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6598U - 车载设备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设备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6598U
CN207496598U CN201721246016.6U CN201721246016U CN207496598U CN 207496598 U CN207496598 U CN 207496598U CN 201721246016 U CN201721246016 U CN 201721246016U CN 207496598 U CN207496598 U CN 207496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haft
ball portion
mobile unit
sten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60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rea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rea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rea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rea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60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6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6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65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设备及车辆。车载设备包括机体和支架;机体与支架可拆卸连接;机体包括底板,底板一端面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内部为中空;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底座连接,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圆球部,圆球部卡设在旋转轴内部,以使机体与支架连接;机体包括旋紧螺母,旋转轴外壁设置有螺纹,旋转轴侧壁设置有多个竖直豁口,且自旋转轴向底板所在方向,旋转轴外径逐渐增大,使旋紧螺母拧紧后旋转轴的内侧壁夹紧圆球部。解决车载设备在调节机体与支架的位置时,调整方向单一的问题。通过将机体与支架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圆球部夹紧在机体的旋转轴内,旋转机身,实现上下左右调节机体的视角,更加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车载设备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智能车载终端融合了GPS技术、里程定位技术以及汽车黑匣子技术,用于对车辆的现代化管理,包括:行车安全监控管理、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智能集中调度管理、电子站牌控制管理等,是现代车辆必备设备之一。
目前大部分车辆普遍采用的车载设备方式包括扁平式和直立式,两种车载设备方式均可以分为可调式和不可调式;不可调式车载设备一般是指车载设备将车辆一旦固定在机动车的中控台面上,摄像角度方向以及屏幕角度方向都不可以调节;可调式车载设备一般是指车载设备将车辆固定在机动车的中控台面,摄像角度方向以及屏幕显示角度方向都能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车型或者开车人的身高习惯等。
但是,现有的可调式的车载设备在调节时,一般调节机体与支架相对位置时,在震动的车载环境下,调角度的部位容易随着使用时间长短,容易发生移动,导致调节效果差,而且机体的摄像头等可调节的方向是单一的,基本只能进行上下调节,最后达不到最佳的调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设备在调节机体与支架的位置时,调整效果差,调整方向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车载设备在使用时,机体与支架之间可调节的角度范围小,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设备,包括机体和支架;
所述机体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机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端面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部为中空;
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圆球部,所述圆球部卡设在所述旋转轴内部,以使所述机体与所述支架连接;
所述机体还包括有旋紧螺母,所述旋转轴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轴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竖直豁口,且自所述旋转轴向所述底板所在方向,所述旋转轴外径逐渐增大,以使所述旋紧螺母拧紧后所述旋转轴的内侧壁夹紧所述圆球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一端面设置有背向所述旋转轴的球形凹部,以使所述圆球部能够卡接在所述球形凹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圆球部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层,以增加所述旋转轴内侧壁与所述圆球部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内侧壁设置有摩擦层,以增加所述旋转轴内侧壁与所述圆球部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端面设置有多个螺纹孔,以使所述底板与所述机体的本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紧螺母的外侧壁设有防滑层,增加手部旋紧所述旋紧螺母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还包括插针式供电接口和壳体;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的母插端子朝向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的母插端面设置有对接槽,以使电源插头与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的母插端子对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设备的机体与支架可拆卸连接,机体的底板下端面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内部为中空,支架的连接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圆球部,圆球部卡设在旋转轴内,实现机体与支架连接,旋转轴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旋转轴的侧壁还设置有多个竖直豁口,旋转轴向底板所在方向,旋转轴外径逐渐增大,以使旋转旋紧螺母套设在圆球部与旋转轴外侧壁连接时,拧紧旋紧螺母,旋紧螺母给旋转轴向内的作用力,以使旋紧螺母能够夹紧圆球部;调整机体与支架的角度时,旋紧螺母能够夹紧圆球部,支架与机体之间位置非常稳固,旋转机体,利用机体的旋转轴外侧的螺纹与旋紧螺母的内螺纹转动,连接杆上端的圆球部360度旋转,实现机体上的屏幕、摄像头等的视角可以左右上下移动,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视角需求,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设备。驾驶员在驾驶车辆使用车载设置时,机身与支架配合牢固,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旋转机身,以使机身360度旋转,实现机身的屏幕、摄像头视角符合驾驶员实际需求,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与旋紧螺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针式供电接口固定在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机体;12-支架;13-旋紧螺母;14-插针式供电接口;15-壳体;111-底板;112-旋转轴;113-竖直豁口;114-球形凹部;115-螺纹孔;121-底座;122-连接杆;123-圆球部;141-对接槽;151-固定部;15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设备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与旋紧螺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设备包括机体11和支架12;所述机体11与所述支架12可拆卸连接;所述机体11包括底板111,所述底板111一端面设置有旋转轴112,所述旋转轴112内部为中空;所述支架12包括底座121和连接杆122,所述连接杆122一端与所述底座121连接,所述连接杆122另一端设置有圆球部123,所述圆球部123卡设在所述旋转轴112内部,以使所述机体11与所述支架12连接;所述机体11还包括有旋紧螺母13,所述旋转轴112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轴11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竖直豁口113,且自所述旋转轴112向所述底板111所在方向,所述旋转轴112外径逐渐增大,以使所述旋紧螺母13拧紧后所述旋转轴112的内侧壁夹紧所述圆球部123。
车载设备的机体11与支架12可拆卸连接,机体11的底板111下端面设置有旋转轴112,旋转轴112的内部为中空,支架12的连接杆122的下端与底座121连接,连接杆122的上端设置有圆球部123,圆球部123卡设在旋转轴112内,实现机体11与支架12连接,旋转轴112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旋转轴112的侧壁还设置有多个竖直豁口113,旋转轴112向底板111所在方向,旋转轴112外径逐渐增大,以使旋转旋紧螺母13套设在圆球部123与旋转轴112外侧壁连接时,拧紧旋紧螺母13,旋紧螺母13给旋转轴112向内的作用力,以使旋紧螺母13能够夹紧圆球部123;调整机体11与支架12的角度前,旋紧螺母13能够夹紧圆球部123,支架12与机体11之间位置非常稳固,旋转机体11,利用机体11的旋转轴112外侧的螺纹与旋紧螺母13的内螺纹转动,连接杆122上端的圆球部123360度旋转,实现机体11上的屏幕、摄像头等的视角可以左右上下移动,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视角需求,使用效果好。
其中,在连接机体11与支架12时,首先将旋紧螺母13套设在支架12的圆球部123上,再将连接杆122上端的圆球部123插接到底板111的旋转轴112内,使旋紧螺母13与旋转轴112的外侧壁上的螺纹连接,实现将机体11与支架12稳固连接。在进行调整机体11上的屏幕摄像头的视角时,旋转机体11,利用机体11的旋转轴112外侧的螺纹与旋紧螺母13的内螺纹转动,连接杆122上端的圆球部123360度旋转,实现机体11上的屏幕、摄像头等的视角可以左右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11一端面设置有背向所述旋转轴112的球形凹部114,以使所述圆球部123能够卡接在所述球形凹部114内。
首先,旋紧螺母13套设在支架12的圆球部123上,再将连接杆122上端的圆球部123插接到底板111的旋转轴112内,使旋紧螺母13与旋转轴112的外侧壁上的螺纹连接,旋转旋紧螺母13,旋转螺母拧紧,这时连接杆122上端的圆球部123与旋转轴112顶端的底板111接触,调整机体11时,圆球部123会做360度旋转,避免圆球部123在做360度旋转时磨损底板111,因此在底板111下端面设置有背向旋转轴112的球形凹部114,以使旋转旋紧螺母13后,圆球部123可以与底板111上的球形凹部114接触,球形凹部114的形状与球形部相适应,不会造成磨损,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122为伸缩杆。
连接杆122为伸缩杆;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将连接杆122设置为伸缩杆,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调节所述机体11与所述底座121之间的具体,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机体11上摄像头、屏幕相对于驾驶员的视角,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圆球部123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层,以增加所述旋转轴112内侧壁与所述圆球部123之间的摩擦力。
圆球部123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层,增加旋转轴112内壁与圆球部123之间的摩擦;在旋转旋紧螺母13时,圆球部123的外表面与旋转轴112的内表面接触,并且圆球部123被夹紧在旋转轴112内,设计圆球部123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层,实现夹紧效果更好的目的。
其中,摩擦层可以是在圆球部123外表面为凸凹不平的面,也可以在圆球部12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增加圆球部123外表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112内侧壁设置有摩擦层,以增加所述旋转轴112内侧壁与所述圆球部123之间的摩擦力。
旋转轴112内侧壁设置有摩擦层,增加所述旋转轴112内侧壁与所述圆球部123之间的摩擦力;在旋转旋紧螺母13时,圆球部123的外表面与旋转轴112的内表面接触,并且圆球部123被夹紧在旋转轴112内,设计旋转轴112内侧壁设置有摩擦层,实现夹紧效果更好的目的。
其中,摩擦层可以是在旋转轴112内侧壁为凸凹不平的面,也可以在旋转轴112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圈,增加圆球部123外表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11端面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5,以使所述底板111与所述机体11的本体螺纹连接。
底板111上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孔115,使用螺栓和旋紧螺母13将底板111与机体11的本体进行连接,螺纹连接紧固,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旋紧螺母13的外侧壁设有防滑层,增加手部旋紧所述旋紧螺母13的摩擦力。
旋紧螺母13的外侧壁的设置有摩擦层,增加手部与旋紧螺母13之间的摩擦力,在旋转旋紧螺母13时更加方便快捷。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针式供电接口固定在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机体11还包括插针式供电接口14和壳体15;所述壳体15内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151用于将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固定在所述壳体15内,所述壳体15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52,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子朝向所述开口152。
壳体1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部151,固定部151将插针式供电接口14固定在壳体15内,壳体15的侧壁设置有开口152,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子朝向开口152;在对供电接口组件进行充电时,电源的插头与插针式供电接口14连接,连接更加稳固,避免因为外界震动导致连接位置松动的问题,且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是固定在壳体15内的,壳体15的侧壁设置有开口152,电源的插头从开口152处进入到壳体15内与插针式供电接口14连接,连接位置位于壳体15的内部,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扰,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面设置有对接槽141,以使电源插头与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子对接。
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端端面设置有有对接槽141,在将电源插头与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子对接时,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对接,有利于使用者按照对接槽141的方向插接电源插头,操作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设备。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使用车载设置时,机身与支架12配合牢固,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需求,旋转机身,以使机身360度旋转,实现机身的屏幕、摄像头视角符合驾驶员实际需求,使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设备,的机体11与支架12可拆卸连接,机体11的底板111下端面设置有旋转轴112,旋转轴112的内部为中空,支架12的连接杆122的下端与底座121连接,连接杆122的上端设置有圆球部123,圆球部123卡设在旋转轴112内,实现机体11与支架12连接,旋转轴112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旋转轴112的侧壁还设置有多个竖直豁口113,旋转轴112向底板111所在方向,旋转轴112外径逐渐增大,以使旋转旋紧螺母13套设在圆球部123与旋转轴112外侧壁连接时,拧紧旋紧螺母13,旋紧螺母13给旋转轴112向内的作用力,以使旋紧螺母13能够夹紧圆球部123;调整机体11与支架12的角度时,旋紧螺母13能够夹紧圆球部123,支架12与机体11之间位置非常稳固,旋转机体11,利用机体11的旋转轴112外侧的螺纹与旋紧螺母13的内螺纹转动,连接杆122上端的圆球部123360度旋转,实现机体11上的屏幕、摄像头等的视角可以左右上下移动,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视角需求,使用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1)和支架(12);
所述机体(11)与所述支架(12)可拆卸连接;
所述机体(11)包括底板(111),所述底板(111)一端面设置有旋转轴(112),所述旋转轴(112)内部为中空;
所述支架(12)包括底座和连接杆(122),所述连接杆(122)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杆(122)另一端设置有圆球部(123),所述圆球部(123)卡设在所述旋转轴(112)内部,以使所述机体(11)与所述支架(12)连接;
所述机体(11)还包括有旋紧螺母(13),所述旋转轴(112)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旋转轴(11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竖直豁口(113),且自所述旋转轴(112)向所述底板(111)所在方向,所述旋转轴(112)外径逐渐增大,以使所述旋紧螺母(13)拧紧后所述旋转轴(112)的内侧壁夹紧所述圆球部(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1)一端面设置有背向所述旋转轴(112)的球形凹部(114),以使所述圆球部(123)能够卡接在所述球形凹部(1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2)为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球部(123)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层,以增加所述旋转轴(112)内侧壁与所述圆球部(123)之间的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12)内侧壁设置有摩擦层,以增加所述旋转轴(112)内侧壁与所述圆球部(123)之间的摩擦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1)端面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5),以使所述底板(111)与所述机体(11)的本体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螺母(13)的外侧壁设有防滑层,增加手部旋紧所述旋紧螺母(13)的摩擦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1)还包括插针式供电接口(14)和壳体(15);
所述壳体(15)内设置有固定部(151),所述固定部(151)用于将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固定在所述壳体(15)内,所述壳体(15)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152),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子朝向所述开口(1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面设置有对接槽(141),以使电源插头与所述插针式供电接口(14)的母插端子对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设备。
CN201721246016.6U 2017-09-26 2017-09-26 车载设备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96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6016.6U CN207496598U (zh) 2017-09-26 2017-09-26 车载设备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6016.6U CN207496598U (zh) 2017-09-26 2017-09-26 车载设备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6598U true CN207496598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499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601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96598U (zh) 2017-09-26 2017-09-26 车载设备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6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7903B (zh) 云台及其使用的成像装置、以及无人机
EP3514435A1 (en) Multipurpose support frame and assembly thereof
CN206841328U (zh) 一种汽车雷达安装结构
CN207496598U (zh) 车载设备及车辆
CN103047517A (zh) 一种新型云台结构
CN206673189U (zh) 一种工业电连接器
CN104653975B (zh) 旋转调节支架结构及摄像仪器
CN210526558U (zh) 车载一体化通讯触摸终端
CN204005811U (zh) 一种车灯发光单元上下倾动调节用开口槽旋转调节机构
CN203407384U (zh) 鱼竿支架系统
CN108458232A (zh) 一种智能家居网络电视安装支架
CN210760471U (zh) 一种汽车全景辅助限高智能播报语音设备
CN209756985U (zh) 车顶可伸缩式车载无线微型摄像头
CN207875301U (zh) 一种前机身喷漆拖车
CN206704100U (zh) 一种车载电子设备支架
CN208885763U (zh) 一种可松紧调节多向旋转的gps吸盘
CN207471406U (zh) 一种可调节多角度的太阳能投光灯
CN201119204Y (zh) 电控转动底座及电控转动底座的平面显示器架体
CN218558731U (zh) 一种汽车疲劳驾驶检测仪
CN21773677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球形摄像机
CN212099381U (zh) 倾斜摄影测量自动旋转装置
CN215768258U (zh) 一种视觉传感器装置
CN219013870U (zh) 一种可实现转身摄影的电商直播器
CN219857025U (zh) 摄像头总成和车辆
CN215259041U (zh) 一种立式悬挂双用的黑光网络高清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