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2190U -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2190U
CN207502190U CN201721116702.1U CN201721116702U CN207502190U CN 207502190 U CN207502190 U CN 207502190U CN 201721116702 U CN201721116702 U CN 201721116702U CN 207502190 U CN207502190 U CN 207502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semi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imulation tes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6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虹葳
陈永国
何洋
张爱龙
杨雨圣
滕今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116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2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2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2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包括夹具支撑架和固定在夹具支撑架上的扭力梁衬套安装架,还包括弹簧安装架,所述弹簧安装架与所述夹具支撑架固定连接。结构牢固可靠,能装夹整个半独立悬架系统,运用道路模拟试验机在扭力梁法兰盘处施加道路模拟信号即可进行道路模拟试验,且试验结果准确,大大缩短了半独立悬架系统的研发时间与开发费用。

Description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半独立悬架是目前汽车运用较多的一种后悬架类型,由扭力梁、弹簧、减振器组成。其原理是将车辆左右后轮安装于一整体扭力梁结构的两端,该扭力梁同时承载弹簧、减震器等相关后悬架零件。由于该半独立悬架结构简单且便于布置装配、承载力大、重量轻、成本较低,故设计一种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对于半独立悬架的开发十分有意义。
现有技术的半独立悬架试验夹具仅对扭力梁进行装夹,这种方式并不能十分全面的考察整个半独立悬架的相关性能;与扭力梁在整车状态下的实际受力情况相差较大;无法考核弹簧、减震器等相关零部件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对半独立悬架进行整体试验,且在进行道路模拟试验时,各零部件受力状态与整车工况下受力状态相一致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包括夹具支撑架和固定在夹具支撑架上的扭力梁衬套安装架,还包括弹簧安装架,所述弹簧安装架与所述夹具支撑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前立柱、后立柱、水平固定在前立柱与后立柱顶部的工字梁和固定在工字梁顶部的横梁架。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架包括第一横梁架和第二横梁架,所述第一横梁架为平行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横梁架垂直设置在工字梁上,所述第二横梁架设置在工字梁的两侧,且固定在两个第一横梁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架包括板状结构和与板状结构垂直固定的水平固定板,所述板状结构底部设有与工字梁对应的下开口,所述水平固定板设置在板状结构的下开口上方,所述第一横梁架通过底部下开口跨设在工字梁上并通过水平固定板与工字梁上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梁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横梁架对称设置在工字梁两侧,所述第二横梁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减振器安装架。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梁衬套安装架水平固定在前立柱的侧壁上,所述扭力梁衬套安装架底部设有用于安装衬套的安装凸耳。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安装架水平固定在后立柱的侧壁上,所述弹簧安装架底部设有用于压紧弹簧的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器安装架顶部设有用于与第二横梁架底部固定连接的螺栓孔,底部设有与减震器上端螺纹连接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扭力梁衬套安装架与所述前立柱连接的侧面、所述弹簧安装架与后立柱连接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安装位的横向腰型孔和纵向腰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梁衬套安装架、弹簧安装架和减振器安装架均各自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夹具支撑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牢固可靠,能装夹整个半独立悬架系统,运用道路模拟试验机在扭力梁法兰盘处施加道路模拟信号即可进行道路模拟试验,且试验结果准确,大大缩短了半独立悬架系统的研发时间与开发费用。在扭力梁衬套安装架和弹簧安装架均设置横向腰型孔和纵向腰型孔,便于调节两个支架的安装位,使衬套和弹簧的安装位置更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具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字梁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横梁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横梁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扭力梁衬套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弹簧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减振器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1—夹具支撑架,2—扭力梁衬套安装架,3—弹簧安装架,4—减振器安装架,5—前立柱,6—后立柱,7—工字梁,8—第一横梁架, 9—第二横梁架,10—横梁架安装板,11—前立柱安装板,12—后立柱安装板,13—板状结构,14—水平固定板,15—下开口,16—安装凸耳,17—横向腰型孔,18—纵向腰型孔,19—加强筋,20—压块, 21—工艺孔,22—螺栓孔,23—螺栓,24—螺母,2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包括夹具支撑架1、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弹簧安装架3和减振器安装架4。
如图2-5所示,夹具支撑架包括前立柱5、后立柱6、工字梁7和横梁架,其中横梁架又包括第一横梁架8和第二横梁架9。前立柱5、后立柱6竖直设置,工字梁7为水平设置的工字型梁状结构,工字梁 7的顶部设有横梁架安装板10,该横梁架安装板10即构成工字梁7的上端面。工字梁7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一块前立柱安装板11和后立柱安装板12,工字梁7通过前立柱安装板11与前立柱6固定连接,通过后立柱安装板12与后立柱6固定连接。第一横梁架8为两个,第一横梁架8由板状结构13和与板状结构13垂直固定的水平固定板 14组成。板状结构13的底部设有一个与工字梁7对应的下开口15,水平固定板14位于下开口15的上方。第一横梁架8通过底部下开口跨设在工字梁7上并通过水平固定板14与工字梁7的横梁架安装板10固定连接。板状结构13类似梯形,其底边长度大于工字梁7的宽度,即第一横梁架8相对于工字梁7向两侧伸出。第二横梁架9为两个,两个第二横梁架9对称设置在工字梁7的两侧,第二横梁架9的侧壁与工字梁7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横梁架9设置在两个第一横梁架8之间,且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梁架8固定连接。第二横梁架9的底部保持水平,且其底部设有用于安装减振器安装架4的安装孔。
如图6所示,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包括与前立柱5固定连接的侧壁和用于安装扭力梁衬套的底板,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的侧壁和底板之间设有加强筋19,底板设有两个向下伸出的安装凸耳16。侧壁上设有横向腰型孔17和纵向腰型孔18,用于在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安装时对其位置进行调节。
图7所示,弹簧安装架3包括与后立柱6固定连接的侧壁和用于压紧弹簧的底板,弹簧安装架3的侧壁和底板之间设有加强筋19,底板上设有向下凸出的压块20,用于压紧弹簧上端,弹簧下端由扭力梁压紧。弹簧安装架3的侧壁设有横向腰型孔17和纵向腰型孔18,用于在弹簧安装架3安装时对其位置进行调节。
图8所示,减振器安装架4上表面设有有四个螺栓孔22,用于与第二横梁架9连接,中间的大孔为工艺孔21,方便使用套筒扳手拧紧减振器上端螺母24,将减振器上端安装在减振器安装架4上,减振器下端安装在扭力梁上。减振器安装架4下表面设有用于与减震器上端固定连接的螺栓孔,减震器上端与减振器安装架4下表面通过螺栓23、螺母24和垫片25螺纹连接。
如图9所示,将整个半独立悬架系统安装在试验夹具中之后,即可通过轴耦合道路模拟设备在扭力梁法兰面处加载力,输入载荷谱,进行整套半独立悬架系统的道路模拟试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包括夹具支撑架(1)和固定在夹具支撑架(1)上的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安装架(3),所述弹簧安装架(3)与所述夹具支撑架(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支撑架(1)包括竖直设置的前立柱(5)、后立柱(6)、水平固定在前立柱(5)与后立柱(6)顶部的工字梁(7)和固定在工字梁(7)顶部的横梁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架包括第一横梁架(8)和第二横梁架(9),所述第一横梁架(8)为平行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横梁架(8)垂直设置在工字梁(7)上,所述第二横梁架(9)设置在工字梁(7)的两侧,且固定在两个第一横梁架(8)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架(8)包括板状结构(13)和与板状结构垂直固定的水平固定板(14),所述板状结构(13)底部设有与工字梁(7)对应的下开口(15),所述水平固定板(14)设置在板状结构(13)的下开口(15)上方,所述第一横梁架(8)通过底部下开口(15)跨设在工字梁(7)上并通过水平固定板(14)与工字梁(7)上端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架(9)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横梁架(9)对称设置在工字梁(7)两侧,所述第二横梁架(9)底部固定连接有减振器安装架(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水平固定在前立柱(5)的侧壁上,所述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底部设有用于安装衬套的安装凸耳(1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架(3)水平固定在后立柱(6)的侧壁上,所述弹簧安装架(3)底部设有用于压紧弹簧的压块(2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安装架(4)顶部设有用于与第二横梁架(9)底部固定连接的螺栓孔(22),底部设有与减震器上端螺纹连接的螺栓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与所述前立柱(5)连接的侧面、所述弹簧安装架(3)与后立柱(6)连接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安装位的横向腰型孔(17)和纵向腰型孔(18)。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衬套安装架(2)、弹簧安装架(3)和减振器安装架(4)均各自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夹具支撑架(1)的两侧。
CN201721116702.1U 2017-09-01 2017-09-01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Active CN207502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6702.1U CN207502190U (zh) 2017-09-01 2017-09-01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16702.1U CN207502190U (zh) 2017-09-01 2017-09-01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2190U true CN207502190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49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6702.1U Active CN207502190U (zh) 2017-09-01 2017-09-01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21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4106A (zh) * 2019-04-24 2019-08-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半主动悬架车辆道路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4106A (zh) * 2019-04-24 2019-08-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半主动悬架车辆道路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10134106B (zh) * 2019-04-24 2021-08-1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半主动悬架车辆道路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3447B (zh) 一种汽车试验台架
CN106556499A (zh) 一种钢板弹簧刚度测试装置
CN108332981A (zh) 用于汽车悬架性能测试的试验工装
CN207502190U (zh) 车辆半独立悬架道路模拟试验夹具
CN105841908A (zh) 驾驶室翻转锁止装置耐疲劳性能激振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
CN111024412A (zh) 一种用于多轴方向加载的轮毂及悬架综合性能试验台
CN105628402B (zh) 一种汽车扭力梁后轴疲劳试验装置
CN201716169U (zh) 汽车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的悬约束装置
CN219178920U (zh) 一种汽车悬架疲劳耐久试验工装
CN204368293U (zh) 车辆底架及使用该车辆底架的纯电动客车
CN103149021B (zh) 橡胶减振产品三向综合加载疲劳试验装置
CN202986788U (zh) 动力电池支撑构件
CN201502587U (zh) 液压缸高低温试验装置
CN204548235U (zh) 一种新型纯电动客车后副车架
CN205300881U (zh) 冷却模块负载随机振动试验工装
CN205843938U (zh) 副车架疲劳试验工装
CN209364490U (zh) 电动车后桥总成装配夹具
CN208698601U (zh) Lng车辆
CN203358241U (zh) 一种拉杆式车辆拖钩装置及其拖钩拉杆安装支架
CN202782508U (zh) 一种商用车后桥桥壳结构
CN217716955U (zh) 一种铝合金副车架疲劳试验工装
CN203719910U (zh) 一种管式后副车架总成试验装置
CN206243248U (zh) 可扩展的轻型汽车车架总成
CN203020218U (zh) 一种双储气筒固定支架
CN205719463U (zh) 驾驶室翻转锁止装置耐疲劳性能激振试验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56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Wuhan

Patentee after: dFac

Address before: 430056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Car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