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0472U -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0472U
CN207440472U CN201721452636.5U CN201721452636U CN207440472U CN 207440472 U CN207440472 U CN 207440472U CN 201721452636 U CN201721452636 U CN 201721452636U CN 207440472 U CN207440472 U CN 207440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imaging
sub
display device
functional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26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北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26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0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0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0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其中,显示装置包括显像面板、狭缝屏和控制模块,显像面板包括多个第一显像部和多个第二显像部,交替设置的第一显像部和第二显像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变换部,各个第一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狭缝屏设置在显像面板前方,狭缝屏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各个第一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相邻两个第二功能变换部之间形成狭缝;各个第一显像部、各个第二显像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各个第一功能变换部、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应用本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技术中显示装置在显像过程中存在的3D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涉及液晶显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器设计为立体显示器(其中包含眼镜式与显示装置),且目前的液晶面板具有高穿透率的特点,使得显示装置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裸眼立体显示器分为Barrier-type(屏障型、狭缝式),Lenticular(柱状透镜式),LC-Len等设计形式,其中,显示装置最让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是3D Crosstalk(3D串扰)问题,或称“鬼影”。如图1所示,其为传统Barrier-type狭缝式显示装置的正常3D显示效果,显像面板1显示图像,并通过狭缝屏2的狭缝来区分左眼显像和右眼显像,此时无任何3D串扰问题。但当用户相对于显示器左移动位置或右移动位置之后,左眼就会看到右眼的画面,右眼就会看到左眼的画面。这时,3D串扰就发生了,如图2所示,为用户相对显示器左移动位置,此时使用者就会有不舒服的3D串扰感受,因为左右画面颠倒了。这个不舒服的3D串扰感受,就是造成显示装置无法被消费者接受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旨在解决目前技术中显示装置在显像过程中存在的3D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像面板,显像面板包括多个第一显像部和多个第二显像部,多个第一显像部和多个第二显像部之间交替设置,且相邻的第一显像部和第二显像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变换部,第一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以分隔第一显像部和第二显像部;狭缝屏,狭缝屏设置在显像面板前方,且显像面板与狭缝屏之间间隔设置,狭缝屏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各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相邻两个第二功能变换部之间形成狭缝;控制模块,各个第一显像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各个第二显像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各个第一功能变换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各个第一显像部和各个第二显像部均具有多组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依次相邻排布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
进一步地,第一功能变换部为第四子像素,第四子像素与第一显像部中相应的子像素、第二显像部中相应的子像素相邻设置,且多个第一功能变换部呈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第二功能变换部为第五子像素,多个第五子像素呈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以及第五子像素分别为液晶像素单元。
进一步地,在显示装置的显像宽度方向上,当第一功能变换部和第二功能变换部变换为阻光功能的灰阶状态时,第四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
进一步地,第五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
进一步地,在显示装置的显像宽度方向上,当第一功能变换部和第二功能变换部变换为阻光功能的灰阶状态时,第四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且同时第五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
进一步地,显像面板与狭缝屏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并且显示面板与狭缝屏之间不能接触设置。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包括安装壳体、显示装置和影像信息读取模块,显示装置安装于安装壳体上,安装壳体形成有安装空间,影像信息读取模块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其中,显示装置为前述的显示装置,且影像信息读取模块与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应用该显示装置能够改善当前技术中存在3D串扰的显示装置影响观看者观影感受的问题,使得观看者即使在偏离了正视观看位置之后所观看到的画面不会出现画面颠倒的情形,使得观看者能够正常观看画面,改善甚至消除了3D串扰的问题,提升观看者的使用体验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显像原理示意图;
图2是目前技术的显示装置在观看者位置偏移后产生3D串扰问题的显像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在2D模式下的显像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在3D模式下观看者正视观看时的显像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在3D模式下观看者位置偏移后的显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像面板10、设置在显像面板10前方的狭缝屏20以及控制模块(未图示),显像面板包括多个第一显像部和多个第二显像部,多个第一显像部和多个第二显像部之间交替设置,且相邻的第一显像部和第二显像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变换部,各个第一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以分隔第一显像部和第二显像部,狭缝屏设置在显像面板前方,且显像面板与狭缝屏之间间隔设置,并且将显像面板与狭缝屏之间的初始间隔距离设置为L1,狭缝屏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各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相邻两个第二功能变换部之间形成狭缝,各个第一显像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各个第二显像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各个第一功能变换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在显像面板10的第一显像部11和第二显像部12之间增设了第一功能变换部13。在正常的2D模式(即平面画面模式)下,狭缝屏20的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21均能够透光的透明状态(即此时的狭缝屏20相当于一块透明玻璃面板),此时的第一功能变换部13呈白色透明形态,显像面板10正常显像,并且第一功能变换部13能够协同相邻的第一显像部11及第二显像部12进行显像,使得观看者的双眼左眼101,右眼102均能够正常观看显像画面。当切换至3D模式(三维立体画面模式)之后,此时狭缝屏20上的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21变换为阻碍光线传播的灰阶状态,并同时控制第一功能变换部13变换为阻碍光线传播的灰阶状态,从而将显像面板10的显像画面区分为左眼显像画面和右眼显像画面,当观看者正常观看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影像画面时,能够观看到画面逼真的三维立体画面。当观看者移动位置之后,例如图4和图5所示,观看者向左移动位置,此时观看者的左眼101能够观看到显像面板10的第二显像部12所显示的画面,而第一显像部11所显示的画面被第二功能变换部21所阻挡,并且观看者的右眼102通过狭缝屏20的狭缝所观看到的画面是变换为阻碍光线传播的灰阶状态的第一功能变换部13(即右眼102观看的画面为灰阶,即无法观看到任何画面),因而此时观看者所观看到的画面只有第二显像部12所显示的画面,也就不会出现画面颠倒的情形,使得观看者能够正常观看画面,改善甚至消除了3D串扰的问题,提升观看者的使用体验感受。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显像部11和各个第二显像部12均具有多组像素组,每个像素组包括依次相邻排布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具体地,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像素(R像素),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像素(G像素),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像素(B像素),即通过RGB三原色进行彩色显像。
在本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功能变换部13为与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相互配合的第四子像素,其中,第四子像素与第一显像部11、第二显像部12中相应的子像素(即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中相应的一个)相邻设置,并且多个第一功能变换部13呈阵列分布。当然,第一功能变换部13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能够满足在透光状态与阻光状态之间进行变换的装配结构。第二功能变换部21也设置为阵列分布的第五子像素,当然,第二功能变换部2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能够满足在透光状态与阻光状态之间进行变换的装配结构。通过控制模块对第四子像素和第五子像素的电压驱动进行控制,从而对第四子像素和第五子像素的透光状态或阻光状态进行变换。具体地,本技术方案中的第四子像素和第五子像素均设置为白色像素。
因此,本技术方案的显示装置中的显像面板10即是采用白、红、绿、蓝四色像素技术(WRGB四色像素技术)进行设计显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以及第五子像素分别为液晶像素单元,通过液晶像素单元控制所显示的影像画面。
由于不同观看者的左眼101与右眼102之间的间距距离不同,也就引起了不同观看者的观看视角的宽度不同,为了能够使不同的观看者能够观看到同样效果的影像画面,因此,显像面板10与狭缝屏20之间的初始间距距离L1可以调节,即:可以将显像面板10与狭缝屏20之间的间距距离调节缩小,但是显示面板10与狭缝屏20之间的不能调节缩小至两者接触设置,则此时显像面板10与狭缝屏20之间的间距距离小于L1;可以将显像面板10与狭缝屏20之间的间距距离调节变大,则此时显像面板10与狭缝屏20之间的间距距离大于L1。通过调节显像面板10与狭缝屏20之间的间距距离,从而改变了显像面板10的第一显像部11和第二显像部12通过狭缝屏20上的狭缝传播至观看者双眼的光路传播路径,也就是使得显示装置的影像画面的显示视角与观看者的双眼视角相对应,使得观看者观看影像画面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显示装置的显像宽度方向上,当第一功能变换部13的白色液晶像素变换为阻光功能的灰阶状态时,白色液晶像素的宽度范围可以调节,在白色液晶像素初始变换至阻光功能的灰阶状态时,是整个白色液晶像素均变换为阻光灰阶状态(此时,显像面板10上的第一显像部11和第二显像部12的初始宽度均为L2,而狭缝屏20上所形成的狭缝的初始宽度为L3,如图4所示)。但是,进一步适应观看者的观看视角宽度,因而本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缩小第一功能变换部13的白色液晶像素的阻光灰阶部分的宽度,并同时使其余的没有变换至阻光灰阶状态的白色液晶像素的透光部分仍然协助相邻的第一显像部11和第二显像部12进行显像。在实际调节第一功能变换部13的白色液晶像素的阻光灰阶部分的宽度过程中,显像面板10上的白色液晶像素与狭缝屏20上的白色的第五子像素是分别进行调节的,也就是说,观看者可以只是调节显像面板10上的第一功能变换部13的白色液晶像素的阻光灰阶部分的宽度,从而使得第一显像部11和第二显像部12的显示宽度大于L2;或者,观看者只是调节狭缝屏20上的第二功能变换部21的白色液晶像素的阻光灰阶部分的宽度,使得狭缝屏20上所形成的狭缝的宽度距离大于L3;又或者,观看者同时调节显像面板10和狭缝屏20两者上的白色液晶像素的阻光灰阶部分的宽度。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影像显示系统。该影像显示系统包括安装壳体(未图示)、显示装置和影像信息读取模块(未图示),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上,所述安装壳体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影像信息读取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前述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且所述影像信息读取模块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通过影像信息读取模块将影像信息读取之后传输至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中进行分析解调,然后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压,从而控制显示装置的第一显像部、第二显像部、第一功能变换部以及第二功能变换部进行相互协作的显示驱动,从而使观看者能够观看到精美的3D影像画面,并且利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装置消除了现有技术中裸眼3D显示技术所存在的3D串扰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观看的观影体验。
以上仅为本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方案,凡在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像面板,所述显像面板包括多个第一显像部和多个第二显像部,多个第一显像部和多个第二显像部之间交替设置,且相邻的第一显像部和第二显像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变换部,所述第一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以分隔所述第一显像部和所述第二显像部;
狭缝屏,所述狭缝屏设置在所述显像面板前方,且所述显像面板与所述狭缝屏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狭缝屏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功能变换部,各个所述第二功能变换部在透光功能与阻光功能之间变换,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功能变换部之间形成狭缝;
控制模块,各个所述第一显像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各个所述第二显像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各个所述第一功能变换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功能变换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显像部和各个所述第二显像部均具有多组像素组,每个所述像素组包括依次相邻排布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变换部为第四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一显像部中相应的子像素、所述第二显像部中相应的子像素相邻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功能变换部呈阵列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变换部为第五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五子像素呈阵列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五子像素分别为液晶像素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显示装置的显像宽度方向上,当所述第一功能变换部和所述第二功能变换部变换为阻光功能的灰阶状态时,所述第四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显示装置的显像宽度方向上,当所述第一功能变换部和所述第二功能变换部变换为阻光功能的灰阶状态时,所述第四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且同时所述第五子像素的宽度范围可调节。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像面板与所述狭缝屏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并且所述显像面板与所述狭缝屏之间不能接触设置。
10.一种影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体、显示装置和影像信息读取模块,所述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上,所述安装壳体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影像信息读取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且所述影像信息读取模块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CN201721452636.5U 2017-11-03 2017-11-03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Active CN207440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2636.5U CN207440472U (zh) 2017-11-03 2017-11-03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2636.5U CN207440472U (zh) 2017-11-03 2017-11-03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0472U true CN207440472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2636.5U Active CN207440472U (zh) 2017-11-03 2017-11-03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0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1097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制御装置
JP5783675B2 (ja) 電子映像機器
JP6018057B2 (ja)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KR101001627B1 (ko) 입체 영상표시장치
KR20050002587A (ko) 다중 뷰 디스플레이
CN102376242A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JPWO2012176445A1 (ja) 映像表示装置
US20140118824A1 (en) Three dimensions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KR20120021074A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CN102917231B (zh) 立体显示设备及驱动方法
CN102967941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单元
US10317689B2 (en) 3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12103502A (ja)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KR20130141867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06018216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2116937B (zh) 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47334A (zh) 图像处理单元、立体图像显示器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5621500B2 (ja)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CN207440472U (zh) 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系统
KR101632340B1 (ko)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KR20160021650A (ko) 렌티큘러 렌즈 방식의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CN114885148B (zh) 立体显示系统的显示方法及立体显示系统
KR20060004818A (ko) 입체영상의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552901B1 (ko) 입체화상표시장치
KR101843180B1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