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8277U -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8277U
CN207478277U CN201721524493.4U CN201721524493U CN207478277U CN 207478277 U CN207478277 U CN 207478277U CN 201721524493 U CN201721524493 U CN 201721524493U CN 207478277 U CN207478277 U CN 207478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
oxidant
flue
regulating devic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44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军
刘欣
赵兴春
王鹏
袁典
张晔
王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Priority to CN2017215244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8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8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8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包括氧化剂供应装置、调节装置、喷射装置、烟道、控制单元;所述氧化剂供应装置与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与喷射装置连接,喷射装置和CO监测装置分别与烟道连接,控制单元与调节装置连接;控制单元用于监测烟道中CO的浓度,并根据CO的浓度控制调节装置输出氧化剂的量。本系统通过控制单元对氧化剂的输出量精确控制,采用氧化剂将烟道的CO转化成CO2,从烟道中排出。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厂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背景技术
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生活垃圾焚烧炉CO排放浓度为24h均值不大于80mg/Nm3;1h均值不大于100mg/Nm3;目前有大量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CO排放不达标,高达3000mg/Nm3以上,部分地方环保局已经禁止垃圾炉CO超标运行,但垃圾焚烧产业作为一种市政行业又无法完全停运。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旨在脱除多余的CO,保证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CO排放能够满足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通过将氧化剂雾化喷射至烟道中,氧化剂将烟道中的CO氧化成CO2,从烟道中排出,从而使排放的烟气达到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剂供应装置、调节装置、喷射装置、烟道、控制单元;所述氧化剂供应装置与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与喷射装置连接,喷射装置与烟道连接,控制单元与调节装置连接;控制单元用于监测烟道中CO的浓度,并根据CO的浓度控制调节装置输出氧化剂的量。
进一步,所述氧化剂供应装置包括液氧罐和臭氧发生器;液氧罐与臭氧发生器连接,臭氧发生器与调节装置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气化器;气化器分别与液氧罐和臭氧发生器连接,气化器将液氧气化后输入至臭氧发生器中。
进一步,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臭氧发生器连接,用于给臭氧发生器降温。
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臭氧浓度检测仪、调节阀和流量计,所述氧浓度检测仪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阀连接,调节阀与流量计连接;控制单元根据臭氧浓度检测仪和流量计的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关量。
进一步,还包括使氧化剂喷射均匀的集箱;所述集箱的一端与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喷射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氧化剂供应装置包括氧化剂容器和稀释装置;所述氧化剂容器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与稀释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和流量计;调节阀的一端与氧化剂容器连接,另一端与流量计连接,流量计与稀释装置连接,调节阀和流量计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流量计的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关量。
进一步,所述稀释装置包括稀释液容器和混合器,所述稀释液容器与混合器连接,混合器与调节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氧化剂容器为高锰酸钾溶液罐或亚氯酸钠溶液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使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采用喷射装置将强氧化剂喷射到烟道中,将烟道中的CO氧化为无毒无害的CO2后从烟道中排出;同时控制单元根据烟道中CO的浓度,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大小,进而控制氧化剂的输入量,确保喷射的氧化剂能够完成将烟道中的CO转化成CO2,从烟道中排出,从而使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CO排放能够满足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同时也避免了氧化剂的浪费,节约成本。
进一步采用臭氧发生器将液氧转化为臭氧作为氧化剂对CO进行氧化,使用臭氧作为氧化剂,成本低廉,制备简单。
采用冷却装置对臭氧发生器进行降温,提高臭氧发生器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臭氧浓度检测仪和流量计采用实时监测臭氧的浓度和流量,控制单元根据臭氧的浓度和流量并结合烟道中CO的浓度控制调节阀的大小,确保输入的臭氧能够完全将烟道中的CO转化为CO2
进一步使用集箱保证臭氧喷射更加均匀,充分与CO发生反应。
本使用新型还另外提供了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采用稀释剂将氧化剂在混合容器中稀释,控制单元根据烟道中CO的浓重,控制稀释后氧化剂的浓度,确保输入的臭氧能够完全将烟道中的CO转化为CO2
为了保证氧化剂能够完全氧化烟道中的CO并且不会造成氧化剂浪费,通过流量计实时监测氧化剂的输出量,控制单元根据该数据控制调节阀,进而控制氧化剂的输出量。
氧化剂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或亚氯酸钠溶液,该材料容易获得,成本底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包括氧化剂供应装置、氧化剂流量调节装置、氧化剂喷射装置、烟道、控制单元和CO监测装置;氧化剂供应装置通过管道与调节装置入口连接,调节装置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射装置连接,喷射装置与烟道连接,CO监测装置设在烟道上监测烟道中CO的含量,控制单元分别与CO监测装置和调节装置连接,控制单元根据烟道中CO的含量控制调节装置的开关量大小,进而控制喷入烟道中氧化剂的量,氧化剂将烟气中CO氧化成CO2,从烟道中排出,从而保证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CO排放能够满足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两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一种是采用湿法脱除CO的系统,另一种是采用干法脱除CO的系统,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分别对本实用新型的两种脱除CO的系统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包括液氧罐、气化器、臭氧发生器、冷却系统、调节装置、喷射器、烟道、控制单元和CO浓度监测装置。
其中液氧罐通过管道与气化器的入口连接,气化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臭氧发生器连接,气化器将液态氧转化成气态输送至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冷却系统连接,用于给臭氧发生器在工作时降温,保证臭氧发生器安全运行,臭氧发生器出口与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与喷射器连接,喷射机与烟道连接,CO浓度监测装置安装在烟道上,CO浓度监测装置和调节装置分别控制单元连接,CO浓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烟道中CO的含量,并将该数据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该数据控制调节装置的开关量,进而控制臭氧的输出量。
调节装置包括臭氧浓度监测仪、气动调节阀和流量计;臭氧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臭氧浓度监测仪、气动调节阀和流量计,流量计与喷射装置连接,臭氧浓度监测仪、气动调节阀和流量计分别与连接控制单元,;臭氧浓度监测仪和流量计实时监测臭氧的浓度和流量,并将各自的检测数据实时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烟道中CO的浓度并结合臭氧的浓度和流量调节气动调节阀的开关量大小,保证输出的臭氧量能够完成将烟道中的CO完成转化成CO2,同时也避免臭氧的输出量过大造成浪费。
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器、循环水泵和止回阀;换热器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的冷却管道出口和入口连接,循环水泵和止回阀连接在换热器和臭氧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
在调节装置和喷射器之间还设置有集箱,集箱多用于使臭氧分布更均匀,使臭氧与CO充分反应。
液氧通过液氧罐车输送至液氧罐中,或者将也液氧罐与氧气生成装置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采用干法脱除CO的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叙述。
首选采用气化器将液态氧进行气化,并将气化的氧气输送至臭氧发生器中转化为臭氧,控制单元根据CO浓度监测装置监测的数据,并结合臭氧浓度监测仪和流量计的数据,计算出将烟道中CO完成转化为CO2所需的臭氧量,控制单元控制启动调节阀的开关量,进而控制臭氧输出量,臭氧输送至集箱中,然后通过喷射器将臭氧喷入烟道中,臭氧将烟道中的CO转化成无毒无害的CO2,从烟道中排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包括亚氯酸钠溶液罐、输送泵、稀释水箱、混合器、调节装置、喷射装置、烟道、控制单元和CO浓度监测装置。
其中,亚氯酸钠溶液罐的出口与输送泵连接,输送泵与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和稀释水箱分别与混合器连接,混合器与喷射装置连接,喷射装置与烟道连接,CO浓度监测装置与烟道连接,调节装置和CO浓度监测装置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
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和流量计;调节阀的一端与输送泵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流量计连接,流量计的另一端与混合器连接,在流量计和混合器之间还安装欧止回阀,流量计与控制单元连接;流量计将亚氯酸钠溶液的流量数据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该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关量,进而控制进入混合器中亚氯酸钠溶液的输送量。
亚氯酸钠溶液罐的入口还连接有卸料泵,采用卸料泵将亚氯酸钠溶液泵如罐体中。
本系统采用的氧化剂还可以为高锰酸钾溶液。
所述喷射装置为雾化压缩空气,采用雾化压缩空气将稀释后的亚氯酸钠溶液喷入烟道中。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采用湿法脱除CO的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叙述。
首先采用输送泵将亚氯酸钠溶液罐中的亚氯酸钠溶液输送至混合器中,控制单元根据烟道中的CO的浓度数据,并结合流量计的数据计算出所需亚氯酸钠溶液的量,控制单元控制调节阀的开关量,进而控制亚氯酸钠溶液输送量,同时稀释水泵将水输送至混合器中,在混合器中将亚氯酸钠溶液进行稀释,稀释后的亚氯酸钠溶液采用雾化压缩空气喷射到烟道中,亚氯酸钠溶液将烟道中的CO氧化成无毒无害的CO2,从烟道中排出。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剂供应装置、调节装置、喷射装置、烟道和控制单元;所述氧化剂供应装置与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与喷射装置连接,喷射装置与烟道连接,控制单元与调节装置连接;控制单元用于监测烟道中CO的浓度,并根据CO的浓度控制调节装置输出氧化剂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供应装置包括液氧罐和臭氧发生器;液氧罐与臭氧发生器连接,臭氧发生器与调节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化器;气化器分别与液氧罐和臭氧发生器连接,气化器将液氧气化后输入至臭氧发生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臭氧发生器连接,用于给臭氧发生器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臭氧浓度检测仪、调节阀和流量计,所述臭氧浓度检测仪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连接,另一端与调节阀连接,调节阀与流量计连接;控制单元根据臭氧浓度检测仪和流量计的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关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氧化剂喷射均匀的集箱;所述集箱的一端与调节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喷射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供应装置包括氧化剂容器和稀释装置;所述氧化剂容器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与稀释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和流量计;调节阀的一端与氧化剂容器连接,另一端与流量计连接,流量计与稀释装置连接,调节阀和流量计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根据流量计的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关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装置包括稀释液容器和混合器,所述稀释液容器与混合器连接,混合器与调节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容器为高锰酸钾溶液罐或亚氯酸钠溶液罐。
CN201721524493.4U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Active CN207478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4493.4U CN207478277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4493.4U CN207478277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8277U true CN207478277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4493.4U Active CN207478277U (zh) 2017-11-15 2017-11-15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82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3912A (zh) * 2019-02-22 2020-09-01 上海必修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3912A (zh) * 2019-02-22 2020-09-01 上海必修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8740B1 (ko) 코크스로 배기가스 탈황 제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691293B (zh) 一种sncr和scr混合脱硝系统
CN105773835A (zh) 陶瓷原料混磨集中制备工艺及设备
CN102145814A (zh) 安全节能型气力除灰系统
CN106807206A (zh)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炉的sncr烟气脱硝系统
CN105773834A (zh) 陶瓷原料分磨集中制备工艺及设备
CN102794090A (zh) 一种喷雾干燥法组合熟石灰粉喷射的烟气净化装置
CN104056541A (zh) 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炉的sncr和低温scr联合脱硝系统
CN206792839U (zh) 一种新型磨煤机惰化系统
CN207478277U (zh)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CN100384509C (zh) 低压双流体喷雾高温烟气调质粉尘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12675691B (zh) 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CN203017969U (zh) 烟气脱硫净化智能控制系统
CN111575435B (zh) 超洁净煤气回收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系统和方法
CN106110872A (zh) 联合脱除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中so3及烟尘的装置
CN205235756U (zh) 一种高分子脱硝系统
CN103706246A (zh) 烟气循环流化床联合脱硫脱汞装置及方法
CN106823757A (zh) 链条炉复合脱硝设备
CN214051142U (zh) 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
CN215951485U (zh) 生物质掺烧系统
CN203400616U (zh) 烟气冷却系统
CN205593390U (zh) 烟气管道喷雾降温系统
CN206526672U (zh) 链条炉复合脱硝设备
CN202072297U (zh) 定量式正压气力除灰系统
CN209816046U (zh) 一种新型流化床的旋风回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