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4463U - 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4463U
CN207454463U CN201720694038.2U CN201720694038U CN207454463U CN 207454463 U CN207454463 U CN 207454463U CN 201720694038 U CN201720694038 U CN 201720694038U CN 207454463 U CN207454463 U CN 207454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fixed plate
pressing device
combining
lamin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40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声
郝秀龙
王洪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g Chong Hong C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g Chong Hong C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g Chong Hong C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g Chong Hong C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40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4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4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4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台,用于放置待压合产品;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具有压合头,压合头和压合台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压合位于压合台上的待压合产品。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使膜式按键与支架粘合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及电脑等电子产品生产行业中,不同的膜式按键与相应的按键支架在初步粘合后,需使用相应的专用工装以不同的压力进行按压,提升膜式按键与支架的粘合效果,保证膜式按键与支架最终粘合的平整度与均匀性。
现有生产过程中,通常膜式按键与支架初步粘合后,由人工使用相应特制重量的工装,依靠工装制式重量实现膜式按键与支架初步粘合,初步粘合后再次按压以保证粘合的平整度与粘合均匀性。或者由操作人员手持压合工装依靠经验施不同的力按压完成该项工作。
然而,以上方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产品成型品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随着工艺质量的提升、产量的加大以及产品种类的多样性,更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使膜式按键与支架粘合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台,用于放置待压合产品;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具有压合头,压合头和压合台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压合位于压合台上的待压合产品。
进一步地,压合装置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具有固定板,压合机构设置在固定板上,压合台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压合头相对固定板可移动地设置,以压合位于压合台上的待压合产品。
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设置有直线轴承,压合机构的至少部分穿设在直线轴承内,以使压合机构通过直线轴承沿垂直于固定板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压合头驱动连接,以驱动压合头移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为气压缸,气压缸的活塞杆与压合头驱动连接,以驱动压合头移动。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设置在活塞杆上,压合头安装在安装板上,以使活塞杆通过安装板驱动压合头移动。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沿垂直于固定板的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固定板上,支撑架与安装板连接,以使压合机构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支撑架为多个,多个支撑架环绕驱动机构设置。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还包括:止挡板,止挡板与支撑架连接并位于固定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还包括:调节旋钮,调节旋钮设置在止挡板上,调节旋钮具有止挡杆,止挡杆的第一端穿过止挡板以用于与固定板限位接触。
进一步地,止挡杆沿垂直于止挡板的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止挡板上,以调节止挡杆的第一端穿过止挡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止挡杆的第二端具有操作柄,操作柄位于止挡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调节旋钮具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一止挡部设置在止挡板上,第二止挡部设置在止挡杆上,第二止挡部在止挡杆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止挡部,以通过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的距离限定调节旋钮的调节行程。
进一步地,止挡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止挡杆上,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止挡部连接,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止挡部连接。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还包括:导向轴,导向轴沿垂直于安装板的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安装板上,压合头设置在导向轴上。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还包括:滑套,滑套安装在安装板上,导向轴可滑动地穿设在滑套内,以使导向轴通过滑套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套设在导向轴上,第二弹性件位于安装板和压合头之间。
进一步地,压合装置还包括:底座,压合台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以使压合台具有用于放置待压合产品的产品放置位置和用于使压合头与压合台相对设置以压合待压合产品的产品压合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通过压合台和压合机构实现了对待压合产品的压合,其中,压合机构具有压合头,压合头和压合台相对可移动地设置。在具体压合过程中,将待压合的产品放置在压合台上,通过调节压合头和压合台的相对位置,使压合头与压合台上的待压合产品相对设置,使压合头靠近待压合产品直至压合头将待压合产品压紧,其中,待压合产品为膜式按键和按键支架。
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压合,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能够保证更好的控制压合力,在保证粘合的平整度与粘合的均匀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使膜式按键与支架粘合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压合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压合装置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压合机构的局部结构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中的压合装置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架;11、固定板;20、压合机构;21、压合头;22、支撑架;23、止挡板;24、调节旋钮;241、止挡杆;242、第一止挡部;243、第一弹性件;244、第二止挡部;25、导向轴;26、滑套;27、第二弹性件;28、安装板;30、直线轴承;40、驱动机构;41、活塞杆;50、操作柄;60、底座;61、导轨;70、压合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6,压合装置包括:压合台70,用于放置待压合产品;压合机构20,压合机构20具有压合头21,压合头21和压合台70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压合位于压合台70上的待压合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通过压合台70和压合机构20实现了对待压合产品的压合,其中,压合机构20具有压合头21,压合头21和压合台70相对可移动地设置。在具体压合过程中,将待压合的产品放置在压合台70上,通过调节压合头21和压合台70的相对位置,使压合头21与压合台70上的待压合产品相对设置,使压合头21靠近待压合产品直至压合头21将待压合产品压紧,其中,待压合产品为膜式按键和按键支架。
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压合,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能够保证更好的控制压合力,在保证粘合的平整度与粘合的均匀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使膜式按键与支架粘合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能够使压合头21和压合台70相对可移动地设置,如图1所示,压合装置还包括:安装架10,安装架10具有固定板11,压合机构20设置在固定板11上,压合台70位于固定板11的下方,压合头21相对固定板11可移动地设置,以压合位于压合台70上的待压合产品。
为了能够使使压合机构20沿垂直于固定板11上的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固定板11上设置有直线轴承30,压合机构20的至少部分穿设在直线轴承30内,以使压合机构20通过直线轴承30沿垂直于固定板11的方向移动。通过在固定板11上设置有直线轴承30,其中,压合机构20的至少部分穿设在直线轴承30内,从而能够使压合机构20通过直线轴承30沿垂直于固定板11上的方向移动。
为了能够使压合头21可移动地设置,固定板1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0,驱动机构40与压合头21驱动连接,以驱动压合头21移动。通过在固定板1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0,通过将驱动机构40与压合头21驱动连接,从而可以同驱动机构40驱动压合头21移动。
优选地,驱动机构40为气压缸,气压缸的活塞杆41与压合头21驱动连接,以驱动压合头21移动。
为了能够通过气压缸的活塞杆41驱动压合头21移动,如图4所示,压合机构20包括:安装板28,安装板28设置在活塞杆41上,压合头21安装在安装板28上,以使活塞杆41通过安装板28驱动压合头2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压合机构20上设置有安装板28,其中,安装板28设置在活塞杆41上,压合头21安装在安装板28上,从而能够使活塞杆41通过安装板28驱动压合头21移动。
为了能够将压合机构20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板11上,压合机构20还包括:支撑架22,支撑架22沿垂直于固定板11的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固定板11上,支撑架22与安装板28连接,以使压合机构20通过支撑架22安装在固定板11上。通过在压合机构20上设置有支撑架22,其中,支撑架22沿垂直于固定板11的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固定板11上,支撑架22与安装板28连接,从而可以使压合机构20通过支撑架22可移动地安装在固定板11上。
优选地,支撑架22为多个,多个支撑架22环绕驱动机构40设置。
为了能够限制压合机构20的运动行程,如图4所示,压合机构20还包括:止挡板23,止挡板23与支撑架22连接并位于固定板11远离安装板28的一侧。
为了能够同止挡板23限制压合机构20的运动行程,压合机构20还包括:调节旋钮24,调节旋钮24设置在止挡板23上,调节旋钮24具有止挡杆241,止挡杆241的第一端穿过止挡板23以用于与固定板11限位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压合机构20上设置有调节旋钮24,其中,调节旋钮24设置在止挡板23上,调节旋钮24具有止挡杆241,止挡杆241的第一端穿过止挡板23,在压合机构运动过程中,当止挡杆241与止挡板23的限位部接触后,压合机构20停止运动。
为了能够控制压合机构20的运动行程,止挡杆241沿垂直于止挡板23的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止挡板23上,以调节止挡杆241的第一端穿过止挡板23的长度。通过将止挡杆241沿垂直于止挡板23的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止挡板23上,从而可以在运行压合机构20前,通过调节止挡杆241与固定板11的距离,来调节压合机构20相对固定板11的移动距离。
优选地,止挡杆241的第二端具有操作柄50,操作柄50位于止挡板23远离固定板11的一侧。
为了能够控制调节旋钮24的调节行程,如图4所示,调节旋钮24具有第一止挡部242和第二止挡部244,第一止挡部242设置在止挡板23上,第二止挡部244设置在止挡杆241上,第二止挡部244在止挡杆241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止挡部242,以通过第一止挡部242与第二止挡部244之间的距离限定调节旋钮24的调节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旋钮24具有第一止挡部242和第二止挡部244,第一止挡部242设置在止挡板23上,第二止挡部244设置在止挡杆241上,其中,第一止挡部242和第二止挡部244均为止挡环,且都套设在止挡杆241上,在具体调节过程中,第二止挡部244在止挡杆241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第一止挡部242,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止挡部242与第二止挡部244之间的距离限定调节旋钮24的调节行程。
为了能够使第二止挡部244锁紧在止挡杆241上,止挡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3,第一弹性件243套设在止挡杆241上,第一弹性件243的第一端与第一止挡部242连接,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止挡部244连接。
为了保证压合头21在与待压合产品接触后能够继续移动,如图6所示,压合机构20还包括:导向轴25,导向轴25沿垂直于安装板28的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安装板28上,压合头21设置在导向轴25上。
优选地,压合机构20还包括:滑套26,滑套26安装在安装板28上,导向轴25可滑动地穿设在滑套26内,以使导向轴25通过滑套26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8上。
为了防止安装板28稳定地沿导向轴25滑动,如图5和图6所示,压合机构2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7,第二弹性件27套设在导向轴25上,第二弹性件27位于安装板28和压合头21之间。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压合装置还包括:底座60,压合台70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60上,以使压合台70具有用于放置待压合产品的产品放置位置和用于使压合头21与压合台70相对设置以压合待压合产品的产品压合位置。其中,底座60上设置有导轨61,压合台70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61上。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具体机构以及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包括产品搬运机构(底座60)、可调行程压合机构(压合机构20)、弹力按压机构(压合头21)。由操作人员人工手动或由机械设施自动,将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准确放置于压合机构的“产品放置点”,由搬运机构自动将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搬运至“产品压合位”,然后由可调行程压合机构推动弹力按压机构,对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进行初步沾合后的辅助按压,以保证沾合的平整度与沾合均匀性。
在压合时,由双作用有杆气缸(驱动机构40)推动弹力按压机构下移,该下移动作依靠移动框架(支撑架22)装置中的圆型导轨,通过固定于压合结构框架(固定板11)上的直线轴承30保证下移动作的稳定及准确。
双作用有杆气缸的行程b等于移动框架的有效可下移行程c(b=c)。调节旋钮24由于限止环(第一止挡部242和第二止挡部244)的缘故,使其最大有效可调节行程d等于双作用有杆气缸的行程b减去搬运间隙a后的数值(b=a+d),那么由于有杆气缸的行程b等于移动框架的有效可下移行程c(b=c),所以:
c=b,b=a+d,c=a+d,那么c-d=a,b-d=a。
调节旋钮可实现上下调节,当其向下旋紧使可调行程d不断减少直至上下两件限止环接触可调行程d变为0时,那么这时:
c=a,b=a。
当双作用有杆气缸的行程b等于搬运间隙a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启动压合动作,那么弹力按压机构随着双作用有杆气缸的推动下逐渐压向搬运机构中移动平台(压合台70)上的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但由于调节旋钮的调整使双作用有杆气缸的行程b与搬运间隙a正好相等,那么也就等于是弹力按压机构刚刚与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接触便停止了压合动作,故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压合力便为零。
双作用有杆气缸带动移动框架下移从而推动弹力按压机构下移完成压合动作,完成后上移满足搬运间隙a从而不影响搬运机构运行,所以调节旋钮的目的其实便是为了限止双作用有杆气缸的行程,当调节旋钮的调节行程旋至最小为零时,如上述这样的情况下其压合力便为零,那么当调节旋钮向上旋起,其调节行程大于零时,那么这个数值便是在弹力按压机构下移,在接触到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后继续下压的行程,由于按压胶片已经与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中的膜式按键接触,那么继续下压的行程便会由连接固定于双作用有杆气缸杆上的压合连接板(安装板28)继续下移,下移过程依靠固定于弹力按压机构中的圆形导向轴(导向轴25),和固定于压合连接板中的线性滑套(滑套26),保证压合连接板下移的稳定性和直线度,使压合连接板垂直下移迫使弹力按压机构中四角位置装置的弹簧(第二弹性件27)压缩,其压缩的行程便是气缸的过压行程。而该过压行程的数值,乘以弹力按压机构四角位置中装置的弹簧的“常数”所得出的数值的四倍,便是此时压合机构对初步沾合后的膜式按键和支架所进行辅助按压的压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能实现的压合力调节范围是零至压合气缸行程,减去搬运间隙所得出的数值乘以弹力压合机构四角弹簧常数,所得出数值的四倍的数值。如果该调节范围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时只需更换更大常数的弹簧或更大行程的气缸便可实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通过压合台70和压合机构20实现了对待压合产品的压合,其中,压合机构20具有压合头21,压合头21和压合台70相对可移动地设置。在具体压合过程中,将待压合的产品放置在压合台70上,通过调节压合头21和压合台70的相对位置,使压合头21与压合台70上的待压合产品相对设置,使压合头21靠近待压合产品直至压合头21将待压合产品压紧,其中,待压合产品为膜式按键和按键支架。
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压合,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能够保证更好的控制压合力,在保证粘合的平整度与粘合的均匀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使膜式按键与支架粘合的方式效率较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合台(70),用于放置待压合产品;
压合机构(20),所述压合机构(20)具有压合头(21),所述压合头(21)和所述压合台(70)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压合位于所述压合台(70)上的所述待压合产品;
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具有固定板(11),所述压合机构(2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上,所述压合台(70)位于所述固定板(11)的下方,所述压合头(21)相对所述固定板(11)可移动地设置,以压合位于所述压合台(70)上的所述待压合产品;
安装板(28),所述压合头(21)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8)上;
所述压合机构(20)还包括:支撑架(22)和止挡板(23),所述支撑架(22)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11)的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固定板(11)上,所述支撑架(22)与所述安装板(28)连接,以使所述压合机构(20)通过所述支撑架(22)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1)上;所述止挡板(23)与所述支撑架(22)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11)远离所述安装板(28)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上设置有直线轴承(30),所述压合机构(20)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直线轴承(30)内,以使所述压合机构(20)通过所述直线轴承(30)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11)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0),所述驱动机构(40)与所述压合头(2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压合头(2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为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41)与所述压合头(2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压合头(21)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28)设置在所述活塞杆(41)上,以使所述活塞杆(41)通过所述安装板(28)驱动所述压合头(2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2)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架(22)环绕所述驱动机构(4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20)还包括:
调节旋钮(24),所述调节旋钮(24)设置在所述止挡板(23)上,所述调节旋钮(24)具有止挡杆(241),所述止挡杆(24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止挡板(23)以用于与所述固定板(11)限位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杆(241)沿垂直于所述止挡板(23)的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止挡板(23)上,以调节所述止挡杆(241)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止挡板(23)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杆(241)的第二端具有操作柄(50),所述操作柄(50)位于所述止挡板(23)远离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24)具有第一止挡部(242)和第二止挡部(244),所述第一止挡部(242)设置在所述止挡板(23)上,所述第二止挡部(244)设置在所述止挡杆(241)上,所述第二止挡部(244)在所述止挡杆(241)的带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止挡部(242),以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242)与所述第二止挡部(244)之间的距离限定所述调节旋钮(24)的调节行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3),所述第一弹性件(243)套设在所述止挡杆(241)上,所述第一弹性件(24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止挡部(24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244)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20)还包括:
导向轴(25),所述导向轴(25)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板(28)的方向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安装板(28)上,所述压合头(21)设置在所述导向轴(25)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20)还包括:
滑套(26),所述滑套(26)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8)上,所述导向轴(25)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滑套(26)内,以使所述导向轴(25)通过所述滑套(26)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8)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20)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27),所述第二弹性件(27)套设在所述导向轴(25)上,所述第二弹性件(27)位于所述安装板(28)和所述压合头(21)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
底座(60),所述压合台(7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60)上,以使所述压合台(70)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待压合产品的产品放置位置和用于使所述压合头(21)与所述压合台(70)相对设置以压合所述待压合产品的产品压合位置。
CN201720694038.2U 2017-06-14 2017-06-14 压合装置 Active CN207454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4038.2U CN207454463U (zh) 2017-06-14 2017-06-14 压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4038.2U CN207454463U (zh) 2017-06-14 2017-06-14 压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4463U true CN207454463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4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4038.2U Active CN207454463U (zh) 2017-06-14 2017-06-14 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4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5937B (zh) 一种光电显微镜用检测物品放置台架机构
CN105013887B (zh) 一种用于板材折弯的折弯机
CN207678086U (zh) 一种自动落粒贴合收料一体机
CN111496118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冲床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CN205631500U (zh) 一种纸箱切割机的可活动固定装置
CN205311212U (zh) 一种带有铺纸结构的画板
CN207454463U (zh) 压合装置
CN207404002U (zh) 一种背板贴膜装置
CN206622866U (zh) 一种数控四边刨槽机用龙门压脚
CN210648844U (zh) 一种工艺品加工设备
CN205767921U (zh) 一种下料装置
CN208666498U (zh) 变压器硅钢片自动上料装置
CN210060300U (zh) 镜面滚压设备
CN208303310U (zh) 一种商标除尘装置
CN203578457U (zh) 一种门窗压平机构
CN113000685A (zh) 一种用于贵金属箔的冲压装置
CN206906735U (zh) 一种lcd液晶屏压紧装置
CN208133121U (zh) 一种胸垫制备用冲床
CN210849060U (zh) 一种能调整侧边贴合辅料力度的辅助装置
CN212244182U (zh) 一种多方位贴压装置
CN218115948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裁剪设备
CN213320519U (zh) 一种亚克力浴缸的溢水孔加工装置
CN209903998U (zh) 一种触摸屏压合装置
CN220820420U (zh) 液晶显示屏高精度贴合装置
CN208827170U (zh) 一种充电针压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