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3567U - 一种爬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爬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53567U
CN207553567U CN201721447555.6U CN201721447555U CN207553567U CN 207553567 U CN207553567 U CN 207553567U CN 201721447555 U CN201721447555 U CN 201721447555U CN 207553567 U CN207553567 U CN 207553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ross bar
column
welde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75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志勇
陈永继
黎炳灼
樊洁峰
顾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4475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53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53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35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架,涉及建筑施工机械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体积大重量重不方便运输和组装以及在提升过程中无法感知爬架各个位置的受力状态的技术问题,采用模块化结构,将主立柱、副立柱、横向支撑架、踏步架、导轨、防坠机位锁、爬梯、防护架、立柱连接架等做成能够独立拆卸的状态,利于主立柱和副立柱上开设的定位孔进行螺栓连接,有利于运输和现场的组装;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提升葫芦上增设拉力传感器,能够随时监测爬架的受力状态,有效避免因提升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的事故。该实用新型结构科学、设计合理、重量轻、便于运输和组装,经过实战检验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爬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一直是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施工装备,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搭设传统的落地式脚手架,采用钢管搭接的定位钢架,不但不经济而且很不安全。市场上虽然出现过整体爬升脚手架,但多采用单边单个行走轮,在防坠时,支撑力小,振动大,安全系数小,噪音大,支架容易出现脱焊,焊缝容易开裂,由于多采用钢铁材料制成,体积大重量重,不方便运输和组装,在爬升过程中无法感知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容易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体积大重量重不方便运输和组装以及在提升过程中无法感知爬架各个位置的受力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爬架,包括主立柱、副立柱、横向支撑架、踏步架、导轨、防坠机位锁、爬梯、防护架、立柱连接架;
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立柱连接架连接构成立柱支架,所述立柱支架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爬架包括多个立柱支架平行排列而成,每个立柱支架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架和踏步架连接;
所述立柱连接架上面架设有所述踏步架;
每层踏步架之间设置有爬梯;
主立柱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架连接;
副立柱后面固定有导轨,导轨上面设置有防坠机位锁;
主立柱外侧设置有防护架。
优选地,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采用方形钢管材料制成,方形钢管上开设有多个立柱连接孔,采用方管上开设连接孔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连接而且受力均匀的目的;
所述横向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垂直连接杆、斜向连接杆、横杆固定耳、第一横杆加强片、第二横杆加强片以及第三横杆加强片;加强片进一步保证了横向支架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平行设置,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通过一根垂直连接杆连接,所述垂直连接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向连接杆,所述斜向连接杆一端延长线与垂直连接杆一端延长线交叉重合并构成“个”字形结构;
斜向连接杆与垂直连接杆连接处焊接有第一横杆加强片,该第一横杆加强片将斜向连接杆与垂直连接杆进一步加强连接;
斜向连接杆与第一横杆连接处焊接有第二横杆加强片,垂直连接杆与第一横杆连接处焊接有第三横杆加强片;
横杆固定耳分别焊接在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的两端,横杆固定耳上开设有横杆固定孔,横杆固定耳通过螺栓与主立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踏步架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底框,底框内焊接有多根加强方管,底框上面固定有踏板,踏板上开设有踏板孔;采用管材以及踏板上开孔,在不影响受力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整个爬架的重量,降低了运输成本以及提升所需的功率;
所述踏步架侧面开设有踏步架固定孔,踏步架通过螺栓与横向支撑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爬梯采用方管和铁板焊接而成,两侧竖杆采用方管制成,横杆采用铁板制成,铁板两端与竖杆焊接;
所述爬梯上端设置有钩,用于与踏步架连接,采用钩连接方便快捷,既能够满足组装便捷的要求,也能够满足施工安全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防护架包括防护外框、中间加强杆、斜向加强杆、外框加强板、外框固定耳;
所述防护外框由方管头尾依次焊接成矩形结构,防护外框中间两条边框之间焊接有中间加强杆,中间加强杆两侧设置有斜向加强杆,斜向加强杆一端与中间加强杆一端连接,斜向加强杆另一端与防护外框的角连接;
中间加强杆与斜向加强杆连接处焊接有外框加强板;
防护外框两侧设置有外框固定耳,外框固定耳上开设有外框固定孔;将防护架做成整体结构,便于运输和组装;
优选地,所述立柱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斜向接杆、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
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焊接,第二连接头还与斜向接杆一端焊接,斜向接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头焊接,第三连接头还与第二连接杆一端焊接,第二连接杆另一端焊接有第四连接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斜向接杆、第二连接杆构成一个“Z”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均为“U”字形结构,该“U”字形结构上开设有固定孔,立柱连接架通过该固定孔与主立柱和副立柱螺栓连接;立柱连接架做成一体结构,不仅满足了受力要求,也能方便运输和拆卸、组装,由于采用固定的“Z”字形结构,两端都设置有“U”字形连接头,在组装时具有自动校准的功能,不需要另外采用尺子来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副立柱的底部还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与主立柱、副立柱固定连接,滑轮组上穿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电动葫芦一端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防坠机位锁连接,电动葫芦另一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设置在立柱支架上部的悬吊架连接;
所述悬吊架为“T”字形结构,其上部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主立柱、副立柱连接,下端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下面设置有电动葫芦;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后,能够随时查看爬架的受力状态,如果发现其中某一台电动葫芦受力不均匀,则立即停止爬升操作进行检查,避免了因受力不均造成的事故。
优选地,所述防坠机位锁包括底座、引导轮、锁舌、顶杆,底座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固定连接,引导轮设置在导轨内,导轨能够相对于防坠机位锁上下移动,设置引导轮后能够使爬架运行时更稳更安全,不会出现因重心不对称倾斜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主立柱和副立柱采用方管分段制成,需要增加长度时,将开设有孔的铁板设置于立柱内,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采用分段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的成本,也利于运输时的装车或卸货,到了现场后可以任意组合延长长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模块化结构,将主立柱、副立柱、横向支撑架、踏步架、导轨、防坠机位锁、爬梯、防护架、立柱连接架等做成能够独立拆卸的状态,利于主立柱和副立柱上开设的定位孔进行螺栓连接,有利于运输和现场的组装;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提升葫芦上增设拉力传感器,能够随时监测爬架的受力状态,有效避免因提升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的事故。该实用新型结构科学、设计合理、重量轻、便于运输和组装,经过实战检验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横向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踏步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防护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防护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副立柱、导轨以及防坠机位锁的相对位置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
1:主立柱;
2:副立柱;
3:横向支撑架;30:第一横杆;31:第二横杆;32:垂直连接杆;33:斜向连接杆;34:横杆固定耳;35:第一横杆加强片;36:第二横杆加强片;37:第三横杆加强片;
4:踏步架;40:底框;41:踏板;42:踏板孔;
5:导轨;
6:防坠机位锁;
7:爬梯;
8:防护架;80:外框;81:中间加强杆; 82:斜向加强杆;83:外框加强板;84:外框固定耳;
9:立柱连接架;90:第一连接杆;91:第二连接杆;92:斜向接杆;93:第一连接头;94:第一连接头固定孔;95:第二连接头;96:第三连接头;97:第二连接头固定孔;98:第四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爬架,包括主立柱1、副立柱2、横向支撑架3、踏步架4、导轨5、防坠机位锁6、爬梯7、防护架8、立柱连接架9。
主立柱1和副立柱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立柱连接架9连接构成立柱支架,主立柱1和副立柱2采用方形钢管材料制成,方形钢管上开设有多个立柱连接孔,用于和其他机构实现螺栓连接,立柱支架垂直于地面设置,爬架包括多个立柱支架平行排列而成,每个立柱支架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架3和踏步架4连接。
如图2所示,横向支撑架3包括第一横杆30、第二横杆31、垂直连接杆32、斜向连接杆33、横杆固定耳34、第一横杆加强片35、第二横杆加强片36以及第三横杆加强片37;
第一横杆30和第二横杆31平行设置,第一横杆30和第二横杆31之间通过一根垂直连接杆32连接,垂直连接杆32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向连接杆33,斜向连接杆33一端延长线与垂直连接杆32一端延长线交叉重合并构成“个”字形结构;
斜向连接杆33与垂直连接杆32连接处焊接有第一横杆加强片35,该第一横杆加强片35将斜向连接杆33与垂直连接杆32进一步加强连接;
斜向连接杆33与第一横杆30连接处焊接有第二横杆加强片36,垂直连接杆32与第一横杆30连接处焊接有第三横杆加强片37;
横杆固定耳34分别焊接在第一横杆30以及第二横杆31的两端,横杆固定耳34上开设有横杆固定孔,横杆固定耳34通过螺栓与主立柱1连接;
立柱连接架9上面架设有踏步架4,为了进一步加固踏步架4,踏步架4的下方还设置有踏步架斜撑,踏步架斜撑一端与主立柱1螺栓固定连接,踏步架斜撑另一端与踏步架4底部螺栓连接;爬架上根据建筑物楼层的高度设置踏步架4,一般设置5层左右。
如图3所示,踏步架4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底框40,底框40内焊接有多根加强方管,底框40上面固定有踏板41,踏板41上开设有踏板孔4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防止高空坠物,第一层的踏步架4不设置踏板孔42,并且在踏步架4上设置有能够连接翻板的铰链装置,翻板是用来减小、阻挡爬架与建筑物直接空隙坠物的。
踏步架4侧面开设有踏步架固定孔,踏步架4通过螺栓与横向支撑架3连接;
每层踏步架4之间设置有爬梯7,爬梯7采用方管和铁板焊接而成,两侧竖杆采用方管制成,横杆采用铁板制成,铁板两端与竖杆焊接;爬梯7上端设置有钩,用于与踏步架4连接。
如图6所示,副立柱2后面固定有导轨5,导轨5上面设置有防坠机位锁6;防坠机位锁6包括底座、引导轮、锁舌、顶杆,底座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固定连接,引导轮设置在导轨5内,导轨5能够相对于防坠机位锁6上下移动。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主立柱1外侧设置有防护架8,如图4所示,防护架8包括防护外框80、中间加强杆81、斜向加强杆82、外框加强板83、外框固定耳84;
防护外框80由方管头尾依次焊接成矩形结构,防护外框80中间两条边框之间焊接有中间加强杆81,中间加强杆81两侧设置有斜向加强杆82,斜向加强杆82一端与中间加强杆81一端连接,斜向加强杆82另一端与防护外框80的角连接;
中间加强杆81与斜向加强杆82连接处焊接有外框加强板83;
防护外框80两侧设置有外框固定耳84,外框固定耳84上开设有外框固定孔,防护架8通过外框固定孔及螺栓固定到主立柱1外侧。
上述中的立柱连接架9为特别设计的结构,如图5所示,该立柱连接架9包括第一连接杆90、第二连接杆91、斜向接杆92、第一连接头93、第二连接头95、第三连接头96、第四连接头98;
第一连接杆90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头93,第一连接杆90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95焊接,第二连接头95还与斜向接杆92一端焊接,斜向接杆92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头96焊接,第三连接头96还与第二连接杆91一端焊接,第二连接杆91另一端焊接有第四连接头98;
第一连接杆90、斜向接杆92、第二连接杆91构成一个“Z”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90和第二连接杆91长度相等;
第一连接头93、第二连接头95、第三连接头96、第四连接头98均为“U”字形结构,该“U”字形结构上开设有固定孔,立柱连接架9通过该固定孔与主立柱1和副立柱2螺栓连接。
与其他自动爬架类似,本爬架也需要设置牵引装置,在副立柱2的底部还设置有滑轮组,滑轮组与主立柱1、副立柱2固定连接,滑轮组上穿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电动葫芦一端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防坠机位锁6连接,电动葫芦另一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设置在立柱支架上部的悬吊架连接;
悬吊架为“T”字形结构,其上部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主立柱1、副立柱2连接,下端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下面设置有电动葫芦。
为了操作方便,电动葫芦以及拉力传感器与上位机连接,通过上位机协调控制,实现爬架的安全、稳定升降。上位机可以是普通的PC机及其操作软件,也可以是PLC系统,选择何种上位机根据现场工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模块化结构,将主立柱、副立柱、横向支撑架、踏步架、导轨、防坠机位锁、爬梯、防护架、立柱连接架等做成能够独立拆卸的状态,利于主立柱和副立柱上开设的定位孔进行螺栓连接,有利于运输和现场的组装;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提升葫芦上增设拉力传感器,能够随时监测爬架的受力状态,有效避免因提升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的事故。该实用新型结构科学、设计合理、重量轻、便于运输和组装,经过实战检验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Claims (10)

1.一种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立柱(1)、副立柱(2)、横向支撑架(3)、踏步架(4)、导轨(5)、防坠机位锁(6)、爬梯(7)、防护架(8)、立柱连接架(9);
所述主立柱(1)和副立柱(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立柱连接架(9)连接构成立柱支架,所述立柱支架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爬架包括多个立柱支架平行排列而成,每个立柱支架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架(3)和踏步架(4)连接;
所述立柱连接架(9)上面架设有所述踏步架(4);
每层踏步架(4)之间设置有爬梯(7);
主立柱(1)之间通过横向支撑架(3)连接;
副立柱(2)后面固定有导轨(5),导轨(5)上面设置有防坠机位锁(6);
主立柱(1)外侧设置有防护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立柱(1)和副立柱(2)采用方形钢管材料制成,方形钢管上开设有多个立柱连接孔;
所述横向支撑架(3)包括第一横杆(30)、第二横杆(31)、垂直连接杆(32)、斜向连接杆(33)、横杆固定耳(34)、第一横杆加强片(35)、第二横杆加强片(36)以及第三横杆加强片(37);
所述第一横杆(30)和第二横杆(31)平行设置,第一横杆(30)和第二横杆(31)之间通过一根垂直连接杆(32)连接,所述垂直连接杆(32)两侧分别设置有斜向连接杆(33),所述斜向连接杆(33)一端延长线与垂直连接杆(32)一端延长线交叉重合并构成“个”字形结构;
斜向连接杆(33)与垂直连接杆(32)连接处焊接有第一横杆加强片(35),该第一横杆加强片(35)将斜向连接杆(33)与垂直连接杆(32)进一步加强连接;
斜向连接杆(33)与第一横杆(30)连接处焊接有第二横杆加强片(36),垂直连接杆(32)与第一横杆(30)连接处焊接有第三横杆加强片(37);
横杆固定耳(34)分别焊接在第一横杆(30)以及第二横杆(31)的两端,横杆固定耳(34)上开设有横杆固定孔,横杆固定耳(34)通过螺栓与主立柱(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步架(4)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底框(40),底框(40)内焊接有多根加强方管,底框(40)上面固定有踏板(41),踏板(41)上开设有踏板孔(42);
所述踏步架(4)侧面开设有踏步架固定孔,踏步架(4)通过螺栓与横向支撑架(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爬梯(7)采用方管和铁板焊接而成,两侧竖杆采用方管制成,横杆采用铁板制成,铁板两端与竖杆焊接;
所述爬梯(7)上端设置有钩,用于与踏步架(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架(8)包括防护外框(80)、中间加强杆(81)、斜向加强杆(82)、外框加强板(83)、外框固定耳(84);
所述防护外框(80)由方管头尾依次焊接成矩形结构,防护外框(80)中间两条边框之间焊接有中间加强杆(81),中间加强杆(81)两侧设置有斜向加强杆(82),斜向加强杆(82)一端与中间加强杆(81)一端连接,斜向加强杆(82)另一端与防护外框(80)的角连接;
中间加强杆(81)与斜向加强杆(82)连接处焊接有外框加强板(83);
防护外框(80)两侧设置有外框固定耳(84),外框固定耳(84)上开设有外框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连接架(9)包括第一连接杆(90)、第二连接杆(91)、斜向接杆(92)、第一连接头(93)、第二连接头(95)、第三连接头(96)、第四连接头(98);
所述第一连接杆(90)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头(93),第一连接杆(90)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95)焊接,第二连接头(95)还与斜向接杆(92)一端焊接,斜向接杆(92)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头(96)焊接,第三连接头(96)还与第二连接杆(91)一端焊接,第二连接杆(91)另一端焊接有第四连接头(9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杆(90)、斜向接杆(92)、第二连接杆(91)构成一个“Z”字形结构,第一连接杆(90)和第二连接杆(91)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连接头(93)、第二连接头(95)、第三连接头(96)、第四连接头(98)均为“U”字形结构,该“U”字形结构上开设有固定孔,立柱连接架(9)通过该固定孔与主立柱(1)和副立柱(2)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立柱(2)的底部还设置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与主立柱(1)、副立柱(2)固定连接,滑轮组上穿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电动葫芦一端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防坠机位锁(6)连接,电动葫芦另一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设置在立柱支架上部的悬吊架连接;
所述悬吊架为“T”字形结构,其上部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主立柱(1)、副立柱(2)连接,下端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下面设置有电动葫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坠机位锁(6)包括底座、引导轮、锁舌、顶杆,底座与建筑物主体结构固定连接,引导轮设置在导轨(5)内,导轨(5)能够相对于防坠机位锁(6)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立柱(1)和副立柱(2)采用方管分段制成,需要增加长度时,将开设有孔的铁板设置于立柱内,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CN201721447555.6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爬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7555.6U CN207553567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爬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7555.6U CN207553567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爬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3567U true CN207553567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8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755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567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爬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53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226A (zh) * 2017-11-02 2018-01-30 顾志勇 一种爬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226A (zh) * 2017-11-02 2018-01-30 顾志勇 一种爬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7886B (zh) 核电站钢制安全壳的组装和安装方法
CN202706503U (zh) 用于主体建筑施工的电动升降卸料平台
CN207332286U (zh) 一种建筑吊篮装置
CN206986744U (zh) 钢箱梁翼缘区可滑动施工操作平台
CN207553567U (zh) 一种爬架
CN203199913U (zh) 一种装拆式起吊桁架
CN207191310U (zh) 一种用于船舶外板施工便携装置
CN107642226A (zh) 一种爬架
CN20700397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脚手架
CN207878284U (zh) 贝雷梁索鞍吊装支架
CN103029817A (zh) 一种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物合拢用吊笼
CN206289999U (zh) 一种新型附着式脚手架
CN102322136B (zh) 全模块组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02505852B (zh) 泵车
CN211622512U (zh) 一种模块化的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平台
CN207974502U (zh) 一种组合式电梯井内施工平台
CN103758334A (zh) 建筑外墙施工脚手架结构
CN207469719U (zh) 一种构件安装侧翼爬梯
CN203640245U (zh) 建筑外墙施工脚手架结构
CN206570703U (zh) 一种墩柱钢筋施工用的作业平台
CN106081903B (zh) 一种桥吊跳水平台结构及其安装工艺
CN215441540U (zh) 一种地铁声屏障安装用可快速组装移动的作业平台
CN218040588U (zh) 一种简易轻型电缆托架
CN216921309U (zh) 一种抱柱连墙件
CN204847843U (zh) 一种起重机行走台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