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3477U -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3477U
CN207393477U CN201721451015.5U CN201721451015U CN207393477U CN 207393477 U CN207393477 U CN 207393477U CN 201721451015 U CN201721451015 U CN 201721451015U CN 207393477 U CN207393477 U CN 20739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vane structure
slide vane
hol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10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
刘滨
刘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yang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10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34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该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转轴、压缩组件和位于压缩组件两端的端盖,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第一轴孔;压缩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缸体,缸体上安装有滑片结构;所述的转轴内设有润滑通道;所述转轴表面与端盖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的出油孔;所述端盖靠近滑片结构的一侧设有与滑片结构对应的润滑孔;所述端盖内还设有连通相应润滑孔和第一轴孔的输油通道。上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增加滑片润滑油路;改变滑片结构的润滑方式,消除油池对滑片结构安装位置的限制,使得滑片结构的安装位置可以围绕转轴的旋转中心360°无障碍调整,大大提高滑片结构安装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压缩机领域,对运动部件的润滑至关重要。不仅可降低压缩机内运动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同时还可起到密封、冷却和降低压缩机运转噪音的作用。良好的润滑条件是压缩机长期可靠工作的重要保证。
旋转压缩机是压缩机的一种,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3,所述的壳体3内设有压缩组件和位于压缩组件两端的端盖,所述的转轴2穿过端盖并与端盖旋转活动连接,所述的转轴2上套设有活塞1。所述的压缩组件包括缸体,活塞1与缸体4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月牙腔5,所述的缸体上安装有滑片结构7。滑片结构7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其端部与活塞1紧密接触,并将月牙腔5分割为吸气腔和压缩腔两部分。工作时,转轴2带动活塞1转动,滑片结构7沿着固定的行程在弹簧和活塞1的共同作用下运行。在转动的过程中,吸气腔和压缩腔的体积不断发生变化,以此来完成吸气、压缩和排气操作。由于旋转压缩机不仅具有较高的压缩比,而且结构简单,运行噪音小,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及冷冻冷藏领域。
旋转压缩机包括卧式和立式两种形式,在卧式旋转压缩机中,静止状态下,润滑油聚集在壳体底部形成油池6。转轴2的内部设有油道,油道与活塞对应的位置设有油孔,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吸油装置。设备运行时,油池内的润滑油被吸油装置吸入油道,并通过油孔对活塞进行润滑。由于压缩机滑片结构7头部与活塞高速滑动,且处于临界润滑状态,很容易发生机械磨损。为了对滑片结构7进行充分润滑,降低滑片的磨损,现有的卧式旋转压缩机中通常会将滑片结构部分浸没在油池中。这种润滑方式虽然能有效的保证滑片结构的润滑,但是滑片结构的安装位置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压缩机整体的结构也因此而受到限制。
另外,为了获得更高的容积效率,缸体的吸气孔8会靠近滑片结构7布置,一般吸气孔8的前边缘角保持在30°-35°。在压缩机的壳体外侧,吸气孔8连接着吸气组件9,由于吸气孔8的位置受到滑片结构7的限制,所以吸气组件9往往位于压缩机的底部。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吸气组件9与机脚10发生干涉,需要在压缩机的壳体3与机脚10之间增设支架11,压缩机整体的高度较高,严重影响了压缩机在制冷设备内部的安装和使用。
由于吸气组件9的直径较大,受限于安装空间,吸气组件9通常会采用竖直布置方式,并且为了实现与配套的进气系统的连接,吸气组件在靠近顶部的位置会重新弯折沿水平布置。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进一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压缩机的整体高度,并且由于吸气组件9多次弯折,加大了气体流通的阻力,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在原有转轴内润滑通道的基础上,增加滑片润滑油路;改变滑片结构的润滑方式,消除油池对滑片结构安装位置的限制,使得滑片结构的安装位置可以围绕转轴的旋转中心360°无障碍调整,大大提高滑片结构安装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转轴、压缩组件和位于压缩组件两端的端盖,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的转轴穿过第一轴孔并与端盖旋转活动连接;所述的压缩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缸体,所述的缸体上连接有滑片结构;所述的转轴内设有润滑通道;所述转轴表面与端盖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的出油孔;所述端盖靠近滑片结构的一侧设有与滑片结构对应的润滑孔;所述端盖内还设有连通相应润滑孔和第一轴孔的输油通道。
所述转轴表面与端盖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的出油孔;由于转轴与端盖为旋转活动连接,所以转轴和端盖之间为间隙配合;压缩机运行时,转轴高速转动,润滑通道内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油孔进入转轴与端盖之间的间隙。所述端盖靠近滑片结构的一侧设有与滑片结构对应的润滑孔;所述端盖内还设有连通润滑孔和第一轴孔的输油通道。润滑通道在进入转轴和端盖间的间隙之后,进一步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输油通道和润滑孔,到达滑片结构,对滑片结构进行有效润滑。
采用上述油路对滑片结构进行润滑,改变了滑片结构的润滑方式,彻底摆脱了滑片结构需要部分浸入油池的传统安装方式,实现了滑片结构在围绕转轴的旋转中心360°范围内无障碍安装,大大提高滑片结构安装的灵活性。
另外,吸气组件的安装位置也相应的可以灵活选择,优选设置在靠近中间高度的位置,这样不仅避免传统结构中吸气组件靠近压缩机底部,需要增加支架来防止吸气组件与机脚的干涉。压缩机壳体可以直接与机脚进行焊接,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高度。而且,吸气组件设置在中间位置,吸气组件可以直接平行于压缩机轴线进行布置,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压缩机的整体高度,还能降低进气阻力,提高压缩效率。实践表明,该方案能降低卧式旋转压缩机的高度至少40mm。
还包括沿径向依次贯穿壳体和缸体的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连接有吸气组件,所述的吸气组件与转轴的轴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片结构包括滑片,所述润滑孔的孔径为滑片厚度的1.2~1.6倍。为润滑油从润滑孔进入滑片结构留出充足空间,提高滑片结构的润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组件包括一个缸体,所述缸体一端的端盖上设有排气装置或两端分别设有排气装置,经过压缩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装置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组件内缸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两个相邻的缸体之间设有相对于缸体静止设置的气缸隔板;所述的气缸隔板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的转轴穿过第二轴孔并与气缸隔板旋转活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与气缸隔板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的出油孔;所述气缸隔板两侧与滑片结构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润滑孔,所述的气缸隔板内还设有连通相应润滑孔和第二轴孔的输油通道。该润滑方式还能用于多缸压缩机,适应性好。
作为优选,位于同一所述气缸隔板两侧的润滑孔同轴且相互连通。降低加工的难度和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分利用原有润滑系统的润滑通道,在端盖和气缸隔板内增设滑片结构润滑油路,对滑片结构进行有效的润滑。该方案可以在现有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基础上,对端盖和气缸隔板进行简单的改造而得到,改装难度小,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卧式旋转压缩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中滑片结构润滑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双缸状态下滑片结构的润滑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卧式旋转压缩机中气缸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壳体3,所述的壳体3内设有转轴2、压缩组件16和位于压缩组件16两端的端盖12,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的端盖12上设有第一轴孔121,所述的转轴2穿过第一轴孔121并与端盖12旋转活动连接;所述的压缩组件16包括一个缸体4,所述的缸体4上安装有滑片结构7;所述的转轴2内设有润滑通道21;所述转轴2表面与端盖12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21的出油孔22;所述出油孔的孔径为2.3~2.7mm,由于转轴2与端盖12为旋转活动连接,所以转轴2和端盖12之间为间隙配合;压缩机运行时,转轴2高速转动,润滑通道21内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油孔22进入转轴2与端盖12之间的间隙。所述端盖12靠近滑片结构7的一侧设有与滑片结构7对应的润滑孔15;所述的滑片结构包括滑片71,所述润滑孔15的孔径为滑片71厚度的1.2~1.6倍。为润滑油从润滑孔15进入滑片结构7留出充足空间,提高滑片结构7的润滑效果。所述端盖12内还设有连通相应润滑孔15和第一轴孔121的输油通道14。润滑通道21在进入转轴2和端盖12间的间隙之后,进一步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输油通道14和润滑孔15,到达滑片结构7,对滑片结构7进行有效润滑。所述缸体一端的端盖上设有排气装置或两端分别设有排气装置,经过压缩的高压气体通过排气装置排出。
如图5所示,采用上述油路对滑片结构7进行润滑,改变了滑片结构7的润滑方式,彻底摆脱了滑片结构7需要部分浸入油池6的传统安装方式,实现了滑片结构7在围绕转轴2的旋转中心360°范围内无障碍安装,大大提高滑片结构7安装的灵活性。
另外,如图6所示,吸气组件9的安装位置也相应的可以灵活选择,优选设置在靠近中间高度的位置,这样不仅避免传统结构中吸气组件9靠近压缩机底部,需要增加支架11来防止吸气组件9与机脚10的干涉。压缩机壳体3可以直接与机脚10进行焊接,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高度。而且,吸气组件9设置在中间位置,吸气组件9可以直接平行于压缩机轴线进行布置,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压缩机的整体高度,还能降低进气阻力,提高压缩效率。实践表明,该方案能降低卧式旋转压缩机的高度至少4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分利用原有润滑系统的润滑通道21,在端盖12和气缸隔板13内增设滑片结构7润滑油路,对滑片结构7进行有效的润滑。该方案可以在现有卧式旋转压缩机的基础上,对端盖12进行简单的改造而得到,改装难度小,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实施例二
如图9和图10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缩组件16内缸体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两个相邻的缸体4之间设有相对于缸体4静止设置的气缸隔板13;如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的气缸隔板13上设有第二轴孔131,所述的转轴2穿过第二轴孔131并与气缸隔板13旋转活动连接;所述转轴2表面与气缸隔板13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21的出油孔22;所述气缸隔板13两侧与滑片结构7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润滑孔15,所述气缸隔板13两侧的润滑孔15同轴且相互连通。降低加工的难度和加工成本。位于同一所述的气缸隔板13内还设有连通相应润滑孔15和第二轴孔131的输油通道14。该润滑方式还能用于多缸压缩机,适应性好。所述压缩组件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有排气装置。
以上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在原有转轴内润滑通道的基础上,增加滑片润滑油路;改变滑片结构的润滑方式,消除油池对滑片结构安装位置的限制,使得滑片结构的安装位置可以围绕转轴的旋转中心360°无障碍调整,大大提高滑片结构安装的灵活性。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包括壳体(3),所述的壳体(3)内设有转轴(2)、压缩组件(16)和位于压缩组件(16)两端的端盖(12),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的转轴穿过第一轴孔并与端盖旋转活动连接;所述的压缩组件(16)包括至少一个缸体(4),所述的缸体(4)上安装有滑片结构(7);所述的转轴(2)内设有润滑通道(2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表面与端盖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21)的出油孔(22);所述端盖(12)靠近滑片结构(7)的一侧设有与滑片结构(7)对应的润滑孔(15);所述端盖内还设有连通相应润滑孔和第一轴孔的输油通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径向依次贯穿壳体(3)和缸体(4)的进气孔(8),所述的进气孔(8)连接有吸气组件(9),所述吸气组件(9)与转轴(2)的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片结构(7)包括滑片(71),所述润滑孔(15)的孔径为滑片(71)厚度的1.2~1.6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16)包括一个缸体,所述缸体一端的端盖上设有排气装置或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有排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组件(16)内缸体(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两个相邻的缸体(4)之间设有相对于缸体(4)静止设置的气缸隔板(13);所述的气缸隔板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的转轴穿过第二轴孔;所述转轴表面与气缸隔板对应的位置设有连通润滑通道的出油孔;所述气缸隔板(13)两侧与滑片结构(7)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润滑孔(15),所述的气缸隔板内还设有连通润滑孔和第二轴孔的输油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气缸隔板(13)两侧的润滑孔(15)同轴且相互连通。
CN201721451015.5U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1015.5U CN20739347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1015.5U CN20739347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3477U true CN207393477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2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101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3477U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3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1451A (zh) * 2017-11-03 2018-02-16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1451A (zh) * 2017-11-03 2018-02-16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卧式旋转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61559Y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
JP4152678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109595161A (zh) 压缩机
CN201209545Y (zh) 对称双缸直联全无油空气压缩机
CN207393477U (zh) 一种卧式旋转压缩机
CN202851360U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泵体
CN101469705A (zh) 旋叶压缩机
CN1966983B (zh) 一种旋转/摇摆式压缩机结构
CN107701451A (zh) 卧式旋转压缩机
CN207111415U (zh) 一种压缩机
CN103410736A (zh)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WO2022087922A1 (zh) 一种容积式空气压缩机
CN203404088U (zh)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12717044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全无油空气压缩机
CN209278125U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7333191U (zh) 滑片润滑结构及具有该滑片润滑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7526664U (zh) 一种半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JPH02215990A (ja) 圧縮機
CN20680186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01273279Y (zh) 一体式平动旋转压缩装置
CN112879303A (zh) 涡旋压缩机
CN204126893U (zh) 空调压缩机
CN212717068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效果的车载空调压缩机前盖
CN204755251U (zh)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的内冷却装置
CN211950862U (zh) 一种低背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