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7648U -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7648U
CN207427648U CN201721377887.1U CN201721377887U CN207427648U CN 207427648 U CN207427648 U CN 207427648U CN 201721377887 U CN201721377887 U CN 201721377887U CN 207427648 U CN207427648 U CN 207427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metal shell
composition metal
shell
aluminum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78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邹宏
沈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78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7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7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7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其中,复合金属外壳,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不锈钢板材,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铝合金板材,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第一滚花层和第二滚花层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不锈钢板材和铝合金板材通过冷轧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制成复合金属材料的外壳,使得安装有该外壳的电子设备,既能体现出产品的金属质感,同时又不会增加手机的重量,还能让手机的可靠性更好,同时该外壳兼备了不锈钢与铝合金的优点,密度较不锈钢大大减小,刚度、强度较铝合金大大加强。

Description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和一种安装有该复合金属外壳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外壳的电子产品能带来无以伦比的视觉冲击感,同时具有手感细腻、耐磨、防摔、抗腐蚀等优点,一直以来倍受消费者推崇,代表高端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金属外壳的电子产品材料有两类:不锈钢和铝合金。不锈钢刚度、强度好,耐腐蚀性强,极具强烈的金属质感,但其密度大,相同体积下重量大,同时只能采用冲压拉伸折弯方式制取结构简单的工件;而铝合金密度小,质量轻,易于通过锻造工艺加工形成结构复杂的构件,但是铝合金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都比较弱。
现有的不锈钢/铝复合材料都是由不锈钢板材和铝板材经过压制而成,但是这种压制的板材在做一些复杂的电子产品的外壳时,由于不锈钢和铝合金的延展性不同,导致不锈钢和铝合金的结合力收到破坏,从而使做成的电子产品外壳的结合力较弱,满足不了人们对电子产品外壳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金属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外壳,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不锈钢板材,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铝合金板材,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第一滚花层和第二滚花层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摄像孔,设于所述外壳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不锈钢板材和铝合金板材通过冷轧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制成复合金属材料的外壳,使得安装有该外壳的电子设备,既能体现出产品的金属质感,同时又不会增加手机的重量,还能让手机的可靠性更好,同时该外壳兼备了不锈钢与铝合金的优点,密度较不锈钢大大减小,刚度、强度较铝合金大大加强。同时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备的不锈钢和铝合金的结合力好,完全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而在机械、化工、医疗、日用五金、户外金属器械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不锈钢板材和铝合金板材的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滚花处理,增加相结合的表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加两种板材的结合面积,使得复合金属材料在冷轧和热扩散等步骤时,提高接合面的结合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复合金属外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铝合金板材的厚度为0.8mm至1.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截取上述厚度的铝合金板材,只有铝合金板材的厚度大于0.8mm,才能使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强度达到要求,同时为了减轻电子产品的重量,铝合金板材的厚度小于1.2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铝合金板材为5052型铝合金或3003型铝合金。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采用5052或3003铝合金,有利于提高复合金属外壳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减轻了外壳的重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不锈钢板材的厚度为0.1mm至0.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截取上述厚度的铝合金板材,只有不锈钢板材的厚度大于0.1mm,才能使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强度达到要求,同时为了减轻电子产品的重量,不锈钢板材的厚度小于0.3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不锈钢板材为316型不锈钢或304型不锈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采用316或304不锈钢,进一步提高复合金属外壳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减轻了外壳的重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1mm至1.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厚度的复合金属材料,只有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大于0.1mm,才能使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强度达到要求,同时为了减轻电子产品的重量,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小于0.3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上设置天线槽,天线槽内填充天线颗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天线颗粒与毛坯注塑到一起,进一步提高外壳的性能,得到性能、外观均符合要求的复合金属外壳的成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天线槽的实际宽度与设计宽度之间的差值为-0.03mm至0.03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天线槽的误差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使得成型后的外壳的外观更加精美和准确,效果更好,同时在将天线颗粒注塑到天线槽更加准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天线颗粒为纳米天线颗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纳米级的天线颗粒毛坯注塑到一起,进一步提高外壳的性能,得到性能、外观均符合要求的复合金属外壳的成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复合金属外壳。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复合金属外壳,即外表面是不锈钢材质,内表面是铝合金材质,外表面为不锈钢材质的外壳更能体现出产品的金属质感,同时又不会增加重量,还能让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作的更好,此外,电子设备还具有上述复合金属外壳的任一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合金属外壳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槽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合金属外壳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复合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处理的流程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将纳米天线颗粒与毛坯注塑到一起的流程框图;
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不锈钢板材,20铝合金板材,30天线颗粒,40天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复合金属外壳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合金属外壳,包括:用于电子设备,包括:不锈钢板材10,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102;铝合金板材20,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202,第一滚花层102和第二滚花层202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摄像孔,设于所述外壳上。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通过冷轧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制成复合金属材料的外壳,使得安装有该外壳的电子设备,既能体现出产品的金属质感,同时又不会增加手机的重量,还能让手机的可靠性更好,同时该外壳兼备了不锈钢与铝合金的优点,密度较不锈钢大大减小,刚度、强度较铝合金大大加强。同时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备的不锈钢和铝合金的结合力好,完全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而在机械、化工、医疗、日用五金、户外金属器械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的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滚花处理,增加相结合的表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加两种板材的结合面积,使得复合金属材料在冷轧和热扩散等步骤时,提高接合面的结合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为0.8mm至1.2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截取上述厚度的铝合金板材20,只有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大于0.8mm,才能使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强度达到要求,同时为了减轻电子产品的重量,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小于1.2mm。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铝合金板材20为5052型铝合金或3003型铝合金。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采用5052或3003铝合金,有利于提高复合金属外壳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减轻了外壳的重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为0.1mm至0.3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截取上述厚度的铝合金板材20,只有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大于0.1mm,才能使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强度达到要求,同时为了减轻电子产品的重量,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小于0.3mm。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不锈钢板材10为316型不锈钢或304型不锈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采用316或304不锈钢,进一步提高复合金属外壳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减轻了外壳的重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1mm至1.3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厚度的复合金属材料,只有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大于0.1mm,才能使电子产品的外壳的强度达到要求,同时为了减轻电子产品的重量,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小于0.3mm。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外壳上设置天线槽30,天线槽30内填充天线颗粒4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天线颗粒40与毛坯注塑到一起,进一步提高外壳的性能,得到性能、外观均符合要求的复合金属外壳的成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天线槽30的实际宽度与设计宽度之间的差值为-0.03mm至0.03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天线槽30的误差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使得成型后的外壳的外观更加精美和准确,效果更好,同时在将天线颗粒40注塑到天线槽30更加准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天线颗粒40为纳米天线颗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纳米级的天线颗粒40毛坯注塑到一起,进一步提高外壳的性能,得到性能、外观均符合要求的复合金属外壳的成品。
其中,为了便于显示天线颗粒30和天线槽40,如图2所示的加工后的天线槽剖视图中,黑色部分为天线槽40,其余部分为注塑成型的天线颗粒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金属外壳。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复合金属外壳,即外表面是不锈钢材质,内表面是铝合金材质,外表面为不锈钢材质的外壳更能体现出产品的金属质感,同时又不会增加重量,还能让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作的更好,此外,电子设备还具有上述复合金属外壳的任一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复合金属外壳的一些实施例,具体的:
实施例一
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包括:不锈钢板材10,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102;铝合金板材20,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202,第一滚花层102和第二滚花层202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为0.9mm,铝合金板材20为5052型铝合金,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为0.2mm,不锈钢板材10为316型不锈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1mm,外壳上设置天线槽30,天线槽30内填充天线颗粒40,天线颗粒40为纳米天线颗粒40。
实施例二
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包括:不锈钢板材10,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102;铝合金板材20,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202,第一滚花层102和第二滚花层202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为1.0mm,铝合金板材20为3003型铝合金,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为0.2mm,不锈钢板材10为304型不锈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2mm,外壳上设置天线槽30,天线槽30内填充天线颗粒40,天线颗粒40为纳米天线颗粒40。
实施例三
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包括:不锈钢板材10,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102;铝合金板材20,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202,第一滚花层102和第二滚花层202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为0.9mm,铝合金板材20为3003型铝合金,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为0.3mm,不锈钢板材10为304型不锈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2mm,外壳上设置天线槽30,天线槽30内填充天线颗粒40,天线颗粒40为纳米天线颗粒40。
实施例四
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包括:不锈钢板材10,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102;铝合金板材20,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202,第一滚花层102和第二滚花层202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为0.9mm,铝合金板材20为5052型铝合金,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为0.3mm,不锈钢板材10为304型不锈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2mm,外壳上设置天线槽30,天线槽30内填充天线颗粒40,天线颗粒40为纳米天线颗粒40。
实施例五
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包括:不锈钢板材10,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102;铝合金板材20,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202,第一滚花层102和第二滚花层202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为1.1mm,铝合金板材20为3003型铝合金,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为0.3mm,不锈钢板材10为316型不锈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4mm,外壳上设置天线槽30,天线槽30内填充天线颗粒40,天线颗粒40为纳米天线颗粒40。
实施例六
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包括:不锈钢板材10,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102;铝合金板材20,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202,第一滚花层102和第二滚花层202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铝合金板材20的厚度为1.2mm,铝合金板材20为3003型铝合金,不锈钢板材10的厚度为0.1mm,不锈钢板材10为304型不锈钢,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3mm,外壳上设置天线槽30,天线槽30内填充天线颗粒40,天线颗粒40为纳米天线颗粒40。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复合金属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S100,将所述不锈钢板材10和所述铝合金板材20进行冷轧,得到铝合金和不锈钢结合在一起的复合金属材料;S200,对所述复合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使得铝合金和不锈钢的分子相互渗透,以增强所述铝合金板材20和所述不锈钢板材10的结合面的结合力;S300,对加热后的所述复合金属材料进行结晶退火;S400,对退火后得到的所述复合金属材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不锈钢板材10和所述铝合金板材20形成的复合金属外壳。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通过冷轧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制成复合金属材料的外壳,使得安装有该外壳的电子设备,既能体现出产品的金属质感,同时又不会增加手机的重量,还能让手机的可靠性更好,同时该外壳兼备了不锈钢与铝合金的优点,密度较不锈钢大大减小,刚度、强度较铝合金大大加强。同时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备的不锈钢和铝合金的结合力好,完全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而在机械、化工、医疗、日用五金、户外金属器械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铝合金板材20和不锈钢板材10无杂志、气孔、碰划伤等做外观件缺陷。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对复合金属材料进行加热时,将复合金属材料加热至300℃至400℃,保温1小时至3小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符合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使得不锈钢板材10与铝合金板材20之间的接触面的分子相互渗透,以增加两种板材直接的接合面的结合力,满足电子设备外壳的结合强度以及机械要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进行冷轧时,冷轧的吨位为300T至500T。
在该实施例中,将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通过冷轧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得外壳的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板材表面的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提高板材的屈服强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对热扩散后得到的复合金属材料进行再结晶退火时,采用静电离子风将复合金属材料风冷至15℃至30℃,风冷时间为30min至60min。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复合金属材料进行结晶退火处理,使得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的接合面的结晶层更加均匀,同时消除掉复合金属材料在结合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使得外壳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进行冷轧前,对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进行:S500,对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的表面进行清洗;S600,对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的表面进行滚花处理,增加结合面的粗糙度以增强结合力。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的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滚花处理,增加相结合的表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加两种板材的结合面积,使得复合金属材料在冷轧和热扩散等步骤时,提高接合面的结合力。
如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后处理包括:S402,对退火后得到的复合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得到电子设备的复合金属外壳的毛坯;S404,对毛坯中不锈钢板材10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S406,对抛光后的毛坯的表面进行上色处理形成上色层,使毛坯着色,得到复合金属外壳。
在该实施例中,复合金属外壳作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外部精密部件,既对物理化学等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外观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从复合金属材料到最终的成品需经过加工装饰等一系列步骤得到毛坯,然后对毛坯进行一些列的后处理才能够得到性能、外观均符合要求的复合金属外壳的成品。在得到复合金属材料的毛坯之后,首先,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和抛光处理,以清除毛坯表面的毛刺、浮锈、油污、灰尘等,获得平整表面,并提高毛坯表面的附着力;然后,进行上色处理形成上色层,并具有镜面效果,使复合金属外壳的细节部位也得到有效的美化,以保证产品整体的美观度。
其中,在对复合金属材料进行冲压时,要求冲压到位,无CNC余量,且冲压后表面无碰刮伤。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后处理还包括:S408,在毛坯抛光前,将天线颗粒30与毛坯注塑到一起。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天线颗粒30与毛坯注塑到一起,进一步提高外壳的性能,得到性能、外观均符合要求的复合金属外壳的成品。
其中,采用模内注塑方式,使用纳米材料粒和复合底盖注塑到一起,外观不锈钢面不能有溢胶、披锋、段差、碰划伤及模具压痕,且铝塑结合牢固。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将天线颗粒30与毛坯注塑到一起前:S410,在毛坯上加工出天线槽40;S412,采用T处理方式在铝合金板材20和不锈钢板材10的表面形成纳米微孔;S414,将纳米天线颗粒注塑到天线槽40和纳米微孔内;S416,根据实际情况将注塑后得到的毛坯进行第二次加工,得到复合金属外壳。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毛坯进行第二次加工,去除毛坯在多种加工工序时预留的加工余量或毛刺等,使其形状、尺寸均与复合金属外壳的要求基本相同,即得到复合金属外壳的毛坯,这样通过多次加工得到的毛坯,质量好,良品率高。
其中,通过T处理在铝合金和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纳米微孔,在进行T处理时不能对不锈钢表面及复合层产生影响,可以采用浸泡式T处理。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后处理还包括:S418,上色后的复合金属外壳,通过镭雕方式去掉纳米天线颗粒上的上色层。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不锈钢表面抛光或拉丝后再做PVD上色,PVD可在产品外观面上处理出各种绚丽的外观。
其中,通过将天线塑胶表面PVD镭雕掉,而不锈钢表面PVD不能被镭雕掉,常规PVD层有微导电,会干扰整机的天线性能,需要采用镭雕的方式将天线塑胶条表面上PVD层镭雕掉。
其中,采用常用PBT材料不耐高温、不耐打磨、PVD易吐气;或者采用PPS材料不易调色;而采用高温PA+50材料既强度好、刚性好、耐高温、耐打磨、PVD不易吐气,又可以调试各种颜色。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天线槽40的实际宽度与设计宽度之间的差值为-0.03mm至0.03mm。
在该实施例中,天线槽40宽度尺寸要准确,进一步满足外壳的尺寸要求和加工精度上要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T处理为第一次加工后的毛坯在热处理制度下进行热处理强化,其中,T处理为浸泡式T处理,热处理制度为T6热处理制度、T8热处理制度、T4热处理制度、T5热处理制度或T2热处理制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T处理方式在铝合金板材20和不锈钢板材10的表面形成纳米微孔,以延长塑胶的固化时间,使得塑胶可以完全融入到纳米微孔内,提高热处理制度下的外壳的成品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通过将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通过冷轧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制成复合金属材料的外壳,使得安装有该外壳的电子设备,既能体现出产品的金属质感,同时又不会增加手机的重量,还能让手机的可靠性更好,同时该外壳兼备了不锈钢与铝合金的优点,密度较不锈钢大大减小,刚度、强度较铝合金大大加强。同时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制备的不锈钢和铝合金的结合力好,完全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而在机械、化工、医疗、日用五金、户外金属器械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不锈钢板材10和铝合金板材20的其中一个表面进行滚花处理,增加相结合的表面的粗糙度,进而增加两种板材的结合面积,使得复合金属材料在冷轧和热扩散等步骤时,提高接合面的结合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金属外壳,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不锈钢板材,表面具有第一滚花层;
铝合金板材,表面具有第二滚花层,所述第一滚花层和所述第二滚花层通过冷轧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金属材料;
摄像孔,设于所述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板材的厚度为0.8mm至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板材为5052型铝合金或3003型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材的厚度为0.1mm至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材为316型不锈钢或304型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金属材料的厚度为1.1mm至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天线槽,所述天线槽内填充天线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槽的实际宽度与设计宽度之间的差值为-0.03mm至0.03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颗粒为纳米天线颗粒。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金属外壳。
CN201721377887.1U 2017-10-24 2017-10-24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07427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7887.1U CN207427648U (zh) 2017-10-24 2017-10-24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7887.1U CN207427648U (zh) 2017-10-24 2017-10-24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7648U true CN207427648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0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7887.1U Active CN207427648U (zh) 2017-10-24 2017-10-24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764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377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电子产品
CN111491469A (zh) * 2019-01-29 2020-08-04 苹果公司 具有用于增强热导率的各种填充材料的芯壳
CN111867296A (zh) * 2020-08-04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2377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电子产品
CN111491469A (zh) * 2019-01-29 2020-08-04 苹果公司 具有用于增强热导率的各种填充材料的芯壳
CN111867296A (zh) * 2020-08-04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
CN111867296B (zh) * 2020-08-04 2021-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中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8018B (zh) 金属与塑料的结合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7427648U (zh) 复合金属外壳和电子设备
JP5599769B2 (ja) 複数の金属層を含むカバー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1573008A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12172B (zh) 复合构件
US20130029132A1 (en) Magnesium alloy housing
CN106304707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及外壳制备方法
CN107825648A (zh) 复合金属外壳、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375114A (zh) 铝镁双合金系复合体、终端金属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KR20080112926A (ko) 전자 케이싱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EP3260218B1 (en) Differential carrier case mold with inserted pipe for high pressure casting
CN107127863A (zh) 陶瓷构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1002449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结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09033349A1 (fr) Boîtier pour ordinateur portatif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associé
CN106686929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其加工工艺、电子设备
WO2013123737A1 (zh) 移动终端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CN108381127A (zh) 电子产品壳的制作方法、电子产品壳、电子产品
CN108093580B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186860B (zh) 陶瓷构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15542552A (zh) Ar眼镜框及其制备方法、ar眼镜
JP2014189024A (ja) 複合成形体
JP6382436B1 (ja) 電子機器用圧延接合体及び電子機器用筐体
JP6382434B1 (ja) 電子機器用圧延接合体及び電子機器用筐体
CN108381118A (zh) 一体成型不锈钢嵌件结构的制备方法
RU2737367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етали, состоящей,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частично, из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сплава, и способ оптимизац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