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3912A -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3912A
CN111603912A CN201910134058.8A CN201910134058A CN111603912A CN 111603912 A CN111603912 A CN 111603912A CN 201910134058 A CN201910134058 A CN 201910134058A CN 111603912 A CN111603912 A CN 111603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monoxide
ozone
amount
module
tr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40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万福
段志军
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xiufu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xiufu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xiufu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xiufu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40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3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3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3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6Gas phase processes, e.g. by using aeros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62Carbo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10Oxidants
    • B01D2251/104O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2Carbon mon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包括:动态控制模块,用于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混合反应模块,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使进入其内的臭氧及引入的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本发明适用于厨房、燃气管网、车间、锅炉房、汽车低温尾气、地下车库及矿井等应用场景中一氧化碳的治理,能有效地将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或去除一氧化碳,可避免爆炸危险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氧化碳的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又因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常发生。汽车冷启动时三元催化器温度低,不能处理一氧化碳,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也造成地下车库等密集停车场合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中毒;锅炉房内因煤炭不能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易造成中毒;矿井中因煤层自身赋存大量一氧化碳等多方面因素,易造成中毒事件,同时因其浓度高,遇明火容易爆炸;现有对锅炉房、地下车库及矿井中一氧化碳治理对的方法是进行通风换气,避免一氧化碳积聚,但此种方式造成一氧化碳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去除一氧化碳,导致将一氧化碳排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去除一氧化碳,导致将一氧化碳排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包括:动态控制模块,用于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混合反应模块,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使进入其内的臭氧及引入的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还包括:一氧化碳检测模块,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通过通风管道引入的气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态控制模块包括:动态控制器、与所述动态控制器连接的流量阀、与所述流量阀连接的臭氧发生器;其中,所述动态控制器根据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调节所述流量阀,控制氧气的进气量,以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以产生定量的臭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还包括:流量显示模块,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用于显示臭氧的产生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还包括:引风模块,与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连接,用于将含有一氧化碳的气体分别引入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内。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反应模块采用SV型气气混合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包括: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使臭氧及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的步骤之前,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还包括:检测所引入的气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的步骤包括:根据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氧气的进气量,从而控制所述臭氧的产生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是包括: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臭氧的产生量的预定比例为1:1;及臭氧的产生量与氧气的进气量的预定比例为1:1.5。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厨房、燃气管网、车间、锅炉房、汽车低温尾气、地下车库及矿井等应用场景中一氧化碳的治理,能有效地将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或去除一氧化碳,可避免爆炸危险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1976393150000021
Figure BDA00019763931500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于对厨房、燃气管网、车间、锅炉房、汽车低温尾气、地下车库及矿井等地方中一氧化碳的治理,使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或去除,避免爆炸危险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包括:
动态控制模块,用于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
混合反应模块,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使进入其内的臭氧及引入的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的应用场景包括厨房、燃气管网、车间、锅炉房、汽车低温尾气、地下车库及矿井等。
请参阅图1,显示为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1包括引风模块11、一氧化碳检测模块12、动态控制模块13、流量显示模块14及混合反应模块15。
所述引风模块11用于将含有一氧化碳的气体分别引入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12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15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风模块11采用引风机。
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12用于对所述引风模块11引入的气体进行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并根据所述引风模块11所引入的额定进风量和一氧化碳浓度(浓度单位为ppm或百分比),计算一氧化碳含量,即一氧化碳=引入的额定进风量*一氧化碳浓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12采用CO浓度检测仪。
与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12连接的所述动态控制模块13用于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是包括:
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臭氧的产生量的预定比例为1:1,即根据化学反应式CO+O3—CO2+O2可得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臭氧的产生量1:1参与反应;及
臭氧的产生量与氧气的进气量的预定比例为1:1.5,即根据在放电或紫外光条件下3O2—2O3
具体地,所述动态控制模块13包括动态控制器131、与所述动态控制器131连接的流量阀132、与所述流量阀132连接的臭氧发生器133。
所述动态控制器根据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1CO)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调节所述流量阀,控制氧气的进气量(1.5O2),以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以产生定量的臭氧(1O3)。
与所述臭氧发生器133连接流量显示模块14用于显示所述臭氧发生器133所产生的臭氧的产生量。
与所述引风模块11和流量显示模块14连接的混合反应模块15用于使进入其内的臭氧及引入的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具体地,臭氧与一氧化碳在所述混合反应模块15内部不断改变气流的方向,使两种气体在其内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化学反应式CO+O3—CO2+O2),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经通风管道排出。
本实施例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在应用于汽车尾气时,可去除引发模块11。
本实施例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适用于厨房、燃气管网、车间、锅炉房、汽车低温尾气、地下车库及矿井等应用场景中一氧化碳的治理,能有效地将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或去除一氧化碳,可避免爆炸危险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包括:
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
使臭氧及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显示为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含有一氧化碳的气体分别引入。
S22,对引入的气体进行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并根据所引入的额定进风量和一氧化碳浓度,计算一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氧化碳=引入的额定进风量*一氧化碳浓度。
S23,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是包括:
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臭氧的产生量的预定比例为1:1,即根据化学反应式CO+O3—CO2+O2可得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臭氧的产生量1:1参与反应;及
臭氧的产生量与氧气的进气量的预定比例为1:1.5,即根据在放电或紫外光条件下3O2—2O3
具体地,所述S23包括:
根据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1CO)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氧气的进气量(1.5O2),以产生定量的臭氧(1O3)。
S24,显示产生的臭氧的产生量。
S25,使进入的臭氧及引入的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具体地,臭氧与一氧化碳不断改变气流的方向,使两种气体在其内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化学反应式CO+O3—CO2+O2),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厨房、燃气管网、车间、锅炉房、汽车低温尾气、地下车库及矿井等应用场景中一氧化碳的治理,能有效地将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或去除一氧化碳,可避免爆炸危险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态控制模块,用于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
混合反应模块,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使进入其内的臭氧及引入的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还包括:
一氧化碳检测模块,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通过通风管道引入的气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包括:
动态控制器、与所述动态控制器连接的流量阀、与所述流量阀连接的臭氧发生器;
其中,所述动态控制器根据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调节所述流量阀,控制氧气的进气量,以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以产生定量的臭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还包括:
流量显示模块,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用于显示臭氧的产生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还包括:
引风模块,与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连接,用于将含有一氧化碳的气体分别引入所述一氧化碳检测模块和所述混合反应模块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模块采用SV型气气混合器。
7.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及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
使臭氧及一氧化碳充分接触混合并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的步骤之前,所述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引入的气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臭氧的产生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控制氧气的进气量,从而控制所述臭氧的产生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混合反应比例是包括:
一氧化碳的引入量与臭氧的产生量的预定比例为1:1;及
臭氧的产生量与氧气的进气量的预定比例为1:1.5。
CN201910134058.8A 2019-02-22 2019-02-22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603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4058.8A CN111603912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4058.8A CN111603912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3912A true CN111603912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195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4058.8A Pending CN111603912A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39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7922A (zh) * 2021-10-11 2022-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其燃气热水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904A (zh) * 2007-04-20 2007-10-17 赵刚 一种防治煤矿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有效方法
CN201643960U (zh) * 2010-04-26 2010-11-24 刘佃成 有害气体分解装置
DE202013102389U1 (de) * 2013-06-04 2013-07-15 Tu-Cheng PEN Aktive Kohlenmonoxid-Neutralisationsanlage
CN106951003A (zh) * 2017-02-28 2017-07-14 浙江大学 一种可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油烟机控制系统
CN207478277U (zh) * 2017-11-15 2018-06-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4904A (zh) * 2007-04-20 2007-10-17 赵刚 一种防治煤矿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有效方法
CN201643960U (zh) * 2010-04-26 2010-11-24 刘佃成 有害气体分解装置
DE202013102389U1 (de) * 2013-06-04 2013-07-15 Tu-Cheng PEN Aktive Kohlenmonoxid-Neutralisationsanlage
CN106951003A (zh) * 2017-02-28 2017-07-14 浙江大学 一种可检测一氧化碳浓度的油烟机控制系统
CN207478277U (zh) * 2017-11-15 2018-06-1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7922A (zh) * 2021-10-11 2022-02-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及其燃气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50115A1 (en) Method and abatement device to destroy low-concentration coalmine methane
CN101160680A (zh) 配置设施、停车场设施、处理设施及换气装置
JPH0688631A (ja) 人間環境室内空気の浄化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空調設備
CN207006122U (zh) 低氮燃气燃烧器
CN111603912A (zh) 一氧化碳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662028B (zh) 用于检测脱硝系统催化剂对单质汞氧化能力的装置和方法
JP4624215B2 (ja) 水素製造・貯蔵装置の防災設備
CN204395779U (zh) 一种带升温烟气混合器的scr烟气脱硝装置
US9797287B2 (en) Ruthenium based catalysts for NOx reduction
CN209764642U (zh) 一种脱硫催化剂评价装置
CN208398098U (zh) 烟气催化再循环装置
CN108518698A (zh) 烟气催化再循环装置
CN111085106A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反应器及其在线监测装置
CN202757917U (zh) 用于检测脱硝系统催化剂对单质汞氧化能力的装置
JP2020512180A (ja) ガスデストラク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50109037A (ko) 오염물질 연동방식을 이용한 처리농도 조절형 흡착탑
Kormilitsyn et al. Studying the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from boiler flue gases in firing natural gas
JP3744172B2 (ja) 臭化メチルガス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207493496U (zh) 催化臭氧同时氧化烟气中NO和Hg的实验测试系统
RU5188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пожара в замкнут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RU2636381C1 (ru) Способ нормализации параметров газовоздушной среды герметичных помещений обитаемых объектов после пожара и пожаротуш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5105936B (zh) 一种冶金烟气中CO、VOCs、NOx和卤化氢协同净化方法及装置
CN217978839U (zh) 一种绝缘涂料生产过程中voc气体治理装置
CN109114761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5428B (zh) 一种工业锅炉烟气的净化方法、装置以及氧化剂载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