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79316U - 转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79316U CN207579316U CN201721499418.7U CN201721499418U CN207579316U CN 207579316 U CN207579316 U CN 207579316U CN 201721499418 U CN201721499418 U CN 201721499418U CN 207579316 U CN207579316 U CN 2075793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 preheating
- eindruckwerk
- transfer device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印装置,包括传送机构、预热机构和压印机构;预热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预热机构包括预热转印体的第一加热器;压印机构设置于预热机构的一侧,压印机构包括压印辊、从动辊和第二加热器,压印辊与从动辊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两侧,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压印辊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能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转印技术是指利用附有图文装饰层的转印膜,通过加热的方式,将装饰层贴装于车牌表面,利用车牌表面与装饰层之间的粘结力使装饰层脱离转印膜从而转移到车牌上。在现有技术中的转印工艺中,图文装饰层与转印膜往往利用溶剂型的热熔胶粘合。热熔胶采用印刷涂布的方法可获得薄且均匀的涂层,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一旦加热则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胶黏剂。
现有的转印装置在转印过程中,需要对车牌和转印膜同时进行加热,为了保证转印的质量,只有车牌表面的温度上升达到适合转印时,转印装置才会将转印膜的装饰层压印在车牌上。因此,将车牌从常温状态加热到适合转印的状态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大大降低了转印装置的工作效率,转印的效率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转印装置,能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转印装置,包括传送机构、预热机构和压印机构;预热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预热机构包括预热转印体的第一加热器;压印机构设置于预热机构的一侧,压印机构包括压印辊、从动辊和第二加热器,压印辊与从动辊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两侧,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压印辊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转印装置还包括工作台,传送机构、预热机构和压印机构连接在工作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设置于预热机构的下方,第一传送组件包括多根传送辊和第一传送驱动器,各传送辊相互间隔地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传送驱动器用于驱使各传送辊转动传送转印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预热机构还包括预热罩,预热罩连接在工作台上,各传送辊从预热罩下方经过,第一加热器设置在预热罩内,第一加热器位于各传送辊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二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设置于压印机构的下方,第二传送组件包括多根第二传送辊,各第二传送辊相互间隔设置,从动辊设置于相邻两第二传送辊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压印机构还包括放料轴、收料轴、第一压印驱动器和第二压印驱动器,放料轴和收料轴分别设置于压印辊的两侧,放料轴用于输出转印膜,收料轴用于卷收压印后的转印膜,第一压印驱动器用于驱使压印辊转动,第二压印驱动器用于驱使压印辊向着靠近或远离从动辊的方向往复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转印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并位于压印机构的一侧,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拍摄转印体的相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固定架和计算机,固定架连接在工作台上,相机连接在固定架上,相机的镜头对着传送机构,计算机与相机电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计算机电信号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预热机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第一加热器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压印机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第二加热器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设置于检测机构的下方,第三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和第三传送驱动器,传送带的一端延伸至压印机构,第三传送驱动器用于驱使传送带移动传送压印后的转印体。
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的预热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预热机构包括预热转印体的第一加热器;压印机构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上方,并位于预热机构的一侧,压印机构包括压印辊、从动辊和第二加热器,压印辊与从动辊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的两侧,第二加热器设置于压印辊的上方。由于转印体压印之前已经进行了预热,在压印转印膜时,第二加热器只需较短的加热时间即可将转印体加热到适合压印的程度,使热熔胶层更容易附着在转印体上,提高压印质量和转印体的质量,而且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上。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的电信号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方法利用转印装置压印转印膜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印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印装置10包括工作台12、传送机构13、预热机构14、压印机构15和检测机构16。
工作台12用于承载连接传送机构13、预热机构14、压印机构15和检测机构16。工作台12包括第一子柜台122、第二子柜台123和第三子柜台124,第一子柜台122、第二子柜台123和第三子柜台124依次相邻排列,即第二子柜台123设置于第一子柜台122与第三子柜台12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3分别连接于第一子柜台122、第二子柜台123和第三子柜台124;预热机构14连接在第一子柜台122上,并位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压印机构15连接在第二子柜台123上,并位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检测机构16连接在第三子柜台124上,并位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
传送机构13用于将转印体20依次输送至预热机构14、压印机构15和检测机构16。传送机构13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31、第二传送组件134和第三传送组件137。在本实施例中,转印体20例如为车牌,但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第一传送组件131设置于预热机构14的下方,第一传送组件131用于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机构14的下方,并在转印体20被加热后将转印体20输送至第二传送组件134。第一传送组件131包括多根传送辊132和第一传送驱动器133,各传送辊132相互间隔地设置在工作台12的第一子柜台122上,且各传送辊132从预热机构14的下方经过。第一传送驱动器133连接在第一子柜台122内,第一传送驱动器133用于驱使各传送辊132转动传送转印体20。
第二传送组件134设置于压印机构15的下方,第二传送组件134用于将转印体20输送至压印机构15的下方,压印机构15将转印膜30印在转印体20上后,第二传送组件134将转印体20输送至第三传送组件137。第二传送组件134包括多根第二传送辊135,各第二传送辊135相互间隔地连接于第二子柜台123。
第三传送组件137设置于检测机构16的下方,第三传送组件137用于将转印体20输送至检测机构16的下方,当检测机构16检测完转印体20后,第三传送组件137将转印体20输送到下一个制作工序。第三传送组件137包括传送带138和第三传送驱动器139,传送带138的一端延伸至压印机构15,且传送带138从检测机构16的下方经过。第三传送驱动器139连接在第三子柜台124内,第三传送驱动器139用于驱使传送带138移动传送转印体20。
如图1所示,预热机构14包括预热罩142和第一加热器143。预热罩142连接在工作台12的第一子柜台122上,各传送辊132从预热罩142下方经过,也就是说,各传送辊132可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罩142内。第一加热器143设置在预热罩142内,并位于各传送辊132的上方。当第一传送组件131将转印体20输送至第一加热器143的下方时,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使转印体20的表面升温到40~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的温度为150~280℃,优选地,220~225℃,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压印机构15用于将转印膜30的转印层34压印在转印体20上。压印机构15包括外壳152、压印辊153、从动辊154、第二加热器155、放料轴156、收料轴157、第一压印驱动器158和第二压印驱动器159。
外壳152连接在工作台12的第二子柜台123上。
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两侧,其中,压印辊153位于外壳152内,从动辊154设置于相邻两第二传送辊135之间。第二加热器155呈弧形结构,第二加热器155设置于压印辊153的上方。第二加热器155用于加热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方便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放料轴156与收料轴157分别设置于压印辊153的两侧,且放料轴156和收料轴157设置在外壳152之外,放料轴156用于输出转印膜30,收料轴157用于卷收压印后的转印膜30。在本实施例中,放料轴156和收料轴157沿着转印体20的传送方向水平设置,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可设置多个导向轮,用于使放料轴156上的料带水平从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之间经过。
第一压印驱动器158用于驱使压印辊153转动;第二压印驱动器159用于驱使压印辊153向着靠近或远离从动辊154的方向往复移动;当需要压印时,第二压印驱动器159驱使压印辊153向着靠近从动辊154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压印驱动器158驱使压印辊153转动,直至将转印膜30的图形层压印在转印体20上,转印体20在压印的过程中,转印体20逐渐被传送至检测机构16;当压印结束时,第二压印驱动器159驱使压印辊153向着远离从动辊154的方向移动,此时转印体20输送至第三传送组件13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器155对转印体20进行加热的温度为200~280℃,通过调节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之间的间隙,实现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的电信号关系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机构16用于检测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转印层34。检测机构16包括固定架161、相机163、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和计算机167。
固定架161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台12的第三子柜台124上,固定架16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62,固定板162位于传送带138的正上方。
相机163连接在固定架161的固定板162上,相机163的镜头对着传送机构13的传送带138。在本实施例中,当传送带138将压印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相机163的下方时,相机163对转印体20进行拍照。
第一温度传感器164设置于预热机构14,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用于感测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和压力传感器166设置于压印机构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5用于感测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
计算机167分别与相机163、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电信号连接,也就是说,计算机167可接收相机163、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发出的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167能接收相机163拍摄的照片,并将接收的照片与已经存储的合格产品照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图形以及判断压印的图形是否存在残缺,根据判断结果发出提醒信号或声音,以便处理存在质量问题的转印体20。计算机167能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64感测的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计算机167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143的发热功率,达到智能控制预热温度的目的。计算机167能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165感测的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计算机167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加热器155的发热功率,达到智能控制加热温度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167内设置有控制第一加热器143和第二加热器155发热功率的温度控制器(图未示),以方便智能压印转印膜3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10用于热压转印膜30,将转印膜30的图形层压印在转印体20上。转印膜30包括载体膜32、离型层33、转印层34和热熔胶层35。离型层33、转印层34和热熔胶层35依次层叠设置,即离型层33设置在载体膜32上,转印层34设置在离型层33上,热熔胶层35设置在转印层34上,其中转印层34例如我电化铝层、油墨层、树脂层等,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对转印膜30进行加热压印时,热熔胶层35受热产生黏结力,热熔胶层35熔化与转印体20表面附着在一起,同时转印膜30的离型层33受热失去黏结力,离型层33融化流动与载体膜32发生分离,此时转印层34被转印到转印体20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转印体20在压印转印膜30之前已经进行了预热,压印转印膜30时,第二加热器155只需较短的加热时间即可将转印体20加热到适合压印的程度,使热熔胶层35更容易附着在转印体20上,不仅提高压印质量和转印体20的质量,而且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转印方法利用上述的转印装置10,转印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1,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
步骤S2,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和加压,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印方法利用转印装置压印转印膜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印方法利用转印装置10压印转印膜30的步骤包括:
步骤N1,利用传送机构13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机构14,利用预热机构14的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
具体地,利用传送机构13的第一传送组件131将转印体20输送至预热罩142内,并使转印体20处于第一加热器143的下方,利用第一加热器143对转印体20进行预热,且预热温度为150~280℃,优选地,220~225℃,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N2,利用传送机构13将预热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压印机构15,利用压印机构15的第二加热器155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利用压印机构15的压印辊153和从动辊154将转印膜30压印在转印体20上。
具体地,利用传送机构13将预热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压印机构15的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之间;利用压印机构15的第二加热器155对转印膜30和转印体20进行加热,利用压印机构15的压印辊153向着靠近从动辊154的方向移动,直至将转印膜30的转印层34压印在转印体20上;加热温度为200~280℃,但并不以此为限。
步骤N3,利用传送机构13将压印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检测机构16,利用检测机构16的相机163拍摄转印体20,并将拍摄的照片发送至计算机167,利用计算机167判断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转印层34。
具体地,利用传送机构13的第三传送组件137将压印后的转印体20输送至检测机构16的相机163下方,相机163拍摄转印体20,之后将照片发送至计算机167,计算机167将接收的照片与已经存储的合格产品照片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转印体20上是否压印有转印层34以及判断压印的转印层34是否存在残缺,根据判断结果发出提醒信号或声音。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计算机167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64感测的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并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一加热器143的发热功率;利用计算机167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165感测的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并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加热器155的发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转印装置10的预热机构14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预热机构14包括预热转印体20的第一加热器143;压印机构15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上方,并位于预热机构14的一侧,压印机构15包括压印辊153、从动辊154和第二加热器155,压印辊153与从动辊154相对地设置于传送机构13的两侧,第二加热器155设置于压印辊153的上方。由于转印体20压印之前已经进行了预热,在压印转印膜30时,第二加热器155只需较短的加热时间即可将转印体20加热到适合压印的程度,使热熔胶层35更容易附着在转印体20上,提高压印质量和转印体20的质量,而且缩短了整个压印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广泛应用到自动化的生产线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机构(13);
预热机构(14),该预热机构(14)设置于该传送机构(13)的上方,该预热机构(14)包括预热转印体(20)的第一加热器(143);以及
压印机构(15),该压印机构(15)设置于该预热机构(14)的一侧,该压印机构(15)包括压印辊(153)、从动辊(154)和第二加热器(155),该压印辊(153)与该从动辊(154)相对地设置于该传送机构(13)的两侧,该第二加热器(155)设置于该压印辊(153)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印装置还包括工作台(12),该传送机构(13)、预热机构(14)和压印机构(15)连接在该工作台(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13)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31),该第一传送组件(131)设置于该预热机构(14)的下方,该第一传送组件(131)包括多根传送辊(132)和第一传送驱动器(133),各该传送辊(132)相互间隔地设置在该工作台(12)上,该第一传送驱动器(133)用于驱使各该传送辊(132)转动传送转印体(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热机构(14)还包括预热罩(142),该预热罩(142)连接在该工作台(12)上,各该传送辊(132)从该预热罩(142)下方经过,该第一加热器(143)设置在该预热罩(142)内,该第一加热器(143)位于各该传送辊(132)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13)还包括第二传送组件(134),该第二传送组件(134)设置于该压印机构(15)的下方,该第二传送组件(134)包括多根第二传送辊(135),各该第二传送辊(135)相互间隔设置,该从动辊(154)设置于相邻两该第二传送辊(135)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印机构(15)还包括放料轴(156)、收料轴(157)、第一压印驱动器(158)和第二压印驱动器(159),该放料轴(156)和该收料轴(157)分别设置于该压印辊(153)的两侧,该放料轴(156)用于输出转印膜(30),该收料轴(157)用于卷收压印后的转印膜(30),该第一压印驱动器(158)用于驱使该压印辊(153)转动,该第二压印驱动器(159)用于驱使该压印辊(153)向着靠近或远离该从动辊(154)的方向往复移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印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16),该检测机构(16)设置于该传送机构(13)的上方,并位于该压印机构(15)的一侧,该检测机构(16)包括用于拍摄转印体(20)的相机(16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构(16)还包括固定架(161)和计算机(167),该固定架(161)连接在该工作台(12)上,该相机(163)连接在该固定架(161)上,该相机(163)的镜头对着该传送机构(13),该计算机(167)与该相机(163)电信号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机构(16)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64)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65),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第二温度传感器(165)分别与该计算机(167)电信号连接,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64)设置于该预热机构(14),该第一温度传感器(164)用于感测该第一加热器(143)的温度,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65)设置于该压印机构(15),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65)用于感测该第二加热器(155)的温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送机构(13)还包括第三传送组件(137),该第三传送组件(137)设置于该检测机构(16)的下方,该第三传送组件(137)包括传送带(138)和第三传送驱动器(139),该传送带(138)的一端延伸至该压印机构(15),该第三传送驱动器(139)用于驱使该传送带(138)移动传送压印后的转印体(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99418.7U CN207579316U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转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99418.7U CN207579316U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转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79316U true CN207579316U (zh) | 2018-07-06 |
Family
ID=6273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99418.7U Active CN207579316U (zh) | 2017-11-10 | 2017-11-10 | 转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7931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01591A (zh) * | 2017-11-10 | 2018-04-13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CN112722845A (zh) * | 2021-03-31 | 2021-04-30 |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牌半成品自动生产线 |
CN113370693A (zh) * | 2021-07-13 | 2021-09-10 | 浙江英赛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固化转印数码辊筒印刷工艺及设备 |
-
2017
- 2017-11-10 CN CN201721499418.7U patent/CN2075793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01591A (zh) * | 2017-11-10 | 2018-04-13 |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CN112722845A (zh) * | 2021-03-31 | 2021-04-30 |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牌半成品自动生产线 |
CN112722845B (zh) * | 2021-03-31 | 2021-06-18 |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牌半成品自动生产线 |
CN113370693A (zh) * | 2021-07-13 | 2021-09-10 | 浙江英赛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高效固化转印数码辊筒印刷工艺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79316U (zh) | 转印装置 | |
CN102423962B (zh) | 一种适用于曲面包装容器的转印设备 | |
US9079389B2 (en) |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 |
CN107901591A (zh) | 转印装置及转印方法 | |
CN107599620B (zh) | 一种热凸烫金的转移装置 | |
JP2005205914A5 (zh) | ||
CN207711578U (zh) | 车牌烫印机 | |
CN204526413U (zh) | 一种烫金机 | |
CN111806071B (zh) | 电磁滚动号牌连续烫印方法及号牌烫印机 | |
CN201012556Y (zh) |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平版冷烫两用装置 | |
CN102049913A (zh) | Uv热压转印成型制程 | |
CN205685951U (zh) | 鼠标垫印刷机 | |
MX2016010077A (es) | Aparato de impresion por sublimacion semi-automatizado. | |
CN202079896U (zh) | 防伪图案转印冷烫两用装置 | |
JP5281274B2 (ja) | 再転写式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ル装置 | |
US20060266795A1 (en) | Method for printing a surface | |
CN102501671A (zh) | 书口转印印刷的方法 | |
CN106626749A (zh) | 一种烫金设备 | |
CN205238823U (zh) | 一种布料烫金流水线 | |
CN218140664U (zh) | 一种滚轴式数码热转印机 | |
CN207697262U (zh) | 一种预热式烫印机 | |
CN214688475U (zh) | 铝带连续热转印机构 | |
CN205768013U (zh) | 热压机 | |
CN207697254U (zh) | 一种烫印模压机 | |
CN210161749U (zh) | 烫印机构及丝网预涂胶单张烫金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5026 Xinch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68 Co-patentee after: Suzhou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SUZHOU SUDAVI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26 Xinch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68 Co-patentee before: Suzhou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SVG OPTRONIC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