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4477U - 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64477U CN207564477U CN201721742680.XU CN201721742680U CN207564477U CN 207564477 U CN207564477 U CN 207564477U CN 201721742680 U CN201721742680 U CN 201721742680U CN 207564477 U CN207564477 U CN 207564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input
- output
- speed reducer
- final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10000000245 Forearm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138 T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5 robot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安装于前臂上,包括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安装于前臂上,第一减速机输出轴上安装有末端齿轮箱体,所述末端齿轮箱体上设置有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输入齿轮轴,所述输入齿轮轴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内,并设置有输入齿轮,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输出齿轮轴,所述输出齿轮轴的轴线与输入齿轮轴轴线垂直,输出齿轮轴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内,并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其优点在于能够对动力进行转向传动,快速准确地调整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间的位置关系,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末端执行机构能够拿起一个对 象,并处理、传输、夹持、放置和释放对象到一个准确位置是机器人与外界交互的最后环节, 而末端执行机构能够实现动作需要末端传动结构传递动力,使其正常动作,末端传动结构 往往需要实现传动方向的转换,对其具有动作顺畅,安装调试简单易行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易 于拆卸装配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包括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 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安装于前臂上,第一减速机输出轴上安装有末端齿轮箱体,所述末端齿 轮箱体上设置有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输入齿轮轴,所述 输入齿轮轴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内,并设置有输入齿轮,另一端伸出末端齿轮箱体外,并 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输出齿轮轴,所述输出齿轮轴的轴线与输入齿轮轴 轴线垂直,输出齿轮轴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内,并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输入 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减速机设置在末端齿轮箱体上,第二减速机的波发生器与输出齿轮轴 背离输出齿轮的一端连接。
[0005]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所述输入齿轮轴中部 形成有环形凸出部,该凸出部的部与输入齿轮间设有调整塾。
[0006]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所述动力输入组件还 包括轴承杯,所述轴承杯与末端齿轮箱体连接,输入齿轮轴位于该轴承杯内,并与轴承杯同 轴设置,输入齿轮轴凸出部与轴承杯间设有第一轴承。
[0007]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所述轴承杯靠近皮带 轮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圈固定座,所述密封圈固定座与输入齿轮轴间设有密封垫。
[00上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麵器人末端传动结构,臓动力输入组件与 与前臂间设有定位轴承。
[000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所述动力输入组件与 与前臂间设有定位轴承。 Jrri止优选地,本实用麵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臟轴承杯的一端伸 出末铜凶轮箱体外,并通过所述定位轴承与前臂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技术有益效果: 。 实腦雖术方麵过两个轴线相互垂直的齒轮哺合实现传动方向的改变,将 入齿轮轴、第-轴承、轴承杯、密封垫、输入齿轮装配成动力输入组件后一体安装于末端 齿轮箱上,在进仃内轮凶隙的调整时,方便装配与拆卸,调整垫的设置,进一步方便齿隙调 整,有效缩短调整装配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M]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安装于机器 人前臂I5上,包括第一减速机13、第二减速机1〇和设置在第一减速机13上的末端齿轮箱体 9,第一减速机13驱动末端齿轮箱体9转动,末端齿轮箱体9内设置有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 出组件,动力输入组件外接动力源,并将动力转向传递给动力输出组件,并通过该动力输出 组件驱动第二减速机10转动。
[0016]具体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轴承杯7及输入齿轮轴4,所述输入齿轮轴4位于轴承杯 7内,并与轴承杯7同轴设置,输入齿轮轴4的中部具有一环形凸出部12,该凸出部12与轴承 杯7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6,输入齿轮轴4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9内,并设置有输入齿轮3, 另一端伸出末端齿轮箱体9外,并连接有皮带轮1,输入齿轮3与凸出部12的端部间设置有调 整垫2,轴承杯7靠近皮带轮1的端部设有密封垫固定座16,密封垫固定座16与输入齿轮轴4 间设有密封垫5;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输出齿轮轴i丨,所述输出齿轮轴丨丨的轴线与输入齿 轮轴4轴线垂直,输出齿轮轴11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9内,并连接有输出齿轮14,所述输出 齿轮14与输入齿轮3啮合,所述第二减速机10设置在末端齿轮箱体9上,第二减速机1〇的波 发生器与输出齿轮轴11背离输出齿轮14的一端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轴线相互垂直的输入齿轮4与输出齿轮14相互啮合,即可 实现动力的转向传输,其结构简单合理;将输入齿轮轴4、第一轴承6、轴承杯7、输入齿轮3、 密封垫5、调整垫2装配成动力输入组件,再将该动力输入组件整体装配于末端齿轮箱体9 上,在对输入齿轮3和输出齿轮14的间隙进行调整时,方便快捷,无需对各部件重复进行拆 卸、装配;通过对调整垫2进行调节,可快速有效地调整齿隙,大大缩短调试时间,提高装配 效率,同时在后期维护时也更为简单方便。采用该结构进行动力传动,对输入齿轮3与输出 齿轮14位置调整更为准确,避免出现齿隙或咬合过紧,从而降低使用过程中产生噪音以及 齿轮磨损的情况,延长齿轮使用寿命。
[0018]为确保装配时动力输入组件定位准确性,以及后续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动力输 入组件通过定位轴承8与前臂15连接,更具体地,轴承杯7背离输入齿轮3的一端伸出末端齿 轮箱体9外,并通过定位轴承8与前臂15连接。
[00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体工作过程如下,第一减速机I3在外接动力源的作用下启 动,并带动末端齿轮箱体9转动;皮带轮1在外接动力源的作用下驱动输入齿轮轴4旋转,从 而带动输入齿轮3转动,输出齿轮14与输入齿轮嗤合,且输入齿轮轴4与输出齿轮轴11轴线 相互垂直,因此输出齿轮14转动,并实现传动方向的改变,在这里输入齿轮3与输出齿轮4均 使用锥形弧齿轮,通过输出齿轮轴11的传动,第二减速机10即实现运转。
[00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 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 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安装于前臂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速机和第二 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安装于前臂上,第一减速机输出轴上安装有末端齿轮箱体,所述末 端齿轮箱体上设置有动力输入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入组件包括输入齿轮轴, 所述输入齿轮轴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内,并设置有输入齿轮,另一端伸出末端齿轮箱体 夕卜,并连接有皮带轮,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输出齿轮轴,所述输出齿轮轴的轴线与输入齿 轮轴轴线垂直,输出齿轮轴一端位于末端齿轮箱体内,并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 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减速机设置在末端齿轮箱体上,第二减速机的波发生器与输出齿 轮轴背离输出齿轮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轴 中部形成有环形凸出部,该凸出部的端部与输入齿轮间设有调整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组 件还包括轴承杯,所述轴承杯与末端齿轮箱体连接,输入齿轮轴位于该轴承杯内,并与轴承 杯同轴设置,输入齿轮轴凸出部与轴承杯间设有第—轴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杯靠近 皮带轮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圈固定座,所述密封圈固定座与输入齿轮轴间设有密封垫。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 入组件与前臂间设有定位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末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 入组件与前臂间设有定位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臟的-种麵概人卿彳 构,猶_于,臟轴承杯的-端伸出末端齿轮箱体外,并通过所述定位轴承与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42680.XU CN207564477U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42680.XU CN207564477U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64477U true CN207564477U (zh) | 2018-07-03 |
Family
ID=6268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42680.XU Active CN207564477U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64477U (zh) |
-
2017
- 2017-12-14 CN CN201721742680.XU patent/CN2075644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63825A (zh) | 一种基于谐波减速的欠驱动2r机械臂装置 | |
CN101264603A (zh) | 基于谐波减速器的机器人关节 | |
CN205859091U (zh) |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变速箱 | |
CN101858824B (zh) | 轴端式扭矩加载器 | |
CN205260742U (zh) | 有限转角无隙柔性传动机构 | |
JP2014114956A (ja) | 2方向入力・定方向出力のギアセット | |
CN104061295B (zh) | 摩擦行星减速器 | |
CN207564477U (zh) | 一种新型机器人末端传动结构 | |
CN202023083U (zh) | 双动力洗衣机离合器 | |
CN202833879U (zh) | 一种机器人组合型谐波减速器 | |
CN202851827U (zh) | 园林机械少齿差传动机构 | |
CN102720012B (zh) | 一种平缝机的驱动机构 | |
CN201792339U (zh) | 集中后置传动多关节机器人 | |
CN103148170A (zh) | 两级传动伺服行星减速机 | |
CN108880091A (zh) | 一种双轴驱动谐波减速电机 | |
CN205534042U (zh) | 一种封闭式谐波行星齿轮减速器 | |
CN206109760U (zh) | 一种双动力洗衣机减速器 | |
CN208337332U (zh) | 一种双轴驱动谐波减速电机 | |
WO2017005224A1 (zh) | 一种关节传动机构 | |
CN210821790U (zh) | 一种两级减速同轴式电驱动装置 | |
CN204382295U (zh) | 机器人的大臂驱动机构 | |
CN111795120A (zh) | 一种自锁行星减速器 | |
CN201185384Y (zh) | 行星磁性轮系动力传动装置 | |
CN208914100U (zh) | 腕体传动结构及六轴机器人 | |
CN207901199U (zh) | 一种机械臂的肘关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