、桌子等家具。
图2为以U型连接件装配形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其中仅示出了立柱100、横梁201、纵梁202、U型连接件300和固定件(即,螺母510和螺栓520)。U型连接件300为4个,分别装配于立柱100的四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装配的U型连接件300位于立柱100的相同高度,且相邻的两个侧面上装配U型连接件300位于立柱100的不同的高度。扁梁的末端部卡入U型连接件300的卡槽,并通过由螺母510和螺栓520固定连接。横梁201和纵梁202分别为两条,位于立柱100的第二末端部的四个侧面,从而在立柱100的下层形成井字梁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10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20以及二者之间的U型连接件的连接部340。在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10上设置有U型连接件通孔330,在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20上也相应地设置有U型连接件通孔330。U型连接件通孔330用于固定立柱100和/或扁梁。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10上的U型连接件通孔330的数量为4个,分两列设置。在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20上的U型连接件通孔330的数量也为4个,分两列设置。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10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20之间形成U型连接件卡槽;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10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20之间的距离为U型连接件卡槽宽度D300;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10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20的高度相同,均表示为U型连接件300高度H300;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310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320的宽度相同,均表示为U型连接件300长度L300。优选地,H300与L300相等,而D300为H300的一半。
图4示例性示出了帽型连接件的结构,其包括顶板410、第一侧板部420、第二侧板部430、第三侧板部440和第四侧板部450。顶板410、第一侧板部420、第二侧板部430、第三侧板部440和第四侧板部450一起围成用于容纳立柱100的第一末端部的空间。第一侧板部420、第二侧板部430、第三侧板部440和第四侧板部450分别在该空间的外侧形成第一U型卡槽、第二U型卡槽、第三U型卡槽和第四U型卡槽。第一侧板部420和第三侧板部440沿帽型连接件400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侧板部430和第四侧板部450沿帽型连接件400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第一侧板部420包括第一竖板421、第二竖板422以及二者的连接部,从而形成第一U型卡槽。第一竖板421和第二竖板422的高度相同,第一竖板421和第二竖板422之间的宽度为第一U型卡槽宽度D420。第一竖板421和第二竖板422均设置有帽型连接件通孔460,用于固定立柱100和/或扁梁。
第二侧板部430包括第三竖板431、第四竖板432以及二者的连接部,从而形成第二U型卡槽。第三竖板431的高度H430-2为第四竖板432的高度H430-1的两倍。第三竖板431和第四竖板432之间的宽度为第二U型卡槽宽度D430,且D420等于D430。第三竖板431和第四竖板432均设置有帽型连接件通孔460,用于固定立柱100和/或扁梁。
第一侧板部420与第三侧板部440对称设置,二者结构相同;第二侧板部430与第四侧板部450对称设置,二者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件装配的三维框架的示例性结构。三维框架1的组件包括立柱100和短柱101,立柱100用于竖直方向上支撑三维框架1的外周,而短柱101用于竖直方向上支撑三维框架1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虽然示出了U型连接件或帽型连接件的U型卡槽在与扁梁的端部连接时仅使用扁梁端部的两个通孔来固定装配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两侧两根扁梁在U型卡槽中对接,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当装配点为框架外周时完全可以使用4个通孔来固定装配。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扁梁、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其中:
所述立柱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
所述扁梁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
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从而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立柱和/或所述扁梁的末端部的卡槽;
所述帽型连接件包括顶板和分别与所述顶板连接的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所述顶板与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立柱的末端部的空间;其中,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均包括两块竖板及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从而在所述空间的外部分别形成用于固定所述扁梁的末端部的第一U型卡槽、第二U型卡槽、第三U型卡槽和第四U型卡槽;
其中,第一侧板部和第三侧板部沿所述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沿所述帽型连接件的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其中,第一U型卡槽和第三U型卡槽处于同一高度,第二U型卡槽和第四U型卡槽处于同一高度,但第一U型卡槽与第二U型卡槽的位置存在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末端部具有正方形横截面,沿所述立柱的末端部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设置第一立柱通孔,沿所述立柱的横截面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设置第二立柱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梁的末端部具有长方形横截面,沿所述扁梁长方形横截面的宽度方向设置扁梁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U型连接件竖板和第二U型连接件竖板分别设置有U型连接件通孔;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的各竖板上分别设置有帽型连接件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能够穿过第一立柱通孔、第二立柱通孔、扁梁通孔、U型连接件通孔和帽型连接件通孔,从而通过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将所述立柱和所述扁梁固定连接在一起装配成三维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母和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连接件的数量为4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通孔、第二立柱通孔和扁梁通孔的数量分别为2个以上;且U型连接件、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第三侧板部和第四侧板部上的帽型连接件通孔的数量分别为4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长度为所述立柱的宽度的两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短柱,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的内部结构;所述立柱通过U型连接件和帽型连接件共同固定,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三维框架的外周结构。
CN201721689676.1U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2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9676.1U CN207582664U (zh)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9676.1U CN207582664U (zh)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2664U true CN207582664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967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2664U (zh) 2017-12-07 2017-12-07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26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2479A (zh) * 2018-09-14 2018-12-07 河南均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门体
CN110629880A (zh) * 2019-08-22 2019-12-31 广东玖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其顶柱三向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2479A (zh) * 2018-09-14 2018-12-07 河南均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门体
CN110629880A (zh) * 2019-08-22 2019-12-31 广东玖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其顶柱三向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33426A (en) Wood frame construction system with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CN102251586B (zh) 梁挂接件、建筑框架结构及安装方法
SE501737C2 (sv) Polygonformat hus
CN207582664U (zh) 用于装配三维框架的组件
EP3140460B1 (en) Modular support frame
JP2005046443A (ja) 地震耐久ベッド
CN203256899U (zh) 一种可拆装的模块化组合房
CN205604443U (zh) 基于上下分体连接件的纯板结构组装房屋
CN205604460U (zh) 基于整体连接件的纯板结构组装房屋
JP3121964U (ja) 作業用の架台及び足場
US9976296B2 (en) Modular deck system
CN209653466U (zh) 一种施工用组合式梯笼
CN210105224U (zh) 一种钢结构电梯井道结构
CN208039788U (zh) 一种可周转式电梯井架
CN206166371U (zh) 一种金属框架床
JPH0996114A (ja) 型枠支保工
JP2978447B2 (ja) ユニット住宅
CN110939205A (zh) 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及房屋
CN205604474U (zh) 基于内角通用夹板连接件的纯板结构组装房屋
JPH0525878A (ja) ユニツト住宅における屋根構造
CN219863957U (zh) 一种电梯井内防护平台
CN104032977A (zh) 木塑四角凉亭
CN215805559U (zh) 一种易于搭建的型材
RU160976U1 (ru) Сборно-разбор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второго яруса в помещениях с высокими потолками
CN212026613U (zh) 一种钢结构网架顶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