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8802U -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8802U
CN207478802U CN201820058256.1U CN201820058256U CN207478802U CN 207478802 U CN207478802 U CN 207478802U CN 201820058256 U CN201820058256 U CN 201820058256U CN 207478802 U CN207478802 U CN 207478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repeller
precipitation module
pol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82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新厂
翟富兴
麦智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582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8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8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8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静电除尘模块和空调室内机,该静电除尘模块包括:支座、除尘单元和两供电部,其中,支座呈框状设置,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除尘单元设于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之间,除尘单元包括沿着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电离极和排斥极,以及与排斥极并行设置的收集极;两供电部均安装于支座,一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排斥极的供电卡爪,另一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收集极的供电卡爪。本专利通过设置供电部可实现多个排斥极或收集极的电连接,从而能够简化静电除尘模块的供电结构并保证供电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室内空气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有去除PM2.5的静电除尘模块的空调器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静电除尘模块的净化原理是:首先通过电离极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带电的颗粒物经过排斥极和收集极后,吸附到收集极上,从而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净化空气品质。传统的空气净化模块的排斥极和收集极直接连接供电线,这导致排斥极和收集极的接线复杂且容易出现供电连接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静电除尘模块,旨在简化排斥极和收集极的供电连接并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电除尘模块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呈框状设置,所述支座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除尘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框边和所述第二框边之间,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沿着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电离极和排斥极,以及与所述排斥极并行设置的收集极;以及,两供电部,均安装于所述支座,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排斥极的供电卡爪,另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收集极的供电卡爪。
优选地,所述供电卡爪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弹性供电臂,两所述弹性供电臂相向延伸以夹持所述排斥极或所述收集极。
优选地,两所述弹性供电臂的自由端背向延伸以形成供所述排斥极或所述收集极插入的导向面。
优选地,任意相邻两所述供电卡爪之间的供电部上开设有切空槽。
优选地,所述供电部背离所述供电卡爪的一侧设有加强翻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框边和所述第二框边上交错设有插槽,所述排斥极和所述收集极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槽,另一端夹持于所述供电卡爪。
优选地,所述供电部包括沿所述支座长度方向延伸的卡位极片和沿所述支座宽度方向延伸的供电极片,所述供电极片与所述卡位极片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卡位极片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供电卡爪。
优选地,所述卡位极片远离所述供电极片的端部设有限位折边;所述支座上设有供所述限位折边限位固定的限位凸筋。
优选地,所述供电部还包括电离极供电片,所述电离极供电片与所述排斥极的供电极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周沿的室内机本体上设有弹性供电件;以及静电除尘模块,所述静电除尘模块安装在所述进风口,所述静电除尘模块的供电极片与所述弹性供电件抵接,所述静电除尘模块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呈框状设置,所述支座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除尘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框边和所述第二框边之间,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沿着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电离极和排斥极,以及与所述排斥极并行设置的收集极;以及两供电部,均安装于所述支座,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排斥极的供电卡爪,另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收集极的供电卡爪。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电除尘模块通过在供电部上间隔设置多个供电卡爪,每一供电卡爪与一排斥极或收集极对应设置,如此,仅通过安装一个供电部即可实现多个排斥极或收集极的电连接,从而能够简化静电除尘模块的供电结构,方便排斥极和收集极的供电连接。此外,由于供电卡爪能够牢固夹持排斥极和收集极,因此,供电卡爪与排斥极或收集极不会出现虚连现象,因此能够保证静电除尘模块供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静电除尘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第一卡位极片和第二卡位极片与支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室内机本体 130 限位凸筋
20 静电除尘模块 140 安装凸筋
11 弹性供电件 510 第一卡位极片
100 支座 520 第一供电极片
200 电离极 530 电离极供电片
300 排斥极 540 切空槽
400 收集极 550 加强翻边
500 第一供电部 610 第二卡位极片
600 第二供电部 620 第二供电极片
110 安装板 511 第一供电卡爪
120 第一搭接边 512 第一限位折边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静电除尘模块,该静电除尘模块通过设置供电部以简化排斥极和收集极的供电接线。
在本专利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该静电除尘模块20包括支座100、除尘单元和供电部,其中,所述支座100呈框状设置,所述支座100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支座100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所述除尘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框边和所述第二框边之间,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沿着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电离极200和排斥极300,以及与所述排斥极并行设置的收集极400;所述供电部设有两个,两所述供电部均安装于所述支座100,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排斥极的供电卡爪,另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收集极的供电卡爪。
具体地,所述除尘单元沿第一框边的延伸方向(支座100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排斥极300和收集极400均呈片状结构设置,多个排斥极300和多个收集极400在支座100的长度方向上交替插于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进风侧开设有绕线槽,电离极200呈丝状绕制在绕线槽中。
由于排斥极300和收集极400均设有多个,且排斥极300和收集极400需要连接极性相反的电压,本专利为了实现多个排斥极300的统一供电和多个收集极400的统一供电,为多个排斥极300和多个收集极400分别设有一个供电部,为叙述方便,与排斥极300连接的供电部称为第一供电部500,与收集极400连接的供电部称为第二供电部600,由于第一供电部500和第二供电部600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下文均以第一供电部5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8和图9,第一供电部500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供电卡爪511,每一第一供电卡爪511与一排斥极300对应设置,多个排斥极300的一端与支座100上的插槽插接固定,多个排斥极300的另一端夹持于第一供电卡爪511,如此,仅通过安装一个第一供电部500即可实现多个排斥极300的电连接,从而能够简化排斥极300的供电结构,方便排斥极300的供电连接。同理,第二供电部可以实现多个收集极400的电连接,从而简化收集极400的供电结构。因此,本专利通过设置在供电部上设置多个供电卡爪,能够简化静电除尘模块20的供电结构,方便排斥极300和收集极400的供电连接。
此外,由于第一供电卡爪511能够夹持排斥极300,因此,第一供电卡爪511与排斥极300之间不会出现虚连现象,从而能够保证静电除尘模块20供电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8至图10,为了方便排斥极300进入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从而使得第一供电卡爪511和排斥极300之间实现良好的电性连接,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弹性供电臂,两所述弹性供电臂的自由端相互抵接以夹紧所述排斥极300,且两所述弹性供电臂的自由端背向延伸以形成供所述排斥极300插入的导向面。由于两所述弹性供电臂的自由端呈扩口状设置,因此能够方便排斥极300经过所述导入面进入第一供电卡爪511的两个弹性供电臂之间,最终方便排斥极300与第一供电卡爪511间的电连接。
为了减小第一供电卡爪511与排斥极3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排斥极300插入或拔出第一供电卡爪511时严重磨损,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的两所述弹性供电臂呈间隔设置。如此,两弹性供电臂仅在自由端的位置相互抵接,其他位置相互间隔设置,如此,排斥极300与第一供电卡爪511的接触面积小,能够避免排斥极300插入或拔出第一供电卡爪511时严重磨损,进而能够提高排斥极300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请继续参照图10,相邻两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之间的第一卡位极片510上设有切空槽540,如此,能够节省第一卡位极片510的材料并减轻第一卡位极片510的重量;为了提高第一卡位极片510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一卡位极片510上还设有加强翻边550,所述加强翻边自第一卡位极片510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向远离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的方向延伸设置。
现结合图6至图10对本专利第一供电部500的安装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支座10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搭接边120,第一供电部500的第一卡位极片510安装在所述第一搭接边120上。具体地,所述支座100在第一搭接边120相对的一侧设有多个供排斥极300安装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排斥极300插设固定的第一插槽,排斥极300的一端与第一插槽插接固定,另一端插入第一供电卡爪511。第一搭接边120对第一卡位极片510提供了支撑限位的作用,当第一卡位极片510搭放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20时,第一供电卡爪511的位置与第一插槽相对应,如此,能够方便排斥极300的安装。
为了方便第一供电部500的安装,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部500包括沿所述支座100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位极片510和沿所述支座100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供电极片520,所述第一供电极片520与所述第一卡位极片51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卡位极片510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
具体地,所述第一供电极片520用于与空调器上的弹性供电件电连接,从而接入供电电源,所述第一卡位极片510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所述第一供电卡爪511用于夹持排斥极300,进而实现排斥极300的供电连接。由于第一供电部500包括第一卡位极片510和第一供电极片520两部分,两部分可拆卸连接,如此,当安装第一供电部500时,可以在分别安装第一卡位极片510和第一供电极片520后,再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一卡位极片510和第一供电极片520,从而能够方便第一供电部500的安装。具体地,所述导电连接件可以为金属螺钉或金属铆钉。
请参照图9,为了保证第一卡位极片510能够稳固地固设在第一搭接边120上,所述第一卡位极片510远离所述第一供电极片520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折边512,相应地,所述支座100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折边512限位固定的限位凸筋130,所述限位凸筋130上形成有与所述限位折边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折边安装在该限位槽中,如此,能够实现第一卡位极片510与支座100的稳固连接。
请参照图7,为了方便安装第一供电极片520,本专利一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00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凸筋140,多个所述安装凸筋140之间形成有向上呈上敞口的安装槽,所述第一供电极片520插设在所述安装槽中。由于插接固定简单方便,因此本专利能够提高静电除尘模块20第一供电极片520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7,本专利为了简化电离极200的供电结构,将电离极200与排斥极300连接在一起,如此能够在为排斥极300供电的同时,一并为电离极200供电。具体地,所述第一供电部500还包括电离极供电片530,所述支座100上贯设有插槽,所述电离极供电片530插设在所述插槽中,以使所述电离极供电片530的一端位于出风侧,以与所述排斥极300的第一供电极片520电连接,另一端位于进风侧,以与电离极200电连接;如此,电离极200与排斥极300可以共用同一供电电源,从而能够简化静电除尘模块的供电结构,方便静电除尘模块实现电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供电部500和第二供电部600的区别在于,第一供电部500为排斥极300供电,由于排斥极300与电离极200的电压相同,为了方便电离极200的供电,第一供电部500在第一卡位极片510和第一供电极片520的基础上还设有电离极供电片530;而第二供电部600为收集极供电,因此,第二供电部600仅包括第二卡位极片610和第二供电极片620两部分。换句话说,第一供电部500比第二供电部600增设了电离极供电片530。
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10,该空调室内机10包括室内机本体和静电除尘模块20,所述室内机本体10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周沿的室内机本体上设有弹性供电件11,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0安装在所述进风口,所述静电除尘模块20的供电极片与所述弹性供电件11抵接。其中,该静电除尘模块2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专利提出的空调室内机1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呈框状设置,所述支座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
除尘单元,设于所述第一框边和所述第二框边之间,所述除尘单元包括沿着进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电离极和排斥极,以及与所述排斥极并行设置的收集极;以及,
两供电部,均安装于所述支座,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排斥极的供电卡爪,另一所述供电部上设有多个夹持所述收集极的供电卡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卡爪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弹性供电臂,两所述弹性供电臂相向延伸以夹持所述排斥极或所述收集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弹性供电臂的自由端背向延伸以形成供所述排斥极或所述收集极插入的导向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所述供电卡爪之间的供电部上开设有切空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背离所述供电卡爪的一侧设有加强翻边。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边和所述第二框边上交错设有插槽,所述排斥极和所述收集极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槽,另一端夹持于所述供电卡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包括沿所述支座长度方向延伸的卡位极片和沿所述支座宽度方向延伸的供电极片,所述供电极片与所述卡位极片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卡位极片上间隔设有多个所述供电卡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极片远离所述供电极片的端部设有限位折边;所述支座上设有供所述限位折边限位固定的限位凸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还包括电离极供电片,所述电离极供电片与所述排斥极的供电极片电连接。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本体,所述室内机本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周沿的室内机本体上设有弹性供电件;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静电除尘模块,所述静电除尘模块安装在所述进风口,所述静电除尘模块的供电极片与所述弹性供电件抵接。
CN201820058256.1U 2018-01-12 2018-01-12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7478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8256.1U CN207478802U (zh) 2018-01-12 2018-01-12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8256.1U CN207478802U (zh) 2018-01-12 2018-01-12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8802U true CN207478802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58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8256.1U Active CN207478802U (zh) 2018-01-12 2018-01-12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88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7462A (zh) * 2018-01-12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7462A (zh) * 2018-01-12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108097462B (zh) * 2018-01-12 2024-04-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9354B (zh) 电子除尘器及使用该电子除尘器的空气清洁器
EP1585551B1 (en) Plasma air dust collector
EP2468411B1 (en) Electric precipitator
CN207478802U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03980586U (zh) 净化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器
SE1950823A1 (e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CN207478803U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108097462A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07146637U (zh) 静电除尘装置和空调器
CN203448183U (zh) 空气过滤板及空气过滤器
CN207763158U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05491619U (zh) 散热片
CN207515183U (zh) 导风板支撑结构及空调器
CN207756290U (zh) 静电除尘模块和空调室内机
CN107626451A (zh) 座体及集尘器
CN108325753A (zh) 静电除尘模块和空调室内机
CN205138053U (zh) 冰箱门体及冰箱
CN205613582U (zh) 一种绕线式静电集尘装置
CN207929412U (zh) 静电除尘模块和空调室内机
CN207153957U (zh) 座体及集尘器
CN107559989A (zh) 静电除尘装置、空气净化设备以及空调器
CN207146638U (zh) 静电除尘装置、空气净化设备以及空调器
CN2923037Y (zh) 电除尘器的阳极板
CN206996845U (zh) 静电除尘模块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8947247U (zh) 线束插件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