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4403U -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4403U
CN207474403U CN201721431494.4U CN201721431494U CN207474403U CN 207474403 U CN207474403 U CN 207474403U CN 201721431494 U CN201721431494 U CN 201721431494U CN 207474403 U CN207474403 U CN 207474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ntact
grid pieces
extinguishing grid
extingu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314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寅
南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Glory (tianji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314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4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4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4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触头灭弧系统包括: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具有能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主触头和弧触头;灭弧系统,具有位于触头系统上方的灭弧室,灭弧室内具有绝缘通道、以及位于绝缘通道上方且与绝缘通道连通的多阶窄缝,多阶窄缝的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弧触头位于绝缘通道内,主触头位于灭弧系统外部;低压断路器包括上述的触头灭弧系统。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断路器在AC1000V以上的高电压下的分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背景技术
万能式断路器(简称ACB)是低压配电设备中常用的断路器,是目前低压电器领域内最具智能性的保护电器。
随着低压电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许多行业使用大量、大型、大功率设备,因此电力工程对电源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地,对应用于电路保护系统中的万能式断路器的电压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许多行业(例如煤矿、舰船)已经将低压动力AC660V的供电系统改造为AC1000V及以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AC660V等级的开关、变压器等产品的投入,而且还可以减少电缆数量、简化供电线路;令整个供电系统更加节能、安全。
目前的万能式断路器已经能满足应用于AC1000V工作电压的需求,但是在AC1000V及以上的工作电压下,存在分断能力低的问题。
采用双断点触头系统是提高分断能力的常用技术,但若将该技术应用在万能式断路器上,必然使断路器的结构更为复杂,特别是在产品闭合、断开时,触头的同步性较难控制,如果采用双断点结构,还会大幅度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且性能参数难以控制,所以目前市场上还未发现双触点结构万能式断路器,采用双断点结构并非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的优选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以提高断路器在AC1000V以上的高电压下的分断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头灭弧系统,其包括: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主触头和弧触头;灭弧系统,具有位于所述触头系统上方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内具有绝缘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绝缘通道上方且与所述绝缘通道连通的多阶窄缝,所述多阶窄缝的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所述弧触头位于所述绝缘通道内,所述主触头位于所述灭弧系统外部。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所述灭弧系统包括:多个灭弧栅片,依次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灭弧室内,每个所述灭弧栅片呈片状,且包括一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本体底部且相间隔的两个延伸部,每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底部凹设有一个位于其两延伸部之间的所述多阶窄缝,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上的多个多阶窄缝依次并排且连通;两块绝缘隔板,分别贯穿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两所述绝缘隔板位于多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下方,且相面对的分别连接在各所述灭弧栅片的两延伸部内侧,两所述绝缘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绝缘通道。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所述灭弧系统还包括:隔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相间隔的侧板、以及连接在两所述侧板顶部之间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具有开口,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位于所述隔弧壁内部,且每个所述灭弧栅片连接在两所述侧板之间;灭焰片,覆设于所述开口;灭弧罩,密封罩设在所述隔弧壁顶部。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所述绝缘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多阶窄缝的最大宽度。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所述动触头包括多个长导电片体和多个短导电片体,所述长导电片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短导电片体的长度,每个所述长导体片体具有第一接触点和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下方的第二接触点,每个所述短导电片体具有第三接触点,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和多个所述短导电片体并排设置且依次连接,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的第一接触点并排形成所述弧触头的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的第二接触点和多个所述短导电片体的第三接触点并排形成所述主触头的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第二接触面。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多个所述短导电片体对称分布在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相邻的所述长导电片体之间设有耐高温绝缘材料层。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各所述长导电片体的朝向所述多阶窄缝的顶面上凹设有凹槽。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所述静触头包括上导电凸台、以及位于所述上导电凸台下方的下导电凸台,所述上导电凸台能与所述弧触头的第一接触面接触导电,所述下导电凸台能与所述主触头的第二接触面接触导电,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所述弧触头与所述上导电凸台的整个分断路径位于所述绝缘通道内。
如上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中,所述静触头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导电凸台上方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具有面向所述弧触头并能将所述弧触头与所述上导电凸台分断产生的电弧引入所述绝缘通道内的导引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压断路器,其包括上述的触头灭弧系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灭弧系统,其具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内具有绝缘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绝缘通道上方且与所述绝缘通道连通的多阶窄缝,所述多阶窄缝的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
如上所述的灭弧系统,其中,所述灭弧系统包括:多个灭弧栅片,依次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灭弧室内,每个所述灭弧栅片呈片状,且包括一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本体下方且相间隔的两个延伸部,每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底部凹设有一个位于其两延伸部之间的所述多阶窄缝,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上的多个多阶窄缝依次并排且连通;两块绝缘隔板,分别贯穿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两所述绝缘隔板位于多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下方,且相面对的分别连接在各所述灭弧栅片的两延伸部内侧,两所述绝缘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绝缘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通过设置绝缘通道、以及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的多阶窄缝,使得断路器分闸过程中,弧触头与静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位于绝缘通道内部,有助于电弧的聚集,并能使电弧更直接、更快速地被吸入到多阶窄缝内,使电弧通过多阶窄缝再次快速聚集,电弧截面积大幅减小,电弧电阻快速增大,电弧电压快速增大,从而使电弧更快速的熄灭,有效提高断路器在AC1000V以上的高电压下的分断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和低压断路器,其动触头的长导电片体既作为主触头导电,又作为弧触头导电,加长的长导电片体将弧触头开距明显增大,当长导电片体和短导电片体做同心旋转运动时,第一接触面的旋转半径比第二接触面的旋转半径大,能有效提高弧触头的分断速度,使弧触头可以更快的达到安全灭弧距离,有利于电弧熄灭;
3、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和低压断路器,其静触头设有导引件,导引件的导引面能引导电弧进入灭弧系统,有助于电弧快速聚集;
4、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和灭弧系统,既能用于万能式断路器,也能用于其它类型的低压断路器,如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触头系统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触头系统在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动触头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静触头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灭弧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低压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基座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底板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机构与触头灭弧系统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静触头安装至底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触头系统
11动触头
111主触头 1111第二接触面
112弧触头 1121第一接触面
113长导电片体 1131第一接触点 1132第二接触点
1133凹槽
114短导电片体 1141第三接触点 115母线
12静触头 121上导电凸台 122下导电凸台
123导引件 1231导引面
13触头支架 14回转支撑轴 15连杆
2灭弧系统
21绝缘通道 22多阶窄缝 23灭弧栅片
231本体 232延伸部 233卡槽
24绝缘隔板 241凸起
25隔弧壁 251侧板 252顶板
26灭弧罩
3基座 31延伸部 32凹槽
4底板 41延伸部 42凸台
5操作机构 51机构悬臂 52销钉
6绝缘垫板
L1多阶窄缝的宽度 L2绝缘通道的宽度
S1弧触头开距 S2主触头开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形容词性或副词性修饰语“水平”和“竖直”、“上”和“下”等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头灭弧系统,其包括触头系统1和灭弧系统2;其中:
触头系统1包括相对设置的动触头11和静触头12,动触头11具有能与静触头12接触(如图3所示)或断开(如图4所示)的主触头111和弧触头112,主触头111作为正常通电使用,弧触头112用于承担电路分断时的强电弧,起到保护主触头111的作用,例如主触头111位于弧触头112下方;
灭弧系统2位于触头系统1上方,用于限制电弧并加速电弧熄灭,灭弧系统2具有位于触头系统1上方(例如正上方)的灭弧室,灭弧室内具有绝缘通道21、以及位于绝缘通道21上方且与绝缘通道21连通的多阶窄缝22,多阶窄缝的宽度L1由下至上逐阶减小(或者说逐级减小),或者说,每个多阶窄缝的宽度L1自绝缘通道21向上逐阶减小,具体来说,每个多阶窄缝2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并连通的第一阶窄缝、第二阶窄缝…第n阶窄缝(n为整数),第一阶窄缝的宽度、第二阶窄缝的宽度…第n阶窄缝的宽度依次递减,从而使每个多阶窄缝22大致呈倒V形(或阶梯形)的开口状,其中每一阶窄缝(比如第n阶窄缝)的宽度可以是不变的(即宽度为一定值),也可以是变化的,例如每一阶窄缝的宽度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宽度渐缩),每一阶窄缝的宽度变化可以是均匀变化(由下至上均匀减小),也可以是非均匀变化(由下至上非均匀减小),较佳地,绝缘通道的宽度L2大于多阶窄缝22的最大宽度,或者说,绝缘通道的宽度L2大于最底部的第一阶窄缝的宽度;
弧触头112位于绝缘通道21内,较佳地,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弧触头112与静触头12的整个分断路径均位于绝缘通道21内,也就是,弧触头112的整个运动路径被包裹在绝缘通道21内,以为电弧的聚集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主触头111位于灭弧系统2外部,亦即位于绝缘通道21外部,以免受到电弧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通道21、以及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的多阶窄缝22,并将弧触头112设置在绝缘通道21内,使得断路器分闸过程中,弧触头112与静触头12分断产生的电弧位于绝缘通道21内部,有助于电弧的聚集,并能使电弧更直接、更快速地被吸入到多阶窄缝22内,使电弧通过多阶窄缝22再次快速聚集,电弧截面积大幅减小,电弧电阻快速增大,电弧电压快速增大(电弧电压超过电源电压时,即达到灭弧的基本条件),从而使电弧更快速的熄灭,有效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不仅在常规电压下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在AC1000V及以上的高工作电压下,分断能力同样可以高达50kA;
另外,由于弧触头112的燃弧、灭弧全部在灭弧系统2内完成,大大降低了短路电流对主触头111的损伤。
再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灭弧系统2包括多个灭弧栅片23和两块绝缘隔板24;
多个灭弧栅片23依次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灭弧室内,多个灭弧栅片23较佳为等间隔设置,每个灭弧栅片23呈片状,且包括一本体231、以及连接在本体231底部且相间隔的两个延伸部232,即每个灭弧栅片23大体呈倒U形结构,每个灭弧栅片23的本体231底部凹设有一个位于其两延伸部232之间的多阶窄缝22,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灭弧系统2具有多个多阶窄缝22,多个多阶窄缝22沿多个灭弧栅片23排列的方向依次并排间隔设置且在空间上依次连通(贯通),每个多阶窄缝22呈倒V形(或阶梯形)的凹槽状,多阶窄缝22例如位于本体231底部的中间位置;
两块绝缘隔板24分别贯穿多个灭弧栅片23,或者说每块绝缘隔板24横跨多个灭弧栅片23,两绝缘隔板24位于多个灭弧栅片23的本体231下方,且相面对并相间隔的分别连接在各灭弧栅片23的两延伸部232内侧,两绝缘隔板24之间形成绝缘通道21,其中每块绝缘隔板2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拼接而成的分体式结构,例如,每个灭弧栅片23的两延伸部232内侧分别凹设有卡槽233,两块绝缘隔板24的外侧面分别设有长条形的凸起241,以分别通过各自的凸起241与两延伸部232上的卡槽233对应卡接,卡槽233和凸起241例如均呈T形。
具体是,定义灭弧栅片23的厚度方向为第一方向,灭弧栅片23的高度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例如为竖直方向,灭弧栅片23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多个灭弧栅片23沿第一方向依次并排且间隔设置;多个多阶窄缝22沿第一方向依次并排且间隔设置,每个多阶窄缝22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本体231的高度,每个多阶窄缝22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本体231的宽度,每个多阶窄缝22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沿第二方向由下至上逐阶减小;每块绝缘隔板2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等于多个灭弧栅片23的厚度与各相邻灭弧栅片23之间间距的总和,每块绝缘隔板24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等于灭弧栅片23的延伸部232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绝缘通道2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绝缘隔板24的长度,绝缘通道21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等于绝缘隔板24的高度,绝缘通道21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等于两块绝缘隔板24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多个灭弧栅片23上的多个多阶窄缝22依次对准(在多个灭弧栅片23的排列方向上正对或重叠),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多个灭弧栅片23上的多阶窄缝22也可呈交错排列。
进一步,绝缘隔板24由燃烧可产生惰性气体的绝缘材料制成,便于电弧熄灭,并将伸入绝缘通道21内的弧触头112与灭弧栅片23绝缘隔离,绝缘隔板24的材质例如为尼龙66(PA66)。
如图1、图8所示,进一步,灭弧系统2还包括隔弧壁25、灭焰片(图未示出)和灭弧罩26,隔弧壁25内形成灭弧室,隔弧壁2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相间隔的侧板251、以及连接在两侧板251的顶部之间的顶板252,例如侧板251竖直放置且顶板252水平放置,顶板252的中部具有开口(图未示出),多个灭弧栅片23位于隔弧壁25内部,且每个灭弧栅片23连接在两侧板251之间,例如隔弧壁25内设有多个依次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插槽(图未示出),多个灭弧栅片23分别对应插接在多个插槽内;
灭焰片覆设于顶板252中部的开口处,用于熄灭随气流喷出的电弧,或者说灭焰片用于纵向灭弧(电弧的熄灭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
灭弧罩26密封罩设在隔弧壁25顶部,例如灭弧罩26与隔弧壁25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灭弧罩26将隔弧壁25内的灭弧室封闭。
其中,隔弧壁25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DMC-2(团状模塑料)、DMC-3(团状模塑料)、BMC-1(块状模塑料)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弧壁25,能将动触头11的弧触头112与静触头12的闭合和分断部位完全套死,弧触头112的燃弧和灭弧全部在隔弧壁25的灭弧室内完成,大大降低了短路电流对主触头111的损伤。
如图1、图5、图6所示,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动触头11包括多个(即多片)长导电片体113(或称为第一导电片体)和多个(即多片)短导电片体114(或称为第二导电片体),长导电片体113的长度大于短导电片体114的长度,即长导电片体113为加长的导电片体,每个长导体片体具有第一接触点1131和位于第一接触点1131下方的第二接触点1132,第一接触点1131和第二接触点1132均位于长导电片体113的朝向静触头12的一侧,每个短导电片体114具有第三接触点1141,第三接触点1141位于短导电片体114的朝向静触头12的一侧,多个长导电片体113和多个短导电片体114并排设置且依次连接,对于多个长导电片体113和多个短导电片体114的排列次序,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多个长导电片体113的第一接触点1131并排形成弧触头112的能与静触头12接触的第一接触面1121(或称为燃弧面),多个长导电片体113的第二接触点1132和多个短导电片体114的第三接触点1141并排形成主触头111的能与静触头12接触的第二接触面1111,第一接触面1121位于第二接触面1111上方,第一接触面1121的宽度小于第二接触面1111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片长导电片体113设置为并联分流的形式,能降低单片长导电片体113的引弧负担,通过设置加长的长导电片体113,将弧触头112与主触头111之间的距离拉长,能将弧触头开距S1明显增大,当长导电片体113和短导电片体114(或者说弧触头112和主触头111)做同心旋转运动时,第一接触面1121的旋转半径比第二接触面1111的旋转半径大,这样能有效提高弧触头112的分断速度,使弧触头112可以更快达到安全灭弧距离,有利于电弧熄灭;
另外,通过设置短导电片体114,与全部采用长导电片体113相比,不会增加断路器体积,且能降低成本。例如,长导电片体113的数量占动触头11的所有导电片体总数量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如图5所示,进一步,多个长导电片体113并排设置且依次连接,多个短导电片体114对称分布在多个长导电片体113的两侧,也就是说,多个长导电片体113位于中间,多个短导电片体114位于两侧,这样能使电弧更容易聚集,使弧触头112产生的电弧相对更集中。
进一步,相邻的长导电片体113之间设有耐高温绝缘材料层,通过设置耐高温绝缘材料层,能避免长导电片体113燃烧后粘连而影响单片长导电片体113的导电效果。其中,耐高温绝缘材料层的材质例如为诺米克斯纸、DMC-1(团状模塑料)或BMC-1(块状模塑料)。
进一步,长导体片体的第一接触点1131上焊接有银点,以增加弧触头112的导电性能和抗电弧腐蚀强度,使动触头11的抗燃烧性能和引弧能力明显提升,延长动触头11的电寿命。
如图5、图6所示,进一步,各长导电片体113的朝向多阶窄缝22的顶面上凹设有凹槽1133,通过设置凹槽1133,能增加电弧的跳动,便于拉长电弧,增加电弧内阻,将电弧带入灭弧系统2。
如图5所示,进一步,触头系统1还包括触头支架13,多个长导电片体113和多个短导电片体114通过一回转支撑轴14能同步转动地连接在触头支架13上,并能通过转动与静触头12接触或分离,主触头111位于弧触头112与回转支撑轴14之间,或者说回转支撑轴14位于主触头111下方,因此,当主触头111和弧触头112绕回转支撑轴14做同心旋转运动时,弧触头112的旋转半径比主触头111的旋转半径大。
如图7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静触头12包括上导电凸台121及位于上导电凸台121下方的下导电凸台122,上导电凸台121能与弧触头112的第一接触面1121接触导电,下导电凸台122能与主触头111的第二接触面1111接触导电,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弧触头112与上导电凸台121的整个分断路径位于绝缘通道21内。
其中,上导电凸台121(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下导电凸台122(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以与第一接触面1121的宽度和第二接触面1111的宽度匹配,较佳地,上导电凸台121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接触面1121的宽度,下导电凸台122的宽度不小于第二接触面1111的宽度,以使第一接触面1121与上导电凸台121充分接触,第二接触面1111与下导电凸台122充分接触。
另外,上导电凸台121和下导电凸台122上均可以焊接银点,以增加静触头12的导电性能和抗电弧腐蚀强度,使静触头12的抗燃烧性能和引弧能力明显提升,延长静触头12的电寿命。
再如图7所示,进一步,静触头12还包括位于上导电凸台121上方的导引件123,导引件123具有面向弧触头112并能将弧触头112与上导电凸台121分断产生的电弧引入绝缘通道21内的导引面1231。通过设置导引件123,有助于引导电弧进入灭弧系统2,与现有技术相比,去除了传统的引弧片结构,直接利用静触头12的导引件123作为引弧结构。
更进一步,导引件123为导引凸台(斜坡结构)或带斜度的钣金件,导引面1231为斜面,导引件123的斜面由下(靠近上导电凸台121的一端)至上(远离上导电凸台121的一端)朝远离弧触头112的方向倾斜,或者说导引凸台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当采用钣金件时,钣金件例如镶嵌在上导电凸台121的顶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灭弧系统,在断路器分闸的过程中,动触头11的长导电片体113和短导电片体114形成的第二接触面1111(或者说主触头111)先与静触头12的下导电凸台122分开,之后动触头11的长导电片体113形成的第一接触面1121(或者说弧触头112)再与静触头12的上导电凸台121分开,动触头11的第一接触面1121与静触头12的上导电凸台121的分开过程在灭弧室内部进行,且第一接触面1121分开时拉起的电弧在灭弧室底部的绝缘通道21内聚集完成,电弧在动触头11与静触头12之间被拉长、拉细,聚集的电弧直接被吸入上方的多阶窄缝22内,电弧通过多阶窄缝22再次聚集,并被多个灭弧栅片23分隔为多段串联的短弧,电弧截面积大幅减小,电弧电阻快速增大,电弧电压超过电源电压,达到灭弧的基本条件。
在断路器分合闸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弧触头和主触头的动作次序与现有技术相同,均为:在断路器合闸动作过程中,弧触头先与静触头接触,然后主触头再与静触头接触,同时弧触头与静触头分开(合闸静止状态下,主触头接触,弧触头处于断开状态);在断路器分闸动作过程中,在主触头与静触头分开的瞬间,弧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最后弧触头与静触头分开(即主触头先于弧触头分开)。上述动作次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现有技术,容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压断路器,其包括上述的触头灭弧系统。
如图9、图10、图11所示,进一步,低压断路器还包括基座3和底板4,动触头11例如通过螺钉连接在基座3上,静触头12例如通过螺钉连接在底板4上,并随底板4固定在基座3上,基座3和底板4例如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在一起,构成低压断路器的绝缘外壳,基座3内部设有延伸部31,底板4内部也对应设有延伸部41,基座3的延伸部31与底板4的延伸部41连接在一起后,将绝缘外壳的内部分隔成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绝缘腔室,这些独立的绝缘腔室之间是密封和电气隔离的,绝缘腔室内用于安装动触头11、静触头12和灭弧室,灭弧罩26将灭弧室完全封死在基座3和底板4配合形成的绝缘腔室内;在基座3和底板4的配合部位上,分别设有凹槽32和凸台42,对应的凹槽32和凸台42相互配合,使绝缘外壳与外部空间之间、以及与绝缘外壳内部腔室之间形成迷宫型结构,以保证绝缘外壳的内部与外部导电件的电气安全隔离。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动触头11上的连杆15通过基座3上的孔与机构悬臂51相配合,并用销钉52连接,机构悬臂51属于操作机构5的一部分,连杆15通过销钉52将动触头11与机构悬臂51铰接在一起,实现动触头11与操作机构5的连接,这样操作机构5分合闸动作时,就可以带动动触头11做旋转运动。
如图13所示,进一步,底板4内还固定(例如通过螺钉紧固)有可燃烧产生惰性气体的绝缘垫板6,绝缘垫板6位于静触头12上方,便于电弧熄灭,绝缘垫板6的材质例如为尼龙66(PA66)。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灭弧系统,其具有灭弧室,灭弧室内具有绝缘通道21、以及位于绝缘通道21上方且与绝缘通道21连通的多阶窄缝22,多阶窄缝22的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灭弧系统,通过设置绝缘通道21,能使弧触头112与静触头12分断产生的电弧聚集于绝缘通道21内,通过设置多阶窄缝22,能使电弧更直接、更快速地被吸入到多阶窄缝22内,电弧通过多阶窄缝22再次聚集,电弧截面积大幅减小,电弧电阻快速增大,电弧电压快速增大(电弧电压超过电源电压时,即达到灭弧的基本条件),从而使电弧更快速的熄灭,能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再如图8所示,进一步,灭弧系统包括多个灭弧栅片23和两块绝缘隔板24;多个灭弧栅片23依次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灭弧室内,每个灭弧栅片23呈片状,且包括一本体231、以及连接在本体231底部且相间隔的两个延伸部232,即每个灭弧栅片23大体呈倒U形结构,每个灭弧栅片23的本体231底部凹设有一个位于其两延伸部232之间的多阶窄缝22,多阶窄缝22呈倒V形(或阶梯形)的凹槽状,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灭弧系统具有多个多阶窄缝22,多个多阶窄缝22沿多个灭弧栅片23排列的方向依次并排间隔设置且在空间上依次连通(贯通);
两块绝缘隔板24分别贯穿多个灭弧栅片23,或者说每块绝缘隔板24横跨多个灭弧栅片23,两绝缘隔板24位于多个灭弧栅片23的本体231下方,且相面对并相间隔的分别连接在各灭弧栅片23的两延伸部232内侧,两绝缘隔板24之间形成绝缘通道21,其中每块绝缘隔板2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拼接而成的分体式结构,例如,每个灭弧栅片23的两延伸部232内侧分别凹设有卡槽233,两块绝缘隔板24的外侧面分别设有长条形的凸起241,以分别通过各自的凸起241与两延伸部232的卡槽233对应卡接,卡槽233和凸起241例如均呈T形。
本实用新型的灭弧系统的其它结构,包括隔弧壁25、灭焰片、灭弧罩26等的结构和位置关系,均可参见上述触头灭弧系统中的灭弧系统2进行设置,容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3)

1.一种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灭弧系统包括:
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主触头和弧触头;
灭弧系统,具有位于所述触头系统上方的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内具有绝缘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绝缘通道上方且与所述绝缘通道连通的多阶窄缝,所述多阶窄缝的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所述弧触头位于所述绝缘通道内,所述主触头位于所述灭弧系统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包括:
多个灭弧栅片,依次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灭弧室内,每个所述灭弧栅片呈片状,且包括一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本体底部且相间隔的两个延伸部,每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底部凹设有一个位于其两延伸部之间的所述多阶窄缝,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上的多个多阶窄缝依次并排且连通;
两块绝缘隔板,分别贯穿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两所述绝缘隔板位于多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下方,且相面对的分别连接在各所述灭弧栅片的两延伸部内侧,两所述绝缘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绝缘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还包括:
隔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相间隔的侧板、以及连接在两所述侧板顶部之间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具有开口,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位于所述隔弧壁内部,且每个所述灭弧栅片连接在两所述侧板之间;
灭焰片,覆设于所述开口;
灭弧罩,密封罩设在所述隔弧壁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多阶窄缝的最大宽度。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多个长导电片体和多个短导电片体,所述长导电片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短导电片体的长度,每个所述长导体片体具有第一接触点和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下方的第二接触点,每个所述短导电片体具有第三接触点,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和多个所述短导电片体并排设置且依次连接,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的第一接触点并排形成所述弧触头的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的第二接触点和多个所述短导电片体的第三接触点并排形成所述主触头的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第二接触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短导电片体对称分布在多个所述长导电片体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长导电片体之间设有耐高温绝缘材料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长导电片体的朝向所述多阶窄缝的顶面上凹设有凹槽。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包括上导电凸台、以及位于所述上导电凸台下方的下导电凸台,所述上导电凸台能与所述弧触头的第一接触面接触导电,所述下导电凸台能与所述主触头的第二接触面接触导电,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所述弧触头与所述上导电凸台的整个分断路径位于所述绝缘通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还包括位于所述上导电凸台上方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具有面向所述弧触头并能将所述弧触头与所述上导电凸台分断产生的电弧引入所述绝缘通道内的导引面。
11.一种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断路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
12.一种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具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内具有绝缘通道、以及位于所述绝缘通道上方且与所述绝缘通道连通的多阶窄缝,所述多阶窄缝的宽度由下至上逐阶减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包括:
多个灭弧栅片,依次并排间隔设置在所述灭弧室内,每个所述灭弧栅片呈片状,且包括一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本体下方且相间隔的两个延伸部,每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底部凹设有一个位于其两延伸部之间的所述多阶窄缝,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上的多个多阶窄缝依次并排且连通;
两块绝缘隔板,分别贯穿多个所述灭弧栅片,两所述绝缘隔板位于多个所述灭弧栅片的本体下方,且相面对的分别连接在各所述灭弧栅片的两延伸部内侧,两所述绝缘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绝缘通道。
CN201721431494.4U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Active CN207474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1494.4U CN207474403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1494.4U CN207474403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4403U true CN207474403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5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31494.4U Active CN207474403U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4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0891A (zh) * 2017-10-31 2018-02-09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0891A (zh) * 2017-10-31 2018-02-09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0891A (zh)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CN105097374B (zh) 一种利于电弧快速移动和拉长的断路器
CN206363921U (zh) 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CN206401213U (zh) 断路器触头引弧装置
CN207474403U (zh)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低压断路器及灭弧系统
CN208873691U (zh) 一种触头结构
CN204857636U (zh) 一种快速灭弧的灭弧室及应用该灭弧室的小型化断路器
CN105374648A (zh) 低压断路器消游离灭弧装置
CN103426670A (zh) 一种断路器触头灭弧系统
CN212517099U (zh) 断路器的灭弧室
CN208385265U (zh) 灭弧室
CN206363976U (zh) 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CN216084776U (zh)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CN115799014A (zh) 多室灭弧装置和断路器
CN206312854U (zh) 断路器的触头装置
CN204792659U (zh) 微型断路器n相引弧灭弧装置
CN205159255U (zh) 无飞弧塑壳式断路器消游离灭弧装置
CN108447714A (zh) 灭弧室
CN208848784U (zh) 一种断路器灭弧装置
CN220829908U (zh) 一种高性能电器开关灭弧室
CN210296265U (zh) 新型固定式断路器
CN102403161A (zh) 一种具有开断母线转移电流能力的三工位开关
CN202678160U (zh) 矿用千伏级双刀单断点空气式隔离换向开关
CN201829384U (zh) 用于开关电器中的灭弧装置
CN105244208A (zh) 一种多断口高压直流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