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7760U - 电池柜 - Google Patents

电池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7760U
CN207517760U CN201721565067.5U CN201721565067U CN207517760U CN 207517760 U CN207517760 U CN 207517760U CN 201721565067 U CN201721565067 U CN 201721565067U CN 207517760 U CN207517760 U CN 207517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binet
fastener
interior
water conserv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650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佳斌
张瑞
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650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7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7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7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柜。电池柜包括机柜,机柜内设置有至少两层电池箱,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内通风口,箱体下端设有扣件,扣件与箱体配合形成通风通道,扣件上的与所述箱体相应端面相向布置的内侧面为内导流斜面,扣件上于内导流斜面远离箱体的一端处设有通流口,任意相邻两电池箱中位于上方的电池箱上的扣件具有与位于下方的电池箱上端的内通风口对应的外导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气流的整个流动过程中,气流流动方向的改变分别通过其自身扣件的内侧面以及位于其上方电池箱扣件的外侧面形成,相邻电池箱互相配合,共同引导气流流动,从而减小导流板的设置,大大简化了冷却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电池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柜。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逐步衰竭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强烈,新能源发电及电池储能行业的发展日益迅速。
电池储能系统中的电池在充、放电时会放出热量,导致系统温升增加,电池一致性变差,充放电效率降低,因此储能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系统的冷却技术。现有的储能系统冷却技术主要包括自然风冷和强制风冷,自然风冷散热慢,效果较差,主要用在对温升要求不高,充放电时间较短的场合,强制风冷冷却效率高,因此,在大功率储能系统中一般采用强制风冷的技术。
强制风冷又包括串行风冷和并行风冷,串行风冷的气流在流动方向上需经过若干个电池,使得位于后方的电池的冷却效果差于位于前方的电池的冷却效果,导致前后方电池温差较大,高温部分电池的老化速度快,长期运行后会导致电池的一致性变差。并行风冷的气流在流动方向上只经过一个电池,不仅冷却效果好,而且整个电池组冷却均匀,电池一致性好。因此,大功率储能系统中也较多的采用并行风冷技术,不过,并行风冷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每股冷却气流只经过一个电池,而对于较大的储能系统来说,例如电池柜,电池数量较多,导致气流数量也较多,相应的冷却结构也就较为复杂,储能系统成本增加,这大大制约了大型储能系统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电池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1是:电池柜,包括机柜,机柜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内风道,箱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内通风口,箱体下端设有扣件,扣件与箱体配合形成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通风通道,扣件上的与所述箱体相应端面相向布置的内侧面为内导流斜面,内导流斜面的一端靠近箱体布置、另一端远离箱体布置,扣件上于内导流斜面远离箱体的一端处设有用于使所述通风通道与相应风机装置连通的通流口,任意相邻两电池箱中位于上方的电池箱上的扣件具有与位于下方的电池箱上端的内通风口对应的外导流结构,该外导流结构具有倾斜导流段。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快速流动的冷却空气经过扣件的内导流斜面后方向垂直向上,经过高温的电池后将电池散发的热量带走,再经过上面电池箱扣件的外导流结构后水平流出,在气流的整个流动过程中,气流流动方向的改变分别通过其自身扣件的内侧面以及位于其上方电池箱扣件的外侧面形成,相邻电池箱互相配合,共同引导气流流动,从而减小导流板的设置,大大简化了冷却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导流段延伸至扣件相对两端以形成一端远离箱体、另一端靠近箱体的外导流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导流斜面和外导流斜面平行布置。气流经两个导流斜面导流换向后流动方向不变,避免产生气流倒流而导致冷热气流混合进而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导流斜面的前端靠近箱体布置、后端远离箱体布置,机柜上与相邻两电池箱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前、后柜壁上设有外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通风口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腰型孔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通流口处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7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结构,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对电池进行定位以使多个电池间隔设置进而使相邻电池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内风道的电池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8是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承托电池的安装架以及将电池压紧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9是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定位结构包括箱体内侧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箱体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10是在技术方案8或9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定位结构还包括压板的外侧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压板隔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1是:电池柜,包括机柜,机柜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内风道,箱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内通风口,箱体上端设有扣件,扣件与箱体配合形成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通风通道,扣件上的与所述箱体相应端面相向布置的内侧面为内导流斜面,内导流斜面的一端靠近箱体布置、另一端远离箱体布置,扣件上于内导流斜面远离箱体的一端处设有用于使所述通风通道与相应风机装置连通的通流口,任意相邻两电池箱中位于下方的电池箱上的扣件具有与位于上方的电池箱下端的内通风口对应的外导流结构,该外导流结构具有倾斜导流段。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快速流动的冷却空气经过扣件的内导流斜面后方向垂直向上,经过高温的电池后将电池散发的热量带走,再经过上面电池箱扣件的外导流结构后水平流出,在气流的整个流动过程中,气流流动方向的改变分别通过其自身扣件的内侧面以及位于其上方电池箱扣件的外侧面形成,相邻电池箱互相配合,共同引导气流流动,从而减小导流板的设置,大大简化了冷却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导流段延伸至扣件相对两端以形成一端远离箱体、另一端靠近箱体的外导流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导流斜面和外导流斜面平行布置。气流经两个导流斜面导流换向后流动方向不变,避免产生气流倒流而导致冷热气流混合进而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导流斜面的前端靠近箱体布置、后端远离箱体布置,机柜上与相邻两电池箱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前、后柜壁上设有外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通风口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腰型孔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通流口处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7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结构,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对电池进行定位以使多个电池间隔设置进而使相邻电池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内风道的电池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8是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承托电池的安装架以及将电池压紧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9是在技术方案8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定位结构包括箱体内侧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箱体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电池柜的技术方案10是在技术方案8或9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定位结构还包括压板的外侧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压板隔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电池柜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电池柜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电池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电池箱安装完电池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电池箱未安装电池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压板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中压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电池箱的主视图;
图中:1、机柜;11、托架;12、外通风口;2、电池箱;21、箱体;211、扣件;212、箱体隔板;22、安装架;23、压板;231、让位孔;232、压板隔板;24、导电条;25、风扇;3、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柜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机柜1,机柜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电池箱2,电池箱2通过机柜内侧设置的托架11安装在机柜1内。
所述电池箱2包括箱体21,箱体21内设有内风道,箱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内通风口,箱体下端设有扣件211,扣件211与箱体配合形成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通风通道,扣件211上的与所述箱体相应端面相向布置的内侧面为内导流斜面,内导流斜面的前端靠近箱体布置、后端远离箱体布置,扣件211的后端处设有用于使所述通风通道与相应风机装置连通的通流口,任意相邻两电池箱中位于上方的电池箱上的扣件211具有与位于下方的电池箱上端的内通风口对应的外导流结构,该外导流结构具有倾斜导流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导流段延伸至扣件前后端以形成前端靠近箱体、后端远离箱体的外导流斜面,内导流斜面和外导流斜面平行布置。此外,所述风机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通流口处的风扇25。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结构,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对电池进行定位以使多个电池间隔设置进而使相邻电池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内风道的电池定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承托电池的安装架22以及将电池压紧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压板23。所述电池定位结构包括箱体21前后两个相对的内侧壁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箱体隔板212,以及压板23的外侧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压板隔板232。此外,压板2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电池安全阀露出的让位孔231。
所述机柜1的前、后两侧柜壁上对应相邻电池箱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有外通风口12,外通风口12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腰型孔构成。
所述电池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电池3放置在安装架22上并被压板23压紧固定,多个电池通过导电条24连接,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上,电池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箱体内侧的箱体隔板进行定位,使多个电池间隔设置,电池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内风道,箱体隔板与电池单体之间涂抹粘结剂。
在冷却过程中,冷却空气在箱体后端风扇的作用下通过机柜后侧外通风口进入箱体内,快速流动的冷却空气经过扣件内导流斜面后方向垂直向上,经过高温的电池后将电池散发的热量带走,再经过上面电池箱扣件的外导流结构后水平流动,通过机柜前侧外通风口将热量排出电池柜。在气流的整个流动过程中,气流流动方向的改变分别通过其自身扣件的内导流斜面以及位于其上方电池箱扣件的外导流结构形成,相邻电池箱互相配合,共同引导气流流动,从而减小导流板的设置,大大简化了冷却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所述箱体21的上端设置所述扣件211,电池柜的其他结构与具体实施例1中电池柜的结构相同,只是在实际使用时,任意相邻两电池箱中位于下方的电池箱上的扣件的外导流结构与位于其上方的电池箱下端的内通风口对应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3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扣件的外导流结构可以是水平面,从箱体内流出的气流在上方电池箱扣件外导流结构的导流下向电池箱的四周流出;或者,所述扣件的外导流结构与内导流斜面为互相不平行的斜面,内导流斜面为前端高、后端低的斜面,外导流结构为左端高、右端低的斜面,气流从后向前流入,自右向左流出;或者,内导流斜面为左端高、右端低的斜面,外导流结构为前端高、后端低的斜面等;或者,内导流斜面与外导流结构仍互相平行,但均是左端高、右端低的斜面等,或者,内导流斜面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面,但是外导流结构由中间低、两端高的两段斜面构成等。与之对应的,机柜上外通风口的位置也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当外导流结构为水平面时,机柜四个侧面上均设置外通风口;当内导流斜面和外导流结构为互不平行的斜面时,外通风口位于机柜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当外导流结构为中间低、两端高的两段式斜面时,外通风口位于机柜三个相邻的侧面上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4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电池固定结构不设置为安装架和压板的形式,而是在箱体内设置可水平移动的顶板,该顶板可通过顶紧螺栓带动其移动,通过箱体的内侧壁面以及顶板将电池夹紧固定在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5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以不在每个电池箱上设置风扇,而是在机柜上设置一个较大的鼓风机,鼓风机通过管道与每个电池箱的电池箱进风口联通,鼓风机构成整个电池柜的风机装置。此外,鼓风机也可以由抽风机代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6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外通风口由一个一体设置的开口以及设置在其上的滤网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7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电池定位结构不一定要设置在箱体内壁面上,而是设置在安装架的上侧面上,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凸起或卡槽形成。

Claims (20)

1.电池柜,包括机柜,机柜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内风道,箱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内通风口,箱体下端设有扣件,扣件与箱体配合形成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通风通道,扣件上的与所述箱体相应端面相向布置的内侧面为内导流斜面,内导流斜面的一端靠近箱体布置、另一端远离箱体布置,扣件上于内导流斜面远离箱体的一端处设有用于使所述通风通道与相应风机装置连通的通流口,任意相邻两电池箱中位于上方的电池箱上的扣件具有与位于下方的电池箱上端的内通风口对应的外导流结构,该外导流结构具有倾斜导流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导流段延伸至扣件相对两端以形成一端远离箱体、另一端靠近箱体的外导流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斜面和外导流斜面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斜面的前端靠近箱体布置、后端远离箱体布置,机柜上与相邻两电池箱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前、后柜壁上设有外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通风口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腰型孔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通流口处的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结构,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对电池进行定位以使多个电池间隔设置进而使相邻电池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内风道的电池定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承托电池的安装架以及将电池压紧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定位结构包括箱体内侧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箱体隔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定位结构还包括压板的外侧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压板隔板。
11.电池柜,包括机柜,机柜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内风道,箱体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内通风口,箱体上端设有扣件,扣件与箱体配合形成与所述内风道连通的通风通道,扣件上的与所述箱体相应端面相向布置的内侧面为内导流斜面,内导流斜面的一端靠近箱体布置、另一端远离箱体布置,扣件上于内导流斜面远离箱体的一端处设有用于使所述通风通道与相应风机装置连通的通流口,任意相邻两电池箱中位于下方的电池箱上的扣件具有与位于上方的电池箱下端的内通风口对应的外导流结构,该外导流结构具有倾斜导流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导流段延伸至扣件相对两端以形成一端远离箱体、另一端靠近箱体的外导流斜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斜面和外导流斜面平行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流斜面的前端靠近箱体布置、后端远离箱体布置,机柜上与相邻两电池箱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前、后柜壁上设有外通风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通风口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腰型孔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通流口处的风扇。
17.根据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池固定结构,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对电池进行定位以使多个电池间隔设置进而使相邻电池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内风道的电池定位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承托电池的安装架以及将电池压紧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压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定位结构包括箱体内侧相对的两个内壁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箱体隔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池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定位结构还包括压板的外侧面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压板隔板。
CN201721565067.5U 2017-11-21 2017-11-21 电池柜 Active CN207517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5067.5U CN207517760U (zh) 2017-11-21 2017-11-21 电池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5067.5U CN207517760U (zh) 2017-11-21 2017-11-21 电池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7760U true CN207517760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65067.5U Active CN207517760U (zh) 2017-11-21 2017-11-21 电池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7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375A (zh) * 2019-06-25 2019-11-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标准化设计的导航壁挂机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6375A (zh) * 2019-06-25 2019-11-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一种标准化设计的导航壁挂机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5511A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CN103887459B (zh) 动力电池系统及包含该动力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
CN106129529B (zh) 一种混合散热式动力电池包
CN109244592A (zh) 一种风冷结构及电池箱
CN211350908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用风道结构及储能集装箱
CN202111165U (zh) 一种电池箱
CN106374164A (zh) 一种分区域空冷散热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207517760U (zh) 电池柜
CN106711539B (zh) 电池包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6533672U (zh) 一种双水箱ups电源
CN106132180B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风道结构
CN206517096U (zh) 一种散热防尘防水一体化充电装置
CN205830250U (zh) 一种散热机柜及采用所述散热机柜的逆变器主电路设备
CN110323387B (zh) 一种电池箱
CN204730455U (zh) 热水机
CN208595671U (zh) 电器盒、空调器
CN205987689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风道结构
CN208175229U (zh) 一种数据中心冷热气流通道节能系统
CN110461133A (zh) 适用于bbu设备集中池化的冷却机柜
CN110518164A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池托盘
CN111048870A (zh) 一种采用双通道气流的电池冷却装置
CN206673061U (zh) 一种电池箱的温控水室
CN110034353A (zh) 一种软体弹性线束隔离板式风冷模组
CN210431147U (zh) 一种电机空空冷却器
CN214336784U (zh) 风道改进型储能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Address after: No.1 Jiangdo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chuang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6, Binhe North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AVIATION LITHIUM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