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7685U - 智能堆码机 - Google Patents

智能堆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7685U
CN207497685U CN201721460576.1U CN201721460576U CN207497685U CN 207497685 U CN207497685 U CN 207497685U CN 201721460576 U CN201721460576 U CN 201721460576U CN 207497685 U CN207497685 U CN 207497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device
drive roll
cloth
driving
cloth gr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605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沈刚
陆亚琳
付敏跃
樊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605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7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7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768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lation Of Sheets And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堆码机,包括至少二台布草堆码机,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输送装置及驱动输送装置的第一驱动装置,各输送装置的前端为布草进料口、后端为布草出料口,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卸料口及堆码平台,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送入对应卸料口的第二驱动装置;各布草堆码机由前至后依次排列,且后部的布草堆码机上的布草进料口承接由前部的布草堆码机的布草出料口输出的布草;在每个布草堆码机上均设置有接近开关,各接近开关位于对应输送装置处,各接近开关、各第一驱动装置和各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该布草堆码机能对折叠后的布草进行分类及整齐堆码,堆码质量的一致性好。

Description

智能堆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草堆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折叠后的布草进行分类及堆码的智能堆码机。
背景技术
布草堆码机主要用于宾馆、酒店、学校、医院、工厂等大型洗衣房中,用于对折叠后的衣服、毛毯、被套等布草进行堆码。目前布草堆码机技术还不完善,现有的布草堆码机在堆码过程中容易破坏折叠后的布草的平整性,因而绝大部分洗衣房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对折叠后的布草进行堆码,手工堆码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大大提高了成本。另外,堆码质量也因人而异,即便是同一作业人员,仍无法保证堆码质量的一致性。除此之外,在堆码过程中作业人员与布草长时间接触,容易造成布草的再次污染,影响使用人员的人体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折叠后的布草进行分类及整齐堆码的智能堆码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包括至少二台布草堆码机,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输送布草的输送装置,各输送装置的前端为承接布草的布草进料口,各输送装置的后端为供布草卸出的布草出料口,各输送装置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卸料口及堆码平台,各堆码平台位于对应卸料口的下方,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送入对应卸料口的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能通过对应卸料口落入对应堆码平台上;各布草堆码机由前至后依次排列,后部的布草堆码机上的布草进料口承接由前部的布草堆码机的布草出料口输出的布草;在每个布草堆码机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布草所处位置及布草长度的接近开关,各接近开关位于对应输送装置处,各接近开关、各第一驱动装置和各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所述的布草堆码机的结构为:包括机架本体,在机架本体上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前端为布草进料口,第三输送装置的后端为布草出料口,接近开关位于第二输送装置前段上方,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均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均以同一输送速度以及同一输送方向输送布草;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缠绕于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缠绕于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上;所述的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辊、第三从动辊和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缠绕于第三主动辊和第三从动辊上;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分别通过对应轴承支承设置于机架本体上,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第一主动辊位于第一从动辊的后侧,第二主动辊位于第二从动辊的前侧,第三主动辊位于第三从动辊后侧,第一导向板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上、从而使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能相对第二输送输送装置的前端上下摆动,第二导向板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三主动辊和第三从动辊上、从而使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能相对第三输送装置的后端上下摆动,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的上下摆动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能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向外打开后在第二输送装置前端和第三输送装置后端之间构成卸载布草的卸料口,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同步向上摆动、向内合拢后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在机架本体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带传动的主动轴相连接,在带传动的从动轴上设置有带轮,在带轮下方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带轮及第一张紧轮均位于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的上方,在第一主动辊前侧上方设置有第二张紧轮,第二张紧轮位于第一张紧轮前侧,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之间间隙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张紧轮,在第三主动辊右侧下方设置有第四张紧轮,在位于带轮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五张紧轮,第五张紧轮位于第四张紧轮上方,传动带依次卷绕于带轮、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一主动辊、第三张紧轮、第二主动辊、第三主动辊、第四张紧轮、第五张紧轮上,且带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第四张紧轮和第五张紧轮均位于传动带的内侧,第一张紧轮、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均位于传动带的外侧。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在第一导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导向板前端上部,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导向板前端下部;在第二导向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导向板后端下部,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铰连接,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下方的机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铰接于机架本体上,驱动气缸的伸出杆与第二连接板铰连接,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第一导向板的后端和第二导向板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从而带动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侧板,在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在与第一连接板相对的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第一弧状导向槽,第一导向块设置于第一弧状导向槽中;在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在与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的第二弧状导向槽,第二导向块设置于第二弧状导向槽中;在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导向块,在与第三连接板相对的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三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的第三弧状导向槽,第三导向块设置于第三弧状导向槽中;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导向板后端和第二导向板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时,第一导向块在第一弧状导向槽中滑动,第二导向块在第二弧状导向槽中滑动,第三导向块在第三弧状导向槽中滑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在位于第三输送装置上方的机架本体上还铰接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伸出杆与摆臂铰连接,摆臂的两端位于压紧气缸的伸出杆与摆臂的铰接点的两侧,摆臂的上端铰接于机架本体上,在摆臂的下端设置有压紧轮,压紧气缸的伸出杆向下伸出时能推动摆臂顺时针转动、迫使压紧轮向下摆动抵压于第三输送装置的上表面上,压紧气缸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时能拉动摆臂逆时针转动、使压紧轮远离第三输送装置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所述的堆码平台由平行输送带传动和倾斜输送带传动构成,平行输送带传动位于卸料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位于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的两端。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在机架本体上设置有挡板,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的一端分别穿过挡板上的通孔后伸出挡板外,伸出挡板外的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智能堆码机,其中,在机架本体上还设置有罩壳,罩壳将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罩盖于罩壳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根据折叠后的布草的长度对布草进行分类及自动堆码,劳动成本低、堆码效率高;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在输送及堆码的过程中不会破坏折叠后的布草的平整性,大大提高了堆码质量、堆码质量的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堆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个布草堆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去除罩壳后的布草堆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去除挡板和第一驱动装置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压紧气缸、摆臂和压紧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去除挡板和第一驱动装置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布草堆码机中去除罩壳和堆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第二驱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包括至少二台布草堆码机100,在每台布草堆码机100中均设置有输送布草的输送装置,各输送装置的前端为承接布草的布草进料口101,各输送装置的后端为供布草卸出的布草出料口102,各输送装置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每台布草堆码机100中均设置有卸料口及堆码平台9,各堆码平台9位于对应卸料口的下方,在每台布草堆码机100中均设置有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送入对应卸料口的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能通过对应卸料口落入对应堆码平台9上;各布草堆码机100由前至后依次排列,后部的布草堆码机上的布草进料口承接由前部的布草堆码机的布草出料口输出的布草;在每个布草堆码机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布草所处位置及布草长度的接近开关13,各接近开关13位于对应输送装置处,各接近开关13、各第一驱动装置和各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
本实施例以智能堆码机由二台布草堆码机100:第一布草堆码机和第二布草堆码机构成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布草堆码机位于第二布草堆码机前部,第二布草堆码机的布草进料口位于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布草出料口处,承接从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布草出料口输出的布草。一般智能堆码机与布草折叠机配合使用,智能堆码机设置于布草折叠机的卸料口处,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布草进料口101伸入到布草折叠机的卸料口处,承接从布草折叠机的卸料口输出的折叠平整的布草。假设需要对两种折叠后的不同长度的布草进行分类及堆码,第一种布草的长度位于20cm~25cm范围内,第二种布草的长度位于30cm~35cm范围内(这里布草长度的具体数值范围仅为举例示范用,并非实际布草的长度设置范围),其中第一布草堆码机用于对长度为20cm~25cm的布草进行堆码,第二布草堆码机用于对长度为30cm~35cm的布草进行堆码。该智能堆码机正常作业时,折叠后的布草通过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布草进料口进入第一布草堆码机中,而后通过对应的输送装置向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布草出料口运动,当折叠后的布草一端首先运动至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接近开关监测处时,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接近开关将第一次监测的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当折叠后的布草另一端也运动至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接近开关检测处时,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接近开关将第二次监测的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处理第一次监测的信号和第二次监测的信号从而得到布草的长度以及布草所处的位置,若监测到的布草长度在20cm~25cm之间,当布草运动至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卸料口的中部时,控制装置控制使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第一驱动装置停止驱动,启动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第二驱动装置,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送入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卸料口,布草通过卸料口掉落并堆码于第一布草堆码机的堆码平台9上;若监测到的布草长度在30~35cm之间,则控制装置使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布草堆码机中的第一驱动装置继续工作,布草经第一布草堆码机进入第二布草堆码机中,通过第二布草堆码机的接近开关监测及控制装置控制从而使布草位于第二布草堆码机的卸料口的中部(第二布草堆码机中的接近开关的具体监测过程与第一布草堆码机中的接近开关的具体监测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使第二布草堆码机中的第一驱动装置停止驱动,启动第二布草堆码机中的第二驱动装置,将位于对应输送装置上的布草送入第二布草堆码机的卸料口,布草通过卸料口掉落并堆码于第二布草堆码机的堆码平台9上。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布草堆码机,包括:机架本体1,在机架本体1上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第三输送装置4构成输送布草的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2的前端为布草进料口101,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为布草出料口102,接近开关13位于第二输送装置前段上方,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均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均以同一输送速度以及同一输送方向输送布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主动辊21、第一从动辊22和第一输送带23,第一输送带23缠绕于第一主动辊21和第一从动辊22上,第一主动辊21位于第一从动辊22的后侧。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3包括第二主动辊31、第二从动辊32和第二输送带33,第二输送带33缠绕于第二主动辊31和第二从动辊32上,第二主动辊31位于第二从动辊32的前侧。所述的第三输送装置4包括第三主动辊41、第三从动辊42和第三输送带43,第三输送带43缠绕于第三主动辊41和第三从动辊42上,第三主动辊41位于第三从动辊42的后侧。第一主动辊21、第一从动辊22、第二主动辊31和第三主动辊41分别通过对应轴承支承设置于机架本体1上,第一主动辊21、第二主动辊31和第三主动辊41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在第二输送装置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板34,第一导向板34的一端铰接于第二主动辊31上,第一导向板34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从动辊32上,从而使第二从动辊32能相对第二主动辊31上下摆动,即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能相对第二输送装置3的前端上下摆动。在第三输送装置4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板44,第二导向44的一端铰接于第三主动辊41上,第二导向板44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三从动辊42上,从而使第三从动辊42能相对第三主动辊41上下摆动,即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能相对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上下摆动。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上下摆动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能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向外打开后在第二输送装置3的前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之间构成卸载布草的卸料口,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同步向上摆动、向内合拢后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从第一输送装置2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的布草能继续由前向后输送至第三输送装置4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在机架本体1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带传动5的主动轴51相连接,在带传动5的从动轴52上设置有带轮53,在带轮53下方设置有第一张紧轮54,带轮53及第一张紧轮54均位于第一主动辊21、第二主动辊31和第三主动辊41的上方,在第一主动辊21的前侧上方设置有第二张紧轮55,第二张紧轮55位于第一张紧轮54的前侧,在第一主动辊21和第二主动辊31之间间隙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张紧轮56,在第三主动辊41右侧下方设置有第四张紧轮57,在位于带轮53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五张紧轮58,第五张紧轮58位于第四张紧轮57的上方,传动带50依次卷绕于带轮53、第一张紧轮54、第二张紧轮55、第一主动辊21、第三张紧轮56、第二主动辊31、第三主动辊41、第四张紧轮57、第五张紧轮58上,且带轮53、第二张紧轮55、第三张紧轮56、第四张紧轮57和第五张紧轮58均位于传动带50的内侧,第一张紧轮54、第一主动辊21、第二主动辊31和第三主动辊41均位于传动带50的外侧。通过对第一驱动装置的具体设置,从而使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均以同一输送速度以及同一输送方向输送布草,保证第二输送装置3能平稳承接从第一输送装置2输出的布草、第三输送装置4能平稳承接从第二输送装置3输出的布草,从而保证在输送折叠后的布草的过程中布草的平整性,为后续整齐堆码奠定基础。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在第一导向板3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41和第二连接板342,第一连接板341位于第一导向板34前端上部,第二连接板342位于第一导向板34的前端下部。在第二导向板44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441,第三连接板441位于第二导向板44的后端下部。在第一导向板34上还设置有连接杆62,连接杆6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341铰连接,连接杆6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441铰连接,在第一导向板34和第二导向板44的下方的机架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气缸6,驱动气缸6铰接于机架本体1上,驱动气缸6的伸出杆61与第二连接板342铰连接。在驱动气缸6的驱动下,第一导向板34的后端和第二导向板44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从而带动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驱动气缸6的伸出杆61向外伸出,推动第一导向板34绕第二主动辊31向下摆动,第一导向板34的后端向下摆动时推动连接杆62、从而使第二导向板44的前端也向下摆动;驱动气缸6的伸出杆61向内缩回,拉动第一导向板34绕第二主动辊31向上摆动,第一导向板34的后端向上摆动时拉动连接杆62、从而使第二导向板44的前端也向上摆动。通过对第二驱动装置的躯体设置,从而使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能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同步向下摆动或同步向上摆动的同步协调性非常好。如图5所示,为使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能相对第二输送装置3的前端平稳的上下摆动、以及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能相对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平稳的上下摆动,在第一导向板34和第二导向板44的侧面还设置有侧板7,在第一连接板34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在与第一连接板341相对的侧板7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第一弧状导向槽71,第一导向块设置于第一弧状导向槽71中;在第二连接板342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在与第二连接板342相对的侧板7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的第二弧状导向槽72,第二导向块设置于第二弧状导向槽72中;在第三连接板441上设置有第三导向块,在与第三连接板441相对的侧板7上设置有与第三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的第三弧状导向槽73,第三导向块设置于第三弧状导向槽73中;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导向板34的后端和第二导向板44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时,第一导向块在第一弧状导向槽71中滑动,第二导向块在第二弧状导向槽72中滑动,第三导向块在第三弧状导向槽73中滑动。
折叠平整的布草经过第一输送装置2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而后通过第二输送装置3输送至第三输送装置4上,折叠平整的布草由第二输送装置3输送至第三输送装置4的过程中,当布草运动至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的前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形成的卸料口的中部时,关闭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四输送装置4停止动作,从而使布草静止于第二输送装置3的前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形成的卸料口的中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关闭第一驱动装置后,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四输送装置4依然有向前输送的惯性力,为克服惯性力,从而使布草平稳静止于第二输送装置3的前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形成的卸料口的中部,如图5和图7所示,在位于第三输送装置4上方的机架本体1上还铰接有压紧气缸8,压紧气缸8的伸出杆81与摆臂82铰连接,摆臂82的两端位于压紧气缸8的伸出杆81与摆臂82的铰接点80的两侧,摆臂82的上端铰接于机架本体1上,在摆臂82的下端设置有压紧轮83,压紧气缸8的伸出杆81向下伸出时能推动摆臂82顺时针转动、迫使压紧轮83向下摆动抵压于第三输送装置4的上表面上,使第三输送装置4停止运动,有效克服了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四输送装置4向前输送的惯性力,从而使布草平稳静止于第二输送装置3的前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后端形成的卸料口的中部,为后续整齐堆码奠定基础。在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之间构成的卸料口下方设置有堆码平台9,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堆码平台9由平行输送带传动91和倾斜输送带传动92构成,平行输送带传动91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之间构成的卸料口的下方,倾斜输送带传动92的输入端位于平行输送带传动91的输出端,承接从平行输送带传动91的输出端输出的堆码的布草。压紧气缸8的伸出杆81向内缩回时能拉动摆臂82逆时针转动、使压紧轮83远离第三输送装置4的上表面,此时就可以启动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向外打开,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上的布草通过卸料口掉落至平行输送带传动91上,启动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输送装置3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4的前端同步向上摆动直至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位于同一平面上,此时卸料口关闭,可以对下一件布草进行输送及堆码作业了。布草在平行输送带传动91上堆码完成后通过倾斜输送带传动92输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位于第一主动辊21、第二主动辊31和第三主动辊41的两端,在机架本体1上设置有挡板10,第一主动辊21、第二主动辊31和第三主动辊41的一端分别穿过挡板10上的通孔后伸出挡板10外,伸出挡板10外的第一主动辊21、第二主动辊31和第三主动辊41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在机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罩壳11,罩壳11将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第三输送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罩盖于罩壳11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根据折叠后的布草的长度对布草进行分类及自动堆码,劳动成本低、堆码效率高;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第三输送装置4在输送及堆码的过程中不会破坏折叠后的布草的平整性,大大提高了堆码质量、堆码质量的一致性好。

Claims (10)

1.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台布草堆码机,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输送布草的输送装置,各输送装置的前端为承接布草的布草进料口,各输送装置的后端为供布草卸出的布草出料口,各输送装置分别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卸料口及堆码平台,各堆码平台位于对应卸料口的下方,在每台布草堆码机中均设置有将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送入对应卸料口的第二驱动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位于输送装置上的布草能通过对应卸料口落入对应堆码平台上;各布草堆码机由前至后依次排列,且后部的布草堆码机上的布草进料口承接由前部的布草堆码机的布草出料口输出的布草;在每个布草堆码机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布草所处位置及布草长度的接近开关,各接近开关位于对应输送装置处,各接近开关、各第一驱动装置和各第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草堆码机的结构为:包括机架本体,在机架本体上由前至后依次水平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构成输送布草的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前端为布草进料口,第三输送装置的后端为布草出料口,接近开关位于第二输送装置前段上方,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均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均以同一输送速度以及同一输送方向输送布草;所述的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缠绕于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缠绕于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上;所述的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辊、第三从动辊和第三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缠绕于第三主动辊和第三从动辊上;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分别通过对应轴承支承设置于机架本体上,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第一主动辊位于第一从动辊的后侧,第二主动辊位于第二从动辊的前侧,第三主动辊位于第三从动辊后侧,第一导向板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上、从而使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能相对第二输送输送装置的前端上下摆动,第二导向板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三主动辊和第三从动辊上、从而使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能相对第三输送装置的后端上下摆动,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的上下摆动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能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向外打开后在第二输送装置前端和第三输送装置后端之间构成卸载布草的卸料口,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同步向上摆动、向内合拢后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在机架本体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带传动的主动轴相连接,在带传动的从动轴上设置有带轮,在带轮下方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带轮及第一张紧轮均位于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的上方,在第一主动辊前侧上方设置有第二张紧轮,第二张紧轮位于第一张紧轮前侧,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之间间隙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张紧轮,在第三主动辊右侧下方设置有第四张紧轮,在位于带轮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五张紧轮,第五张紧轮位于第四张紧轮上方,传动带依次卷绕于带轮、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一主动辊、第三张紧轮、第二主动辊、第三主动辊、第四张紧轮、第五张紧轮上,且带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第四张紧轮和第五张紧轮均位于传动带的内侧,第一张紧轮、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均位于传动带的外侧。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在第一导向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导向板前端上部,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导向板前端下部;在第二导向板上设置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位于第二导向板后端下部,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铰连接,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下方的机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铰接于机架本体上,驱动气缸的伸出杆与第二连接板铰连接,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第一导向板的后端和第二导向板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从而带动第二输送装置的后端和第三输送装置的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侧板,在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块,在与第一连接板相对的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第一弧状导向槽,第一导向块设置于第一弧状导向槽中;在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块,在与第二连接板相对的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的第二弧状导向槽,第二导向块设置于第二弧状导向槽中;在第三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导向块,在与第三连接板相对的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三导向块运动轨迹一致的第三弧状导向槽,第三导向块设置于第三弧状导向槽中;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导向板后端和第二导向板前端同步向下摆动或向上摆动时,第一导向块在第一弧状导向槽中滑动,第二导向块在第二弧状导向槽中滑动,第三导向块在第三弧状导向槽中滑动。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第三输送装置上方的机架本体上还铰接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伸出杆与摆臂铰连接,摆臂的两端位于压紧气缸的伸出杆与摆臂的铰接点的两侧,摆臂的上端铰接于机架本体上,在摆臂的下端设置有压紧轮,压紧气缸的伸出杆向下伸出时能推动摆臂顺时针转动、迫使压紧轮向下摆动抵压于第三输送装置的上表面上,压紧气缸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时能拉动摆臂逆时针转动、使压紧轮远离第三输送装置的上表面。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堆码平台由平行输送带传动和倾斜输送带传动构成,平行输送带传动位于卸料口的下方。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位于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的两端。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本体上设置有挡板,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的一端分别穿过挡板上的通孔后伸出挡板外,伸出挡板外的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和第三主动辊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堆码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本体上还设置有罩壳,罩壳将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罩盖于罩壳中。
CN201721460576.1U 2017-11-06 2017-11-06 智能堆码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97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0576.1U CN207497685U (zh) 2017-11-06 2017-11-06 智能堆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0576.1U CN207497685U (zh) 2017-11-06 2017-11-06 智能堆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7685U true CN207497685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2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6057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97685U (zh) 2017-11-06 2017-11-06 智能堆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76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0285A (zh) * 2017-11-06 2018-02-23 江苏海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堆码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0285A (zh) * 2017-11-06 2018-02-23 江苏海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堆码机
CN107720285B (zh) * 2017-11-06 2024-01-02 江苏海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堆码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5716U (zh) 一种纺织类衣物自动折叠包装机
CN206691509U (zh) 一种无纺布手术衣自动折叠包装系统
GB1297849A (zh)
CN106428785B (zh) 一种生物试剂条分切包装设备
CN207497685U (zh) 智能堆码机
CN110641784A (zh) 一种成品服装的自动识别分拣打包设备
CN205906332U (zh) 全自动湿巾生产包装设备
US6287066B1 (en) Device for separating items of laundry
CN211253094U (zh) 一种自动装袋打包系统
CN206087504U (zh) 一种生物试剂条分切包装设备
CN207748554U (zh) 布草堆码机
CN109554840A (zh) 一种密目式安全网生产设备
CN208439941U (zh) 防水栓落料机构
CN107720285A (zh) 智能堆码机
CN208868363U (zh) 一种新型包装板覆膜装置
KR100682458B1 (ko) 원단의 진공탈수기
CN105109777A (zh) 一种自动叠长丝袜机械结构及其折叠方法
CN206087591U (zh) 一种试剂条供料分切入袋装置
CN209038474U (zh) 一种自动化塑胶贴麦拉片设备
CN202265690U (zh) 编织袋封底机
CN107720284A (zh) 布草堆码机
CN113562249A (zh) 一种用于服饰生产线的打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54809A (zh) 一种棉纱加标机
CN208197675U (zh) 一种编织袋膜自动撕边机
CN202784774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理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