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4550U - 一种吸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4550U
CN207434550U CN201721380966.8U CN201721380966U CN207434550U CN 207434550 U CN207434550 U CN 207434550U CN 201721380966 U CN201721380966 U CN 201721380966U CN 207434550 U CN207434550 U CN 207434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face
adsorbent equipment
draught lin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09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809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4550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8649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347A1/zh
Priority to US15/745,064 priority patent/US1088900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4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4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具有第一端面;吸嘴,吸嘴设置于第一端面上,吸嘴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吸嘴围设形成受力区域;驱动组件,用于调整受力区域面积大小,驱动组件固定于底座上。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在其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该第一端面活动连接的吸嘴,吸嘴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吸嘴围设形成受力区域,该吸嘴可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调整受力区域面积的大小,如此,当被吸附的基板因出现错位或者偏移造成吸嘴无法吸附到基板时,吸嘴可以移动到新的位置来吸附住基板。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搬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各行各业中,对基板的加工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玻璃板、金属板等。特别是在显示技术领域,玻璃基板有众多的应用,而在基板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搬移操作,通常用于搬移基板的搬运装置上设置有吸附基板的吸嘴,通过吸嘴吸附基板后,再将基板进行搬运。在搬移之前,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基板出现偏移,或者是基板碰撞破碎造成缺口,当搬运装置的吸嘴没有吸附到基板或者碰到了缺口上,则可能出现无法将基板吸附住的问题,有时会导致吸附设备停止运行而报错,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装置,以解决吸附装置吸附基板时,因为基板错位或偏移造成吸附装置的吸嘴无法吸附到基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第一端面;
吸嘴,所述吸嘴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吸嘴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吸嘴围设形成受力区域;
驱动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受力区域面积大小,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吸气装置;
吸气管,用于将气体传输至所述吸气装置,所述吸嘴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吸气管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具有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的一端往内侧凹陷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的底板,所述第一槽壁往所述滑槽内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槽壁往所述滑槽内侧延伸形成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延伸板之间具有狭缝,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滑槽、所述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延伸板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
所述吸嘴上设置有与所述狭缝适配的固定板,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置有沿着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动块,所述固定板穿设于所述狭缝并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为双活塞双作用气缸,所述双活塞双作用气缸具有相互独立伸缩或者同步伸缩的第一伸缩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吸嘴和/或所述第二伸缩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吸嘴。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吸嘴移动的第一牵引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孔,在所述开孔边缘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嘴数量一一对应的用于将所述第一牵引线的牵引方向转向的定轮装置,所述定轮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支架和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的转轮,所述转轮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牵引线的线槽;
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固定有单向气缸,所述单向气缸往一侧端方向延伸形成有可伸缩的第三伸缩端,所述第三伸缩端穿设于所述开孔且所述第三伸缩端在伸长状态下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转轮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距离;
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卡设于所述线槽中且所述第一牵引线与所述转轮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牵引线,所述受力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端面上固定有一个电机,所述电机具有往所述第一端面外侧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在其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该第一端面活动连接的吸嘴,吸嘴的数量不少于三个,吸嘴围设形成受力区域,该吸嘴可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调整受力区域面积的大小,如此,当被吸嘴吸附的基板因出现错位或者偏移造成吸嘴无法吸附到基板时,吸嘴可以移动到新的位置来吸附住基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的俯视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的俯视示意图三;
图7为沿图6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双活塞双作用气缸伸长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双活塞双作用气缸收缩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单向伸缩气缸伸长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单向伸缩气缸收缩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二;
图13为沿图12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一;
图14为沿图12中D-D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5为沿图12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三;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四;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五;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六;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七;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八。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吸附装置;11-底座;111-滑槽;1111-第一延伸板;1112-第二延伸板;1113-狭缝;1114-第二容置腔;112-第一端面;113-第二端面;114-开孔;12-吸嘴;121-吸盘;1211-第一容置腔;1212-进气孔;122-滑动块;123-滚珠;124-固定板;13-双活塞双作用气缸;131-第一伸缩端;132-第二伸缩端;14-复位弹簧;15-定轮装置;151-支架;152-转轮;153-第一牵引线;154-第二牵引线;16-单向气缸;161-第三伸缩端;17-电机;171-转轴;18-单向伸缩气缸;181-第四伸缩端;19-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8、图9和图1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进行说明。吸附装置1,包括:
底座11,底座11具有第一端面112;
吸嘴12,吸嘴12设置于第一端面112上,吸嘴1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上述至少三个吸嘴12围设形成受力区域(未图示);
驱动组件(未图示),用于调整受力区域面积大小,驱动组件固定于底座11上。
通过在其第一端面112上设置有与该第一端面112活动连接的吸嘴12,吸嘴1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上述至少三个吸嘴12围设形成受力区域,该吸嘴12可以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调整受力区域面积的大小,如此,当被吸附的基板因出现错位或者偏移造成吸嘴12无法吸附到基板时,吸嘴12可以移动到新的位置来吸附住基板。
其中,吸嘴12是用于吸附基板(未图示)的。
其中,可选地,该第一端面112为平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12还可以为曲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不影响吸嘴12的活动以及吸嘴12可以正常吸附基板即可,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其中,可选地,受力区域的形状可选为矩形,大部分基板都是切割呈矩形,有利于吸附装置1将基板吸附住。当然,受力区域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不影响吸嘴12的活动以及吸嘴12可以正常吸附基板即可,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吸嘴12的数量为4个,其中2个为一组,一共2组,且该4个吸嘴12围设形成一个矩形,如此可以较为稳定地吸附基板,同时吸嘴12的数量也比较少,节省了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嘴12的数量还可以为不少于3个的其他数量,只要能够将基板吸附住即可,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
吸气装置(未图示);
吸气管(未图示),用于将气体传输至吸气装置,吸嘴12上设置有进气孔1212,吸气管与进气孔1212相连通。
如此,气体从进气孔1212中经过吸气管进入吸气装置,可以在吸盘121处产生吸力,当吸盘121与基板接触时,该吸力增加了吸盘121与基板之间的吸附强度。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7,吸嘴12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其中该圆柱体的一端与基板接触,该圆柱体的中空管道充当进气孔121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能够通过将气体吸入进气孔1212而将基板吸附在吸嘴12上即可,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吸嘴12具有吸盘121。如此,吸盘121可以将基板吸附得更牢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吸盘121的一端往内侧凹陷形成第一容置腔1211,进气孔1212与第一容置腔1211相连通。如此,吸盘121具有第一容置腔1211,可以在吸盘121与基板之间挤压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第一容置腔1211中的部分空气将会被挤压出来,当吸盘121与基板之间由挤压变成拉伸的过程中,第一容置腔1211中的气压低于外界的气压,使得大气压将吸盘121牢牢固定在基板上,大大增强了吸盘121与基板之间的吸附能力。进气孔1212与第一容置腔1211是连通的,使得第一容置腔1211中的气体能够进一步通过进气孔1212排出至吸气装置,进一步降低了第一容置腔1211中的气压,增强了吸盘121与基板之间的吸附力。
可选的,吸盘121采用可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该吸盘121与基板接触的时候,不会伤到基板,同时吸盘121还可以充当吸嘴12与基板之间的缓冲件,减少吸嘴12伤到基板的概率。可选地,吸盘121具有吸附性的表面,便于吸盘121吸附住基板,增强了吸盘121与基板之间吸附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端面112开设有滑槽111,滑槽111具有第一槽壁(未图示)、与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未图示)以及连接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的底板(未图示),第一槽壁往滑槽111内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板1111和第二槽壁往滑槽111内侧延伸形成第二延伸板1112,第一延伸板1111和第二延伸板1112之间具有狭缝1113,狭缝1113的延伸方向与滑槽111的延伸方向相同;
滑槽111、第一延伸板1111和第二延伸板1112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1114;
吸嘴12上设置有与狭缝1113适配的固定板124,第二容置腔1114内设置有沿着滑槽111滑动的滑动块122,固定板124穿设于狭缝1113并与滑动块122固定连接。
如此,滑动块122在第二容置腔1114内滑动,吸嘴12通过固定板124固定在滑动块122上,滑动块122在滑动的过程中被限制在第二容置腔1114内并可沿滑槽111的延伸方向滑动,吸嘴12在滑动块122的限制下不会出现与底板11之间出现相互脱离的情况,保障了吸嘴12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在狭缝1113宽度的方向上,滑动块122的宽度大于狭缝1113的宽度,可以避免滑动块122在滑动的过程中脱离出第二容置腔114。其中,滑动块122所能晃动的区域被限制在第二容置腔1114的范围内,请参考图13,如果第二容置腔1114的横截面积和滑动块122的横截面积是一样的,则滑动块122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与此同时,当吸嘴12吸附基板的一端朝下吸住基板的时候,吸嘴12的压力会被施加在第一延伸板1111和第二延伸板1112上,即第一延伸板1111和第二延伸板1112在这种情况下还起到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动块122与滑槽111之间设置有滚珠123。如此,滑动块122在第二容置腔1114中滑动的时候,滚珠123极大得减小了滑动块122第二容置腔1114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可选地,滚珠123活动连接于滑动块122。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图9或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组件为双活塞双作用气缸13,双活塞双作用气缸13具有相互独立伸缩或者同步伸缩的第一伸缩端131和第二伸缩端132,第一伸缩端131上设置有一个吸嘴12和/或第二伸缩端132上设置有一个吸嘴12。如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双活塞双作用气缸13,同时可以控制两个吸嘴12的运动,节省了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或图11,还可以为多个单向伸缩气缸18,该单向伸缩气缸18具有第四伸缩端181。如此,可以单独地控制每一个吸嘴12。
在本实施例中,吸嘴12固定在双活塞双作用气缸13的第一伸缩端131和/或第二伸缩端132,通过双活塞双作用气缸13控制第一伸缩端131和/或第二伸缩端132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吸嘴12所在的位置,控制过程也十分简便,有利于生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吸嘴1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于底座11上。
如此,复位弹簧14可以使得发生位移的吸嘴12回到原来的位置,不需要额外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压低了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4是固定在底座1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7、图19或图21,分别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在底座11上设置固定柱19,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柱19上,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于吸嘴12上,可选地,复位弹簧14与第一端面112平行,如此吸嘴12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复位弹簧14与第一端面112之间有一定的夹角而产生一个将吸嘴12按压在第一端面112上的力,减少了吸嘴12与第一端面112之间的摩擦力。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4的拉伸方向与滑槽111平行,如此可以避免复位弹簧14对吸嘴12在狭缝1113宽度方向上产生的力,从而减少了吸嘴12与底座11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6或图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牵引吸嘴12移动的第一牵引线153,底座11上设置有开孔114,在开孔114边缘的第一端面112上设置有与吸嘴12数量一一对应的用于将第一牵引线153的牵引方向转向的定轮装置15,定轮装置15包括固定于第一端面112上的支架151和固定于支架151上且与支架151活动连接的转轮152,转轮152具有用于放置第一牵引线153的线槽(未图示);
底座11上与第一端面112相对的第二端面113上固定有单向气缸16,单向气缸16往一侧端方向延伸形成有可伸缩的第三伸缩端161,第三伸缩端161穿设于开孔114且第三伸缩端161在伸长状态下离第一端面112的距离小于转轮152离第一端面112的距离;
第一牵引线153的一端与吸嘴12固定连接,第一牵引线153另一端与第三伸缩端161固定连接,第一牵引线153卡设于线槽中且第一牵引线153与转轮152活动连接。
如此,定轮装置15上的转轮152起到了第一牵引线153转向的作用。当第三伸缩端161伸长的时候,复位弹簧14开始收缩,复位弹簧14拉动吸嘴12和第一牵引线153往复位弹簧14的收缩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吸嘴12围成的受力区域的扩大。当第三伸缩端161收缩的时候,第三伸缩端161拉动第一牵引线153往第三伸缩端161移动,同时,吸嘴12在第一牵引线153的拉动下沿着滑槽111往转轮152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吸嘴12围成的受力区域的减小。
其中,一个单向气缸16就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吸嘴12的运动,节省了所需气缸的数量。
其中,第三伸缩端161穿设于开孔114且第三伸缩端161在伸长状态下离第一端面112的距离小于转轮152离第一端面112的距离,使得第三伸缩端161无论是在伸出还是收缩的时候,连接于吸嘴12与第三伸缩端161上的第一牵引线153始终能够抵接在转轮152上。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0至图2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牵引线154,受力区域中的第一端面112上固定有一个电机17,电机17具有往第一端面112外侧延伸的转轴171,转轴171垂直于第一端面112,第二牵引线154的一端与吸嘴12固定连接,第二牵引线154的另一端与所转轴171表面固定连接。
如此,第二牵引线154固定在转轴171表面,在初始位置(第二牵引线154没有缠绕在转轴171上)转轴171往任意一个方向旋转,假设初始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方向,第二牵引线154开始缠绕在转轴171上,复位弹簧14被拉伸,受力区域变小,当转轴171由逆时针方向变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时候,复位弹簧14收缩,受力区域增大;同样,在初始位置,假设初始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第二牵引线154开始缠绕在转轴171上,复位弹簧14被拉伸,受力区域变小,当转轴171由顺时针方向变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时候,复位弹簧14收缩,受力区域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电机17就可以控制多个吸嘴12的运动,即电机17控制了受力区域面积的扩大和缩小。同时,转轴171通过转不同的角度,可以较大范围且连续性地控制吸嘴12的运动行程,非常方便地改变区域面积的大小。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11上设置固定柱19,复位弹簧1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柱19上,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吸嘴12上,还包括第二牵引线154,第二端面113上固定有电机17,电机17,电机17具有转轴171,转轴171穿设于开孔114,第二牵引线154的一端与吸嘴12固定连接,第二牵引线154的另一端与所转轴171表面固定连接。
如此,电机17不需要占用第一端面112上的空间,避免了电机17出现碰到基板而损坏基板的情况。第二牵引线154固定在转轴171表面,在初始位置(第二牵引线154没有缠绕在转轴171上)转轴171往任意一个方向旋转,假设初始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旋转方向,第二牵引线154开始缠绕在转轴171上,复位弹簧14被拉伸,受力区域变小,当转轴171由逆时针方向变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时候,复位弹簧14收缩,受力区域增大;同样,在初始位置,假设初始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第二牵引线154开始缠绕在转轴171上,复位弹簧14被拉伸,受力区域变小,当转轴171由顺时针方向变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时候,复位弹簧14收缩,受力区域增大。当然在图18中,弹簧的一端是直接固定在第一端面112上的。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电机17就可以控制多个吸嘴12的运动,即控制了受力区域面积的扩大和缩小。同时,转轴171通过转不同的角度,可以较大范围且连续性地控制吸嘴12的运动行程,非常方便地改变区域面积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第一端面;
吸嘴,所述吸嘴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吸嘴的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吸嘴围设形成受力区域;
驱动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受力区域面积大小,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气装置;
吸气管,用于将气体传输至所述吸气装置,所述吸嘴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吸气管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具有吸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的一端往内侧凹陷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第二槽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二槽壁的底板,所述第一槽壁往所述滑槽内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槽壁往所述滑槽内侧延伸形成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延伸板之间具有狭缝,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滑槽、所述第一延伸板和所述第二延伸板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
所述吸嘴上设置有与所述狭缝适配的固定板,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置有沿着所述滑槽滑动的滑动块,所述固定板穿设于所述狭缝并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滚珠。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双活塞双作用气缸,所述双活塞双作用气缸具有相互独立伸缩或者同步伸缩的第一伸缩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吸嘴和/或所述第二伸缩端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吸嘴。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吸嘴移动的第一牵引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孔,在所述开孔边缘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嘴数量一一对应的用于将所述第一牵引线的牵引方向转向的定轮装置,所述定轮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支架和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的转轮,所述转轮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牵引线的线槽;
所述底座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上固定有单向气缸,所述单向气缸往一侧端方向延伸形成有可伸缩的第三伸缩端,所述第三伸缩端穿设于所述开孔且所述第三伸缩端在伸长状态下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转轮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距离;
所述第一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卡设于所述线槽中且所述第一牵引线与所述转轮活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牵引线,所述受力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端面上固定有一个电机,所述电机具有往所述第一端面外侧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牵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
CN201721380966.8U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吸附装置 Active CN207434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0966.8U CN207434550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吸附装置
PCT/CN2017/118649 WO2019080347A1 (zh) 2017-10-24 2017-12-26 一种吸附装置、吸附系统和搬运设备
US15/745,064 US10889006B2 (en) 2017-10-24 2017-12-26 Suction device, suction system and handling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0966.8U CN207434550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吸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4550U true CN207434550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2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0966.8U Active CN207434550U (zh) 2017-10-24 2017-10-24 一种吸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4550U (zh)
WO (1) WO20190803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932A (zh) * 2018-07-26 2018-12-11 张其萱 一种无接触基板抓取搬运装置
CN109292454A (zh) * 2018-08-31 2019-02-01 重庆市渝大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玻璃加工的传输机构
CN109592413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搬送装置和切割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1180B1 (en) * 2006-07-27 2009-11-03 Sas Automation, Ltd. Robotic end of arm to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187428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Prototier-1 Inc. Lift mechanism for a vacuum system
AU2008241638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Stroba Limited A movement assembly
CN204823238U (zh) * 2015-08-05 2015-12-02 昆山金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排出手机构
CN205526648U (zh) * 2016-02-29 2016-08-31 广东吕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伸缩调节式吸盘组件
CN206123626U (zh) * 2016-07-04 2017-04-26 安徽理工大学 六自由度多功能装运机器人
CN205972954U (zh) * 2016-07-20 2017-02-22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间距可调的电池片搬运装置
CN205889228U (zh) * 2016-08-21 2017-01-18 李汉文 磁力式机械手臂送料装置
CN206187997U (zh) * 2016-11-22 2017-05-24 合肥奥博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吸盘抓手
CN106516774B (zh) * 2016-12-28 2019-01-08 日照朝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显示屏的转运装置
CN206782820U (zh) * 2017-06-08 2017-12-2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抓取重型玻璃的可伸缩吸盘抓手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932A (zh) * 2018-07-26 2018-12-11 张其萱 一种无接触基板抓取搬运装置
CN109292454A (zh) * 2018-08-31 2019-02-01 重庆市渝大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玻璃加工的传输机构
CN109292454B (zh) * 2018-08-31 2020-06-09 重庆市渝大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用于建筑玻璃加工的传输机构
CN109592413A (zh) * 2018-12-2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搬送装置和切割系统
CN109592413B (zh) * 2018-12-24 2021-08-0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搬送装置和切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0347A1 (zh)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4550U (zh) 一种吸附装置
CN105216898B (zh) 步履式气动爬壁机器人
CN206125221U (zh) 一种曲面关节型爬壁机器人
CN107380292B (zh) 三腿式爬壁机器人
CN105858202A (zh) 机械手臂
CN107053149A (zh) 一种自动输送装箱机的机械臂结构
CN107934058A (zh) 一种粉状物品双层包装袋内袋夹袋口装置
CN207759697U (zh) 玻璃专用的转运货架
CN107358880A (zh) 一种可拆分便携式led舞台字幕显示屏
CN208103511U (zh) 一种粘扣带生产用卷带装置
CN207488167U (zh) 吸膜装置及膜检测设备
CN208231795U (zh) 用于扁平转子装配的机械手
CN206901569U (zh) 用于吸附透气性产品的真空吸附器
CN206849430U (zh) 一种可拆分便携式led舞台字幕显示屏
CN214526754U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取放料装置
CN208787386U (zh) 门板装置及具有其的胀管机
CN208761646U (zh) 一种用于胸卡自动组装线的吸盘组件
CN209585727U (zh) 一种拆装式泳池的池岸面板和主梁的连接结构
CN109178127A (zh) 吸附装置和履带装置
CN208619873U (zh) 一种便于调整高度的石油连接管道
CN220948590U (zh) 无人机的机臂管折叠挂载件
CN208637502U (zh) 一种加速软包锂电池注液吸收的撑气袋装置
CN208600949U (zh) 一种汽车零件焊接夹具
CN216280660U (zh) 重症呼吸用增氧设备
CN110493404A (zh) 一种手机双面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