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4480U -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4480U
CN207544480U CN201721062547.XU CN201721062547U CN207544480U CN 207544480 U CN207544480 U CN 207544480U CN 201721062547 U CN201721062547 U CN 201721062547U CN 207544480 U CN207544480 U CN 207544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floor
pair
lifting
upper strata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25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625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4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4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4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包括若干机架、若干工装板、控制模块及返板输送模块;每个机架的顶端设有上层传送机构;返板输送模块包括若干下层传送结构及一对升降结构;每个下层传送结构设置于对应上层传送机构的正下方,一对升降结构分别设于若干机架的两端且分别连接对应机架上的上层传送机构与下层传送结构;每个工装板自若干机架的一端开始经若干上层传送机构移动到另一端后通过对应的升降结构转移到对应的下层传送结构上再通过若干下层传送结构回到初始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升降机和下层传送结构配合将工装板返回到初始位置,使得能及时的回收工装板,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工装板的使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随时消费水平的提高,鞋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消费者对鞋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每一双鞋子的生产都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处理,特别是鞋子的鞋底,鞋底的好坏通常决定的鞋子的舒适性和耐久性的高低,因此鞋子的生产需要打粗、刷胶等多重工序的处理,而且鞋子的款式更新特别的快。目前鞋底的生产需要工装板进行鞋底的固定以利于对鞋底进行加工,然而制鞋生产线因工序较多往往比较长,导致生产鞋子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工装板,造成大量的浪费。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制鞋生产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既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又能小批量的多种产品的混合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包括多个机架、多个用于安装鞋料的工装板、控制模块、多个对鞋料进行加工的加工模块及返板输送模块;每个机架的顶端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工装板的上层传送机构,机架依次相邻排列并使得每个上层传送机构依次连通;返板输送模块包括与上层传送机构运动方向相反的下层传送结构及一对升降结构;下层传送结构与机架上的上层传送机构一一对应,且每个下层传送结构固定于一个机架上并设置于对应上层传送机构的正下方,一对升降结构分别设于机架的两端且分别连接对应机架上的上层传送机构与下层传送结构;每个工装板自机架的一端开始经上层传送机构移动到另一端后通过对应的升降结构转移到对应的下层传送结构上再通过下层传送结构回到初始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生产线的一种改进,每个下层传送结构包括一对下层同步带、下层动力部件及多个下层轴,所述下层动力部件连接所述一对下层同步带,下层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下层轴承,下层轴通过两个下层轴承分别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的两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生产线的一种改进,每个下层传送结构还包括一个下层支架,所述下层支架包括两对支撑板及一对横梁,每一对支撑板的顶端连接位于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一端的下层轴,每个横梁连接于位于对应一个下层同步带两端的两个支撑板并用于固定对应的下层动力部件,每个下层动力部件设于对应一对横梁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生产线的一种改进,每个下层支架还设有多个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分别位于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的两侧并分别与对应的一对横梁连接;每个下层支架的一对横梁上分别设有与对应第二导向板相连的第二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生产线的一种改进,每个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架、装设于升降支架一侧的升降盘及装设于升降盘上的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盘沿所述升降支架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生产线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升降底座、一对与升降底座垂直相连并间隔固定在对应机架上的升降齿条;所述升降盘包括鞋料盘、一对分别与对应一对升降齿条配合的齿轮机构及一个连接对应一对齿轮机构之间的齿轮轴,所述鞋料盘位于对应的一对齿轮机构之间并固定在对应的齿轮轴上,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对应的齿轮轴并通过对应一对齿轮机构与对应一对升降齿条的配合驱动对应的升降盘沿对应的一对升降齿条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生产线的一种改进,每个鞋料盘倾斜设置,且每个鞋料盘远离对应机架的一端设有一个感应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鞋生产线的有益效果在于:升降机和下层传送结构配合将工装板返回到初始位置,使得能及时的回收工装板,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工装板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鞋生产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制鞋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机架安装加工模块及返板输送模块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机架安装加工模块及返板输送模块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上层传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工装板的立体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加工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加工模块的正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定位组件的立体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压紧机构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下层传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100,包括多个机架10、多个用于安装鞋料(图未示)的工装板20、控制模块30及多个对鞋料进行加工的加工模块40。
请参考图1至图5,每个机架10的顶端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工装板20的上层传送机构11,各机架10依次相邻排列并使得每个上层传送机构11依次连通。
控制模块30及每个加工模块40分别装设于一个机架10上并横跨对应的上层传送机构11,工装板20放置鞋料后经每个机架10的上层传送机构11从控制模块30及加工模块40的下方穿过,控制模块30用来检测并获取工装板20上的鞋料信息,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加工模块40分别对工装板20上的鞋料进行相应的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工模块40的数量可根据鞋料加工需要的工序要求设定,每个设有控制模块30或加工模块40的机架均能根据生产要求与另外一个或多个设有控制模块30或加工模块40的机架进行拼接形成不同的生产线。
制鞋生产线100还设有包围四周的围板200,围板200起防尘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每个上层传送机构11包括一对上层同步带111、上层动力部件112及上层轴113,上层动力部件112设于一个上层同步带111上,上层轴113分别连接于一对上层同步带111的两端之间,上层动力部件112推动对应的上层同步带111 移动并通过上层轴113带动另一个上层同步带111进行同步移动。
进一步的,每个上层传送机构11还包括一对第一导向板114,一对第一导向板114固定于对应的机架10上并分别位于对应一对上层同步带111的两侧,一对第一导向板114的作用是防止工装板20在对应的上层同步带111上跑偏。
请参考图1、图3及图6,每个工装板20放置于对应的机架10上且两端分别压在对应的一对上层同步带111上,每个工装板20安放好鞋料后通过对应的一对上层同步带111从一个机架10移动至另一个机架10。
每个工装板20包括压在对应的一对上层同步带111上的工装底板21、固定于工装底板21一端的第一固定块22及设于工装底板21另一端并与工装底板21 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块23,第一固定块22与第二固定块23设于工装底板21的同一侧并用于固定对应鞋料的两端。
具体的,工装底板21设有第二固定块23的一端开设有一对腰型槽211,且一对腰型槽211分别设有一个与第二固定块23相连的弹簧2111,第一固定块 22与第二固定块2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开设有一个V形的定位槽201。每个鞋料放置于一个工装底板21上并位于对应的第一固定块22与对应的第二固定块 23之间后,对应的第二固定块23在对应弹簧2111的作用下挤压对应鞋料并将对应鞋料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两个定位槽201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工装板20通过活动的第二固定块23实现了对不同尺寸鞋料的固定,增强了工装板20的通用性能。
进一步的,每个工装底板21还在对应第二固定块2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护板212,以便于对应的第二固定块23在对应的工装底板21上滑动。
请参考图1至图3,控制模块30包括操作台31、视觉摄像头32及主机(图未示),视觉摄像头32检测并获取对应工装板20上的鞋料信息,主机存储通过操作台31输入的鞋料信息并根据视觉摄像头32获取的信息控制加工模块40分别对工装板20上的鞋料进行相应的加工。具体的,控制模块30设有横跨对应上层传送结构11的第一龙门支架301与第二龙门支架302,操作台31设于第一龙门支架301的顶端,视觉摄像头32设于第二龙门支架302的顶端,视觉摄像头32拍摄经过第二龙门支架302的工装板20上的鞋料并将拍摄信息传送到主机上,主机根据视觉摄像头32的信息选择对应的操作方式来控制加工模块40,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机能预存多个鞋料的加工方式,视觉摄像头32能精确的测量鞋料的尺寸并获取鞋料的外观信息,主机通过视觉摄像头32获得的信息选择对应鞋料的加工方式,从而能实现一个生产线能进行多种产品的混合生产,不仅节约生产时间,还能节约了设备和人力开支。
进一步的,操作台31的一侧设有斜立的显示器311,显示器311可根据操作者的需求分别用于显示视觉摄像头32、主机及多个加工模块40的工作状态。
请参考图3、图4、图7及图8,每个加工模块40包括三轴工作台41及定位组件42,定位组件42及三轴工作台41依次沿对应上层传送结构11的上层同步带111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三轴工作台41及定位组件42均与控制模块30 相连。定位组件42用来固定对应的工装板20并在固定对应的工装板20后通过控制模块40启动对应的三轴工作台41,且待对应的三轴工作台41工作停止后再通过控制模块30控制定位组件42松开对应的工装板20,使得对应的工装板20能进入下一个工序。
每个三轴工作台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工作臂411、第二工作臂412、第三工作臂413及执行机构414。第一工作臂411驱动第二工作臂412沿第一工作臂411运动,第二工作臂412驱动第三工作臂413沿第二工作臂412运动,第三工作臂413驱动执行机构414沿第三工作臂413运动,第二工作臂412、第三工作臂413及执行机构414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执行机构414包括执行驱动件4141、与执行驱动件4141靠近上层传送结构11的一端相连的球形传动件4142 及设于球形传动件4142远离执行驱动件4141一端的执行件4143,执行驱动件4141通过球形传动件4142驱动执行件4143旋转,球形传动件4142能围绕球心偏转,从而使得执行件4143有进行复杂曲面加工的能力。
进一步的,第一工作臂411、第二工作臂412及第三工作臂413均包括导轨 401、装设于对应导轨401一侧的导轨同步带402、装设于对应导轨401一端的导轨驱动件403及装设于对应的导轨401上并与对应的导轨同步带402相连的第一安装件404,每个导轨驱动件403驱动对应的导轨同步带402移动并带动对应的第一安装件404沿对应的导轨401移动。第二工作臂412与对应导轨401 相背的一侧连接第一工作臂411的第一安装件404,第三工作臂413与对应导轨 401相背的一侧连接第二工作臂412的第一安装件404,执行机构414与第三工作臂413的第一安装件404相连。
进一步的,三轴工作台41还包括横跨对应上层传送结构11的第三龙门支架415及三个防护罩416,第一工作臂411固定于第三龙门支架415的顶端,每个导轨同步带402收容于一个防护罩416内。防护罩416防止人或物体触碰到对应的导轨同步带402,以免造成人员或三轴工作台41的损伤。
请参考图4及图9,每个定位组件42包括第一定位组421及第二定位组422,第一定位组421与第二定位组422分别设于对应上层传送结构11的两侧且均包括可伸缩的定位气缸423及定位滑块424,两个定位滑块424能在两个定位气缸 423的作用下向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每个定位组件42还在第一定位组421的定位滑块424的两侧设有控制对应两个定位气缸423的光感件425,光感件425通过检测第一定位组421及第二定位组422之间是否有工装板20来控制对应两个定位气缸423的伸缩。本实施方式中,当光感件425检测到对应的第一定位组421及第二定位组422之间有工装板20时,光感件425控制对应的两个定位气缸423推动对应的两个定位滑块424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通过对应的两个定位滑块固定424对应工装板20的两端后,通过控制模块30启动对应的三轴工作台41工作并待对应的三轴工作台41工作停止后,控制对应的两个定位气缸423推动对应的两个定位滑块42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松开对应的工装板20,使得对应的工装板20沿对应的上层传送结构11进入下一个工序。
进一步的,每个定位组件42中的两个定位滑块42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凸起形成一个凸缘4241,每个工装板20的一端设有一个能与凸缘4241配合的卡槽202,每个定位组件42通过对应的卡槽202与对应的凸缘4241的配合将对应的工装板20固定。
请参考图4及图10,每个加工模块40还包括一个压紧机构43,压紧机构 43用来压紧对应工装板20上的鞋料,以保证对应的鞋料在进行加工作业时不会发生偏移。每个压紧机构43装设于对应的机架10上并位于对应的三轴工作台 41与对应的定位组件42之间。每个压紧机构43包括一对压紧驱动件431及一对分别装设于对应一对压紧驱动件431上的压紧臂432,一对压紧臂432位于对应上层传送结构11的两个上层同步带111之间并能高出对应的上层同步带111,一对压紧驱动件431驱动一对压紧臂432旋转并能压紧对应工装板20上的鞋料。具体的,每个压紧驱动件431包括转轴底座4311、一对分别固定于对应转轴底座4311两端的转轴轴承座4312、一个固定对应一对转轴轴承座4312之间的转轴4313及装设于对应转轴底座4311一端的压紧马达4314,压紧马达4314驱动对应的转轴4313旋转。每个压紧臂432包括L形的转动臂4321及设于转动臂 4321一端的压紧头4322,且转动臂4321的另一端与对应压紧驱动件431的转轴4313相连并位于对应两个转轴轴承座4312之间。每个压紧机构43中通过对应的两个压紧马达4314分别驱动对应的两个转轴4313旋转并带动对应的一对压紧臂432转动以将对应的两个压紧头4322压在对应工装板20的鞋料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压紧机构43中的两对转轴轴承座4312位于对应的两个压紧马达4314之间。
进一步的,压紧机构43还包括一个压紧固定架433,压紧固定架433设于对应上层传送结构11的下方,并位于对应的一对上层同步带111之间。每个压紧机构43上的一对转轴底座4311分别固定于压紧固定架433的两端。
进一步的,每个转轴4313设有压紧驱动件4314的一端装有用于安装对应压紧马达4314的压紧安装件4315,压紧安装件4315包括用于安装对应压紧马达4314的第一安装板4316及连接对应第一安装板4316与对应转轴轴承座4312 的连接板4317。
进一步的,每个转轴4313还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板4316与对应的一个转轴轴承座4317之间设有一个感应片4318及一个与对应感应片4318配合并用来控制对应压紧马达4314的接近开关4319。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应片4318靠近对应的接近开关4319时,接近开关4318将关闭对应的压紧马达4314。感应片4318 装设于对应的转轴4313上并能跟随对应的转轴4313旋转,且接近开关4319位于对应感应片4318的正下方并穿设于对应的连接板4317上。本实施方式中,压紧马达4314正转并通过对应的转轴4313带动对应的感应片4318旋转至靠近对应接近开关4319的位置后停止转动,对应压紧臂432的压紧头4322跟随对应的转轴4313旋转至压紧对应工装板20上的鞋料的位置并辅助对应的三轴工作台31进行加工制作,待对应的三轴工作台31完成工作后,压紧马达4314反转直至对应的感应片4318再次靠近对应接近开关4319后停止转动,对应压紧臂432的压紧头4322跟随对应的转轴4313旋转至对应一对上层同步带111的下方,从而对应的工装板20能通过对应一对上层同步带111移动到下一个工序。
进一步的,每个压紧臂432穿设于对应的转轴4313上并设有一个机米螺丝 4323,机米螺丝4323用来将对应的压紧臂432固定在对应的转轴4313上。本实施方式中,松开机米螺丝4323后能沿对应的转轴4313移动对应的压紧臂432,从而能根据鞋料的尺寸调整压紧臂432的位置以方便进行加工作业。
请参考图1至图3,制鞋生产线100还包括返板输送模块50,返板输送模块50包括与上层传送机构11运动方向相反的下层传送结构51及一对升降结构 52。下层传送结构51与机架10上的上层传送机构11一一对应,且每个下层传送结构51固定于一个机架10上并设置于对应上层传送机构11的正下方,一对升降结构52分别设于机架10的两端且分别连接对应机架10上的上层传送机构 11与下层传送结构51。
每个工装板20自各机架10的一端开始经上层传送机构11移动到另一端后通过对应的升降结构52转移到对应的下层传送结构51上再通过下层传送结构 51回到初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鞋生产线100在使用时,每个工装板20 都能及时的回收利用,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请同时参考图11,每个下层传送结构51包括一对下层同步带511、下层动力部件512及多个下层轴513,下层动力部件512连接一对下层同步带511,下层轴51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下层轴承5131,下层轴513通过两个下层轴承5131 分别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511的两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下层同步带 5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下层轴513,即每个下层传送结构51设有4个下层轴 513。
进一步的,每个下层传送结构51还包括一个下层支架514,下层支架514 包括两对支撑板5141及一对横梁5142,每一对支撑板5141的顶端连接位于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511一端的下层轴513,每个横梁5142连接于位于对应一个下层同步带511两端的两个支撑板5141并用于固定对应的下层动力部件,下层动力部件512设于对应一对横梁5142的中部。
进一步的,每个下层支架514还设有多个第二导向板5143,多个第二导向板5143分别位于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511的两侧并分别与对应的一对横梁5142 连接;每个下层支架514的一对横梁5142上分别设有多个与对应第二导向板 5143相连的第二安装板514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板5143的数量为4 个,即每个下层支架514在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5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板5144,以方便对应的工装板20进出。
请同时参考图12,每个升降机构52包括升降支架521、装设于升降支架521 一侧的升降盘522及装设于升降盘522上的升降驱动件523,升降驱动件523驱动升降盘522沿升降支架521上下移动。具体的,升降支架521包括升降底座 5211、一对与升降底座5211垂直相连并间隔固定在对应机架10上的升降齿条 5212。升降盘522包括鞋料盘5221、一对分别与对应一对升降齿条5212配合的齿轮机构5222及一个连接对应一对齿轮机构5222之间的齿轮轴5223,鞋料盘 5221位于对应的一对齿轮机构5222之间并固定在对应的齿轮轴5223上,升降驱动件523连接对应的齿轮轴5223并通过对应一对齿轮机构5222与对应一对升降齿条5212的配合驱动对应的升降盘522沿对应的一对升降齿条5212上下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鞋料盘5221倾斜设置,以方便对应的工装板20 滑进。
进一步的,每个鞋料盘5221远离对应机架10的一端设有一个感应开关5224,感应开关5224一方面通过感应对应的鞋料盘5221是否有工装板20来控制对应升降驱动件523的启停,另一个方面用来限位对应的工装板20以防止该工装板 20下滑掉落。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7)

1.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机架、多个用于安装鞋料的工装板、控制模块、多个对鞋料进行加工的加工模块及返板输送模块;每个机架的顶端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工装板的上层传送机构,各机架依次相邻排列并使得每个上层传送机构依次连通;返板输送模块包括与上层传送机构运动方向相反的下层传送结构及一对升降结构;下层传送结构与机架上的上层传送机构一一对应,且每个下层传送结构固定于一个机架上并设置于对应上层传送机构的正下方,一对升降结构分别设于机架的两端且分别连接对应机架上的上层传送机构与下层传送结构;每个工装板自机架的一端开始经上层传送机构移动到另一端后通过对应的升降结构转移到对应的下层传送结构上再通过下层传送结构回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层传送结构包括一对下层同步带、下层动力部件及多个下层轴,下层动力部件连接所述一对下层同步带,下层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下层轴承,下层轴通过两个下层轴承分别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的两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层传送结构还包括一个下层支架,所述下层支架包括两对支撑板及一对横梁,每一对支撑板的顶端连接位于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一端的下层轴,每个横梁连接于位于对应一个下层同步带两端的两个支撑板并用于固定对应的下层动力部件,每个下层动力部件设于对应一对横梁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层支架还设有多个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分别位于对应一对下层同步带的两侧并分别与对应的一对横梁连接;每个下层支架的一对横梁上分别设有与对应第二导向板相连的第二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架、装设于升降支架一侧的升降盘及装设于升降盘上的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升降盘沿所述升降支架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升降底座、一对与升降底座垂直相连并间隔固定在对应机架上的升降齿条;所述升降盘包括鞋料盘、一对分别与对应一对升降齿条配合的齿轮机构及一个连接对应一对齿轮机构之间的齿轮轴,所述鞋料盘位于对应的一对齿轮机构之间并固定在对应的齿轮轴上,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对应的齿轮轴并通过对应一对齿轮机构与对应一对升降齿条的配合驱动对应的升降盘沿对应的一对升降齿条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鞋料盘倾斜设置,且每个鞋料盘远离对应机架的一端设有一个感应开关。
CN201721062547.XU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Active CN207544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2547.XU CN207544480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2547.XU CN207544480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4480U true CN207544480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7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2547.XU Active CN207544480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44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0977A (zh) * 2020-01-21 2020-06-09 深圳宇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组装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0977A (zh) * 2020-01-21 2020-06-09 深圳宇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组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5665Y (zh) 自动磨板边机
CN108167294A (zh) 一种用于点胶、穿排线及保压的自动生产线
CN207544479U (zh) 一种单元化柔性制造的制鞋生产线
CN203207326U (zh) 一种全自动打粗机
CN207544480U (zh) 一种改进返板输送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CN204726716U (zh) 一种多工位贴膜机
CN106425357A (zh) 一种led洗墙灯的打胶装配一体机
CN205787848U (zh) 一种屏幕连接器超精密智能对位系统
CN107971724A (zh) 装主板设备
CN105420934B (zh) 一种全自动帽檐缝纫设备
CN207544481U (zh) 一种改进工作平台压紧机构的制鞋生产线
CN207544482U (zh) 一种具有多轴工作平台的制鞋生产线
CN208040854U (zh) 一种用于点胶、穿排线及保压的自动生产线
CN113547302A (zh) 一种复合式车载镜头组装设备
CN108840057A (zh) 工序可调式生产线及生产线的工序调整方法
CN107914196A (zh) 鞋底打磨设备
CN101604645A (zh) 往复式取放设备
CN107373908A (zh) 一种单元化柔性制造的制鞋生产线
CN104485302B (zh) 晶圆转移分并批设备
CN215853883U (zh) 芯片设备的上料机构
CN209350904U (zh) 一种双卡手机卡托的弹片组装装置
CN100498355C (zh) 记忆卡检测机
CN107855250A (zh) 载盘搬送方法及装置
CN107838785A (zh) 一种自动打磨面板的生产线
CN110666500B (zh) 一种手镯自动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