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0713U - 转子入轴工装 - Google Patents

转子入轴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0713U
CN207490713U CN201721699449.7U CN201721699449U CN207490713U CN 207490713 U CN207490713 U CN 207490713U CN 201721699449 U CN201721699449 U CN 201721699449U CN 207490713 U CN207490713 U CN 207490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guiding piece
engagement portion
cushion block
mand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994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建杰
韩保才
郝统
赵继生
平波涛
李淮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Deshengxia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Deshengxia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Deshengxia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Deshengxia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994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0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0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0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子入轴工装,属于电机转子压入装配工艺技术领域,转子入轴工装包括用于引导芯轴进入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引导件和用于供芯轴穿过以使芯轴伸出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垫块,引导件上设有用于与电机转子的芯轴孔对应且与芯轴导向滑动配合的引导孔,所述引导件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上端部定位配合的引导件转子配合部,所述引导孔贯穿引导件转子配合部,通过引导件转子配合部与电机转子之间的定位确保引导孔与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同轴度,解决了芯轴与电机转子装配时芯轴容易压偏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子入轴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入轴工装。
背景技术
在电机转子铁芯生产、加工过程中,向转子铁芯内装入转子转轴使必不可少的装配工序,但在转子转轴与转子铁芯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机芯轴与转子转芯止转固定,目前的装配工艺,将电机芯轴压入转子转芯时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进行压装,因此对于电机芯轴与转子转芯的装配精度要求更为苛刻。
授权公告号为CN202940707U、授权公告日为2013.05.1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子入轴工装,包括工装下底盘和工装上套,工装下底盘有若干圆柱体连接组成,工装下底盘具有用于放置芯轴的中心圆柱孔Ⅰ,工装上套置于铸铝转子的顶部,工装上套具有供芯轴穿过的中心圆柱孔Ⅱ,进行铸铝转子与芯轴装配时,先将芯轴放置在工装下底盘的中心圆柱孔Ⅰ中,接着将铸铝转子放置于芯轴上,然后将工装上套放置在铸铝转子顶部,启动压力机,推动工装上套将芯轴和芯轴组装在一起,其中,铸铝转子即为电机转子,该实用新型虽能够实现电机转子和芯轴的装配,但是,由于没有任何配合关系保证芯轴的压装方向极易出现压偏的现象,并且将压力机的施力端置于电机转子上容易造成电机转子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入轴工装,以解决芯轴与电机转子装配时芯轴容易压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转子入轴工装包括用于引导芯轴进入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引导件和用于供芯轴穿过以使芯轴伸出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垫块,引导件上设有用于与电机转子的芯轴孔对应且与芯轴导向滑动配合的引导孔,所述引导件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上端部定位配合的引导件转子配合部,所述引导孔贯穿引导件转子配合部,通过引导件转子配合部与电机转子之间的定位确保引导孔与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同轴度,解决了芯轴与电机转子装配时芯轴容易压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上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周向定位配合的引导件定位面,定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上端部的台阶孔的环形平面挡止配合的引导件支撑面,避免电机转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为圆柱状结构,引导件转子配合部的外圆周面构成所述引导件定位面,引导件转子配合部的下端面构成所述引导件支撑面,进一步的简化结构,易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件还具有引导件延伸部,引导件延伸部与引导件转子配合部上下布置,所述引导孔贯穿引导件延伸部,增加引导孔的导向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五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引导件包括小径段和大径段,引导件的小径段构成所述引导件延伸部,引导件的大径段构成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减轻引导件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一种至第六种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垫块上设有用于容置芯轴的垫块孔,所述垫块具有用于与转子端部的台阶孔定位配合的垫块转子配合部,所述垫块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下端部的台阶孔的环形平面挡止配合的垫块支撑面,避免芯轴压装时接触到垫块,进而造成芯轴的损坏,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七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垫块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下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周向定位配合的垫块定位面,定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九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第八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垫块转子配合部为圆柱状结构,垫块转子配合部的外周面构成所述垫块定位面,垫块转子配合部的上端面构成所述垫块支撑面,简化结构,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半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需装配的电机转子2为鼠笼式电机转子,该电机转子2两端各设有台阶孔,电机转子2通过导条203将转子铁芯穿装在一起。转子入轴工装包括引导件1和垫块3,本实施例中,引导件1为圆柱结构,包括小径段和大径段,且引导件1的小径段处于引导件1的大径段的上方,以减轻引导件1的整体重量,其中引导件1的大径段为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引导件1的小径段为引导件延伸部103,且引导件延伸部103与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上下同心布置。引导件1上还设有贯穿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和引导件芯轴导向部103的引导孔101,引导孔101与芯轴导向滑动配合以使芯轴4能精确的插入到电机转子2的芯轴孔201内,为使芯轴4和电机转子2的芯轴孔201达到更好的定位精度,引导孔101与芯轴4间隙配合。想要确保芯轴4和电机转子2的芯轴孔201的定位精度,只保证引导孔101和芯轴4的配合精度是不够的,还需要保证引导孔101和芯轴孔201的同轴度,因此,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的外圆周面与电机转子2上端部的台阶孔202的圆周面周向定位配合,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的外圆周面即为引导件定位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也可以与电机转子2上的铜条定位配合以保证引导孔101和芯轴孔201的同轴度。
本实施例中,在对芯轴4进行压装的过程中,为了使引导件1得到更好的支撑,因此,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的底面与电机转子2上端部的台阶孔202的环形平面挡止配合,引导件转子配合部102的底面即为引导件支撑面。在引导孔101与芯轴4导向滑动配合的过程中,引导孔101越长则导向效果越好,因此引导件延伸部103朝向上方延伸出一定长度,保证更好的导向效果。
因为芯轴4在插入到电机转子2的芯轴孔201中之后,需要伸出电机转子2的芯轴孔201一定的长度用于电机转子2的安装,因此,垫块3上设有用于容置芯轴4的垫块孔301,为了避免芯轴4与垫块3之间发生接触,垫块孔301与电机转子2的芯轴孔201也需要一定的定位精度,因此垫块3为圆柱状结构,且垫块3的外圆周面与电机转子2下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周向定位配合,垫块3的外圆周面构成用于与电机转子2下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周向定位配合的垫片定位面。在对芯轴4进行压装的过程中,垫块3还起到支撑电机转子2及引导件1的作用,因此,垫块1的上端面即为用于与电机转子2下端部的台阶孔的环形平面挡止配合的垫块支撑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垫块3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也是可以的,垫块3的外圆周面与电机转子2下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之间间隔设置,但是垫块孔301的直径要大于芯轴4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与芯轴的装配方法如下:在进行芯轴4压装的过程中,将垫块3先放置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再将电机转子2放置在垫块3上使电机转子2垫起,然后将引导件1定位装配在电机转子2的上端,使引导件1的引导孔101与电机转子2的芯轴孔201相对应,接着将芯轴4插入到引导件1的引导孔101中,启动压力机推动芯轴4下行,完成芯轴4与电机转子2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2,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引导件转子配合部210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两个定位耳2104,两个定位耳2104上均设有供电机转子铜条穿过的定位孔2105。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3,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引导件转子配合部3102的底面上设有环形凸起3104,环形凸起3104上设有供铜条穿装的定位孔3105。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4,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7所示,引导件41为圆柱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5,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8所示,垫块孔5301的直径大于芯轴孔5201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6,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垫块的外圆周面与电机转子下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之间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7,与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入轴工装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垫块设有两个,两个垫块之间留有供芯轴穿过的间隔。

Claims (9)

1.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引导芯轴进入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引导件和用于供芯轴穿过以使芯轴伸出电机转子的芯轴孔的垫块,引导件上设有用于与电机转子的芯轴孔对应且与芯轴导向滑动配合的引导孔,所述引导件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上端部定位配合的引导件转子配合部,所述引导孔贯穿引导件转子配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上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周向定位配合的引导件定位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上端部的台阶孔的环形平面挡止配合的引导件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为圆柱状结构,引导件转子配合部的外圆周面构成所述引导件定位面,引导件转子配合部的下端面构成所述引导件支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还具有引导件延伸部,引导件延伸部与引导件转子配合部上下布置,所述引导孔贯穿引导件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包括小径段和大径段,引导件的小径段构成所述引导件延伸部,引导件的大径段构成所述引导件转子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上设有用于容置芯轴的垫块孔,所述垫块具有用于与转子端部的台阶孔定位配合的垫块转子配合部,所述垫块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下端部的台阶孔的环形平面挡止配合的垫块支撑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转子配合部具有用于与电机转子下端部的台阶孔的圆周面周向定位配合的垫块定位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入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转子配合部为圆柱状结构,垫块转子配合部的外周面构成所述垫块定位面,垫块转子配合部的上端面构成所述垫块支撑面。
CN201721699449.7U 2017-12-08 2017-12-08 转子入轴工装 Active CN207490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9449.7U CN207490713U (zh) 2017-12-08 2017-12-08 转子入轴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9449.7U CN207490713U (zh) 2017-12-08 2017-12-08 转子入轴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0713U true CN207490713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57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99449.7U Active CN207490713U (zh) 2017-12-08 2017-12-08 转子入轴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0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1368B (zh) 电机装配装置
CN203645499U (zh) 永磁电机拼接式定子压装胎具
CN207490713U (zh) 转子入轴工装
CN209389881U (zh) 一种碳纤维护套压装工装
CN204103683U (zh) 一种电机轴装配的压力机工装
CN107863858A (zh) 电机转子与芯轴的装配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转子入轴工装
CN203596717U (zh) 一种电机转子入轴装置
CN205811813U (zh) 机壳定子压装模
CN105515320A (zh) 一种中小容量滚筒洗衣机用电机
CN206698077U (zh)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机壳定子压装的工装
CN203187353U (zh) 一种电机磁钢自动充磁机的机壳升降装置
CN203708042U (zh) 一种电机端盖压装工装
CN206673790U (zh) 无接触式旋转变压器的转子压装治具及压装机
CN202749976U (zh) 定子压装整形工装
CN110504801B (zh)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铁芯与机壳的热套定位装置
CN209887044U (zh) 一种自定心压装工装装置
CN203356654U (zh) 一种凸轮轴深孔加工装置
CN206149108U (zh) 一种发电机的定子垫座
CN203245808U (zh) 新型浮封环压装装置
CN103227539B (zh) 汽车牵引电机座压入绕线铁芯的工艺及装置
CN211615396U (zh) 一种能实现电机定子与机壳高精度装配的定位工装
CN203522462U (zh) 串激电机
CN203949651U (zh) 定子检测装置
CN108667239A (zh) 一种电机转子入轴工装
CN203186997U (zh) 一种自动调跑偏滚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