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1514U - 竖式侧吹熔炼炉 - Google Patents

竖式侧吹熔炼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1514U
CN207391514U CN201721104251.XU CN201721104251U CN207391514U CN 207391514 U CN207391514 U CN 207391514U CN 201721104251 U CN201721104251 U CN 201721104251U CN 207391514 U CN207391514 U CN 20739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furnace body
flue
cupola well
cooling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42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俊
柴满林
臧轲轲
徐武
王守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uan Copper Industry Branch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uan Copper Industry Branch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uan Copper Industry Branch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uan Copper Industry Branch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042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1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式侧吹熔炼炉,炉体包括炉缸和炉身,炉身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道,炉体旁侧设有支撑架,炉身和烟道分别单独与支撑架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有效避免炉体各部分由于重力和膨胀力作用导致的损伤,大大提升炉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保证熔炼炉的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竖式侧吹熔炼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金属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式侧吹熔炼炉。
背景技术
铜精矿熔炼生产铜锍的现代先进工艺主要包括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这两种工艺均采用富氧熔炼技术。富氧熔池熔炼的冶金炉有很多种类,通过富氧空气的吹入方位可以分为顶吹炉、底吹炉和侧吹炉。前苏联设计的瓦纽可夫炉属于富氧双侧吹炉,为竖炉,于1982年开始投入工业生产,经实践证明其存在热损失大、炉子热稳定性差、渣含铜高(0.8%-1%)、SO2逸散严重、烟气单体硫高危害严重等问题,因而该工艺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专利ZL200820135242.1公布了一种铜镍矿熔炼炉,炉膛下部四周的冷却水套直接座在耐火砖上,冷却水套的上端还砌筑有耐火砖,这样炉体工作时受热膨胀易导致冷却水套变形、受损甚至发生冷却水泄漏,而且炉体维修更换耐火砖时,需要同时拆除铜水套,工程量大,炉修时间长;仅在炉体的侧墙上布置有冷却水套,导致炉衬消耗快、炉体寿命短,炉底有2%的坡度,提高了炉底砌筑的难度,也容易造成炉渣沉底形成炉底结。近年来国内许多冶炼厂均对瓦纽科夫炉作出改进后投入使用,但目前在运行的各类富氧双侧吹炉还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炉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炉体受热稳定性差,以至于冷却元件漏水、炉缸漏熔体时有发生;
2.炉体冷却系统不完善,导致炉缸寿命短,通常一年左右就需要停炉进行大修,影响生产计划;烟气二次燃烧腔室、铜锍虹吸口等局部区域腐蚀严重,需要时常停料修理,影响作业率;
3.炉缸、熔炼腔室、二次燃烧腔室、烟道、锅炉入口内结块严重,使得排烟困难,甚至使炉况产生大幅波动、熔炼过程紊乱,导致炉渣含铜量高,严重影响熔炼炉作业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式侧吹熔炼炉,炉体结构合理、稳定性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竖式侧吹熔炼炉,炉体包括炉缸和炉身,炉身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道,炉缸置于基础上,炉体旁侧设有支撑架,炉身和烟道分别单独与支撑架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结构合理,炉体各部分相互之间不承受重力和膨胀力。能有效避免炉体各部分由于重力和膨胀力作用导致的损伤,大大提升炉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保证熔炼炉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0.炉缸,11.铜锍虹吸道,12.炉渣澄清池,20.炉身,21.熔炼部,211.第一风口,212.疏通装置,22.二次燃烧部,221.第二风口,222.燃烧孔,30.烟道,31.燃烧装置,40.支撑架,41.立柱,42.梁,43.吊挂件,44.拉筋,45.牛腿,46.底梁,51.第一冷却水套,52.第二冷却水套,521.竖直段,522.扩张段,53.第三冷却水套,54.第四冷却水套,55.第五冷却水套,56.第六冷却水套,57.第七冷却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竖式侧吹熔炼炉,如图1-3所示,炉体包括炉缸10和炉身20,炉身20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道30,炉体旁侧设有支撑架40,炉身20和烟道30分别单独与支撑架40相连。炉体各部分别安装在支撑架40上并主要由支撑架40提供支撑力,能有效避免熔炼炉工作时,炉缸10和炉身20、炉身20和烟道30之间在重力和热膨胀力的作用下发生损伤,甚至导致熔体、冷却水泄露,从而提升炉体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保证熔炼炉的作业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40为由立柱41和梁42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炉身20包括熔炼部21和二次燃烧部22,熔炼部21和二次燃烧部22分别与立柱41和/或梁42相连,烟道30通过吊挂件43悬垂于支撑架40顶部架体的下方。熔炼部21、二次燃烧部22和烟道30分别单独与支撑架40的受力构件连接,使其传力路径合理、可靠,从而使得支撑架40能有效承载炉体结构。
为便于叙述,垂直于炉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梁42称为横梁,沿炉体长度方向布置的梁42称为纵梁;沿炉体长度方向布置的壁体为侧壁,沿炉体宽度方向布置的壁体称为端壁。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熔炼部21的壁体与梁42相连,且熔炼部21侧壁通过拉筋44与位于其旁侧的立柱41或梁42相连,二次燃烧部22置于立柱41对应布置的牛腿45上。通常情况下,熔炼部21壁体重量较小,二次燃烧部22的壁体重量较大,故而,熔炼部21的壁体通过螺栓直接与梁42相连便能保证其安装的可靠性,拉筋44的设置则能进一步提升熔炼部21壁体的稳定性;由于牛腿45能更好地传递竖向荷载,因而二次燃烧部22的壁体搁置在牛腿45上,在保证支撑架40对二次燃烧部22的可靠承载的同时,还能保证支撑架40自身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炉缸10置于支撑架40的底部架体上,炉底压摞在支撑架40的底梁46上,炉缸10侧壁和端壁与立柱41和/或梁42相连,这样炉缸10也与支撑架40相连,既便于炉体结构的安装,又能提升支撑架40自身的稳定性;具体实施时,底梁46铺设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炉缸10位于支撑架40架体的围合区域内,炉缸10的侧壁和端壁通过弹簧等长度可调的部件与立柱41和/或梁42张紧固定,便能在保证炉缸10稳定性的同时,避免支撑架40受热膨胀力的作用发生变形等损伤。
优选的,所述炉缸10、炉身20和烟道30上分别布置有冷却元件50,冷却元件50安装在支撑架40上,这样维修炉体时,可以只拆除冷却元件50之间的耐火材料,不需拆除冷却元件50,能大大减少维护工程量,缩短维护时间。冷却元件50与炉体构筑材料之间留有用于容纳炉体受热膨胀体积的缝隙,可以避免炉体构筑材料热膨胀导致炉体受热后的结构损坏,防止炉体变形漏熔体和冷却元件漏水事故的发生,提升炉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炉缸10的周部壁体内夹设有位于铅垂面内的第一冷却水套51,第一冷却水套51的高度为450mm~550mm,第一冷却水套51的顶部与炉缸10顶面的间距为300-700mm。第一冷却水套51位于渣线区,也就是铜锍液面的波动区域,能有效延长炉缸10的使用寿命,提升炉缸10的耐久性。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影响铜锍的排出,炉缸10设有铜锍虹吸道11的端墙处不设置第一冷却水套51,也就是说,第一冷却水套51布置在炉缸10的两侧墙壁和与设置铜锍虹吸道11的端墙相对的端墙上,其中,与设置铜锍虹吸道11的端墙相对的端墙即炉渣澄清池12的端墙。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炉缸10的侧壁和端壁内侧衬砌耐火砖,第一冷却水套51设置在该耐火砖的外侧,使得第一冷却水套51夹设于炉缸10内部衬砌的耐火砖与外侧壁体之间。
熔炼部21沿炉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风口211,炉缸10的顶面距离第一风口211的中心线500-550mm,使炉缸远离风口,避免风口附近反应料的强烈搅拌影响炉缸砖体的寿命。
熔炼部21腔室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熔炼部21的壁体全部由冷却水套构成,熔炼部21的侧壁由第二冷却水套52沿炉体长度方向拼接而成,第二冷却水套52包括竖直段521和扩张段522,竖直段521位于铅垂面内,扩张段522与铅垂面成夹角并向炉体外部倾斜布置,这样布置单层的第二冷却水套52即可满足使用需求,安装方便且密闭性好。熔炼部21的两端墙由锯齿形铜水套拼接而成,提高抗冲刷能力,同时减少炉体散热。
二次燃烧部22的烟气出口处设有多层水平布置的第三冷却水套53,水平设置的第三冷却水套53与二次燃烧部22的砌筑材料层叠布置,呈三明治状,二者共同构成二次燃烧部22烟气出口处的壁体。这里所说的二次燃烧部22烟气出口处的壁体包括二次燃烧部22与烟道30连接处的两侧壁与端壁,共三面壁体,其中端壁为二次燃烧部22靠近炉渣澄清池12的端壁。烟道30的烟气入口处敷设有第四冷却水套54,第四冷却水套54优选锯齿形铜水套,提高二次燃烧部22烟气出口处和烟道30的烟气入口处的抗冲刷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冷却水套5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五、六冷却水套55、56,第五冷却水套55置于炉缸10的顶面,第六冷却水套56置于二次燃烧部22的底面并位于牛腿45的顶面与二次燃烧部22之间。第五、六冷却水套55、56能提升炉缸10顶面和二次燃烧部22底面砌块的抗冲刷能力,也使得第二冷却水套52与炉缸10、二次燃烧部22的连接更为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炉缸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铜锍虹吸道1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炉渣澄清池12,炉渣澄清池12的侧部也设有铜锍虹吸道11,所述铜锍虹吸道11的入口处的上方端壁内布置有第七冷却水套57,在本实施例中,第七冷却水套57位于铅垂面内,距炉底680mm,距端墙壁内表面450mm,水套高600mm。在炉渣澄清池12的侧部增设铜锍虹吸道11,能适应铜锍的大量、连续生产;第七冷却水套57夹设于铜锍虹吸道11入口处的砌体内,能有效提升其耐久性,延长砌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熔炼炉的作业率。
以上各冷却元件共同作用,可以避免炉体损伤,减缓炉体结构腐蚀,从而将炉体寿命延长一倍,大大减少炉体维护成本、降低停炉损失。
优选的,所述炉缸10的炉壁厚度为700mm~1000mm,炉底厚度为1200mm~1500mm,炉底和炉壁厚度较大以保证炉缸的保温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炉底和炉壁均采用耐火砖体,其外侧均采用高强度耐火黏土砖以进一步保证其隔热保温性能,避免炉缸10热损失产生的结块。炉底截面呈中间低、两端高的拱形,且炉底在炉体长度方向上水平布置,也就是说,炉底横截面为反拱形且炉底在长度方向上水平无坡度,这样能提高炉底的稳定性,且能避免炉渣沉底影响生产,也便于炉缸的砌筑。
熔炼部21沿炉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风口211,第一风口211水平设置,第一风口211处设有用于清理风口的疏通装置212;熔炼部21的壁体全部由冷却水套构成,第一风口211处送入炉内的富氧空气为室温,风口附近容易产生结块,疏通装置212定时清理风口,可以避免炉结造成的炉床局部压力过大、局部风量过大导致的泡沫层穿孔,从而防止氧利用率大幅降低,保证熔体温度和铜锍品位。
二次燃烧部22壁厚为600mm~800mm,以保证壁体的保温性能。二次燃烧部22沿炉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风口221,第二风口221的送风管道上设有用于开、闭第二风口221的气动阀门,气动阀门打开时,第二风口221连通炉腔内部与室外,由于温差的存在风口处易产生炉结,气动阀门封闭第二风口221时,风口处的结块在炉内的高温环境下便会被烧融,消除二次风口221处的炉结;二次燃烧部22的下料口处和烟气出口处设有燃烧孔222,利用烧嘴等燃烧装置加热燃烧孔222便可消除该处炉结,保证炉况的稳定。在本实施例中,二次燃烧部22的内侧采用镁铬砖砌筑,外侧采用高强度耐火黏土砖砌筑;第三冷却水套53仅设于二次燃烧部22靠近烟道30的壁处,在保证壁体抗冲刷性能的情况下,减少散热。
烟道30为竖直烟道,烟道30垂直于水平面砌筑,在减少散热的同时还使得粘结的熔体可以回落至熔炼炉内,烟道30内壁面衬砌耐火材料以进一步减少散热;烟道30的高度为8m~10m,使得烟气的烟尘率低于2%;烟气出口处设有燃烧装置31以控制结块的形成;优选的,烟道30出口与余热锅炉水平相连以防止锅炉漏水进入熔炼炉损伤炉体。

Claims (8)

1.一种竖式侧吹熔炼炉,炉体包括炉缸(10)和炉身(20),炉身(20)的烟气出口连接有烟道(30),其特征在于:炉体旁侧设有支撑架(40),炉身(20)和烟道(30)分别单独与支撑架(40)相连;所述的支撑架(40)为由立柱(41)和梁(42)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炉身(20)包括熔炼部(21)和二次燃烧部(22),熔炼部(21)和二次燃烧部(22)分别与立柱(41)和/或梁(42)相连,烟道(30)通过吊挂件(43)悬垂于支撑架(40)顶部架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式侧吹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部(21)的壁体与梁(42)相连,且熔炼部(21)侧壁通过拉筋(44)与位于其旁侧的立柱(41)或梁(42)相连,二次燃烧部(22)置于立柱(41)对应布置的牛腿(4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式侧吹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缸(10)置于支撑架(40)的底部架体上,炉底压摞在支撑架(40)的底梁(46)上,炉缸(10)的侧壁和端壁与立柱(41)和/或梁(4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竖式侧吹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10)、炉身(20)和烟道(30)上分别布置有冷却元件(50),冷却元件(50)安装在支撑架(40)上,冷却元件(50)与炉体构筑材料之间留有用于容纳炉体受热膨胀体积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式侧吹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10)的周部壁体内夹设有位于铅垂面内的第一冷却水套(51),第一冷却水套(51)的高度为450mm~550mm,第一冷却水套(51)的顶部与炉缸(10)顶面的间距为300-700mm;
熔炼部(21)沿炉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风口(211),炉缸(10)的顶面距离第一风口(211)的中心线500-550mm;
熔炼部(21)腔室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熔炼部(21)的壁体全部由冷却水套构成,熔炼部(21)的侧壁由第二冷却水套(52)沿炉体长度方向拼接而成,第二冷却水套(52)包括竖直段(521)和扩张段(522),竖直段(521)位于铅锤面内,扩张段(522)与铅垂面成夹角并向炉体外部倾斜布置;
二次燃烧部(22)的烟气出口处设有多层水平布置的第三冷却水套(53),烟道(30)的烟气入口处敷设有第四冷却水套(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式侧吹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水套(5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五、六冷却水套(55、56),第五冷却水套(55)置于炉缸(10)的顶面,第六冷却水套(56)置于二次燃烧部(22)的底面并位于牛腿(45)顶面与二次燃烧部(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式侧吹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铜锍虹吸道(1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炉渣澄清池(12),炉渣澄清池(12)的侧部也设有铜锍虹吸道(11),所述铜锍虹吸道(11)入口处的上方端壁内布置有第七冷却水套(57)。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竖式侧吹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10)的炉壁厚度为700mm~1000mm,炉底厚度为1200mm~1500mm,炉底截面呈中间低、两端高的拱形且炉底在炉体长度方向上水平布置;
熔炼部(21)沿炉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一风口(211),第一风口(211)水平设置,且第一风口(211)处设有用于清理风口的疏通装置(212);
二次燃烧部(22)壁厚为600mm~800mm,二次燃烧部(22)沿炉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风口(221),第二风口(221)的送风管道上设有用于开、闭第二风口(221)的气动阀门,二次燃烧部(22)的下料口处和烟气出口处设有燃烧孔(222);
烟道(30)为竖直烟道,烟道(30)的高度为8m~10m,内衬耐火材料,烟气出口处设有燃烧装置(31)。
CN201721104251.XU 2017-08-30 2017-08-30 竖式侧吹熔炼炉 Active CN20739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4251.XU CN207391514U (zh) 2017-08-30 2017-08-30 竖式侧吹熔炼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4251.XU CN207391514U (zh) 2017-08-30 2017-08-30 竖式侧吹熔炼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1514U true CN207391514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1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4251.XU Active CN207391514U (zh) 2017-08-30 2017-08-30 竖式侧吹熔炼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1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4317A (zh) * 2017-08-30 2017-11-17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竖式侧吹熔炼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4317A (zh) * 2017-08-30 2017-11-17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竖式侧吹熔炼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518744A (ja) ガラス溶融炉
JP2011518745A (ja) ガラス溶融炉
CN102251094B (zh) 燃烧低热值煤气的蓄热式均热炉
CN207391514U (zh) 竖式侧吹熔炼炉
CN212720899U (zh) 矿热电炉炉体结构
CN107354317A (zh) 竖式侧吹熔炼炉
CN201448865U (zh) 锅炉水冷壁陶瓷防磨装置
CN201867070U (zh) 辊底式均热炉炉门水冷端墙
CN209745007U (zh) 一种连续式铝合金集中熔化炉
CN103788966A (zh) 一种干熄焦耐高温膨胀节
CN116334334A (zh) 一种内燃式热风炉管道系统
CN217868943U (zh) 一种高炉炉体防护墙
CN202116623U (zh) 燃烧低热值煤气的蓄热式均热炉
CN210796513U (zh) 一种高炉炉基煤气泄露封堵结构
CN203687585U (zh) 竖式连续铝熔炼炉
CN104613783B (zh) 顶吹炉的烟气处理系统
CN114774603B (zh) 一种高炉出铁沟高温辐射热的回收利用系统
CN205641998U (zh) 闪速吹炼炉复合型垂直水套
CN102260034A (zh) 新型坩埚玻璃窑炉
CN202105466U (zh) 冷却单元组装型闪速炉沉淀池
CN220951868U (zh) 一种高炉出铁大沟水冷装置
CN206094934U (zh) 一种炼钢电炉绝热沉降室
CN211717137U (zh) 一种新型反射炉炉顶
CN1052334A (zh) 铅鼓风炉的热风熔炼方法及其炉内风套
CN202595187U (zh) 防止rh下部槽底部变形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