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7197U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7197U
CN207437197U CN201721580162.2U CN201721580162U CN207437197U CN 207437197 U CN207437197 U CN 207437197U CN 201721580162 U CN201721580162 U CN 201721580162U CN 207437197 U CN207437197 U CN 207437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mp
cooler
cooling device
temperature sensor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01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攀
李连豹
韦虹
李军
王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Jili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Jili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Jili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ji Jili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01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7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7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7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体积大以及不方便布置的问题。本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中冷器、电子水泵、电机电器冷却器、ECU以及水温传感器,散热器与电子水泵、电子水泵与电机电器冷却器以及电机电器冷却器与散热器均通过管路连接,水温传感器设置在连接电子水泵和电机电器冷却器的管路上,中冷器串联在散热器与水温传感器之间的管路上,水温传感器和电子水泵均与ECU电连接。本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缩小的冷却系统的体积,有利于冷却系统的布置,并且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油耗以及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投身于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而对于混合动力车型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降低油耗的基础上降低整车成本。对于混合动力的冷却系统而言其系统结构复杂包含了电机和控制器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以及进气冷却系统,因此其冷却系统部件多,占空间大,特别是前端散热器模块过多,导致设计难度大。
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申请号:201510680711.2),它包括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膨胀水壶、散热器、缸体、缸盖、水泵、电子节温器、油冷器及暖风,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所述膨胀水壶、低温散热器、增压器、电子水泵、中冷器、BSG及ESC,冷却水通过所述电子水泵的出口后分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依次通过所述增压器、所述低温散热器后提供给所述电子水泵入口,所述第二流路通过所述中冷器后分为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为依次通过所述BSG、所述低温散热器后提供给所述电子水泵入口,所述第四流路为依次通过所述ESC、所述低温散热器后提供给所述电子水泵入口。上述结构将发动机冷却系统和进气冷却系统均为独立的冷却系统,且在汽车上独立布置,导致冷却系统的零部件繁多,冷却模块的体积大,空间拥挤,不利于在汽车上的布置,并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满足冷却性能的前提下如何缩小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体积以方便在汽车上的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中冷器、电子水泵以及电机电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还包括有ECU和水温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与电子水泵、电子水泵与电机电器冷却器以及电机电器冷却器与散热器均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连接电子水泵和电机电器冷却器的管路上,所述中冷器串联在散热器与水温传感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水温传感器和电子水泵均与ECU电连接。
该装置中,连接电子水泵和电机电器冷却器的管路内的冷却液温度最低,通过水温传感器来检测该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ECU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来控制电子水泵的工作模式,比如当水温传感器检测到冷却液的温度较低时,ECU控制电子水泵采用低流量模式或零流量模式运行,当水温传感器检测到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ECU控制电子水泵在额定功率工作实现高流量模式运行,使得冷却液循环能够同时对中冷器和电机电器冷却器进行冷却。该装置将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和电机电器冷却器集成在一起,使得中冷器和电机电器冷却器共用一个电子水泵和散热器,在满足冷却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缩小的冷却系统的体积,有利于冷却系统的布置,并且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中,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还包括有与ECU5电连接进气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中冷器的进气口上。通过进气温度传感器来检测中冷器进气口的进气温度,进气温度的高低能够体现发动机的相应转速,ECU通过采集进气温度和冷却液温度来控制电子水泵的工作模式,以适应发动机不同工作工况下所需的冷却液流量。
在上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中,所述水温传感器设置在电子水泵的出水口上。水温传感器用于检测从电子水泵的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液温度。
在上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中,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还包括有膨胀水壶,所述膨胀水壶的补水口通过补水管连接电子水泵的进水口,所述膨胀水壶的除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在散热器上。中冷器和电机电器冷却器共用一个膨胀水壶,减少了膨胀水壶的数量。
在上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中,所述中冷器串联在连接电子水泵和散热器的管路上。在实际装配时,该结构有利于管路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中,所述中冷器串联在连接电子水泵和电机电器冷却器的管路上。在实际装配时,该结构有利于管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得中冷器和电机电器冷却器共用一个电子水泵、散热器和膨胀水壶,在满足冷却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缩小的冷却系统的体积,有利于冷却系统的布置,并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散热器;2、中冷器;3、电子水泵;4、电机电器冷却器;5、ECU;6、水温传感器;7、进气温度传感器;8、膨胀水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包括散热器1、中冷器2、电子水泵3、电机电器冷却器4、ECU5、水温传感器6、进气温度传感器7以及膨胀水壶8,所述散热器1与电子水泵3、电子水泵3与电机电器冷却器4以及电机电器冷却器4与散热器1均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膨胀水壶8的补水口通过补水管连接电子水泵3的进水口,所述膨胀水壶8的除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在散热器1上,所述水温传感器6设置在电子水泵3的出水口上,所述中冷器2串联在连接电子水泵3和散热器1的管路上,所述进气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中冷器2的进气口上,所述水温传感器6、进气温度传感器7以及电子水泵3均与ECU5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中冷器和电机电器冷却器4共用一个散热器1、电子水泵3以及膨胀水壶8,减少了冷却系统的零部件数量,缩小了冷却系统的体积,有利于冷却系统的布置,并且降低了成本;通过水温传感器6来检测冷却液的温度,通过进气温度传感器7来检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ECU5根据采集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和发动机的进气温度来控制电子水泵3的工作模式,以适应发动机不同工作工况下所需的冷却液流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内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水温传感器6设置在连接电子水泵3和电机电器冷却器4的管路上,所述中冷器2串联在连接电子水泵3和电机电器冷却器4的管路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散热器1、中冷器2、电子水泵3、电机电器冷却器4、ECU5、水温传感器6、进气温度传感器7、膨胀水壶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1)、中冷器(2)、电子水泵(3)以及电机电器冷却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还包括有ECU(5)和水温传感器(6),所述散热器(1)与电子水泵(3)、电子水泵(3)与电机电器冷却器(4)以及电机电器冷却器(4)与散热器(1)均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温传感器(6)设置在连接电子水泵(3)和电机电器冷却器(4)的管路上,所述中冷器(2)串联在散热器(1)与水温传感器(6)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水温传感器(6)和电子水泵(3)均与ECU(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还包括有与ECU(5)电连接的进气温度传感器(7),所述进气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中冷器(2)的进气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传感器(6)设置在电子水泵(3)的出水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还包括有膨胀水壶(8),所述膨胀水壶(8)的补水口通过补水管连接电子水泵(3)的进水口,所述膨胀水壶(8)的除气口通过气管连接在散热器(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2)串联在连接电子水泵(3)和散热器(1)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2)串联在连接电子水泵(3)和电机电器冷却器(4)的管路上。
CN201721580162.2U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Active CN207437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0162.2U CN207437197U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0162.2U CN207437197U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7197U true CN207437197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87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0162.2U Active CN207437197U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71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2141A (zh) * 2019-05-15 2020-11-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2141A (zh) * 2019-05-15 2020-11-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8560U (zh)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发动机、汽车
CN109910592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集成散热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628254U (zh) 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冷却装置
CN203809098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节能冷却系统
CN20360403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7905882B (zh) 一种发动机逆流式冷却系统
CN208827529U (zh) 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8407649A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81272A (zh) 纯电动车型热管理系统
CN20655501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中冷装置
CN108223097A (zh) 一种发动机高低温双循环冷却系统
CN213472754U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07605587B (zh) 冷却系统及冷却系统调节方法
CN106837503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437197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进气冷却装置
CN209892320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05185844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冷却系统
CN206749518U (zh) 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电池电机联合热管理系统
CN207829982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管理系统
CN105351071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3604002U (zh) 一种机油预热系统
CN201653693U (zh) 发动机台架机油冷却试验装置
CN103625266A (zh) 电动汽车动力单元冷却系统
CN20747028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降温保护装置
CN205990960U (zh) 一种独立式水空中冷器智能温控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