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8098U -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 Google Patents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8098U
CN207508098U CN201721419357.9U CN201721419357U CN207508098U CN 207508098 U CN207508098 U CN 207508098U CN 201721419357 U CN201721419357 U CN 201721419357U CN 207508098 U CN207508098 U CN 207508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ressed seat
die holder
upper mold
pu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93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li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li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li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Plan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li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Plant
Priority to CN2017214193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8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8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80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属于冲压成形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相配合的一端分别套设有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镜像相对,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伸出有贯穿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的滑杆,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上开设有供滑杆移动的滑槽,滑槽长度方向与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互运动的方向相同,上压紧座与上模座、下压紧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回弹组件,回弹组件分别与上压紧座和上模座或下压紧座或下模座固定相连。其具有在对板材进行冲压时,先将板材压紧在下模座上,防止在冲压时板材在下模座上移动的优点。

Description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背景技术
冲压成型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加工成型方法。
在板材冲压成形时,通常是将板材放置在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通过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的冲击配合,使板材的形状与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的形状相同,在对板材进行冲压时,板材是自由放置在下模座上,然后通过压力机推动上模座向下模座方向移动,直到将板材挤压在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使其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
由于板材是自由放置在下模座上,在冲压时,板材容易造成移动,从而使冲压完的板材不符合所需的尺寸或形状,造成废品,从而造成板材的浪费,且在冲压完后,板材很容易出现附着在上模座,被上模座带起的情况,当板材脱落时,很容易对操作人员进行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具有在对板材进行冲压时,先将板材压紧在下模座上,防止在冲压时板材在下模座上移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相配合的一端分别套设有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镜像相对,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分别滑动连接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对侧壁上分别伸出有贯穿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的滑杆,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上开设有供滑杆移动的滑槽,滑槽长度方向与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互运动的方向相同,上压紧座与上模座、下压紧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回弹组件,回弹组件分别与上压紧座和上模座或下压紧座或下模座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压板材时,上模座向下模座方向移动,在上模座与板材接触之前,首先通过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将板材夹紧,从而将板材固定,然后在由上模座与下模座配合将板材冲压成所需的尺寸和大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分别由若干压紧板围成,压紧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相连,连接件与压紧板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将连接板连接形成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方便对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的更换和维修,当某块压紧板损坏或变形,可以单独对压紧板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紧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连续弯折形成的凸起,凸起与下模座或上模座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续弯折形成凸起,从而增加压紧板的强度,减小压紧板变形的概率,同时减小压紧板与上模座或下模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回弹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推板,推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座和上压紧座或下模座和下压紧座上,推板之间设置有贯穿相对推板的导向杆,导向杆与推板滑动连接,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防止导向杆与推板脱离的限位块,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推板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板之间的弹簧,在将上模座抬起时,推动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分别向上模座和下模座远离的一方移动,从而推动板材与上模座或下模座分离,防止因冲压造成板材附着在上模座上,出现砸伤操作人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推板呈“L”型,推板一边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上压紧座和上模座或下压紧座和下模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推板固定在上模座和上压紧座或下模座或下压紧座上,当推板损坏或变形后,方便对推板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推板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分别与推板的两边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板增强推板的强度,减小推板因受力过大造成变形,增加推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互相靠近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材位置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上压紧座或下压紧座侧壁上的固定柱,固定柱的轴身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固定柱的直径,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于上模座和下模座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固定柱的自由一端端头开设有与安装孔相通的螺纹孔,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将限位杆固定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组件进一步限制板材的位置,防止板材的移动,通过松开螺纹孔内的紧固螺栓,可以将限位杆与固定柱之间分离,当限位杆变形后,方便对限位杆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柱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筋板使固定柱垂直于上压紧座或下压紧座的侧壁上,从而保证限位杆的位置,同时加强了固定柱的牢固度,增加固定柱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杆穿过滑槽露出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的挡板,从而方便对上压紧座或下压紧座的更换,方便将上压紧座或下压紧座从上模座或下模座上拆卸下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别滑动连接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的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将待冲压的板材在冲压之前先夹紧,从而防止板材的移动,减少板材因移动造成的废品;
2、通过回弹组件,使上压紧座和下压紧座将冲压完的板材与上模具或下模具分离,节省了将冲压完的成品从模具上取下的人力,同时防止成品被上模座带起,砸伤工作人员的情况;
3、通过限位组件将板材的位置进行限位,进一步防止板材的移动,减小板材的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冲压模具以及压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冲压模具以及压紧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压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限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压紧组件;31、上压紧座;32、下压紧座;33、压紧板;331、凸起;332、耳部;3321、滑槽;34、连接件; 4、滑杆;41、挡板;5、回弹组件;51、推板;511、加强板;52、导向杆;53、弹簧;54、限位块;6、限位组件;61、固定柱;611、通孔;612、螺纹孔;62、限位杆;63、紧固螺栓;64、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冲压模具的压紧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平行相对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将板材在冲压前进行压紧的压紧组件3。压紧组件3包括套设在上模座1四周方向的上压紧座31和套设在下模座2四周方向上的下压紧座32,上压紧座31与下压紧座32镜像设置。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分别通过滑杆4与上模座1和下模座2滑动连接。其中滑杆4垂直固定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侧壁上,通过滑杆4的支撑,在自由状态下,使镜像相对的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水平设置。
在上压紧座31和上模座1的侧壁以及下压紧座32和下模座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供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在冲压完毕后进行复位的回弹组件5,回弹组件5均匀设置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四周方向上。回弹组件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压紧座31和上模座1或者下压紧座32和下模座2的侧壁上。在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对板材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均匀分布在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的侧壁上。
如图4、图5所示,压紧座由若干压紧板33围成,相邻压紧板33之间通过连接件34相连,连接件34通过螺栓与压紧板33固定相连。在压紧板3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在压紧板33表面两侧的凸起331,凸起331由压紧板33连续弯折形成,通过连续弯折形成的凸起331,增加压紧板33的强度,防止其压紧力较大造成压紧板33的变形。
如图1、图2所示,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在远离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相对的一侧,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伸出有耳部332,耳部332分别与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一体设置。在耳部332上开设有供滑杆4滑动的滑槽3321,滑槽3321的长度方向与上模座1相下模座2移动的方向相同。滑杆4一端穿过耳部332的滑槽3321,滑杆4穿过滑槽3321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板41,通过挡板41将上压紧座31或下压紧座32固定在滑杆4上,防止上压紧座31或下压紧座32与滑杆4脱离。
如图2所示,回弹组件5包括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压紧座31和上模座1或下压紧座32和下模座2侧壁上的平行相对的推板51,推板51呈“L”型,在推板51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板511,加强板511分别与推板51的两边固定相连。推板51的一边分别固定钉在上上压紧座31和上模座1或下压紧座32和下模座2侧壁上,另一边平行相对。在推板51平行相对的一边上,开设有相对的贯穿孔,在相对的贯穿孔内穿设有导向杆52。导向杆52在贯穿孔内移动移动。在导向杆5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54,通过限位块54防止导向杆52与推板51之间脱离。在相对的推板51中间,设置有弹簧53,弹簧53套设在导向杆52上,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推板51平行相对的两边相抵触。
在上模座1抬起时,通过弹簧53的弹力推动上压紧座31或下压紧座32的推板51分别向远离上模座1和下模座2方向移动,从而推动冲压好的板材与上模座1和下模座2分离,防止冲压好的板材附着在上模座1或下模座2上。
如图2、图6所示,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在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侧壁上的固定柱61,固定柱61垂直设置在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的侧壁上,在固定柱61的轴身上,开设有通孔611,通孔61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柱6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并与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在通孔611内穿设有限位杆62,限位杆62滑动连接在通孔611内,在固定柱61的自由端,开设有螺纹孔612,螺纹孔612与通孔611相同,在螺纹孔612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63,通过紧固螺栓63将限位杆62固定。在固定柱6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相对的筋板64,筋板64分别于固定柱61和上压紧座31或下压紧座32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配合的一端分别套设有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所述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镜像相对,所述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分别滑动连接在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相对侧壁上分别伸出有贯穿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的滑杆(4),所述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上开设有供滑杆(4)移动的滑槽(3321),所述滑槽(3321)长度方向与上模座(1)和下模座(2)的相互运动的方向相同,所述上压紧座(31)与上模座(1)、下压紧座(32)与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回弹组件(5),回弹组件(5)分别与上压紧座(31)和上模座(1)或下压紧座(32)或下模座(2)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分别由若干压紧板(33)围成,所述压紧板(33)之间通过连接件(34)固定相连,所述连接件(34)与压紧板(33)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33)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连续弯折形成的凸起(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推板(51),所述推板(51)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模座(1)和上压紧座(31)或下模座(2)和下压紧座(32)上,所述推板(51)之间设置有贯穿相对推板(51)的导向杆(52),所述导向杆(52)与推板(5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52)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防止导向杆(52)与推板(51)脱离的限位块(54),所述推板(51)之间设置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套设在导向杆(52)上,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推板(51)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1)呈“L”型,所述推板(51)一边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上压紧座(31)和上模座(1)或下压紧座(32)或下模座(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1)的夹角处设置有加强板(511),所述加强板(511)分别与推板(51)的两边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座(31)和下压紧座(32)互相靠近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材位置的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垂直固定在上压紧座(31)或下压紧座(32)侧壁上的固定柱(61),所述固定柱(61)的轴身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固定柱(61)的直径,所述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于上模座(1)和下模座(2)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所述固定柱(61)的自由一端端头开设有与安装孔相通的螺纹孔(612),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62),所述螺纹孔(612)内螺纹连接有将限位杆(62)固定的紧固螺栓(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61)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筋板(6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穿过滑槽(3321)露出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挡板(41)。
CN201721419357.9U 2017-10-30 2017-10-30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8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9357.9U CN207508098U (zh) 2017-10-30 2017-10-30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9357.9U CN207508098U (zh) 2017-10-30 2017-10-30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8098U true CN207508098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5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935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8098U (zh) 2017-10-30 2017-10-30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8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72009U (zh) 一种冲床
CN207982035U (zh) 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五金冲压模具
CN206689270U (zh) 一种自动推料式不锈钢圆形薄板成型装置
CN208467038U (zh) 一种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
CN202447512U (zh) 尺寸稳定的弯曲模
CN210435268U (zh) 一种用于弹簧加工的强压装置
CN207508098U (zh) 冲压模具的压紧结构
CN210817025U (zh) 一种高强度钢冲压翻孔的模具装置
CN205165439U (zh) 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折弯机
CN217617177U (zh) 一种钣金冲孔装置
CN208513508U (zh) 一种金属板材用冲压模具
CN208245651U (zh) 一种冲压模具定位装置
CN206020246U (zh) 一种冲样弯曲压平一体机
CN205364589U (zh) 瓷砖拼花压平机弹性压平组件
CN213034004U (zh) 用于轴的滚花装置
CN209139668U (zh) 一种压力机冲压加工型材用夹持固定装置
CN208195445U (zh) 一种防尘防潮电视机背板冲压模具
CN207982117U (zh)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的冲孔装置
CN220177901U (zh) 一种金属板生产加工用模具
CN219944262U (zh) 一种半圆环冲压设备
CN212239905U (zh) 一种拉簧上料及装配装置
CN205967156U (zh) 一种模具板料活动定位装置
CN216175896U (zh) 一种防端板变形的端板成型设备
CN217748822U (zh) 一种过滤器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17251913U (zh)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