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0637U - 锅具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00637U
CN207400637U CN201720480284.8U CN201720480284U CN207400637U CN 207400637 U CN207400637 U CN 207400637U CN 201720480284 U CN201720480284 U CN 201720480284U CN 207400637 U CN207400637 U CN 207400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ware
fixing piece
handle
hol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802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猛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802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00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00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00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具和应用该锅具的烹饪器具,其中,锅具包括:锅本体;至少两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以及至少两手柄,一所述手柄的一端与一所述固定件的背离所述锅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使用者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用手柄,方便快捷的更换锅具的手柄。

Description

锅具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具和应用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电磁炉或燃气灶具,在炒制食材时需要配备锅具,该锅具的口径一般都做的较大以适应不同食材烹饪的需求。为了方便操作大口径的锅具,通常在锅具的锅本体上需要配备一个长手柄和一个短手柄,长柄用于炒菜时掌控锅具,但占据面积较大,短手柄用于辅助提起锅具,但容易导热烫伤人体。而现有的长手柄和短手柄都是直接焊接固定在锅本体上的,不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烹饪情况更换手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锅具,旨在方便更换锅具的手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包括:
锅本体;
至少两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
以及至少两手柄,一所述手柄的一端与一所述固定件的背离所述锅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的端面形成有插槽,所述固定件部分插接于所述插槽。
可选地,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与所述插槽贯通,所述固定件的端部设有螺孔,所述锅具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螺孔螺接,将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让位孔包括第一孔段和与所述第一孔段连通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卡接于所述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插槽面对所述固定件的底壁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扣合于所述第二卡扣部。
可选地,所述锅具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设于所述锅本体,且环绕所述固定件,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让位槽,所述插接部的插接于所述让位槽。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的外壁面还设有导向凸筋,所述保护套的内侧壁还设有防呆滑槽,所述导向凸筋插入所述防呆滑槽。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纵截面的靠近所述锅本体的底板的侧边的长度L的范围值为:15mm至45mm。
可选地,所述锅本体的底部设有导磁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具,该锅具包括:
锅本体;
至少两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本体的外壁面;
以及至少两手柄,一所述手柄的一端与一所述固定件的背离所述锅本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锅本体上设置固定件,手柄的一端与固定件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例如,当使用者的操作空间较大、或者在爆炒食材时,可以使用两个长手柄,以方便操作,同时避免被烫伤。当使用者的操作空间较小、或者在熬煮食材时,可以采用两个短手柄,以节省操作空间。当使用者的操作空间适中、或者操作空间较小但需要炒制食材时,则可以采用一长手柄搭配一短手柄。如此,使用者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用手柄,方便快捷的更换锅具的手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具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锅具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具未安装手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锅具 53 插槽
10 锅本体 531 让位孔
11 导磁层 5311 第一孔段
30 固定件 5313 第二孔段
31 螺孔 5315 台阶面
50 手柄 70 保护套
51 插接部 71 让位槽
511 导向凸筋 73 防呆滑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具100。
参照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100,包括:
锅本体10,该锅本体10的形状可为平底U型锅,也可为圆弧底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锅。锅本体10的材质可采用铁质锅,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制成。
至少两固定件30,每一固定件30的一端连接于锅本体10的外壁面。该固定件30的材质可采用与锅本体10的材质一致,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通过焊接在锅本体10的外壁面与锅本体10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卡接或螺接的方式固定于锅本体10。该固定件30的数量根据需要可设置为两个、三个或多个。本实施例可选设置为两个,沿锅本体10的周向相对设置。该固定件30的形状可为圆柱形,也可为其他形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及至少两手柄50,一手柄50的一端与一固定件30的背离锅本体1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手柄50的数量可多于固定件30的数量,作为备用选择,包括长手柄和短手柄。可以理解的是,长手柄和短手柄的长度仅是相对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如根据不同人种的体型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手柄50的形状一般设置为圆形,手柄50表面做出防滑处理,适于人手操持。手柄50背离锅本体10的一端可设置挂孔(未标示),用于挂接手柄50,同时也可通过该挂孔在锅具100闲置时挂接锅具100。该手柄50的材质一般采用塑胶材料或木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锅本体10上设置固定件30,手柄50的一端可以与固定件30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例如,当使用者的操作空间较大、或者在爆炒食材时,可以使用两个长手柄50,以方便操作,同时避免被烫伤。当使用者的操作空间较小、或者在熬煮食材时,可以采用两个短手柄50,以节省操作空间。当使用者的操作空间适中、或者操作空间较小但需要炒制食材时,则可以采用一长手柄50搭配一短手柄50。如此,使用者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用手柄50,方便快捷的更换锅具100的手柄50。
参照图结合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手柄50的端部设有插接部51,该插接部51的端面形成有插槽53,固定件30部分插接于插槽53。
通过该插接部51与插槽53的插接,可以使得手柄50与固定件30限位固定。在此基础上,为了使手柄50与固定件30的连接更为稳固,还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参照图2,方式一,手柄50的一端设有让位孔531,该让位孔531与所述插槽53贯通,固定件30的端部设有螺孔31,锅具100还包括螺栓(未图示),螺栓穿过让位孔531与螺孔31螺接,将所述手柄50固定于所述固定件30。也即,通过螺栓固定的个方式,将手柄50固定于固定件30,防止手柄50与脱离固定件30。
进一步地,让位孔531包括第一孔段5311和与第一孔段5311连通的第二孔段5313,第一孔段5311的直径大于第二孔段5313的直径,第一孔段5311与第二孔段5313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5315,螺栓的螺栓头卡接于台阶面5315。
螺栓在安装时,螺栓的螺纹段与螺孔31螺接,螺栓头容置在第二孔段5313内,且卡持于台阶面5315,方便快速插接安装螺栓,同时也方便螺栓的拆卸。
方式二,插槽53面对固定件30的底壁设有第一卡扣部(未图示),固定件30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部(未图示),第一卡扣部扣合于第二卡扣部。
通过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的扣合连接,方便手柄50和固定件30的快速固定。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可为扣钩或扣槽,或其他卡扣结构,二者相互扣合固定即可。
当然,上述两种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例,还可以为其他可拆洗的方式,如在固定件30的端部设置成螺接段(未图示),手柄50设置的端部设置有螺接孔(未图示),二者直接螺接固定,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锅具100还包括保护套70,保护套70设于锅本体10,且环绕固定件30,保护套70与固定件30之间形成让位槽71,插接部51的插接于让位槽71。
该保护套70可阻隔手柄50与锅本体10直接接触,且可以阻止燃气火苗烧到手柄50,防止出现手柄50温度升高至烫手的现象。该保护套70的形状呈筒状设置,其横截面可呈圆形或椭圆形。
为方便手柄50的插入安装,同时防止手柄50出现旋转、方向装反的情况,插接部51的外壁面还设有导向凸筋511,保护套70的内侧壁还设有防呆滑槽73,导向凸筋511插入防呆滑槽73。导向凸筋511插入防呆滑槽73,可防止手柄50反转,同时也可快速定位安装手柄50。该导向凸筋511可呈楔形设置,如此在手柄50的安装中可起到导向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地,保护套70纵截面的靠近锅本体10的底板的侧边的长度L的范围值为:15mm至45mm。
保护套70的临接锅本体10的底板的侧边受热较多,因此,过短或导致该保护套70的侧边发烫,过长则占用的空间较多,影响装配,因此,将该侧边的长度L设置为15mm至45mm。
参照图1、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锅本体10的底部设有导磁层11。该导磁层11一般为导磁的不锈钢盘,可以由导磁金属材料一体制成,比如由430不锈钢或者铸铁制成。当然导磁层11还可以由陶瓷等不导磁材料制成的盘体,以及附着在盘体底面的导磁膜构成。通过电磁发热盘组件对该锅本体10的导磁层11进行电磁加热,以对锅本体1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对导磁层11进行加热,电磁发热盘组件寿命长,因而维护更换成本低。同时,利用高频电磁作用发热,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使得热量聚集于锅本体10的底部。导磁层11的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热启动非常快,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未图示),该烹饪器具包括锅具100,该锅具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烹饪器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本体;
至少两固定件,每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锅具的外壁面;以及
至少两手柄,一所述手柄的一端与一所述固定件的背离所述锅具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的端面形成有插槽,所述固定件部分插接于所述插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与所述插槽贯通,所述固定件的端部设有螺孔,所述锅具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螺孔螺接,将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包括第一孔段和与所述第一孔段连通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卡接于所述台阶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面对所述固定件的底壁设有第一卡扣部,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扣合于所述第二卡扣部。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设于所述锅具,且环绕所述固定件,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让位槽,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让位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壁面还设有导向凸筋,所述保护套的内侧壁还设有防呆滑槽,所述导向凸筋插入所述防呆滑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纵截面的靠近所述锅具的底板的侧边的长度L的范围值为:15mm至4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导磁层。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锅具。
CN201720480284.8U 2017-05-02 2017-05-02 锅具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400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0284.8U CN207400637U (zh) 2017-05-02 2017-05-02 锅具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80284.8U CN207400637U (zh) 2017-05-02 2017-05-02 锅具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00637U true CN207400637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32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80284.8U Active CN207400637U (zh) 2017-05-02 2017-05-02 锅具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00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4972B1 (en) Smokeless grill
US20180344085A1 (en) Cooking Rack
US10274205B2 (en) Gas cooking appliance, more particularly a gas oven
CN205807411U (zh) 一种燃烧加热器具
CN205641048U (zh) 一种新型双头电炉
CN207400637U (zh) 锅具和烹饪器具
US6593550B1 (en) Energy savings circumferential base for cooking utensils
JP2006221925A (ja) ガスコンロ付き電磁誘導加熱器
CN208658750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电饭煲
CN109751637A (zh) 锅支架及烹饪灶具
CN203935023U (zh) 一种炒锅
CN204026677U (zh) 一种导流盘以及节能燃气炉
CN105864764B (zh) 一种燃烧加热器具
CN206621251U (zh) 煎烤机
CN206621252U (zh) 煎烤机
CN204704870U (zh) 一种火锅桌转盘专用炉具
CN206714646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烤炉
JP3212945U (ja) 加熱調理容器
CN211011515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锅圈的大锅灶
CN207492562U (zh) 内锅、烹饪器具和笼屉组件
CN108361777A (zh) 一种燃气灶节能罩
CN205625676U (zh) 能量煎锅
KR200403739Y1 (ko) 구이겸용 전골냄비
CN205726463U (zh) 一种电热复合盘
CN206037164U (zh) 一种节能炉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