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6092U - 一种超薄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6092U
CN207426092U CN201721328863.7U CN201721328863U CN207426092U CN 207426092 U CN207426092 U CN 207426092U CN 201721328863 U CN201721328863 U CN 201721328863U CN 207426092 U CN207426092 U CN 207426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tor
connecting portion
cavity
bending part
ultrath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288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磊
张中玉
董高超
黄永红
熊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c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C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C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C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288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6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6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6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滤波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超薄滤波器,包括腔体和固定于腔体内的谐振器;谐振器包括连接腔体的谐振器主体、垂直连接于谐振器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连接部两端的弯折部,弯折部由连接部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谐振器主体、连接部以及弯折部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滤波器将谐振器设置成包括谐振器主体、垂直连接于谐振器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连接部两端的弯折部,连接部和弯折部充分利用腔体的内部空间,既可降低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又无需增加谐振器的高度。在达到相同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器的高度比圆柱体形的谐振器的高度更小,从而可缩小腔体的整体尺寸和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对信号有处理作用的器件或电路,其可减少或消除谐波对电力系统影响。随着电子市场的不断发展,滤波器也越来越被广泛生产和使用,滤波器的朝着低功耗,高精度、小体积和稳定可靠的方向发展,其中,小体积和多功能成为了如今滤波器的主要发展方向。
现有技术中,滤波器通常由腔体和设于腔体内的若干个谐振器组成,其中,现有的谐振器通常设置成圆柱体结构,在需要降低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时,需要增加谐振器的高度以增大谐振器的面积,进而需要增大腔体的尺寸,使腔体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增加,因此现有的滤波器存在需要增加谐振器高度以降低谐振频率,导致腔体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滤波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滤波器存在需要增加谐振器高度以降低谐振频率,导致腔体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薄滤波器,包括腔体和固定于所述腔体内的若干个相互耦合的谐振器;
所述谐振器包括连接所述腔体的谐振器主体、垂直连接于所述谐振器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由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向所述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所述谐振器主体、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弯折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谐振器主体和所述连接部形成T型。
优选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谐振器主体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腔体内。
优选的,所述腔体内设有凸台,所述谐振器主体焊接固定于所述凸台上。
优选的,所述凸台与所述腔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谐振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所述谐振器的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
优选的,所述超薄滤波器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耦合量调节件,所述耦合量调节件位于相邻两所述谐振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谐振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相邻的两所述谐振器相互耦合,非相邻的两所述谐振器通过交叉耦合件交叉耦合。
优选的,所述腔体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谐振腔和盖设于所述谐振腔的盖板,所述超薄滤波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盖板的自锁调谐螺钉,所述自锁调谐螺钉一端穿过所述盖板并设于所述谐振器主体和所述弯折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滤波器通过将谐振器设置成包括连接腔体的谐振器主体、垂直连接于谐振器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连接部两端的弯折部,弯折部由连接部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通过将连接部垂直于谐振器主体设置,使连接部相对于谐振器主体弯折设置,充分利用了腔体的内部空间,连接部增加了谐振器的整体面积,可降低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且无需增加谐振器的高度。在达到相同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器的高度比圆柱体形的谐振器的高度更小,从而可缩小腔体的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将滤波器制成超薄型。同时,弯折部由连接部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弯折部进一步增大了谐振器的整体面积,无需增加谐振器的整体高度,可进一步减小腔体的体积和重量。通过将谐振器主体、连接部以及弯折部一体成型,节省了谐振器主体、连接部以及弯折部的固定连接工艺,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中谐振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滤波器通过将谐振器设置成包括连接腔体的谐振器主体、垂直连接于谐振器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连接部两端的弯折部,弯折部由连接部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通过将连接部垂直于谐振器主体设置,使连接部相对于谐振器主体弯折设置,充分利用腔体的内部空间,连接部增加了谐振器的整体面积,可降低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且无需增加谐振器的高度。在达到相同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器的高度比圆柱体形的谐振器的高度更小,从而可缩小腔体整体的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将滤波器制成超薄型。同时,弯折部由连接部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弯折部进一步增大了谐振器的整体面积,无需增加谐振器的整体高度,可进一步减小腔体的体积和重量。通过将谐振器主体、连接部以及弯折部一体成型,节省了谐振器主体、连接部以及弯折部的固定连接工艺,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照图1-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中谐振器的立体图。该超薄滤波器包括腔体11和固定于腔体11内的若干个相互耦合的谐振器12;谐振器12包括连接腔体11的谐振器主体121、垂直连接于谐振器主体121一端的连接部122以及连接于连接部122两端的弯折部123,弯折部123由连接部122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121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谐振器主体121、连接部122以及弯折部123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滤波器充分利用了腔体的内部空间,在达到相同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器的高度比圆柱体形的谐振器的高度更小,从而可缩小腔体的整体尺寸和重量,有利于将滤波器制成超薄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腔体11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谐振腔111和盖设于谐振腔111的盖板112,超薄滤波器还包括固定于盖板112的自锁调谐螺钉13,自锁调谐螺钉13一端穿过所述盖板112并设于所述谐振器主体121和所述弯折部123之间。谐振器12固定于谐振腔111内,谐振腔111可为矩形腔体,也可以为圆柱形腔体或者不规则多边形腔体。盖板112上设有调谐孔1121,自锁调谐螺钉13穿过并固定于调谐孔1121,自锁调谐螺钉13用于调节谐振器12的谐振频率,每个谐振器12对应一个自锁调谐螺钉13,自锁调谐螺钉13的另一端位于谐振腔111的外侧,使自锁调谐螺钉13占用谐振腔111的内部空间小,从而可减小该滤波器的整体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谐振器12包括连接腔体11的谐振器主体121、垂直连接于谐振器主体121一端的连接部122以及连接于连接部122两端的弯折部123,弯折部123由连接部122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121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所述谐振器主体121固定于所述谐振腔111内,通过在谐振器主体121上设置垂直于谐振器主体121的连接部122,连接部122增加了谐振器12的整体面积,可有效降低谐振器12的谐振频率,由于连接部122垂直于谐振器主体121设置,连接部122相对于谐振器主体121弯折,连接部122向谐振器主体121的两侧延伸分布,使谐振器121的整体高度不变,可充分利用腔体11的内部空间,无需增大腔体11的尺寸,使腔体11的体积和重量较小。同时,弯折部122由连接部122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121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即弯折部122和谐振器主体121位于所述连接部122的同侧,进一步增大了谐振器12的整体面积,同样无需增加谐振器12的整体高度,进一步充分利用腔体11的内部空间,可有效减小腔体11的体积和重量。在达到相同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器比圆柱体形的谐振器的高度要小,从而可有效缩小滤波器的整体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将滤波器制成超薄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谐振器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谐振器12呈环形阵列并相互耦合。当然,谐振器12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谐振器主体121、连接部122以及弯折部123一体成型。在固定谐振器12时,直接可将谐振器12直接固定到谐振腔111内,无需通过耦合螺钉将谐振器主体121、连接部122以及弯折部123固定连接,节省了谐振器主体121、连接部122以及弯折部123的固定连接工艺,有效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谐振器主体121和连接部122形成T型。谐振器主体121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122的中间位置,使连接部122以及两弯折部123相对于谐振器121主体对称设置,使任意两个相邻的谐振器12之间的耦合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弯折部123与连接部122垂直设置。其中,两弯折部123分别垂直连接于连接部122的两端,两弯折部123同时与谐振器主体121平行设置,使弯折部123充分利用连接部122与谐振器主体121之间围成的空间,既能增大谐振器12的面积而降低谐振频率,且无需增加谐振器12的整体高度,在达到相同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谐振器比圆柱体形的谐振器的高度小,从而可进一步有效缩小该滤波器的整体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将滤波器制成超薄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谐振器主体121通过焊接固定于腔体11内。通过将谐振器主体121焊接固定于腔体11内,其固定方式简单。当然,谐振器主体121也可以采用螺钉固定于腔体11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腔体11内设有凸台1111,谐振器主体121焊接固定于凸台1111上。通过设置凸台111,便于焊接固定谐振器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台1111与腔体11一体成型,无需额外的工艺将凸台1111固定到腔体11内,使加工方便。
请参照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谐振器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谐振器12的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其中,图4所示为相邻两谐振器12的排列方向相同的情形,图5所示为相邻两谐振器12的排列方向相反的情形。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相邻两谐振器12的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以实现谐振器12耦合方式的灵活变换,实现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的灵活切换,相邻两谐振器的排列方向对应的耦合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在实现电容耦合时,可将相邻两谐振器12的排列方向相同,在实现电感耦合时,可将相邻两谐振器12的排列方向相反。
请参照图6和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结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超薄滤波器还包括设于腔体11内的耦合量调节件14,耦合量调节件14位于相邻两谐振器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两谐振器12之间的耦合量通过耦合量调节件14进行调节,通过耦合量调节件14增大或者减少相邻两谐振器12之间的间隔或空间大小,实现相邻两谐振器12耦合量的改变。通过设置耦合量调节件14调节相邻两个谐振器12之间的耦合量大小,可灵活调节相邻两个谐振器12之间的耦合量,满足不同的实际需求,且耦合量调节件14可有效增强腔体11的强度,使滤波器的结构稳定。
请参照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滤波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谐振器1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相邻的两谐振器12相互耦合,非相邻的两谐振器12通过交叉耦合件15交叉耦合。非相邻的两谐振器12通过交叉耦合件15连接并实现交叉耦合。通过设置交叉耦合件15,非相邻的两谐振器12通过交叉耦合件15交叉耦合,使传输通带的高端产生一对传输零点,使传输通带更为陡峭,以提高带外抑制度,从而满足更好的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薄滤波器通过将谐振器设置成包括连接腔体的谐振器主体、垂直连接于谐振器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连接部两端的弯折部,弯折部由连接部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通过将连接部垂直于谐振器主体设置,使连接部相对于谐振器主体弯折设置,充分利用了腔体的内部空间,连接部增加了谐振器的整体面积,可降低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且无需增加谐振器的高度。在达到相同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器的高度比圆柱体形的谐振器的高度更小,从而可缩小腔体的整体尺寸和重量,有利于将滤波器制成超薄型。同时,弯折部由连接部的两端向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弯折部进一步增大了谐振器的整体面积,无需增加谐振器的整体高度,可进一步减小腔体的体积和重量。通过将谐振器主体、连接部以及弯折部一体成型,节省了谐振器主体、连接部以及弯折部的固定连接工艺,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固定于所述腔体内的若干个相互耦合的谐振器;
所述谐振器包括连接所述腔体的谐振器主体、垂直连接于所述谐振器主体一端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由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向所述谐振器主体所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所述谐振器主体、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弯折部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主体和所述连接部形成T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主体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腔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凸台,所述谐振器主体焊接固定于所述凸台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腔体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所述谐振器的排列方向相同或相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滤波器还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内的耦合量调节件,所述耦合量调节件位于相邻两所述谐振器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相邻的两所述谐振器相互耦合,非相邻的两所述谐振器通过交叉耦合件交叉耦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谐振腔和盖设于所述谐振腔的盖板,所述超薄滤波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盖板的自锁调谐螺钉,所述自锁调谐螺钉一端穿过所述盖板并设于所述谐振器主体和所述弯折部之间。
CN201721328863.7U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超薄滤波器 Active CN207426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8863.7U CN207426092U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超薄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28863.7U CN207426092U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超薄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6092U true CN207426092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1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28863.7U Active CN207426092U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超薄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60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6490A (zh) * 2017-10-16 2018-02-16 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滤波器
EP3913735A4 (en) * 2019-01-17 2022-09-07 Rosenberg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FILTERE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6490A (zh) * 2017-10-16 2018-02-16 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滤波器
CN107706490B (zh) * 2017-10-16 2021-03-16 宁波华瓷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滤波器
EP3913735A4 (en) * 2019-01-17 2022-09-07 Rosenberger Technology (Kunshan) Co., Ltd. FILTER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8397B (zh) 利用交叉耦合的腔体滤波器
CN208062223U (zh) 一种滤波器传输零点实现结构
CN107046157B (zh) 悬置带状线带阻滤波器及其通信腔体器件
US10847861B2 (en) Multimode resonator
CN107706490A (zh) 一种超薄滤波器
CN207426092U (zh) 一种超薄滤波器
CN209929461U (zh) 谐振器装置和滤波器装置
CN103117436A (zh) 一种小型化带阻滤波器
JP3480381B2 (ja) 誘電体共振器装置、誘電体フィルタ、複合誘電体フィルタ装置、誘電体デュプレクサ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6816675B (zh) 腔体式带阻滤波器及射频器件
CN110556616B (zh) 一种小型化滤波器
CN107623158A (zh) 一种Ku波段宽带交指型滤波器
CN202333096U (zh) 一种小型化带阻滤波器
CN215869728U (zh) 腔体滤波器
CN110416671A (zh) 谐振器、腔体滤波器及其调试方法
CN106549202A (zh) 一种谐振器和腔体滤波器
CN208272090U (zh) 一种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可切换的滤波器
CN206532855U (zh) 腔体式带阻滤波器及射频器件
CN202405398U (zh) 一种小型化带通滤波器
CN103117433B (zh) 一种小型化带通滤波器
JPS6030441B2 (ja) 2周波数帯共用移相器
CN209515955U (zh) 一种线型阵列滤波器
CN213752996U (zh) 一种谐振装置
CN213752992U (zh) 用于滤波器的耦合结构、滤波器及射频器件
CN219959389U (zh) 一种螺旋线圈双工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000 floor 1-2, building 8, 818 Jinyuan Road,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Huac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 / F, building 3, 818 Jinyuan Road, Yinzhou invest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Ningbo, Zhejiang 31500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HUAC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